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252862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唐宋八大家散文 选读的几个问题,李丽兖矿第二中学,一、开设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的现状,二、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选修课的定位,三、选修课开设的教学实践,四、教学课例的多元展示,开设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的现状,1唐宋散文的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唐宋八大家的散文继承了汉魏散文“文以明道”的现实主义传统,又从六朝以来文学创作对形式美的追求中合理汲取营养,以其蕴藉隽永的格律声色及神理气味之美,将散文创作推向了一座空前的高峰。呈现出鲜明丰满的优雅、崇高、悲剧、喜剧四种美的形态,标志中国古代散文有奠基过渡到新的繁荣并趋于成熟。,开设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的现状,唐宋八大家的文章,都具有极强的理性色彩和理想色彩,他们

2、的见解也往往是很深刻的,像苏洵的“六国论”,柳宗元的“封建论”,王安石的“上仁宗皇帝书”,曾巩的“唐论”,欧阳修的“五代史记一行传序”,韩愈的“原道”,都是具有很深刻理论内涵的论文。“凡心已足,漫应钟鸣鼎列;怀抱自持,只关渔唱樵歌。”,开设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的现状,2各家教材散文选修课的设置及特点,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按欣赏方法如“把握形象、赏文析义;整散缓急、一脉贯之;贴近生活、体味情趣”编排,包含苏轼、柳宗元、苏洵、欧阳修、韩愈五人的散文,开设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的现状,2各家教材散文选修课的设置及特点,广东教育出版社唐宋散文选读包含五个单元20篇文本,除包含八大家文章外还包括朱熹的百

3、丈山记,陆羽的陆文学自传王维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张九龄的荔枝赋并序李白的春夜宴诸从弟桃园序,开设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的现状,2各家教材散文选修课的设置及特点,江苏教育出版社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按文体编排,分为论说、书信、杂记、山水游记、赠序、书序、传记、祭文、寓言九个部分。,开设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的现状,第一单元 写景抒情散文1、秋声赋 欧阳修 2、前赤壁赋 苏 轼 愚溪诗序 柳宗元 黄州快哉亭记 苏 辙第二单元 记人叙事散文3、张中丞传后叙 韩 愈 4、段太尉逸事状 柳宗元 祭十二郎文 韩 愈 苏明允哀辞 曾 巩第三单元 政论散文5、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欧阳修 6、留侯论

4、苏 轼 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 朋党论 欧阳修第四单元 小品散文7、毛颖传 韩 愈 8、木假山记 苏 洵 虫负虫版传 柳宗元 潮州韩文公庙碑 苏 轼,开设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的现状,2各家教材散文选修课的设置及特点,鲁人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提要钩玄的对八大家散文进行导读,各推其所长,来使学生走进八大家,了解八大家,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审美情趣和人生品位。,开设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的现状,2各家教材散文选修课的设置及特点,鲁人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力求充分展现八人的文章 的飘逸自由,开合驰骋,言近旨远;说事议理,严谨醇正。,鲁人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5、更力求展现八人的文章中表达出的以天下为已任的风骨和他们洞察天、地、人本质的智慧。,鲁人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还力求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对学生更深入系统地进行文言文阅读练习,进一步提高文言阅读能力。,1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和大学选修教材 及课外读物的差异,(1)导向性。教科书的设计注意到目前多数中学语文教师的实际水平和学生的接受程度。,(2)自主性。教科书的编写力求避免“告诉式”,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整理、体验,并尝试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3)通俗性。教科书的编写既考虑到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同时又要考虑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通俗易懂,有助于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选修课

6、的定位,2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和必修教材的关系,必修是选修的基础,选修是必修的发展;必修是普及,选修是提高。必修评价立足“共同基础”,选修立足“差异性”,本门课程是必修课基础的研读延伸:通过对唐宋八大大家散名篇的研读与鉴赏,开拓学生古典文学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与鉴赏能力;通过对名作名篇的阅读体验与审美观照,把握作品的思想意蕴,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学会知人论世。,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选修课的定位,开设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的教学实践,(一)教学目标的确立,目标教学的模式:揭示目标达标(教学过程)检测,非指示性教学:(1)不指示学习目标,(2)不指示问题答案,主张体验性阅读教学。,开设唐宋八大家

7、散文选读的教学实践,(1)教师、教材主观地设计了一些课堂教学内容;(2)一个课堂教学的目标就是给出教师的标准答案;(3)课堂教学过程主要还是将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4)教学方法是一种表演性质的,学生配合教师完成教学目标。,开设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的教学实践,1、行为目标。即规定学生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基本上是预设的。2、生成性目标。是在课堂教学中产生的。3、表现性目标。行为目标是每个学生都要求掌握的,表现性目标强调的是课堂中多元的收获。,开设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的教学实践,1、备流程 只初拟“教学流程”,用“学生自主”为指导思想,这种体现学生主体性学习的教学设计,为师生、生生之间思想碰撞

