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传统文化略述.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254846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5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种传统文化略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四种传统文化略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四种传统文化略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四种传统文化略述.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四种传统文化略述.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种传统文化略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种传统文化略述.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四种传统文化略述,人们常常把世界文化分为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东方文化是中国文化,西方文化是西欧或欧美文化。这种文化的“东西两分法”不符合历史事实。自从上古两河流域文化和尼罗河流域文化消亡之后,欧亚大陆上的许多文化摇篮渐渐聚合成四种地区传统文化:东亚文化、南亚文化、西亚文化和西欧文化。西欧文化扩大到美洲,称西方文化。东亚、南亚和西亚合称东方。东亚是东方的一部分,不能代表整个东方。,传统文化有三种标记方法:地理标记、宗教标记和文字标记。地理标记称“东亚”文化,宗教标记称佛教文化,文字标记称汉字文化。地理标记称“南亚”文化,宗教标记称印度教文化,文字标记称印度字母文化。地理标记称“西亚”文化,宗教标

2、记称伊斯兰教文化,文字标记称阿拉伯字母文化。地理标记称“西方”文化,宗教标记称基督教文化,文字标记称拉丁字母文化。下面略谈四种传统文化的梗概。,东亚文化,东亚文化以华夏文化为基础。发源于黄河流域,传到长江和珠江流域;传到越南、朝鲜和日本。四书五经曾经是国际公用教科书。从殷代甲骨文演变而来的汉字,是东亚国家和中国少数民族创造文字的模式,形成“汉字文化圈”。,先秦诸子百家中,法家、道家和儒家三家影响最大。法家。商鞅(前390前338):严刑峻法,苦耕恶战,驱使奴泰,吞并六国;万世美梦,二世而亡;今天留下“兵马俑”旅游景观。道家。老子(生卒年不知,春秋时人):无为而治,无知而安,提倡愚民,反对知识;

3、老子死后数百年,被道教借去作“拉郎配”教主;炼丹成仙,长生不老,梦话胡言,向无应验。儒家。孔子(前551前479):仁义忠恕,立己立人,述而不作,诲人不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子不语怪力乱神”。孟子(前372-前289):“民为贵,社稷次之”,民本思想启迪后世。,诸侯并立,百家争鸣;秦汉统一,独尊儒术。董仲舒(前179前104)总结儒学,提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这是封建秩序的公式表达;他又搀入“阴阳五行”,胡诌“天人感应”,使儒学蒙上神秘面纱。,印度佛教传来,补充中国缺少的来世想象,四百年而中国化。儒学畸变成为“理学”,儒表佛里,儒冠佛心

4、,现世不如来世,积极变成消极;后来归纳儒学,提出“天人合一、内圣外王”,迷信封建,跃然纸上,难于为现代青年所接受。儒学完成了为封建服务的历史使命,今后要为“后”封建服务,必须去腐留精,与时俱进,开创儒学的现代化。“孔子圣之时者也”。,佛教在印度消亡之后,中国成为大乘佛教的大本营。唐代的日本遣唐僧,是到中国来学习印度文化的留学生,这正如清末中国留学生到日本去学习西洋文化。印度文化大规模传来中国,中国文化没有传去印度。1949年后没收寺庙财产,僧人还俗,另谋生路;今天重修寺庙,招收雇佣僧人,发展旅游事业;佛教正在淡出中国。遣唐僧最有名的八位:入唐八家:最澄空海常晓圆行圆仁惠运圆珍宗睿,华夏文化成熟

5、于春秋战国,诸子百家都是春秋战国时人。今天捧出优秀传统文化,依旧离不开四书五经。超出古代的进一步创造,实在微乎其微。长期的外族统治,禁锢思想,扼杀自由;不说五胡乱华,单说辽金元清,汉族是二等到四等奴才,动辄得罪,一字成狱,哪里谈得上创造文化?有人以汉族能同化外族为荣,殊不知那是一次又一次牺牲了几代人然后得来的血泪成果。千年“中世纪”生活,知识分子气息奄奄,苟全生命,不求闻达,保住古老传统己经不容易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激起“五四运动”(1919),大学生们走上街头,吹响“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的时代号角,被视作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国的文艺复兴没有发展成为启蒙运动。日本侵略愈演愈烈

