加强和推动气象软科学工作的分析与思考.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245431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29.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和推动气象软科学工作的分析与思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加强和推动气象软科学工作的分析与思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加强和推动气象软科学工作的分析与思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加强和推动气象软科学工作的分析与思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加强和推动气象软科学工作的分析与思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强和推动气象软科学工作的分析与思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和推动气象软科学工作的分析与思考.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加强和推动气象软科学工作 的分析与思考,一、气象软科学机构和职责二、气象软科学研究工作发展状况三、气象软科学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四、加强气象软科学工作的思考与设想,(一)软科学机构设置国家级:科技部办公厅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发展战略研究中心软科学委员会省级:省(区、市)气象局政策法规处-,一、气象软科学机构和职责,(二)气象软科学管理部门职责1.国家级软科学管理部门和职责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是全国气象部门软科学管理的职能机构,对气象软科学工作实施宏观管理和组织指导。其职责是:对内:编制和下发年度气象软科学研究重点指南;组织气象软科学课题的申报、评审和立项;对气象软科学研究课题实

2、施督查和验收;对气象软科学研究成果进行推广应用。,一、气象软科学机构和职责,对外:-负责与科技部等部门进行相关事宜的协调;-组织向科技部等部门申请软科学项目、社科基金项目;-受科技部等部门委托,对其下达的软科学项目主持验收;-参与科技部等部门举办的软科学交流和研讨等活动。,一、气象软科学机构和职责,2.省级气象软科学管理机构和职责政策法规处是各省(区、市)气象软科学管理的职能机构,其主要职责是:-负责组织科技部和中国气象局软科学课题的申报;-受法规司委托,承担中国气象局软科学课题的结题验收;-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软科学课题指南的制定、课题立项和验收;-负责上报软科学研究成果及有关材料,推荐成果评奖

3、项目;-负责督促和检查软科学研究课题的实施;-负责组织软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一、气象软科学机构和职责,(三)各机构在软科学研究工作中作用根据气象事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曾长期设立了履行总体规划设计和软科学研究职能的机构,即于1992年成立的直属事业单位-总体规划研究设计室。2004年4月,总体规划研究设计室撤销,其原有的信息研究与科技咨询(含气象软科学)任务划入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2008年8月28日中国气象局战略发展研究中心成立。目前,中国气象局没有专门的软科学研究机构,但局各职能机构、直属事业单位及各省(区、市)气象局均可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申报软科学研究项目,开展软科学研究

4、。在中国气象学会下面设立了气象软科学委员会,作为民间社团组织,组织开展一些气象软科学学术交流活动。,一、气象软科学机构和职责,(一)争取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 为面向国家需求,充分发挥气象科技对国家的支撑作用,中国气象局非常重视向科技部组织申报国家级软科学项目,并得到了成效。2006年前每两年争取一项课题,2007年以后每年都争取到软科学项目。2006年以前争取的具体项目:气象技术政策研究、气候变化应对战略究、气象服务产业化研究、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战略研究、国家安全与气候变化的适应与减缓战略研究,二、气象软科学研究工作发展状况,2007年以后争取的软科学项目2007年2项:气候变化对我国能源安

5、全与建筑物冬季取暖和夏季降温耗能的影响研究、气候变化与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研究2008年2项:地震灾害应急气象保障技术分析与研究气象灾害防御高效机制的研究2009年1项: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粮食安全评估及其适应对策研究,二、气象软科学研究工作发展状况,(二)气象部门软科学研究工作情况 1.抓重点课题的研究 自1993年以来,政策法规司每年都根据气象事业发展的需要,开展重点课题的研究。主要项目有:气象事业适应和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对策研究、气象科学管理体系课题研究、气象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气象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研究、90年代气象业务技术体制研究、新一代气象服务体系研究、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研究、中国气象事业

6、发展战略研究、中国气象事业改革开放30研究、国家事业单位改革及服务业改革对气象部门影响问题研究等。这些成果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广泛地应用到气象事业发展方针、政策的制定之中。,二、气象软科学研究工作发展状况,2.抓面上课题的研究近年来,我们除了抓重点课题外,还重点抓面上课题的研究工作,从项目数和经费支持数都有所增加,取得一定的成效:以近八年的部门软科学研究情况为例:2002-2003年(两年课题一并下达):中国气象局共下达软科学研究课题25个,支持经费共计43.2万元,按时完成研究任务的有14个,占下达项目总数的56%;2004年:下达软科学研究课题19个,支持经费共计25万,

7、按时完成研究任务的有16个,占下达项目总数的84%;2005年:下达软科学研究课题20个,支持经费共计31万,按时完成研究任务的有18个,占下达项目总数的90%。,二、气象软科学研究工作发展状况,2.抓面上课题的研究2006年:下达软科学研究课题28个,支持经费共计53万,按时完成研究任务的有25个,占下达课题总数的90%。2007年:下达软科学研究课题35个,支持经费共计73.5万。2008年:下达软科学研究课题31+17个,支持经费共计151万。2009年:下达的软科学课题4+30+11+17个。支持经费180万元,二、气象软科学研究工作发展状况,近八年气象软科学研究情况,二、气象软科学研