8、和心灵交流提供了多重对话 的平台,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鉴赏创设了良好 的环境。,开设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的教学实践,木假山记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走近“幸”与“不幸”。,(二)整体感知,寻找“幸”与“不幸”。,(三)合作探究,理解“幸”与“不幸”。(四)拓展迁移,感悟“幸”与“不幸”。,开设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的教学实践,2.重体验,自发的体验 对外授的体验 讨论触发学生自悟 教师讲授,开设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的教学实践,3.备学生 教师的自我定位比较恰当,发挥了教学组织者 和引导者的作用。教师不再充当全知全能的“权威”角色,他是对话者之一,又作为“平等的首席”,灵活掌控教学流程,适当利用阅读期待、

9、阅读反思 等环节,适时提供背景资料,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开设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的教学实践,(二)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可以考虑三个方面因素:1 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 2 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3 高考考查的内容,开设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的教学实践,(二)教学模式的构建,每册教材的处理要有整体设计,要做到删繁就简,略轻详重 1 综合安排,专题研究 2 内外结合,延伸学习,从单元的角度来考虑教材的处理,认真研究“单元前言”,精讲略讲得当,单篇课文的处理要有侧重,开设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的教学实践,(三)教学实施建议及注意事项,1重视诵读,改进古文教学。2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

10、文基础。3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独立见解,允许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4教学立足文本,注意扩展阅读与比较阅读。5自学与指导相结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的教学案例多元展示,常规性课例一、导语设计 在日本的千叶,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立着这样一块石碑,上面写着这样两个字:虫二。许多人到此不解其意,后郭沫若作了妙解,他说这两个字应分别加上两个边框,读为“风月无边”,是盛赞此地之美的。而我们今天要鉴赏的赤壁赋,就是借咏无边风月而抒怀的。文章的作者是苏轼。二、展示赏析重点 1感悟作者的情感变化,品味语言之美;2体会景、情、理的交融,品鉴技巧之美。,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的教学案例多元展示,常规性课例三、教师范读课

11、文 目标:订正字、词的读音 关注作者感情的变化 四、师生共同解读赏析(重点、难点)整体感知 学生默读全文,借助课下注释,琢磨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理清本文的线索。五、赏析构思选材技巧 重点:景、情、理的关系,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的教学案例多元展示,比较性课例3 根据课文,以小组为单位,从下列问题中任选一个组织讨论。赤壁赋和秋声赋中蕴含的哲理。赤壁赋和秋声赋在写作方面的共同特点。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两者抒发的思想感情与修辞的异同。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两者抒发的思想感情的异同。,又如从愚溪诗序、赤壁赋中看柳宗元和苏轼,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的教学案例多元展示,自主性课例分四人一组研读课文,

12、从文章的词语句子、情感哲理、写作特色等方面提出问题。课前准备:教师收集整理学生的问题,制成课件。(展示问题一: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美在何处?为什么写得赛似仙境?)(展示问题二: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变化 是否太突兀?悲从何来?)(展示问题三:第三段先说英雄伟大,再说自己渺小,那么“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一句对 突出曹操“一世之雄”有何作用?这段如何通过对比写出人生短暂?),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的教学案例多元展示,自主性课例(展示问题四:第三段客的话是否也是苏轼自己心境的 表达?如果是,那么苏轼一贯的豪放风格 与文中“悲”的感情是否矛盾?)(展示问题五:第四段议论让人难以理解。“哀吾生之须臾

13、”与“水与月”有什么关系?“且夫”一句与解 答客的问题又有什么本质上联系?)(展示问题六: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却让人 有消极感,他是否有陶渊明归园田的心境),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的教学案例多元展示,自主性课例(展示问题七:苏子听任自然的观点,在现代竞争激烈的 社会是否可取?“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 莫取”,在今天却是应该争取的;声色是大 自然固有的,不以听、看而存在,此处是 否反映了苏轼唯心主义观点?)(展示问题八:最后一段为什么以酒后一片狼藉,“相与枕 藉乎舟中”的景象作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情怀和人生态度?),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的教学案例多元展示,自主性课例由学生提出师生碰撞 由

14、教师提出由学生主导 师生互导 由教师主导,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的教学案例多元展示,研究性课例“东坡境界”“苏轼选择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苏轼”苏轼在赤壁走过的心理历程搜集苏轼相关作品(词赋)中有“月亮”的句子,欣赏本文中的“水月”的意象,体会苏轼对自然的态度。赤壁赋之“美人”意象探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的教学案例多元展示,研究性课例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永遇乐)夜闲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流漓。(虞姜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于狼。(江城子密州出猫)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记承天寺夜游),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的教学案例多元展示,研究性课例现实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赏风月(实)历史中的“水月”苍凉之意凭吊古人(虚)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须臾体悟人生(虚)学生分析苏轼描写月亮的变化发展过程。,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的教学案例多元展示,研究性课例赤壁赋之“美人”意象探微“美人”寄寓作者的忠君之情。“美人”象征作者美好的理想。“美人”意象贯穿赤壁赋全文,牵动着苏轼情绪的起伏,承载了苏轼复杂的情感。把握“美人”多重意象,是解读赤壁赋的关键所在。,只有结合我们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实际(文、课、人)进行语文教学,才是我们应该有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