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技能的系统发展由易到难循序渐进.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251175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译技能的系统发展由易到难循序渐进.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口译技能的系统发展由易到难循序渐进.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口译技能的系统发展由易到难循序渐进.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口译技能的系统发展由易到难循序渐进.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口译技能的系统发展由易到难循序渐进.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译技能的系统发展由易到难循序渐进.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译技能的系统发展由易到难循序渐进.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口译技能的系统发展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上海外国语大学 高级翻译学院张爱玲,专业口译员所使用的语言:三类:母语主动工作语言被动工作语言简称为A语言B语言C语言,专题口译上册:交替传译 4个单元:经济、金融、管理、外交 每单元4课,每册共16课前两个单元共八课为B语言到A语言后两个单元共八课为A语言到B语言 总复习:模拟记者招待会,Lesson one 第一课Leading in 导入讨论Glossary 建立词汇Class work 课堂内容Sub-skill of the day 核心技能Peer listening 相互听评Guided practice 课后练习,专业口译相关技能技巧 非同

2、寻常的注意力和听辨能力,分析理解方法,短时记忆与内容重组,笔记结构,话语生成及表述,注意力分配,听说差控制,等待,预期,调整其他与口译(交传、同传)相关的在线和离线技巧。,口译过程口译理论教学的重要性:知识与技能三步走意义与认知补充意图与信息用目标语言重组、表达,第一步 准备 教学生怎样理解与分析信息听大意学习如何快速地分析信息视觉化确认事件的时间顺序抓数字寻找目标语中相应的表达识别信息的大意激活被动记忆对信息做出反应不要过于关注单个词表达清晰,忠实原文,第二步 交传:要建立渐进目标 演讲的口语本质以及如何转录原语失误 选择演讲材料主题必须是时事课堂上使用的演讲材料必须自成一体具有国际角度的讨

3、论主题适合在课堂使用演讲应由母语人士发表口译材料的长度口译材料的难度,笔记 原则笔记的本质笔记记什么笔记记多少怎样记笔记,把笔记原则付诸实践真实场景激活记忆笔记与无笔记翻译用目标语作笔记展示笔记:用例子示范教学教学生尽量少记笔记强调结束语强调表达情态表达记笔记的同时分析讲话,调动认知补充介绍话题来龙去脉确认演讲者的意图准备话题理解口译材料所必须的知识程度掌握额外的知识相信演讲者,表达的质量 学生的首要任务:表达清晰 只有表达清晰才能保证口译忠实原意 不允许讲不知所云的话 表达准确 明晰化处理 要点表达完整 叙述性文章口译范例 能被理解的口译 优秀范例 演讲口才,正确转换代码 专门词汇 约定俗成

4、的对应翻译 一时想不起表达方式 慎重选词,口译基本练习材料选择口译练材料必须从易到难:个人陈述(如: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普通陈述(如:报纸上关于犯罪事件的描述);社会事件(如:关于丑闻或战争爆发的陈述);普通演讲(如:简单的仪式讲话);外交政治讲话,口译基本练习材料选择口译练材料必须从易到难:个人陈述(如: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普通陈述(如:报纸上关于犯罪事件的描述);社会事件(如:关于丑闻或战争爆发的陈述);普通演讲(如:简单的仪式讲话);外交政治讲话,专题口译 下册:同声传译共四个单元:市场,业界,国际组织,政府民间每单元4课,每册共16课第一单元涉及技能:无稿同传B语言到A语言第二

5、单元为无稿同传A语言到B语言第三单元为带稿同传B语言到A语言第四单元为带稿同传A语言到B语言总复习:模拟联合国大会,同声传译-“非自然”的工作环境:边听边说学生应该做到:要说的是演讲人的思想而非单个词;表达清晰连贯;必须有助于听者对原语及原语文化的理解;表达必须清晰地道所使用的语域必须能够传达讲者的细微想法,同传的要素同传时要经历以下8项任务:a)听辨;b)理解;c)概念化;d)调动认知记忆;e)语境意识;f)监听;g)转码;h)再现具体指代。,同传和语言原语在同传室学生经常抱怨当原语是母语时听力顺畅,但当原语时外语是有听力障碍。这是因为当原语是母语时,我们的大脑会自动补充信息 目标语同传有时