6、,二战中国惨胜,历史兜底翻腾。东亚文化正在脱胎换骨。,日本的神道教文化深受儒学和佛教影响,是东亚文化的分支;崇拜太阳神天照大神,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儿子;战后投降,宣布废止。,传统文化略述:西方文化,西方文化包括西欧和北美,以希腊和罗马文化为基础。水是文化的母亲。华夏文化依靠黄河;印度文化依靠印度河和恒河;西欧文化依靠地中海。上古时期,东地中海的克里特岛出现“米诺斯”文化。后来希腊半岛的港湾发展起来,联系地中海东岸和北非尼罗河三角洲,成为一个巨大的海岸文化圈。希腊的港湾,背面崎岖不平,没有成片的农田,农业无法发展;前面出海,四通八达,便利经商,希腊文化是水上商业文化。,希腊三圣,苏格拉底(前469

7、前399)、柏拉图(前428前347)和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在哲学花园中培育科学幼苗,开发逻辑思惟、鼓励独立思考;提出定义概念、发展归纳法和演绎法;设想原子理论;提倡民权思想、理想社会;改进字母、发展教育,引导人类走出蒙昧时代。,亚历山大大帝是亚里士多德的学生。他的帝国分解成三个王国,都用希腊语作为行政语言,传播和发展希腊文化。学者辈出,名振古今。代表人物例如:数学家欧几里得(前3世纪),物理学家阿基米得(前287前212),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前3世纪)等等。埃及的亚历山大城是希腊文化的灯塔。这个时期称为“希腊化”时代,长达三百年(前323一前30)。,罗马军队征服希腊,希腊文化

8、征服罗马。罗马帝国认真学习希腊文化,罗马字母最后两个字母(YZ)是从希腊借来的。罗马帝国,既有贫富悬殊的阶级矛盾,又有文化迥异的地区差别。地中海东岸的西亚是神学世界,意大利以西的西欧是世俗社会。西亚(东方)的基督教传到西欧(西方)的世俗社会,弥补了西欧所缺少的天国。开始格格不入,帝国视天国为异端,把基督教徒拿来喂狮子老虎。但是基层的奴隶们偷偷信仰,希望今生受苦,来生共进天堂。基督教不胫而走,三百年遍地生根。压制无效,改弦易辙,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国教(380),承认它的存在,偷换它的作用,使奴隶的宗教变为帝王的宗教。人间和天国结合,西欧文化称作“基督教文化”。,蛮族入侵(375-568),西欧鼎沸

9、。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基督教为列届蛮族帝王服务。教会成为西欧的最大封建领主。神权至上,镇压异端。宗教裁判所迫害30多万人,用火刑烧死10多万人。蛮族破坏,宗教摧残,使西欧沉入中世纪的黑暗时代,长达千年以上(约395-1500)。,后来两百年间(1096-1291),西欧八次派出十字军东征,以惨败告终。痛定思痛,承认文明古国已经落后于他们看不起的异教徒了。于是翻然自省,提倡人文主义。人文主义就是以“人”的文化代替“神”的教条。西欧想起了希腊,把遗忘的希腊文找回来学习,从古书中搜寻新知,这叫做“文艺复兴”(14-16世纪)。理智开始代替盲从,现世开始重于来生。,1517年,传教士马丁路德揭破赎

