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及汇报制度.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249795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及汇报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及汇报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及汇报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及汇报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及汇报制度.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及汇报制度输血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的不良反应。在输血当时和输血24小时内发生的为即发反应;在输血后几天甚至几月发生者为迟发反应。一般包括:1、发热反应2、过敏反应3、溶血反应4、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5、大量输血后的并发症(循环负荷过重、出血倾向)6、细菌污染引起的输血反应7、输血传播的疾病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

2、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1、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样、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测ABO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3、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4、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作进一步鉴定;5、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验;6、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7、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临床输血出现不良反应和发生输血相关疾病时,相关科室医师应详细记录输血反应反馈卡后送输血科,并及时调查处理。输血科(血库)每月统计上报医务科,并向负责供血的血站反馈。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应对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定期分析,制定对策,不断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