8、究工作发展状况,从上图可以看出:近八年中,软科学研究下达的课题数、经费支持额度均在逐年增加;同时,能够按时完成研究任务的项目数及其占课题下达总数的比例也在逐年增长 这说明,目前软科学研究工作得到了众多单位和研究人员的重视、支持,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二、气象软科学研究工作发展状况,3.抓软科学课题的改革从2008年开始,对软科学课题研究工作进行了改革2008年改革研究项目:分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申报单位:首次同意行业部门申报,南信大申报课题进行尝试2009年改革研究项目:分重点课题、面上课题、横向课题申报单位:由气象部门延伸到行业部门2009年情况:重点课题4、面上课题30、横向课题11、自

9、筹经费课题17,行业部门由南信大、成信院、中科院、西安交大等单位申报课题。,二、气象软科学研究工作发展状况,三、气象软科学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问题一: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申请、轻研究的现象很多单位在申请软科学研究课题时积极性普遍较高进入研究阶段后,少数承担单位往往敷衍了事,没有花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去开展研究,提交的研究报告质量也较差。这种现象:暴露出部分单位没有真正地重视软科学研究,对软科学研究在实践中的决策咨询作用认识不足。,问题二:软科学成果的评价、转化以及效益评估机制还不健全研究成果的评价机制以及相应的奖惩机制还未建立起来,不能有效激励承担单位更好地进行课题研究;研究成果向气象工作实践转化

10、的机制还不健全,气象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力度不大;缺乏评估研究成果在实践中应用效益大小的机制。,三、气象软科学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问题三:软科学研究的政策、经费支持力度仍较小 部分人认为,软科学研究是少数职能机构或研究机构的事,从经费上支持软科学研究是中国气象局有关主管机构的事。因此,各地在软科学研究上没有相应的配套激励政策和经费扶持。从中国气象局来说,气象软科学研究经费总量一直较少,近三年经费虽有所增长,但增长幅度仍较小,导致下达给每个研究课题的经费资助额度也严重不足。受到经费的制约,一些课题不能深入地进行研究。,三、气象软科学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四、加强气象软科学工作的思考与设想,今后一段

11、时期,要以气象事业发展战略思想为指导,面向本世纪头20年气象事业发展的奋斗目标,围绕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和气象事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坚持明确定位、突出重点的原则,采取“小实体、大网络”的组织形式,开展全局性、长远性、前瞻性和实用性研究,推动软科学由单纯注重理论研究向注重理论研究和成果应用并重转变,力争使气象软科学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设想一:点面结合,突出重点 紧密围绕气象事业发展中提出的有关重大问题,围绕气象部门如何适应国家改革的有关问题,围绕地方气象部门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有关问题,采取重大项目研究和一般课题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选择重点或难点项目,组织调动有关方

12、面的力量进行研究,并及时将研究成果提供给相关领导和部门供决策参考。,四、加强气象软科学工作的思考与设想,设想二:进一步规范气象软科学管理工作 一是根据法规司下发的气象软科学管理办法(气发2007111号),加强软科学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建设。二是扎实做好气象软科学立项前、研究中和完成后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工作,明确监督职责,规范监督程序,使软科学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能规范、有序。,四、加强气象软科学工作的思考与设想,设想三:建立健全软科学成果的评估、转化和效益评价机制一是加强对课题验收环节的管理,明确程序和具体做法;二是定期组织开展气象软科学研究成果的评选活动;三是探索建立气象软科学研究的激励机制;四

13、是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大力推广、传播软科学成果;五是对气象软科学研究的投入效益比进行测评。,四、加强气象软科学工作的思考与设想,设想四:进一步加强对软科学工作的宏观管理和组织指导 作为中国气象局软科学管理机构,一要继续做好与国家软科学管理部门等单位的联系与沟通,客观反映气象事业发展中的软科学研究需求,以争取他们的更大支持;二要做好与省(区、市)气象软科学管理机构、软科学社团及高等院校等的联系与协调,进一步加强对气象软科学工作的宏观管理和组织指导。三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举办一些软科学活动,增强全部门的软科学研究意识。,四、加强气象软科学工作的思考与设想,四、加强气象软科学工作的思考与设想,设想五:

14、进一步提高软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 一是加强培训和成果交流 二是加强软科学的研讨 三是通过抓软科学评奖来提高软科学研究能力和水平,四、加强气象软科学工作的思考与设想,设想六:促进软科学研究与政策调研工作紧密结合 要大力促进软科学研究与政策调研工作的紧密衔接、有机结合。第一,政策调研和制定工作要充分吸纳软科学研究的成果,将软科学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有关政策的制定之中;第二,在政策调研和制定过程中,充分运用软科学研究专家的专长、智慧及他们在有关软科学研究中的研究成就。,中国气象局机构职能调整情况,机构职能调整的目标进一步深化气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