10、罪券的欺诈,宗教改革象野火一样烧遍欧洲,从反对腐败到反对特权。教徒自读白话文圣经,直接跟上帝交谈,不要教会做中介。哥伦布肯定大地是球形,1492年发现美洲。世界上多出了一个象欧亚大陆那样大的南北美洲,上帝大吃一惊!无路可走的奴隶们,有了新大陆可以避难,反抗情绪更加上升了。,接着掀起“启蒙运动”(1718世纪),思想解放发展为社会革命。1640年英国发生清教徒革命,酝酿多年的民主运动成熟了。历史学家把这一年作为世界近代史的起点。英国的牛顿(1643-1727)提出万有引力定律,使上帝失去指引星辰的能力。法国的孟德斯鸠(1689-1755)提出立法、司法和行政的三权分立,使民主政府能够有效运行。1

11、776年英国的美洲殖民地独立成为美国。1789年法国发生大革命。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这五百年,西方文化发生了改换人间的突变。,科学革命,基督教退出学术;民主革命,基督教退出政治。科学家周日在实验室研究进化论,礼拜天到教堂祷告上帝。宗教专注精神生活,不再干预世俗文化的发展。阅读圣经采用历史观点,吸取宏观大义,不拘泥于过时的一字一句。歌颂天国,同时建设美好的人间,使今生和来世和谐无间。基督教适应了现代。工业化使机械延长双手,信息化使电脑扩大脑袋。文化不再是空洞的高谈阔论,要切实提高人类的生活。火车、轮船、汽车、飞机使西方文化领先于时代。知识从神学和玄学上升到科学。人间生活胜过了天堂玄想。,美国是西

12、欧革命思潮的结晶。结晶不结在西欧而结在荒野的北美,因为西欧有特权阶级在作梗。法国革命如此困难,英国革命不能彻底,可见历史包袱是何等沉重。民主革命终于使欧美文化走上了全新的道路,结束了神权时代,开创了人权世界。,罗马帝国东西分裂,东罗马称拜占廷(395-1453),教会称东正教,4-6世纪用拉丁语,7-15世纪用希腊语,又称希腊正教。东正教的中心移至俄罗斯,希腊学者为斯拉夫语言(包括俄语)创造字母,形成斯拉夫文化,是西欧文化的一个分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半岛叫做伊比利亚(Iberia),曾经被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长期统治,又跟北非柏柏人(berbers)杂居,由此形成的文化叫做伊比利亚文化,是西欧文

13、化的一个分支。西葡在美洲建立庞大的殖民地,现称拉丁美洲,深受伊比利亚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略述:西亚文化,西亚文化以伊斯兰教为基础。教主穆罕默德(570-632),幼年贫苦,少未学文字;随伯父到叙利亚经商,接触基督教,深受启发;归来改革阿拉伯半岛的原始宗教,使多神互斗,变为一神团结;创立新教,简化外来教义,杂以游牧风俗,名“伊斯兰教”(顺从),教徒称“穆斯林”(顺从者),经典称古兰经(背诵);行五功:念功(“安拉之外无真主”)、拜功(每天拜五次)、课功(向宗教纳捐)、斋功(每年禁食一月)、朝功(朝觐圣地麦加)。公元后5世纪,新西奈字母演变出阿拉伯字母,后来书写古兰经,成为神圣文字。,穆斯林一手

14、持经一手持刀,传教杀敌,战死升天,叫做“圣战”;首先统一阿拉伯半岛,然后杀出苦旱的沙漠,走向大千世界;脱缰野马,一飞冲天,建成地上天国,横跨亚非欧三大洲。伊斯兰教帝国居欧亚大陆的中央,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西欧的文艺复兴得力于阿拉伯文转译的古代希腊著作。Algebra(代数),Alcohol(酒精),这些阿拉伯名词家喻户晓。,伊斯兰教的教义简单明了,易于被基层群众接受,所以轻易地渗入印度文化区的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以及欧美文化区的漠南非洲和美国的黑人社会。伊斯兰教几乎占领了全世界的基层群众。阿拉伯伊斯兰教帝国(632-1258),历时626年(中国唐代到元代);继以奥斯曼-突厥-伊斯兰教帝国

