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电源系统原理及查勘要点.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264199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16.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站电源系统原理及查勘要点.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基站电源系统原理及查勘要点.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基站电源系统原理及查勘要点.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基站电源系统原理及查勘要点.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基站电源系统原理及查勘要点.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站电源系统原理及查勘要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站电源系统原理及查勘要点.ppt(8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站电源系统原理及查勘要点,目录,直流远供相关技术原理及应用,1,基站电源系统原理及相关知识,2,3,基站电源查勘要点及注意事项,市电,开关电源,空调,照明及其它,油机电,交流配电箱,市电油机电转换接口,SPD,基站交流供电系统组成:,(直供电或转供电),(移动油机),基站电源系统原理及相关知识,基站直流供电系统组成:,传输,开关电源架,蓄电池组,蓄电池组,接地,监控,市电,基站电源系统原理及相关知识,基站电源系统原理及相关知识,典型基站容量需求表:注:1、通信设备总功率为电信运营商通信设备平均功率之和;2、各站市电引入容量根据所配蓄电池组容量等因素而不同,建设时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3、市

2、电引入采用自建变压器方案情况时考虑;江苏电信要求:市电容量应不小于5KW,并具备多系统扩容能力。,基站电源系统原理及相关知识,基站电源系统原理及相关知识,基站电源系统原理及相关知识,1、交流配电箱:,在基站内设置壁挂式交流配电箱,负责基站内的所有负荷(开关电源、空调、照明、墙壁插座)的电源分配;内置SPD;容量根据引电方式和基站位置确定;基站进线设置市电/油机电的切换接口;4极切换;安装在便于油机停放位置或交流配电箱内;市电供应可设置稳压器或采用专用变压器。,基站电源系统原理及相关知识,2、SPD(防雷器)要求:,基站电源采用二级防雷保护,一级防护标准不低于60KA(指在8/20us波形下的最

3、大通流量,下同),安装在市电引入的第一处接电端子上;二级防护标准不低于40KA,安装在开关电源的输入端(一般由开关电源厂家安装);部分沿江、沿海等高雷击基站,一级防护标准不低于80KA,其他防护标准相同。所有防雷设备必须有部级防雷检测机构的检测证明;,基站电源系统原理及相关知识,通信基站交流第一级浪涌保护器(SPD)最大通流容量:,SPD电源引入线、接地线应不小于16mm2,一级SPD应引接至机房总接地排或接地引入扁钢。,基站电源系统原理及相关知识,电源防雷器安装要求,在通信局(站)的建筑设计中,应在SPD的安装位置预留接地端子。用于电源的SPD的连接线及接地线截面积,应符合下表要求:使用模块

4、式电源SPD时,引接线长度应小于1m,SPD接地线的长度应小于1m。使用箱式SPD时,引接线和接地线长度均应小于1.5m。各类SPD的接地端子应采用与接地线截面积相适应的铜材料制造。,基站电源系统原理及相关知识,基站电源部分进行2级防雷:配电箱和开关电源基站设置两级防雷,交流配电箱内安装一级防雷,开关电源内设置二级防雷,一级防雷,二级防雷,1)、基站开关电源容量考虑到基站内远期负荷增加的需要,开关电源满架容量一般选择600A。2)、开关电源需要配置二次下电功能:二次下电为传输设备使用,一次下电为其它设备使用。a)市电停电,蓄电池放电到一定电压时(一般设在46V)将所带的一次下电分路的负载(BT

5、S、数据等设备)断开,保证传输持续供电,维持SDH环路工作。b)为避免小电流深放电危及电池,在电池放电终了时切断传输或电池。,3、基站开关电源的典型配置:,基站电源系统原理及相关知识,基站电源系统原理及相关知识,整流模块的数量:按N+1冗余方式配置,其中:ILOAD本期负荷电流;IBATT电池充电电流,按0.1C10考虑;IREC单个整流模块的容量。,基站电源系统原理及相关知识,蓄电池组容量计算,蓄电池的容量计算公式如下:其中:Q:蓄电池容量(Ah)K:安全系数,取1.25 I:负荷电流(A)T:放电小时数(h):放电容量系数 t:最低环境温度数值,按5考虑;:电池温度系数(1/),取0.00

