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育思想对新课程理念的影响.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267979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37.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子教育思想对新课程理念的影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孔子教育思想对新课程理念的影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孔子教育思想对新课程理念的影响.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孔子教育思想对新课程理念的影响.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孔子教育思想对新课程理念的影响.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孔子教育思想对新课程理念的影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子教育思想对新课程理念的影响.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孔子教育思想对新课程理念的影响,1.关于论语和孔子其人中国古典文学:先秦散文 汉赋元曲唐诗,宋词明清小说,论语是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集成的.书中辑录了孔子和其一些弟子的言行,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论语共二十篇内容包括政治主张,教育原则,伦理观念及品德修养等方面.,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一生中陆续收过许多学生,号称弟子三千,被后人尊为致圣先师.,2.关于愉快教学孔子认为:教书育人和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乐”,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2、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过眼烟云),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以此为乐,乐此不疲)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3.关于以人为本和因人施教孔子认为:对不同性格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尊重其个性特征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样他对不同学生的要求和评价也不一样.,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

3、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在培养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注重他们的个性发展),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学情分析),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舆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舆改是.”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4.关于学法指导孔子主张:

4、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技巧,养成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自己有娴熟的教学技巧外还要帮助学生归纳总结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子夏为稆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由学习推理到做事,举一反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互动)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直观)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对比)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推理,比较),5.关于素质教育和人际关系孔子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交友观.(这种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所极力推崇的)下面我们来看看孔子和他的学生们都是怎麽说的.,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

6、必谓之学矣.”,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睨,小车无悦,其何以行之哉?”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6.关于人生观和德育教育在教育学生树立远大人生目标报效国家的同时,孔子能够以生作则,率先垂范.并适时阐明自己的人生追求,道德观念,并对自己的人生经历进行总结.以供学生借鉴.,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生以成仁.”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

7、不能改,是吾忧也.”(培养,研究)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子曰:“君子不器.”,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环绕),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8、不亦远乎?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7.关于情感教育和情商培养孔子和其学生的关系就像一个家庭里父亲和孩子的关系,能做到褒其优,责其恶.他不但关心他们的学业,生活上也是关怀有加.而学生们和他讲话也是直言不讳.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

9、而不继富.”,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8.关于教学评价 在孔子的言论中有很多自我评价还有其学生对他的评价而他对自己的学生更是了如指掌.,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致云尔.”子曰:“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而求之者也.”(自我评价)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矣!”,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