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古诗三首》诗歌赏析 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249546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课《古诗三首》诗歌赏析 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1课《古诗三首》诗歌赏析 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1课《古诗三首》诗歌赏析 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1课《古诗三首》诗歌赏析 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课《古诗三首》诗歌赏析 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古诗三首》诗歌赏析 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课古诗三首诗歌赏析同步练习(含答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I课古诗三首诗歌赏析L阅读与理解。闲居初夏午睡起宋杨万里其一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其二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儿童误认雨声来。【注释】梅子:一种味道极酸的果实。软齿牙:也作“溅齿牙”,指梅子的酸味渗透牙齿。芭蕉分绿与窗纱:芭蕉的绿色映照在纱窗上。与,给予的意思。无情思:没有情绪,指无所适从,不知做什么好。捉柳花:戏捉空中飞舞的柳絮。半弓:半弓之地,形容面积极小。(1)下列填入诗中横线上正确的诗句是()。A.风送幽香传十里B.戏掬清泉洒蕉叶C.殷勤夏雨敲莲荷D.傍花随柳过前川(2)闲

2、居初夏午睡起(其二)前两句诗中的“”和“”两字紧扣诗题,给人闲适、慵倦之感。(3)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的特点?多选()A.梅子B.芭蕉C.太阳D.柳花(4)闲居初夏午睡起中描写孩子稚气可爱的诗句分别是()和()。A.日长睡起无情思B.闲看儿童捉柳花C偶欲看书又懒开D.儿童误认雨声来(5) “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2 .阅读理解。溪居即事唐崔道融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注释】溪居:溪边村舍。即事:对眼前的事物、情景有所感触而创作。去却:去掉。关:门闩。(1)理解古诗内容,完成练习。品读古诗,梳理作者

3、通过描写哪些景物刻画出一幅宁静美丽的乡村画卷。小童“急向柴门去却关”,是因为“”(用原诗句回答)J急”字表现了小童的特点。(2)对比稚子弄冰和本诗,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稚子弄冰时的村庄(环境)(谁)(人物活动)稚子玩冰图溪居即事时的河湾(环境)(谁)(人物活动)图3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材料一】秋日行村路宋乐雷发儿童篱落带斜阳,豆荚姜芽社肉香。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注释】社肉:社日祭神之牲肉。社,古代指土地神和祭土地神的地方、日子、祭礼。【材料二】秋日行村路这首诗的三、四句是名句,它的好处,钱镇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专门作了发挥,对理解诗很有帮助。钱先生说:“古人诗里常有这

4、种句法和颜色的对照,例如陆游水亭中的一片风光谁画得?红蜻蜓点绿荷心,乐雷发的第三句比陆游的新鲜具体,全诗也就愈有精彩。”(1)梳理材料一中诗人描写的景物和人物,把导图补充完整。(2)材料二中“这种句法”指的是材料一中的对,“颜色的对照”指的是对。(3)结合材料二,读到“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4 .经典诗文。舟过安仁宋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Q【注释】安仁:县名。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棹:船桨。怪生:怪不得。使风:诗中指两个小孩用伞当帆,让风来帮忙,使船前进Q(1)读了古诗,我知道这是诗人坐船

5、经过安仁时的()oA.所见B.所闻C.所感D.所悟(2)让诗人感到疑惑的是()oA.一叶渔船上坐着两个小童B.两个小童收起了竹竿坐在船中C.无雨的天气,两个小童撑起了伞D.河面上正起着风(3)诗中的两个小童具有怎样的特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勤劳能干B.聪明机智C.活泼好动D.天真无邪(4)前两句诗描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想一想,用简洁的语言写下来。(5)想一想,这两个小孩子张开伞,目的是。(6)下列哪两句诗描写的小孩子与本诗中的最相似?()A.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B.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C.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槌。D.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参考答案1 .【答案】

6、(I)B偶;懒A;B;D(4)B;D(5) “闲”字写出了诗人午睡后起来的恬静闲适,呼应了诗题。2 .【答案】(1)春风小船柴门小童疑是有村客热情纯朴、天真可爱(2)寒冬;稚子;取冰、穿丝、敲冰;春天;小童;开柴门;小童开门迎客3 .【答案】(1)篱笆斜阳豆荚姜芽稻花绿螳螂(2)红蜻蛉;绿螳螂;红;绿(3)示例:村外的小路旁是连绵不断的稻田,稻谷正在扬花秀穗。这时,远远望去,一个人也没有,一片寂静,只见到红色的蜻蜒翻飞其间,稻叶上爬动着绿色的螳螂。我体会到诗人热爱乡村的自然风光,追求自由、闲适、和谐的田园生活的情感。4 .【答案】(I)A(2)C(3)B(4)示例:一只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5)借助风的力量让船前行(6)A【解析】(3)本题考查对人物的理解。两个小孩子撑伞“不是遮头是使风”的表现,说明他们是在利用风吹伞的力量让船前行。从中可看出他们的聪明机智。故答案为B。(4)本题考查想象画面能力。完成本题时,所描写的画面上要有“一叶渔船”,及“两个小童”的做法,要写出他们“收篙停棹坐船中”的表现。(5)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完成本题时,可以从“不是遮头是使风”这句诗的意思来理解。天没有下雨,两个小童撑着伞,从“使风”可以看出他们是在借助风的力量让船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