6、8,基站电源系统原理及相关知识,影响蓄电池组容量2个主要因素:1、I(负荷电流)2、T(蓄电池放电时间),基站电源系统原理及相关知识,机房选择和建设要考虑层高和承重因素,基站建在高层时蓄电池组一般按单层沿墙、梁放置;条件许可时可双层摆放。,基站电源系统原理及相关知识,基站电源系统原理及相关知识,典型场景电源、蓄电池组设备配置表,基站电源系统原理及相关知识,4、防雷接地系统 根据2006年10月1日实施的信产部标准YD 50982005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GB50689-2011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的要求。通信局(站)的接地系统必须采用联合接地的方式。大(中)型通信局(

7、站)必须采用TN-S或TN-C-S供电方式。小型通信局(站)、移动通信基站及小型站点可采用TT供电方式。移动基站大量分布在郊外、山区和高楼的顶部,常使用铁塔等天线支撑体,并且与外部连接线路较多,给基站的防雷带来许多不利因素,一直是通信设施中防雷的难点和重点。,q 整个系统具有独立的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q 整个系统具有独立的接地相导体和保护导体,L1,L2,L3,PE,系统接地点,外露可导电部分,L1,L2,L3,PE,系统接地点,外露可导电部分,N,TN-S 系统,在整个系统中,使用一根独立的保护导体。,基站电源系统原理及相关知识,L1,L2,L3,PE,系统接地点,外露可导电部分,PEN,N

8、,TN-C-S 系统,在系统的某一部分中,中性导体的功能和保护的功能组合在一根导体中。,基站电源系统原理及相关知识,基站电源系统原理及相关知识,2、联合接地与等电位技术原理2.1 联合接地的定义2.2 等电位连接 2.3 地网的组成 2.4 接地体2.5 接地线与接地引入线2.6 接地汇集线2.7 接地电阻2.8 通信局(站)的防雷接地系统,基站电源系统原理及相关知识,2.1 联合接地的定义 当直接雷的雷电流通过基站的铁塔入地时,为了减小承载在基站地网上的所有通信设备、设施之间的电位差,将基站范围内的机房地网、铁塔地网和变压器地网相互连通形成一个共用地网,并将机房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机房外部

9、的防雷接地分别接至地网,机房的工作接地与保护接地也可通过接地汇集线接至地网。联合接地是使基站内建筑物的基础接地体和其他专设接地体相互连通形成一个共用地网,并将机房内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以及建筑物防雷接地等共用一组接地系统的接地方式。,基站电源系统原理及相关知识,2.2 等电位连接 等电位连接是指同一防雷区内不带电的金属体广泛互连并接地。机房内等电位连接的防雷作用可从二方面理解:一是减小由外部线缆引入的雷电过电压和地电位反击在机房内所有外露金属体上(保护接地系统)的电位差。二是等电位连接后形成的“金属网”对雷电电磁波的屏蔽作用,有益于对设备的电磁防护。等电位连接是将不同的电气装置、导电物体等

10、,用接地导体或浪涌保护器以某种方式连接起来,以减少雷电流在它们之间产生的电位差。防雷等电位连接区别于电气安全的等电位连接,最主要是将不能直接连接的带电体通过浪涌保护器(SPD)做等电位连接。基站接地系统的等电位连接,一般可采用网状、星形或网状星形混合型接地结构。,基站电源系统原理及相关知识,2.2 等电位连接 环形等电位连接设置方法:采用环形等电位连接时,应在机房内沿走线架和墙壁设置环形接地汇集线,环形接地汇集线应多点就近与地网连通,站内设备由环形汇集线就近接地。连接方法见下图。,基站电源系统原理及相关知识,星形等电位连接设置方法:采用星形等电位连接时,基站的总接地汇流排,应设在配电箱和第一级