6、听起来表达不流畅,严格来说还有语法错误,或有停顿,重复,但这就是口语的特点。译成A语和B语的争议有两派意见:一派认为把母语译成外语重要,另一派相反。有研究发现,同样水平的译员,通常在把外语译成母语时要比把母语译成外语时表现要更好。教授同传应该是译成母语因为:同传压力已经很大,不需要增加负担;译成母语发音自然,容易被听者接受;译成母语表达地道,能确保口译内容表达完整。,同样的翻译技巧适用于所有的语言组合理解大意,用目标语重述,注意译入语的习惯和讲话者的风格。同传教学要涉及两方面:保持已经掌握的交传技巧;帮助学生克服同传所特有的困难,指明解决方式。,设备和教材不能在语音室教授口译不能在普通的语音教

7、室教授。正确佩戴耳机主导耳教师要介绍如何正确佩戴耳机,使学生可以听到讲话者声音的同时,也能听到自己的翻译。学习使用音量控制当讲话者声音陌生时可以把音量调高,反之调低。学习使用话筒教师应该教学生在麦克风开着的情况下如何调整音调和呼吸共同使用同传室学生必须学习必要的同传室礼仪。教师的工作站点教师应该在控制台一面听原文,一面监听学生口译。,典型的同传课堂明确介绍上课之前教师应该先简要介绍将要涉及到的缩写、人名,以及其他涉及语码转换的词。安排作业简要介绍后,教师开始分配角色和任务。团队工作学生不应单独完成任务,应该合作。同时进行交传同传课应该穿插交传练习。很好地利用录音让学生听自己在课堂上的同传录音以

8、及自己在课外练习的录音来了解缺点,提高自己。,典型的同传课堂明确介绍上课之前教师应该先简要介绍将要涉及到的缩写、人名,以及其他涉及语码转换的词。安排作业简要介绍后,教师开始分配角色和任务。团队工作学生不应单独完成任务,应该合作。同时进行交传同传课应该穿插交传练习。很好地利用录音让学生听自己在课堂上的同传录音以及自己在课外练习的录音来了解缺点,提高自己。,同传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在同传课的最初阶段,教师走进同传室做示范口译 避免不熟悉的话题同传课的材料难度不应超出学生水平 前后一致学生会觉得他们在做口译时不如他们的同学做口译时听得清楚,这就要求学生注意精力分配合理确保形式自然学生注意语域使用正确循序

9、渐进在最初阶段教师不能期待学生的表现完美。等学生掌握了所有技巧并运用自如了,教师可以增加口译难度,并要求质量完美。,增加难度和要求口译的难度是相对的。学生的进步也不是呈一条直线,而是间歇性的,所以难度和要求的增加要循序渐进。把技巧变成条件反射同传第二阶段的训练是使学生把技巧变成一种条件反射能够运用自如。口译辩论性演讲学生应大量接触真实场景的辩论性口译材料,而非书面材料。学习口译不同的观点学生要学习翻译不同的观点而不应该让自己的观点影响口译。正确的口译一旦教师认为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口译的技巧,就应该提高对学生要求。学生不能以任何借口分神,要能够口译难度更大的材料,表达要更加确切。口译实例的分析,

10、注意*课堂上的学生学生个体不一样,遇到的困难也不一样,进步也不一样。同传班最适宜的人数为8人。口译需要的语言技能如果学生没有达到口译训练所需要的语言技能,一切训练都是白费。,成绩的评定(1)内容(准确性/忠实度)(2)沟通能力(表达/连贯性)(3)技巧(4)语言能力,(1):“内容”准确性完整性忠实度 可信度,(2):“沟通能力”可听度连贯性表达,(3):技巧技巧评分可以考虑以下方面:时间控制/速度笔记的使用眼神交流等等。总体上:灵活程度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复杂表达的处理数字和专有名词的翻译文化背景和演讲者个人特质的处理,(4):语言A语言 优秀:考生发音清晰、准确,译语时间掌握得当。A语

11、言能力强,表达几乎不受源语影响。合格:考生语言表达恰当、可接受。译文大部分符合A语言习惯,表述清晰。不合格:考生语言表达有些不顺畅、不恰当。译文受到源语影响,有不少不自然的句子、表达和搭配。该考生显然未具备A语言使用的灵活性。,(4):语言 b.B语言优秀:考生具备极强的、令人印象深刻的B语言能力,译文只有很少的非系统性的错误和不恰当表达。略带口音,少有不符合B语言习惯的表达和非系统性的语法/搭配问题。合格:考生具备良好的B语言能力,有时会表达不准确、不恰当,但不会影响译文整体效果,不会阻碍听众的理解。尽管B语言表达不完全地道/符合B语言习惯,但基本可靠,译文可以用来做口译接力。不合格:考生的译文出现以下问题:冠词使用不当,时态混乱,动词形式错误,词汇量有限,表达搭配不当等等。,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