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基本操作-换药术.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265727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83.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基本操作-换药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外科基本操作-换药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外科基本操作-换药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外科基本操作-换药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外科基本操作-换药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科基本操作-换药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基本操作-换药术.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外科基本操作换药术,(一)目的 检查伤口,清除伤口分泌物,去除伤口内异物和坏死组织,通畅引流,控制感染,促进伤口愈合。,(二)适应证 1.观察和检查手术后无菌的伤口,需要更换敷料。2.感染伤口,分泌物较多,应每天换药1次。3.新鲜肉芽创面,隔12天换药1次。4.严重感染或置引流的伤口及粪瘘等,应根据其引流量的多少,决定换药的次数。,5.烟卷引流伤口,每日换药12次,并在术后1224小时转动烟卷,并适时拔除引流。橡皮膜引流,常在术后48小时内拔除。6.橡皮管引流伤口,术后23天换药,引流37天更换或拔除。,(三)基本原则 应牢固树立无菌观念,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养成良好的无菌操作习惯。(1)医

2、护人员要保持自身清洁,如换药前的洗手或消毒液泡手等,不可因病人的伤口已经感染而忽视其自身清洁消毒。(2)凡接触伤口的器械、敷料必需经过灭菌处理;一次性使用的器械、敷料等不能重复使用。,(3)为多个病人换药,应先处理无菌伤口,然后处理感染伤口,恶性肿瘤的伤口和需消毒隔离的伤口(如厌氧感染伤口)应放在最后换药;对有高度传染性疾病(破伤风和气性坏疽感染等)的伤口换药时,应有专人负责处理,必须严格遵守隔离处理原则。医务人员应穿隔离衣;使用后的换药用具应分别给予处理(高压、煮沸灭菌);换下的敷料应予以焚毁;医务人员换药后应用肥皂水刷手、臂35分钟,后用70%酒精或碘伏擦拭。,(4)换药时既不能将感染伤口

3、的渗液或分泌物污染伤口周围皮肤,也不能将周围皮肤上的细菌带入伤口。(5)清洁无菌的器械和敷料与污染的必须分开使用,不可随便混杂使用。例如:夹持污染棉球的镊子,不可再进入消毒罐内取无菌的棉球。从伤口取下的敷料应放入污物桶,不准放在病床上或乱丢在地上以免污染环境和交叉感染。,(6)换药一般应在换药室内进行,卧床不起病人可用治疗盘将应用物品托至病房内进行换药。(7)在冬季使用灌洗液前应适当加温(8).换药前半小时应停止打扫卫生、铺床,换药时间一般应在晨间病房卫生整顿前进行。(9)病人吃饭、睡觉时间内不要换药。,(10)换药时态度要和蔼,动作要轻柔、熟练、迅速,关心体贴病人,尽量减少病人在换药中的痛苦

4、,擦拭创面时不可过分用力,以免新生的肉芽组织脱落;用探针伸入伤口时,要防止造成假道或出血。(11)避免不必要的暴露病人的身体,避免过久暴露创面,冬季应注意病人的保暖。(12)每换一个病人的敷料,都必须洗手一次或在消毒水内浸泡双手才能给下一个病人换药。如果为大面积烧伤和特殊感染的伤口换药,还应穿手术衣和带手套,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伤口用药:盐水,3%双氧水,0.02%高锰酸甲,0.1%雷佛奴尔、0.02%呋喃西林溶液,攸锁(漂白粉、硼酸)溶液,聚乙烯吡酮碘液(PVP_1),抗生素溶液,1%2%苯氧乙醇溶液,0.01%0.05%新洁尔灭、0.02%洗必泰溶液,10%大蒜素溶液,2%4%甲紫(

5、龙胆紫)溶液,纯石炭酸溶液,10%20%硝酸银溶液,油剂纱布(凡士林纱布、鱼肝油纱布),粉剂、软膏类(碘仿纱条、10%20%鱼石脂软膏、10%氧化锌软膏、链霉素软膏、2%聚乙烯吡酮碘软膏、磺胺嘧啶银软膏),中药类(红油膏、生肌散、生肌玉红膏),(三)准备工作 1.换药前半小时内不要扫地,避免室内尘土飞扬;了解病人的伤口情况,穿工作服,洗净双手。2.物品准备 无菌治疗碗两个,盛无菌敷料;弯盘1个(放污染敷料);镊子2把;剪刀1把;备酒精棉球、干棉球、纱布、引流条、盐水,攸锁或氯亚明棉球,胶布等。3.让病人采取舒适的卧位或坐位,利于暴露创口,冬天应注意保暖。,(四)操作方法 1.外层的敷料可以用手