11、电源SPD附近,开关电源以及其他设备的接地排母线均由总接地汇流排引接。如设备机架与总汇流排相距较远时,可以采用两级汇流排,连接方法见下图。机房采用星形接地方式,并使用二级接地汇流排时,第一级电源SPD、交流配电箱及光纤加强芯和金属护层的接地线,应从总接地汇流排接地;站内其他设备从第二级汇流排接地。两个接地汇流排应用截面积为70mm2以上的多股铜缆相连。,基站电源系统原理及相关知识,基站电源系统原理及相关知识,2.3 地网的组成 机房的共用地网应由机房地网、铁塔地网和变压器地网组成。当电力变压器设置在机房内时,可共用机房地网;当铁塔建于机房屋顶时,铁塔地网与机房地网合为一个地网。机房地网由机房基

12、础接地体(含地桩)和外围环形接地体组成。环形接地体应沿机房建筑物散水点外敷设,并与机房基础接地体横竖梁内两根以上主钢筋焊接连通。机房基础接地体有地桩时,应将地桩主钢筋与环形接地体焊接连通。铁塔地网应采用40mm4mm的热镀锌扁钢,将铁塔四个塔脚地基内的金属构件焊接连通,铁塔地网的网格尺寸不应大于3m3m。通信管塔(或杆塔,下同)地网应围绕管塔3m远范围设置封闭环形(矩形)接地体,并与通信管塔地基钢板四角焊接连通。当电力变压器设置在机房外,且距机房地网边缘30m以内时,变压器地网与机房地网或铁塔地网之间,应每隔35m相互焊接连通一次(至少有两处连通),以相互组成一个周边封闭的地网。,基站电源系统

13、原理及相关知识,2.4 接地体 接地体埋深(接地体上端距地面的距离)宜不小于0.7m。在严寒地区,接地体应埋设在冻土层以下。在土壤较薄的石山或碎石多岩地区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接地体埋深,在雨水冲刷下接地体不应暴露于地表。垂直接地体宜采用长度不小于2.5m的热镀锌钢材、铜材、铜包钢等接地体,采用热镀锌钢材时,其规格应符合下列要求:钢管的壁厚不应小于3.5mm、角钢不应小于50mm50mm5mm、扁钢不应小于40mm4mm、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0mm。水平接地体宜采用不小于40mm4mm的热镀锌扁钢。垂直接地体间距不宜小于5m,具体数量可以根据地网大小、地理环境情况来确定,地网四角的连接处应埋设垂直接

14、地体。,基站电源系统原理及相关知识,基站电源系统原理及相关知识,2.5 接地线与接地引入线 通信局(站)内的各类接地线的截面积,应根据最大故障电流和机械强度选择。一般设备(机架)的接地线,应使用截面积不小于16mm2的黄绿色铜线。环境监控系统等小型设备的接地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4mm2多股铜线连接到本机架的汇流排,然后用16mm2的黄绿色铜线连接到接地汇集线或接地汇流排。严禁在接地线中加装开关或熔断器。接地线布放时应尽量短直,多余的线缆应截断,严禁盘绕。接地引入线宜采用不小于40mm4mm的热镀锌扁钢或截面积不小于95mm2的多股铜线。室内接地、室外接地以及塔身接地从地网引接时,引接点之间需间

15、隔5米以上。,基站电源系统原理及相关知识,基站电源系统原理及相关知识,2.6 接地汇集线 接地汇集线可采用截面积不小于90mm2的铜排,高层建筑物的垂直接地汇集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300mm2的铜排。室内、室外接地排尺寸宜为:500*100*10mm(长*宽*厚),主材部分采用铜排,绝缘部分采用绝缘胶木板(厚度10mm)。室内接地排和室外接地排在地网上的引接点,应根据实际情况,尽量相隔一定的距离。,基站电源系统原理及相关知识,室内接地排(IGB),室外接地排(EGB),基站电源系统原理及相关知识,2.7 接地电阻 移动通信基站所在区域土壤电阻率低于700m时,通信局站的工频接地电阻宜控制在1以

