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社会经济构成要素.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259666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3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资源社会经济构成要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土地资源社会经济构成要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土地资源社会经济构成要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土地资源社会经济构成要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土地资源社会经济构成要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地资源社会经济构成要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资源社会经济构成要素.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构成要素,土地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土地资源伦理与感知,土地产权制度与利用,3.1,3.2,3.3,第三章 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构成要素,主要内容,3.4,土地资源的价值与价格,人类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3.5,3.6,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土地资源,3.1 土地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发展与土地资源,狩猎、采樵社会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 农业社会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 工业社会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3.1 土地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地关系及其发展,历史上的人地关系理论 地理环境决定论(environmental determinism)可能论(possiblism)(又称或然论)适

2、应论(adjustment theory)(又称调整论)生态论(human ecology)文化景观论(cultural landscape)唯意志论(voluntarism)环境感知论(environmental perceptionism)文化决定论(cultural determinism)“天人合一”观,3.1 土地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地关系理论发展 协调论是一种新型的人地关系思想,它是由众多科学家的提倡而逐步深化和被公认的。它主张将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速度同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协调起来。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目标,3.2 土地资源伦理与感知,人类通过文化(价值观

3、、人类社会经济行为、科学技术等的融合)的思索来看待其周围世界,这样才把自然界转化为自然资源。人类对土地资源的感应及其心理转换,到决策和行动,并反过来影响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利用中,人对自然的态度(即生态伦理)起着重要的作用。,3.2 土地资源伦理与感知,生态伦理,人类中心主义反思 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认为:人对环境问题和生境破坏负有道德责任,主要来源于对自身生存和社会发展以及子孙后代利益的关心。人保护自然出于保护自己的目的,人对自然做了什么,通过环境后果也就等于对自己做了什么。考察上述伦理,严格意义上说并不是真正的生态伦理学。,3.2 土地资源伦理与感知,生态伦理学 生态伦理学,又称环境伦理

4、学或环境哲学,它从生态道德关系的角度承担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任务。土地伦理的原则(1)禁止危害土地资源原则(2)尊重爱护土地资源原则(3)遵循土地生态规律原则,3.2 土地资源伦理与感知,土地资源-环境感知,环境感知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感应阶段(sensory perception)环境认识(cognition),3.3 土地产权制度与利用,土地资源产权及其制度,决定着土地资源配置合理性与可持续利用的可能性。土地资源产权是对与土地资源相关的一系列权利的总称,或称之为权利束。土地资源产权制度是指对土地资源产权的一系列安排及与之相关的政策和法规。,3.3 土地产权制度与利用,土地产权制度对土地资源配

5、置的作用,土地资源配置分为技术性配置和制度性配置,而土地产权重组就是制度性配置。从本质上讲,土地产权组合与重组,就是土地资源的配置与再配置。土地产权重组或配置包括外部配置与内部配置,外部配置通过市场进行,内部配置通过组织内部行政管理实现。土地资源配置与土地产权重组通过土地产权交易实现。土地资源配置要有效率,前提条件是土地产权配置要合理。,3.3 土地产权制度与利用,土地资源产权种类与利用,根据土地产权的排他程度,可区分为共有产权、国有产权、私有产权等形式。不同形式的产权,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不同的效率。,3.3 土地产权制度与利用,共有土地产权 共有土地产权,指在共同体内的每一位成员都有权分享共

6、同体土地财产的权利。由于共同体内所有成员要达到一个最优行动的谈判成本非常高,因此共有土地产权导致了很大的外部性。由于成本的外部性,就会造成土地的过度利用。即使达成协议,还要考虑监督成本问题。因而导致共有土地产权的低效率。,3.3 土地产权制度与利用,国有土地产权 在国有产权制度下,土地权利由国家的代理人来行使。国有土地产权有很强的外部性,其经济绩效也不很理想。国有土地产权低效率的原因:一是土地产权主体不明,国家只是一个虚拟主体,缺乏激励;二是国有土地产权的实施成本和监督成本都过高,以至于难以实施和难以监督。但是,在个体利益与国民整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只有国家才能从国民整体利益出发决定自己的