15、(1299-1922),历时623年(元代到民国初年);两共1249年。到19世纪,东亚有大清帝国,西亚有奥斯曼帝国,各霸一方,以为天下大定;谁知世事多变,东西两大雄师,竟成东西两大睡狮;西欧帝国主义袭来,两帝国望风披靡,先后覆灭。,一次大战,奥斯曼帝国瓦解。今天西亚的伊斯兰教国家,大都是奥斯曼帝国的后裔。他们怀念旧日辉煌,寻找复兴计划,这有两条不同的道路。一条是弃旧创新,建设现代,以土耳其为代表。一条是旧业重光,恢复古代,以伊朗为代表。1922年,凯末尔领导土耳其革命,使新土耳其从灰烬中起飞;废除哈里发和苏丹、政教分离,改用拉丁字母、教育世俗化,人人有姓氏,衣着从现代;最近脱亚入欧,申请加入

16、欧盟。,1979年,霍梅尼反对伊朗国王的现代化,夺取政权,建立伊斯兰教共和国,提倡原教旨主义,按照“穆罕默德的设想”,神权高于一切,政府和社会恢复到1300年前。两条不同的道路两种相反的革命竟然都得到成功。这在伊斯兰教世界引起历史何去何从的时代彷徨。2001年的美国“911”事件被看作是原教旨主义的神工。恐怖和反恐,斗争白热化。先发制人,还是怀柔绥靖,欧美政策严重对立。,现代文化突飞猛进,咄咄逼人。伊斯兰教面对激烈挑战。舆论认为,以弱抗强,以旧击新,可以一时取胜,难于常用常胜。只有以现代教育代替宗教教育,启迪民智,走进世界,才是出路。伊斯兰教在三大宗教中最为年轻,没有像古老宗教那样经过改革磨练

17、,因此锐气未消,余勇可贾。但是意识因循,社会停滞,这不是明智的现代政策。“天方夜谈”是美好的故事,不是理想的人间。,亚洲伊斯兰文化结构图,传统文化略述:南亚文化,南亚文化以印度吠陀文化为基础。印度的主体民族和主流文化都是外来的,不是发源于印度本土。雅利安人在公元前20世纪中叶从西北方面开始入侵,逐步占领印度次大陆的北部和中部,称为“雅利安区”。次大陆的南部一直是原住民达罗毗茶人的国土。雅利安人带来口诵的吠陀经;前7世纪形成婆罗门教;从西亚阿拉马文脱胎出印度的婆罗米文,后来发展成为5个语系30多种语言的60多种文字。,佛教在东汉传来中国的时侯,印度文化达到了接近西欧文艺复兴前夜的科技水平。印度有

18、因明学(逻辑学):“因”(推理),“明”(知识);通过“宗”(论题)、“因”(理由)、“喻”(例证),进行论辩和推理;包含逻辑学和认识论(直觉知识、推理知识)。印度有轮回说:众生在“六道”(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之中,生死循环,如车轮回旋;人做坏事来生变狗,狗做好事来生变人。轮回说打破生物一成不变说,开辟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思路。,印度的宗教活动十分活跃。从婆罗门教产生佛教和耆那教,后来又演变为印度教。佛教传到中国、越南、朝鲜和日本;印度字母传到印度的北方、南方和东南亚。外来民族一浪接着一浪地入侵印度。雅利安人成为印度主人之后,伊斯兰教大举入侵,德里苏丹统治320年,莫卧儿帝国统治3