16、内,基站地网的工频接地电阻宜控制在10以内;当基站的土壤电阻率大于700m时,可不对基站的工频接地电阻予以限制,此时地网的等效半径应20m,并在地网四角敷设2030m的辐射型接地体。地网增设辐射型接地体时,可根据周围的地形环境确定接地体的走向、埋深、长度和根数。,基站电源系统原理及相关知识,基站电源系统原理及相关知识,基站电源系统原理及相关知识,2.8 通信局(站)的防雷接地系统 1)电源系统的防雷 约有50%以上的雷电入侵波来自于电力传输线。因此对电源系统的防雷保护是重点。对此应采取层层设防、多级保护的原则,对电源系统进行完整的五级防护。即在:电力变压器的高压侧 低压配电系统进线柜的输入端

17、交流配电屏的输入端 整流器输入端 通信设备直流输入端 分别加装相应电压等级、容量等级的过电压保护器、直流浪涌吸收装置等。,基站电源系统原理及相关知识,基站电源部分进行2级防雷:配电箱和开关电源基站设置两级防雷,交流配电箱内安装一级防雷,开关电源内设置二级防雷,一级防雷,二级防雷,基站电源系统原理及相关知识,2)交流和信号线的防雷与接地,各类电缆应埋地引入,埋地长度应大于15m(高压电力电缆已做埋地处理时,低压电缆的埋地长度可不做限制),当埋地引入有困难时,应适当增加电源系统第一级过电压保护设备的防护等级。如采用铠装电缆或穿金属管埋地后进入机房,铠装电缆或金属管两端应作良好接地。,这样就从供电线

18、路和电源设备上有效阻止了雷电流的入侵。,基站电源系统原理及相关知识,3)天馈线系统的防雷与接地,馈线的金属外护层应在:铁塔顶部平台处(A点)馈线离开塔身至天桥转弯处 上方 0.51米范围内(B点)进入机房入口处外侧(C点)作“三点接地”。,EGB,基站电源系统原理及相关知识,3)天馈线系统的防雷与接地,馈线的金属外护层应在:当铁塔高度超过60米时,还应在中部增加一处接地。,60m,D,基站电源系统原理及相关知识,基站电源系统原理及相关知识,基站电源系统原理及相关知识,基站电源系统原理及相关知识,4)馈线避雷器,馈线进入机房后与基站收发信机连接前应安装馈线避雷器,以防来自天馈线引入的感应雷。避雷

19、器接地端子应与室外的接地排EGB相连。,EGB,馈线避雷器,基站电源系统原理及相关知识,基站电源系统原理及相关知识,5)传输系统的防雷,需对出入局站的传输中继线采取如下的措施:(1)尽可能采用全线直埋方式,或者至少在入局站前直埋。埋地光(电)缆的金属屏蔽层或金属管道在两端接地,光缆金属加强芯也一并接地(接至室内接地排)。(2)根据中继线的传输速率、工作电压选择合适的信号避雷器,安装在传输线缆与设备连接之前的线路中。,基站电源系统原理及相关知识,6)直流远供系统的防雷与接地,直流远供馈电线应采用具有对雷电电磁场有屏蔽功能的电缆,电缆屏蔽层应在电缆两端接地,机房侧的屏蔽层应接至馈线窗附近的室外接地

20、排。设计时应根据机房布置,安装室内型直流配电防雷箱于合理位置,直流配电防雷箱安装位置应符合接地线短、直的原则。射频拉远单元、天线和室外直流防雷箱可直接利用桅杆或抱杆的杆体接地,可不单独设置接地线。桅杆及抱杆应直接与避雷带、楼顶接地端子、塔上A点接地排等焊接连通。当直流馈电线长度大于60m时,应在直流馈电线中部增加一个接地点。室外防雷箱与射频拉远单元固定在墙体或女儿墙上时,应引入接地线与防雷箱与射频拉远单元的外壳连接。,基站电源系统原理及相关知识,基站电源系统原理及相关知识,目录,基站电源系统原理及相关知识,1,直流远供相关技术原理及应用,2,3,基站电源查勘要点及注意事项,直流远供相关技术原理