7、行为。所以,在任何制度下,保持一定比例的国有经济都是有必要的。,3.3 土地产权制度与利用,私有土地产权 私有土地产权,将土地资源的使用与转让,以及收入的享用权界定给特定的人,他可以自由进行土地交换、土地转让等。私有产权具有排他权利,将收益与成本内化,降低社会成本与外部性,从而能刺激所有者更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但是,私有产权存在着规模经济方面的限制。,3.4 土地资源的价值与价格,土地资源价格高低关系到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决定性的重要作用。,3.4 土地资源的价值与价格,土地资源价值,土地资源的天然价值 这是土地资源本身所具有,未经人类劳动参与的价值。,3.4 土地资源

8、的价值与价格,土地资源上附加的人工价值 土地资源上附加的人工价值,即劳动价值。直接附加 指直接作用于土地资源对象上的那一部分劳动(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如土地平整、人工造林、修梯田、灌溉、施肥等,使土地资源改变了性状,与土地资源不可分割。间接附加 指那些并不直接作用于土地资源上,但对于改善土地资源的使用价值有影响的劳动。如改善土地资源开发的经济、社会条件等,使土地资源的经济地理位置发生改变。,3.4 土地资源的价值与价格,土地资源的稀缺价值 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构成了与土地资源的天然价值和劳动价值相联系却相对独立的另一类价值。,3.4 土地资源的价值与价格,土地资源价格,土地资源价格的影响因素 按

9、照因素与土地的关系及影响范围分为一般因素、区域因素和个别因素。,3.4 土地资源的价值与价格,一般因素 指影响土地资源价格的一般、普遍、共同的因素。这些因素对土地价格总体水平产生影响,是决定各个地块土地价格的基础。一般因素主要包括行政因素、人口因素、社会因素、国际因素、经济因素等。,3.4 土地资源的价值与价格,区域因素 指土地资源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这些条件相互结合所产生的地区特性,对地区内的土地资源价格水平有决定性的影响。主要有交通条件、环境质量、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条件等。,3.4 土地资源的价值与价格,个别因素 指地块本身的条件和特征,又称宗地因素。个别因素是决定同一均

10、质地域地块差异性的重要因素,是同一区域内地价差异的重要原因。个别因素包括地块的面积、宽度、长度、形状、坡度、土地利用规划限制、土地使用年限等。,3.4 土地资源的价值与价格,土地资源价格计算 土地所产生的价格代表了土地作为生产资本的收益水平,是地租的资本化表现。具体而言,土地价格是土地供给者向土地需求者让渡所有权时获得的一次性货币收入。在我国,由于土地属于国有,因而土地价格一般是指一定使用年限的土地使用权的价格,是国家向土地使用者出让土地使用权时获得的一次性货币收入。,3.5 人类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人类在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的作用,人类的优势地位与能动作用 人类在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的联系,3

11、.5 人类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人类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土地垦殖 放牧森林采伐 采矿,3.6 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土地资源,全球经济一体化是指世界各国不断取消或放松对商品,劳务,资本和技术等国际流动的限制,各国间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全球范围内各种要素价格逐步趋同的过程。全球经济一体化推进了全球经济格局的重新调整和资源的分配格局,使得区域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纳入全球经济系统,带来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和土地利用效益的变化。,3.6 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土地资源,全球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有正负两方面的作用。经济增长的负作用反映于环境污染与资源耗竭等方面,使得国民财富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受阻,导致社会的生活质量下降。必须建立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政策体系(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3.6 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土地资源,城市化与土地资源利用,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使得大片农田转变为非农用地;原有的城市土地利用趋于高度化。,3.6 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土地资源,与土地资源利用,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增加 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功能增强 促进土地资源利用集约化,推进城市化进程,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