19、32年,后来英国又统治349年。,二次战后英国退出,印度独立(1947),分裂出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印度跟巴基斯坦:宗教不同,语言相近,文字不同(印地文用印度式字母,乌尔都文用阿拉伯字母)。印度跟孟加拉国:宗教不同,语言相近,文字相近(都用印度式字母)。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字、多宗教是印度的特色。印度喜欢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独立后规定1种国语印地语、2种通用语文、11种“邦用”语文(后来又加4种),还有法律不承认的全国纽带语言英语。一张钞票上印15种文字。印度有强烈的宗教排异情绪,不断发生宗教暴乱。印度的主体民族印地族,只占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印度传统,人民分成几个“种姓”(阶级):婆罗门(

20、僧侣)、刹帝利(武士)、吠舍(农工)、首陀罗(奴隶)、还有最下贱的贱民;身分世袭,隔离压迫,独立后禁止,但是积习难除。1997年,一位贱民纳拉亚南当选总统,说明印度尽力破除传统弊政。一国三分之后,印度文化仍旧保持着传统的影响。现在印度以外用印度式字母的国家有:尼泊尔、不丹、孟加拉、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斯里兰卡。原来用印度式字母,后来改为阿拉伯字母,近年又改为拉丁字母的国家有: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东南亚有10个国家:西面5国(缅泰柬老越)信奉佛教;东面5国(马尼文新菲)原来信印度教,后来改信伊斯兰教。(菲律宾乡区和新加坡的马来族信伊斯兰教)。文字的更易反映文化的变迁。,印度独立(

21、1947)时候,大家认为分裂意识如此强烈的国家,不宜采用民主制度。可是国大党的尼赫鲁等坚持英国的民主传统。虽然多次颠簸,民主巍然不动。民主是英国遗产中的积极因素。,小结,四种地区传统文化的精华,随着人群活动范围的扩大,聚合成覆盖全球的国际现代文化,同时保留各地的传统文化。凡是能为全人类造福并受到全人类欢迎的事物和意识,聚合成“共创、共有、共享”的国际现代文化;凡是没有被全人类认同的,仍旧保留在传统文化之中,进行自我完善化。现代是地区传统文化和国际现代文化相辅相成的双文化时代。,文化的冲突,问:不同文化相遇,一定发生文化冲突吗?不同文化相遇,可能发生三种情况:1、并立、互补;例如双语言家庭。2、

22、融合、更新;例如汽车代替马车。3、排斥、冲突;例如十字军战争。问:文化冲突就是宗教冲突吗?答;文化冲突有广狭两义:广义指知识差距的冲突;狭义指宗教迷信的冲突;两者背后实际都是权力的斗争。问:请举具体例子。布鲁诺推进日心说,提出宇宙无限论,违背圣经记载,布鲁诺被烧死在罗马广场;马寅初单骑战群雄,人口论大败,马寅初被撤职软禁;这是知识差距的文化冲突。若干年前,某国王要建设电视,大臣们反对,认为其中人物是魔鬼,看不得;散会后,大臣们走出宫门,找不到汽车,回去问国王,国王说,那也是魔鬼的东西,要它干什么;另一国王推行国家的现代化改革,宗教首领利用势力逐出国王,强化宗教统治,实行原教旨主义革命;这是宗教

23、迷信的文化冲突。,问:“911”是文化冲突吗?答:恐怖组织摧毁纽约贸易大厦,跟塔利班破坏巴米扬大佛、义和团撤除铁路,出于同样的心理状态,都是宗教迷信的文化冲突。问:苏美冷战也是文化冲突吗?答:冷战像是一场知识竞赛,苏联以米丘林遗传学对抗摩尔根遗传学,以实物交换对抗货币贸易,以专制制度对抗民主制度,实际都是知识差距的文化冲突。问:专制和民主也是知识差距吗?答:专制属于神学和玄学文化,民主属于科学文化,差距极大。问:反右运动是文化冲突吗?答:清除知识阶层,提倡外行领导内行,从知识无用论到知识越多越反动论,是对抗现代知识的文化冲突。,问:文化冲突是否先进文化必然胜利?答:胜败决定于冲突两方的力量对比