21、及应用,一、RRU供电模式分析,宏基站和BBU均安装于有直流电源系统的机房中,有电源保障。RRU靠近天线侧安装后,目前有五种供电模式,各种模式特点及适用场景如下:1、-48V直流集中供电模式定义:RRU等拉远设备利用机房中-48V电源系统集中供电,供电标称电压为48V直流。特点及适用场景:原有机房或共享他网运营商机房,可利旧直流电源系统。该模式施工简单、工期短。2、分布式交流供电模式(就近引接市电)定义:RRU等拉远设备由本地就近引接的市电电源供电。特点及适用场景:无机房能引接到市电。采用此种供电模式,市电断即设备掉电,会对网络造成一定影响。为保证客户感知,同时结合“低成本快速建网”原则,在以

22、下重要、热点区域进行电源保障:CBD商圈、高档居民小区、校园、政企重要客户等业务量大的重要区域;高铁、高速等交通干线、4A以上景区沿线易断电区域。,直流远供相关技术原理及应用,3、220V交流逆变拉远供电模式定义:机房中48V电源逆变成220V交流电源后,远距离为RRU等拉远设备供电;RRU等拉远设备采用交流220V电压供电。特点及适用场景:无机房且无法引接市电的情况下使用。该模式线路损耗较大,逆变效率较低,将产生较多能耗。4、直流升压拉远供电模式(280V直流远供)定义:远供局端电源放置在有-48V电源供应的中心基站机房内,将机房的-48V直流电源升压变换成280V的直流电压由馈电线输送出机

23、房,传送至远供远端电源设备后,远端电源设备将电压再变换后供给通信设备。特点:无机房且无法引接市电的情况下使用,相比模式2中敷设交流电缆,该模式更具安全性。当设备拉远距离大于100m时,宜采用直流升压供电方案;考虑到拉远线缆成本因素,拉远的电缆截面积不宜超过等效铜芯25mm2;拉远距离不宜超过5km。,直流远供相关技术原理及应用,5、采用新能源供电模式定义:采用新能源供电模式是指RRU等拉远设备由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提供电源。特点及适用场景:RRU建设地无可用市电电源且超出第2、3种模式供电距离时,可采用绿色能源系统供电。目前,可以选择的绿色能源系统主要有:太阳能电源系统和风光互补电源系统,一般

24、在新疆等偏远地区使用。江苏电信RRU供电模式使用建议:1)原有机房或共享他网运营商机房,有直流电源系统可利旧,则使用模式1(-48V直流集中供电模式);2)新建站点无机房且能引接到市电,则使用模式2(分布式交流供电模式),并根据站点重要性及断电情况相应的配置电源保障。3)江苏地区无法引接市电的情况较少,若出现此种情况或引接市电造价很高,则使用模式4(直流升压拉远供电模式)。,二、直流远供技术产生背景及原理,随着4G技术的发展,分布系统已成为了网络覆盖建设的主要方式,光纤拉远技术得以大量应用,大量的RRU设备和ONU设备等网元不断向用户侧延伸。由此对现有通信电源保障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大量的远端

25、设备有后备电源配置需求;远端设备同样要有独立用电计量的要求很多偏远或者市电不易接近的地区仍然有着信号覆盖的要求高铁等敏感区域限制市电的接近,对于信号的覆盖有着迫切的需要远端设备就近供电存在交流引入、安装及监控困难,维护、抢修难度大等问题;这些新的供电需求已经不能用传统的UPS或者油机方式来满足。,直流远供技术就是利用机房-48V直流电,经局端设备(DC/DC变换)向微蜂窝、光端机、远距离干放或其他室内分布设备提供馈电的一种供电方式。,局端设备,远端设备,交流输入,负48V电源,升压设备,直流配电,通信负载,电源适配,直流远供示意图,直流远供相关技术原理及应用,三、远供几种方案对比,直流远供相关