6、取下(勿用镊子),内层的敷料应用镊子并应沿伤口的长轴方向揭起,新鲜的伤口更应注意。取出紧贴创面的敷料时应特别注意,因为,创面渗液干结可使敷料粘结于创面,或者有新生的肉芽粘于内层敷料。对此,应先用生理盐水渗透,使敷料与创面分离;再轻轻提起敷料的四周或已分离的一边,夹盐水棉球轻压敷料粘着的创面,慢慢取出敷料,如有毛发粘着可剪去或用汽油浸润后揭去。如果发生少量渗血,可用棉球压迫片刻使之止血,必要时用1%2%普鲁卡因溶液湿润后再揭敷料。,2.用两把镊子操作,一把镊子接触伤口,另一把接触敷料。对伤口、创面进行清洁、消毒和其他处理,应根据具体的情况使用相应的方法。例如:对缝合的清洁伤口,主要是用75%酒精

7、棉球由里向外消毒35cm,避免将细菌带入伤口。对感染伤口,则先用75%酒精棉球或0.5%碘伏棉球在其周围皮肤由外向里消毒;继而用盐水棉球等清除创面脓液,并根据伤口性质选用引流纱条等;最后再用酒精等消毒伤口周围皮肤。棉球的一面用过后,可翻过来用另一面,然后弃去。,4.高出皮肤或不健康的肉芽组织,可用剪刀剪平,或先用硝酸银棒腐蚀,再用生理盐水中和;或先用纯石炭酸腐蚀,再用75%酒精中和。肉芽组织有较明显水肿时,可用高渗盐水湿敷。,5.伤口处理完后用无菌敷料覆盖。所覆盖的大小,应全部覆盖伤口达到伤口周围3cm左右。至于加盖敷料的数量,则应按伤口渗出情况而定。伤口无渗出液者放置48层(12块)纱布已足

8、够,或覆盖1块美敷。如分泌物较多,所盖敷料必须相应增多,必要时加棉垫。纱布块需用胶布固定。胶布粘贴的方向尽可能与皮纹平行。粘贴前擦净皮肤的汗水、和原有的粘胶等。某些部位的敷料除用胶布固定外,再用绷带卷缠绕或制成各种形状的带巾加固:如胸带、腹带等。,6.妥善处理污染的敷料。更换下来的纱布、绷带及擦拭创面的棉球等,须用钳、镊夹取集中放于弯盘内,倒入污物桶。器械及碗、盒、盘擦洗清洁后,重新消毒灭菌。特殊感染的敷料应全部烧毁,器械作特殊灭菌处理。,(五)特殊伤口换药1.急性化脓性感染的伤口(1)换药是主要处理方法,目的是去除坏死组织,控制感染,促进愈合。早期,伤口的致病菌大多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有的是多

9、种菌混合感染。继而,致辞病菌种类可增多,如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和克雷白细菌等。换药时首先要检视伤口的范围、周围组织的红肿、脓液性状和多少、创缘和创底的组织变化等。观察全身状态,如体温、营养状态、血象改变等。有条件时作脓液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2)换药方法除去原有敷料和引流物。轻拭创面,一般用湿棉球除去脓液。剪去无活力的组织,勿伤及正常的组织,伤口深处的脓液需设法尽量排出,有时要用镊子伸入脓腔,不可用力挤压脓腔以免引起菌血症,开放伤口,充分引流,必要时移动体位以利引流。重新放置引流物。表浅处一般用油纱条;有脓腔者除了可用油纱条,还有的可留置软胶管。,(3)创面用药有一定的适应证:一般的化脓性

10、感染渗液较多时,可用呋喃西林的湿纱条;绿脓杆菌感染时,可选用苯氧乙醇、硼酸或磺胺嘧啶银等的湿纱条;创面上应避免使用抗生素,因为在体表使用抗生素,较易促使细菌产生耐药性。消毒外周皮肤,盖干纱布于外层,必要时用蝶形胶布将切口拉拢。,(4)注意事项 务必使脓液引流充分,特别是外口较小的脓腔,用油纱条引流不可堵塞了外口,必要时可扩大小引流口。不可挤压或碰撞局部,以防止病菌进入血流引起脓毒症或转移脓灶。重视必要的全身性治疗,如补液、注射抗生素,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足量维生素、微量元素,治疗合并症如糖尿病等。严格遵守无菌原则。,2.特殊伤口感染(1)坏疽的局部处理:伤口分泌物脓液有类似死鼠的气味、红褐色、较稀薄,可能带有气泡。换药时伤口需用大量氧化剂如3%过氧化氢、0.05%高锰酸钾或0.2%氯胺丁冲洗和持续湿敷,伤口敞开,已坏死的肌肉、异物或碎骨片等应彻底清除。同时加强全身治疗。必须严格施行隔离处理,工作人员接触病人的前、后,都应换隔离衣裤和洗手消毒。换药所用的物品均需特殊处理,污染的敷料必须焚毁。,(2)破伤风病人的伤口,经清创术后开放,通常没有明显的局部化脓表现。但仍应用大量氧化剂如3%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溶液持湿敷12日;然后改用呋喃西林湿纱布和油纱条引流,伤口有脓或引流不畅者,应将伤口敞开。如有气管切开的伤口,可以常规处理。此外,必须施行隔离治疗,污染的敷料必须焚毁。,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