24、,不决定于文化水平的高低。例如:游牧民族可以战胜农耕民族;复古派别可以战胜革新派别。可是从长期历史来看,先进文化在冲突中的失败是暂时的挫折。工业化之后,游牧民族的军事优势就一去不复返了。问:为什么有的宗教容易发生冲突,有的宗教不容易发生冲突?答:有的宗教提倡不杀生、不斗争,避免冲突。有的宗教经过不断的自身改革,从反对科学和民主改为支持科学和民主。有的宗教,坚持古训,排斥异端,崇尚圣战,敌视现代文化。不同宗教处于不同的文化层次。,问:宗教矛盾是不是战争的主要起因?答:不是。重要战争往往发生在相同宗教之间,例如两次大战发生在相同的基督教之间,两伊战争发生在相同的伊斯兰教之间。问:什么叫做“文化断层

25、”?答:人类文化是逐步前进的,从神学文化到玄学文化到科学文化。科学文化发达之后,神学文化依旧存在。两种文化的接触边缘是文化的断层地带,这里容易发生文化冲突。这跟地震容易发生在地壳断层地带的原理有相似之处。,文化的和谐,问:不同文化之间,有时冲突,有时和谐,哪种关系是常态?答:和谐是常态,冲突是变态;这好比和平是常态,战争是变态。问:能否完全避免冲突?答:现在只能做到减少冲突、缩小冲突;如何永久和谐共处是全球化时代人类面对的最大问题。国际共同文化和地区传统文化的“双文化”结构,提供了长期和谐共处的重要条件。问:为什么恐怖主义以美国为主要的攻击对象?答:美国是资本主义和现代文化的主要代表。戴高乐主

26、义、共产主义、伊斯兰教原教旨主义,都以美国为主要的攻击对象,枪打出头鸟。问:法德打了两次大战,今后还会打第三次吗?欧洲人说不会,他们是怎样化敌为友的?答:法德邻居,同走一条马路,各有各的交通规则,于是发生两起撞车。现在,仍旧同走一条马路,大家遵守共同的交通规则,不会再发生撞车了。,问:中美之间也能商订共同的交通规则吗?答:中美之间,互补空间很大,历史上友好多于敌对,美国在中国大量投资,中国产品大量销往美国,中国赚了美国的钱又把钱用在购买美国公债,中国学生争先恐后留学美国。我不懂为什么有人想在中美之间打一场核战争,摧毁半个中国和半个美国。中美商订共同的交通规则,消除根本性的矛盾,是头等重要大事,

27、关系到世界和平和中国的百年大计。问:这就是多元文化和谐并存的道理吗?答:多元文化和谐并存必须有共同的交通规则。多元并存而没有共同交通规则,最后有走向严重冲突的危险。问:什么叫做“跟国际接轨”?答:遵守世界大多数国家共同遵守的国际法规、协定和原则,学习先进的学术、政策和制度,按照历史发展的轨道前进。,问:历史发展的轨道是什么呢?答:主要是:在经济方面,从农业化到工业化到信息化,从听任自然到改造自然;在政治方面,从神权到君权到民权,从专制制度到民主制度;在思维方面,从神学思维到玄学思维到科学思维,从迷信盲从到独立思考。问:我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这是跟世界接轨吗?答:这一步的效果现已经非常明显,这说明跟世界接轨是多么重要!问:中国刚刚抬起头来,在109个国家中还处于第60位,外国就大谈“中国威胁论”,甚至实行外交和军事的暗中防卫。这是一种什么心理?答: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长期处于痼疾频发状态,被称“东亚病夫”;今天忽然出门散步,引起四邻惊奇。如果明天溜达王府井,不知还要引起多大震动!拿破仑早已说过:“睡狮醒来,将震动世界”。中国“复康”是正常现象,外国“误诊”为反常的疾病。只要中国的“复康”不带后遗症,“误诊”引起的恐慌就会自己平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