26、技术原理及应用,四、48V直流集中供电模式选择原则,目前,大部分支持BBU+RRU建设模式的设备直流输入电压范围为-36V-57V,因此,采用集中供电模式时,其最大允许压降为7.2V(蓄电池放电终止电压1.8V/只,蓄电池组放电终止电压43.2V)。如RRU设备功率、供电电压范围与以上数据不符,可以采用下面公式计算其允许的最远距离。式中:L 集中供电模式最远允许单程距离(m);UminRRU等拉远设备直流输入电压范围的最小值(V);Pe RRU等拉远设备直流功耗(W);S电力电缆截面积(mm2);电力电缆电导率m/(mm2),25时,铜线铜57m/(mm2),铝线铝34m/(mm2)。采用以上

27、公式既可以得到RRU集中供电的最大距离。集中供电模式供电距离建议(供电电压范围-36V-57V时):从以上相关计算及电缆价格建议:RRU等拉远设备300W负荷时集中供电最大距离不宜超过800m;RRU等拉远设备600W负荷时集中供电最大距离不宜超过500m;RRU等拉远设备1000W负荷时集中供电最大距离不宜超过400m。,直流远供相关技术原理及应用,五、-48V直流远供电源线长度与线径的对应关系表,直流远供相关技术原理及应用,直流远供相关技术原理及应用,1、280V直流远供电路拓扑图如下图表示:,2、传输距离与压降的计算关系,六、280V直流远供技术,直流远供相关技术原理及应用,3、280V

28、直流远供铜导线规格选型色谱图,目录,直流远供相关技术原理及应用,1,基站电源查勘要点及注意事项,2,3,基站电源系统原理及相关知识,需要明确的几个概念:A、接地必要性:直接影响到通信的质量和电源系统的正常运行,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接地的作用:直流工作接地,稳定工作基准电压,减少线路串话。直流电源“”极接地,减少电缆、设备电化腐蚀。通信设备金属外壳等接地,减小电磁感应,达到机壳屏蔽作用,减小杂音干扰。避免过电压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让过电流尽快入地。,基站电源查勘要点及注意事项,接地的分类:工作接地:电源系统的极性接地,仅在电源侧接地;其他专业一般指电源的正极。保护接地:各类设备、金属器件的接地。

29、防雷接地:泄放雷电流的接地,主要针对建筑物而言。,B、KVA与KW为交流电源功率的计量单位。KVA:U与I的乘积,包括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2部分。KW:有功功率计量单位,为KVA*。,基站电源查勘要点及注意事项,C、直流线路压降定义:在供电过程中线路上的电压损失,等于线路首末端的电压差作用:用来计算直流电源线径。D、直流电源系统的运行方式市电正常时由开关电源对交换设备供电,同时对两组蓄电池进行并联浮充,在市电停电油机未供电之前由蓄电池组放电供通信设备用电;当油机电或市电恢复后,设备由开关电源供电,同时开关电源对蓄电池进行均衡或浮充充电。可通过设置程序自动充电,亦可手动转换均衡充电。蓄电池组均衡及

30、浮充充电采用低压恒压充电方式进行,浮充电压为2.25至2.27V/只,均衡电压一般为2.30至2.40V/只。E、-48V系统3.2V概念:满足通信设备最低供电允许电压下,蓄电池组放电终了电压与最低电压的差值。,基站电源查勘要点及注意事项,各段电源、线路压降分配经验值,X 一般在11.3V左右。,基站电源查勘要点及注意事项,对于扩容基站、应注意:1、开关电源架上显示电流均为浮充电压下(48V系统:53.5或54V)的电流,在核算系统容量时应考虑将其转换成48V。2、注意接地排空余孔位情况,以确定是否需要新增接地排。,基站电源查勘要点及注意事项,一、-48V电源系统应用,1、电源设计的内容:各类