15、、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气象行政管理体制。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按照政事公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强化内设机构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加强依法行政制度和法规标准建设,健全协调机制,优化职能配置,完善运行机制。进一步强化气象现代化体系建设,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重点加强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全福祉提供保障。,中国气象局机构职能调整情况,机构职能调整的主要特点围绕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的需求,突出了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对气象业务发展的引领作用。围绕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突出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围绕精简事务、提高效能

16、、改进机关工作作风,突出了战略规划、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强化监督检查,尽可能地减少内设机构对具体事务、工程和项目的管理,尽量将相关权限下放给直属事业单位和省级气象局。理清了科技服务工作职责,明确了科技服务业务发展、政策研究与咨询、财务监管等职责的承担部门,突出了对科技服务的宏观管理、协调职责。,中国气象局机构职能调整情况,机构职能调整的主要内容新增了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公共气象服务、空间天气监测预警等职能;强化了应对气候变化、气候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气象标准化、气象资料管理与应用等业务管理职责和局党组决策部署的督察督办职责;新建了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调整了有关内设机构的名称和职责,以及内设机构

17、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按照现代气象业务发展的要求,对内设机构进行了重新排序。,中国气象局机构职能调整情况,内设机构名称与职责调整成立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将由办公室承担的气象灾害防御、应急管理等职责调整到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办公室保留“组织协调应急管理工作和应急值守”职责;将由原预测减灾司减灾服务处、人工影响天气处和农业气象处承担的职责以及专业气象业务服务的管理职责划入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增加“组织实施为党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的重大气象服务,为国家重大社会活动提供气象保障服务”和“组织服务效益和满意度评估”职责。,中国气象局机构职能调整情况,内设机构名称与职责调整预测减灾司更名为预报与网络

18、司。将由原监测网络司承担的管理空间天气监测预警职责调整到预报与网络司;将原监测网络司信息网络处承担的职责(除无线电频率管理任务外)划到预报与网络司;增加“规划、管理数值预报业务”和“负责入网后的气象资料管理及开发应用工作”职责。,中国气象局机构职能调整情况,内设机构名称与职责调整监测网络司更名为综合观测司。保留无线电频率管理任务;增加“负责气象仪器装备研究开发的管理工作”职责。4.科技发展司更名为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增加科研院所管理职责,加强气候变化工作职责。5.人事教育司更名为人事司。不再承担“指导直属院校毕业生分配工作”职责。6.政策法规司。增加气象社会管理工作职责;加强气象行业标准化工作;

19、保留气象科技服务政策的研究、指导、咨询职责。其他内设机构的名称未做调整。,中国气象局机构职能调整情况,调整后政策法规司职责 拟订气象法律、法规草案和规章并监督检查,承担有关行政复议工作 研究拟订气象工作的方针政策;对气象事业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方案并组织实施 指导气象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和气象法制教育宣传 组织协调气象行业管理工作;承担气象行业标准化工作 负责气象科技服务政策的研究、指导、咨询 负责气象社会管理工作,中国气象局机构职能调整情况,调整后政策法规司各处职责法规处(综合处)1.负责编制气象法规工作的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全国气象法规体系建设,起草气象法律、法规及贯彻

20、实施,指导省(区、市)气象局气象法规工作。2.承担气象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发布、解释及上报备案的管理工作。3.负责气象行政许可工作的综合管理和指导。4.负责气象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和气象法制宣传教育,指导、协调重大行政执法案件的查处工作,承办中国气象局气象行政复议、行政投诉和行政诉讼代理以及有关法律咨询服务工作。5.承担综合事务和日常协调及文秘等工作。,中国气象局机构职能调整情况,调整后政策法规司各处职责政策处1.研究和拟订国家气象工作综合性方针、政策。2.组织和参与草拟气象部门综合性、全局性的重大改革方案,并指导实施。3.组织对气象事业改革发展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指导、督促气象部门政策调研

21、工作。4.承担中国气象局重要文件的政策性审查;承担气象科技服务政策的研究、指导、咨询工作。5.承担气象行业参加国家级软科学项目的申报及相关管理工作,承担气象部门软科学研究工作的组织管理。,中国气象局机构职能调整情况,调整后政策法规司各处职责社会管理处1.负责气象行业的发展规划、综合协调和监督管理,承担气象行业管理体制改革和资源共享等有关工作,指导、协调各省(区、市)气象局的行业管理工作。2.负责气象服务市场活动以及涉外气象服务咨询活动的监督管理。3.承担雷电防护、施放气球、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活动的行政许可和行业自律的监督管理。4.承担中国气象局防雷办的工作。,中国气象局机构职能调整情况,调整后政策法规司各处职责标准化处1.拟订气象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发展规划,提出贯彻实施意见,并监督执行。2.负责气象标准化体系建设,承担气象国家及行业标准化管理工作。3.承担气象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有关工作。4.协调和指导地方气象标准化工作,承担地方气象标准的备案工作。,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