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色文化在中学思政教育中的价值思考研讨发言.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247960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红色文化在中学思政教育中的价值思考研讨发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红色文化在中学思政教育中的价值思考研讨发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红色文化在中学思政教育中的价值思考研讨发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于红色文化在中学思政教育中的价值思考研讨发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于红色文化在中学思政教育中的价值思考研讨发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红色文化在中学思政教育中的价值思考研讨发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红色文化在中学思政教育中的价值思考研讨发言.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红色文化在中学思政教育中的价值思考研讨发言红色文化记录着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取得的重大成就,是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资源。将红色文化与中学思政教育相融合,既丰富了中学思政教育内容也推动了红色文化持续发展,对于青少年增强红色文化自信、培育艰苦奋斗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怀都具有重要价值。为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育人功能,增强中学思政教育育人实效,提出要以课堂教学为引领,实现红色文化与课堂教学相融合;以社会实践为依托,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教学活动;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将红色文化渗透于校园环境建设和校园文化活动等实现路径,推动红色文化与中学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

2、建设与改革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优秀文化成果。其内容十分丰富,包含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十八大以来,以X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红色文化传播和弘扬。XX指出:“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青少年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人生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需要正确的理论进行正面引导。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学思政教育的重要资源,具有增强红色文化自信、培育艰苦奋斗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怀等重要价值。将红色文化融入中学思政教育,有利于青少年在不断学习中深入了解红色文化、感受红色文化,自觉弘扬红色文化,也有利于青少年在学习革命优良传统、英雄事迹、革命丰功伟绩中

3、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红色文化融入中学思政教育的价值(一)增强红色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对国家、民族和政党自身文化价值观的充分肯定,具有深远且持久的影响力。XX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文化自信具体表现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红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共产党历史一脉相承,见证了中国

4、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奋斗历程。信息化时代,青少年不断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加之其成长环境的特殊性,部分青少年无法真正认同红色文化,对红色文化理解出现偏差,甚至出现信任危机。将红色文化融入中学思政教育,通过线下线上、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青少年学习和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感受革命先烈为国为民捐躯的崇高精神和顽强意志,增强红色文化自信。(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艰苦奋斗精神是人们在实现理想和人生目标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上进、不畏艰难困苦、执着坚定的一种精神状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党史

5、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百年奋斗史,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青少年作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中坚力量,必须具备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受到网络亚文化影响,部分青少年出现“佛系”“躺平”等阶段性消沉和萎靡现象。红色文化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是培育青少年艰苦奋斗精神的肥沃土壤。红色文化融入中学思政教育,课堂教学上通过播放烈火中永生觉醒年代风云女儿等红色影视作品,让青少年感受艰难困苦的环境和饱经摧残的国家,明白幸福是靠双手奋斗出来的,不是凭空得来的;实践教学是通过带领青少年参观学习革命旧址、战斗遗址等场所,让青少年能近距离感受革命先辈们不怕牺牲、英勇斗

6、争的优良品质,学习革命先辈不怕吃苦、敢于吃苦的奋斗精神,并自觉践行艰苦奋斗理念,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三)培养爱国主义情怀爱国是一种情怀,一个人的爱国主义情怀通常表现为其爱国意识、爱国责任和报国之心。XX指出,“学校是立德树人的地方。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红色文化承载着党的光辉历史,凝聚着无数革命先辈英勇奋战、顽强拼搏、敢为人先的优良品质,蕴含着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资源。红色文化融入中学思政教育,青少年通过学习建党精神、五四精神、长征精神、铁人精神等红色精神,在回顾党的光辉历史中逐步产生爱国意识

7、;通过聆听“狼牙山五壮士”“铁血将军杨靖宇”“视死如归的刘胡兰”等红色故事,在了解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中主动肩负起爱国责任;通过参观革命旧址和文物等实践教学活动,在见证革命的艰难困苦中不断激发爱国情怀。通过全面系统的学习,帮助广大青少年不断加深对党和祖国、对家乡和人民的爱,从而自觉学习革命先辈的优良品质,继承优良作风,发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二、红色文化融入中学思政教育的实现路径(一)以课堂教学为引领,实现红色文化与课堂教学相融合红色文化凝聚着革命先烈坚定的理想信念、敢于斗争的精神品质和崇高的精神追求。要根据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学习能力,选择最为贴切的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才能促

8、进红色文化与中学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第一,要将红色文化全面深入思政课程。思政课教师要用红色文化铸魂育人,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和了解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让红色知识入脑入心并化为行。具体而言,思政课教师要把红色文化中的英雄人物、红色故事、红色歌曲等融入思政课教学,也要充分挖掘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并融入思政教学素材,更要借助网络新媒体手段将红色主题影视作品展现给青少年,才能更加形象生动地诠释红色文化的内涵,帮助青少年学习红色知识。第二,要将红色文化嵌入课程思政,中学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教师在课程讲解中可以适当加入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红色知识,也可以选择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要求学生在

9、课前五分钟分享红色故事或者推荐一个红色影视短视频,以此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红色知识,激发青少年学习红色文化的积极性,深化红色文化认识。(一)以社会实践为依托,利用红色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教学活动首先要依托红色资源开展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加大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实地参观红色文化景点也成为诸多思政课教师进行实践教学的主要途径。思政课教师可以采取“红色研学旅行”的方式,把思政课堂搬到革命历史现场,带领青少年游览革命纪念馆、革命战斗遗址、会址等红色旅游景点,让其在旅游的同时也吸收红色文化知识。其次借助红色资源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具体来说,思政课教师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的

10、方式,让青少年利用假期时间组成志愿小组去采访红军老战士,聆听其讲述亲身经历的红色故事;或志愿前去体验做革命纪念馆、博物馆和英雄纪念碑等场所的讲解员,志愿开展讲解活动。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教学的方式让青少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青少年感受革命先辈在国家和民族危难之际,不惧生死、顽强拼搏的英雄气概,引发其情感共鸣,激发其学习红色文化的主动性,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三)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将红色文化渗透于校园环境建设和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能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学校是青少年学习文化知识的主阵地,校园环境和文化活动会对其价值观念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营造充满浓厚红色文

11、化氛围的校园环境可以充分发挥红色文化隐性育人功能,对青少年起到积极引导作用。将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具体而言,可以从校园环境建设和校园文化活动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学校应当在校园环境建设中给红色文化宣传留一席之地,例如,学校宣传部门可以在教室文化墙和校园文化宣传栏里宣传红色英雄人物、革命精神和历史事件等,也可以适当增加校内英烈雕像和英雄人物挂图。另一方面,学校团委、学生工作部门、辅导员等可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选择在国庆节、建党节、建军节等特殊节日,设计红色文化主题活动,诸如“红歌”比赛、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让青少年在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中接受红色文化熏陶,让红色基因融入血液,有利于帮助青少年提高红色文化素养,增强红色文化认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