31、通信设备交直流负荷的估算,交直流电源设备的配置及安装,相关电源线的线径核算与选择,以及交直流供电系统和室内外接地系统的设计等。,基站电源查勘要点及注意事项,2、电源设计的分工 作用:明确工程设计界面和责任界面。分工包括:与建设单位的分工;与电源设备厂家分工:与各专业分工:主设备有电源柜则以电源柜输入端为界 无电源柜则由电源专业与主专业协商。,基站电源查勘要点及注意事项,例1:某基站新增设备负荷为48V/50A,远期负荷为100A,设备与电源的距离为20米(蓄电池组放电时间按3小时计算,最低环境温度为5,整流模块容量为50A/个)。,基站电源查勘要点及注意事项,计算步骤:蓄电池组根据公式:查表得

32、=0.75将各类数据代入,其中I100A则Q540Ah,蓄电池可选择600AH。蓄电池组平时使用2组,则每组容量为300AH。,问题1:计算开关电源和蓄电池组的容量,基站电源查勘要点及注意事项,计算步骤:开关电源考虑2个方面,1、开关电源机架容量 2、本期配置整流模块的数量。根据公式:将各类数据代入其中I50A,则N2.2个,取3个,根据N1冗余,则整流模块需要4个。开关电源机架容量应大于300A。,问题1:计算开关电源和蓄电池组的容量,基站电源查勘要点及注意事项,工程上常用固定压降分配法计算:电源配电端子至设备一般取11.5V。根据公式:将各类数据代入其中I100A,Y铜的电导率57,则S4

33、7mm2取S50mm2。注意:供电路数应当根据设备要求定。,问题2:计算开关电源至通信设备的直流电源线,基站电源查勘要点及注意事项,例2:某基站交流设备负荷为6KVA,计算:1、单相220V供电时,电源线径。2、三相380V供电时,电源线径。,基站电源查勘要点及注意事项,工程中常用载流量计算:方法是根据计算电流与电源线额定载流量比较来选择。计算1:计算电流I6000/220=27A。查交流电源线额定电流表,得6mm2电源线额定电流为33A,则选择该截面电源线(3*6mm2)。计算2:计算电流I6000/660=9A。查表得5*1.5mm2可满足要求。,交流电源线径计算,基站电源查勘要点及注意事

34、项,FAQ:配电单元怎么配?ANS:输出分路不宜大于上级输入分路的1/1.6倍,标称值总合不宜大于上级输入分路标称值的3倍。对于分路要求多但功耗很小的设备,可使用一个输出分路后配置多个插座的方式。,FAQ:设备要多大分路?ANS:若设备功耗为W,单相交流设备:W/220;三相交流设备:W/660;直流设备:W/48;得到设备耗电流值I,分路一般取1.5I左右。,常见问题,基站电源查勘要点及注意事项,FAQ:如何选择电源引入线径?,ANS:对于交流,可直接根据电源线载流量表。对于直流:电源线径(S)2单根电源线长(L)满架耗电电流值(I)/57/压降值(V),若直接从开关电源直流屏引电V建议取1

35、,若从二次屏引电V建议取0.2。根据S向上一级规格确定电源线径。,常见问题,基站电源查勘要点及注意事项,FAQ:采用四芯电缆是否与三相五线制冲突?,ANS:不矛盾。第五芯前级是与变压器接地共地的,若基站内采用专用变压器,可采用五芯电缆(注意第五芯线截面积不得小于相线的1/2)。多数基站变压器距离基站较远,与基站并不共地网,此时采用四芯电缆引入并单独引地线至室内地网将地气引入本基站地网。,常见问题,基站电源查勘要点及注意事项,电缆载流量表,基站电源查勘要点及注意事项,电源工程勘察记录表1,电源工程勘察记录表2,谢 谢,我们公司发展的每一步,无不得益于各级政府、上级公司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广大客户的厚爱,得益于兄弟单位的帮助。在这里,我代表公司全体员工,对诸位多年来的关心、支持、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继续践行科学发展观,团结奋进、励精图治,创新引领、集约提效,不断提升行业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为通信、建筑和信息化事业新一轮发展作出新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