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故障诊断与处置方法编制说明.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257378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故障诊断与处置方法编制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故障诊断与处置方法编制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故障诊断与处置方法编制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故障诊断与处置方法编制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故障诊断与处置方法编制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故障诊断与处置方法编制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故障诊断与处置方法编制说明.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团体标准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故障诊断与处置方法编制说明(送审稿)20230905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本团体标准于2022年7月20日据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下发的中仪协202210号文件取得立项批复,项目名称为: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现场故障诊断及检测技术规范,项目编号为:T/CIMA0098,由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提出,由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归口。2、目的和意义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通过低压配电线作为通信媒介实现通信,随着科技进步和需求增加,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传输速率提高、通信距离延长、通信功能也得到了扩展,可以传输更多类型的数据和信号。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它成为智能电网中能源管

2、理、故障诊断远程监控等功能的重要手段,低压电力线网络是现今覆盖范围最广的网络,确保其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在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线路老化、设备损坏、外界干扰等),可能会导致通信故障的发生,一旦发生故障,及时准确地诊断并采取有效的处置措施对于恢复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由于故障诊断标准尚未完善,制定具体的通信故障诊断与处置方法标准对维护电力线通信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标准的制定可以统一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故障诊断与处置的方法和准则,确保不同厂家和机构快速定位和解决故障,有效降低故障诊断与处置的成本以及故障对系统运行的影响,对于增强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3、本文件规定了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故障诊断与处置方法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要求、故障类型、故障诊断与判定处置。3、主要工作过程2022年5月:申请立项并上报标准的草案稿和项目建议书,制定立项计划。2022年7月: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下达了“关于静止式电能表动态误差同步测试方法等16项团体标准立项的批复”。由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供电服务中心(计量中心)牵头,组织成立“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现场故障诊断及检测技术规范”起草工作组。2022年10月:启动团体标准制定工作。起草组严格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等文件的要求进行标准制定并形成了工作组讨论稿

4、,2022年U月2023年2月:工作组讨论稿在标准编制工作组内部征求意见,共回收意见26条,主笔单位按照回收意见对工作组讨论稿进行了修改完善。2023年2月:在长沙召开了起草工作组第一次工作组会议,对工作组讨论稿的标准化对象、结构进行了认真、细致的逐条讨论,并对主要技术内容达成了一致意见,形成会议纪要。2023年7月:起草工作组在南京召开了第二次会议,对标准工作组讨论稿以及所征求的意见内容进行了仔细讨论,形成会议纪要。2023年9月:形成征求意见稿。4、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及其所做的工作工作组组长由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担任,牵头起草单位是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供电服务中心(计量中心

5、),主要起草单位有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青岛鼎信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等。主要起草人:贺星、余敏琪、张知、李小鹏等。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供电服务中心(计量中心)作为执笔单位负责了本标准的起草、修改工作;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作为工作组组长主要负责组织、协调等相关工作;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青岛鼎信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等成员单位在标准制定过程中提出了很多修改意见。贺星为本标准的主笔人,负责标准的编写;余敏琪为本标准的技术负责人,为标准的总体内容进行全面指导;刘献成为本标准起草工作组的组长,王宏博为本标准起草工作组的副组长,何珊、金鑫等为本标准起草工作组的组员,负责标准的

6、编写进程和组织协调工作;张知、李小鹏等工作组成员为本标准的编写和修改工作给与大量帮助。二、主要试验(或验证)情况无。三、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技术内容确定的依据3.1 主要阐述标准制定或修订过程遵循的基本原则本文件从实际应用出发,充分考虑了现有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编制遵循“统一性、协调性、适用性、一致性、规范性”的原则,注重标准的可操作性,本文件按照DL/T1485三相智能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DL/T1487单相智能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的规定进行编写和表述。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本文件规定了低压电力

7、线载波通信故障诊断与处置方法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要求、故障类型、故障诊断、判定处置。3.2 标准主要内容中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依据3.2.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故障诊断与处置方法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要求、故障类型、故障诊断、判定处置。本文件适用于PLC通信单元、智能电能表PLC通信接口、终端设备PLC通信接口的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故障诊断与处置。322术语和定义对本标准使用到的术语进行了定义,同时也引用了相关标准的定义。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终端设备、电力线载波通信单元、中央协调器、通信站点为本标准定义术语。3.2.3 技术要求(1)一

8、般要求PLC通信单元、智能电能表PLC通信接口及终端设备PLC通信接口的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故障诊断应按本文件规定开展故障诊断、判定处置。(2)检测对象PLC通信单元、智能电能表、终端设备。(3)检测要求应建立检测对象的故隙类型档案,且满足以下要求:a)对故障类型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b)真实、准确、完整地记录故障类型、故障原因、判定处置的各环节过程信息和结果信息内容;C)有可靠的备份和用于长期保存的措施;d)记录待检测设备的资产编号、外观、封印、智能电能表电量等原始状态信息。故隙类型从外观类故隙排查、非外观类故障诊断方面对PLC通信单元、智能电能表PLC通信接口、终端设备PLC通信接口进行故障诊

9、断与判定处置。3.2.4 试验方法根据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故隙诊断与处置方法技术要求条款,依据或参考了相关检测标准中提及的试验条件、试验等级、试验方法等制定本标准的试验方法。四、标准涉及国内外专利及处置情况无。五、预期达到的社会效益、对产业发展的作用等情况通过制定本标准,可为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故障诊断与处置方法提供参考依据,确保不同厂家和机构在故障诊断与处置方面有共同的参考标准和规范,促进行业统一发展;可快速定位和解决故障,提高故障处理的效率和精准度,减少不必要的时间和资源浪费;准确诊断故障并采取适当的处置措施,可以缩短故障恢复时间,降低故障对系统运行的影响,增强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促进

10、智能电网的发展,提高智能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实现更高效的能源管理和分布式能源接入。同时,全面考虑了当前技术趋势和需求可促使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故障诊断与处置方法的创新,为社会提供更先进、更可靠的解决方案。六、标准与现有标准、制定中标准的协调配套情况与现有标准、制定中的标准没有矛盾。七、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情况无。八、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无。九、标准作为强制性或推荐性标准发布的意见本标准为首次制定,为推荐性团体标准。十、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1)组织措施利用信息平台对标准进行推广和宣贯,同时展示试点效果案例;联合有实力的故障诊断与处置厂家,建设试验试点,便于客户实地调研。(2)技术措施通过对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故障诊断与处置方法的技术指标要求,提升行业整体水平,搭建数据交互平台,引导各厂商加强技术交流,共同提升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故障诊断与处置水平。(3)过渡办法可先具备部分必要功能,扩展功能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调整,过渡期之后需具备标准要求的所有功能。(4)实施日期自标准发布后,及时推广实施。十一、废行现行相关标准的建议无。十二、其他予以说明的事项在第一次工作组会议上,工作组对标准草案稿的标准化对象,标准结构进行了认真、细致讨论,工作组认为,标准的结构相比于技术规范更接近方法标准,因此工作组将标准更名。原标准名称修改为“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故障诊断与处置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