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网格化管理的数字化流行病学调查系统.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269628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现网格化管理的数字化流行病学调查系统.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实现网格化管理的数字化流行病学调查系统.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实现网格化管理的数字化流行病学调查系统.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实现网格化管理的数字化流行病学调查系统.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实现网格化管理的数字化流行病学调查系统.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现网格化管理的数字化流行病学调查系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现网格化管理的数字化流行病学调查系统.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实现网格化管理的数字化流行病学调查系统,数字化流行病学调查系统,Page 2,摘要,为充分实现朝阳区公共卫生网格化的最新管理模式,朝阳区启用了“数字化流行病学调查系统”。流调工作引入移动技术,现场流调信息可高效回传,满足应急管理要求。系统创新性地与国家大疫情网实时对接,自动创建访视任务,使朝阳区社区公卫人员能快速接收任务调动,可实现多点位同时响应、多部门联动协调工作。,Page 3,目录,用需求,应用需求,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对接的需求,朝阳区数字化流行病学调查的需求,流调工作绩效考核自动化的需求,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对接的需求,传染病预测预警的需求,Page 4,Page 5,应用需求-

2、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对接的需求,传染病个案自动采集,将朝阳区数字化流行病学调查系统与大疫情网进行数据对接,使得传染病数据实时交换到朝阳区数字化流调系统,实现流调系统传染病个案自动采集。,自动创建流调任务,系统根据各传染病病种不同访视条件及时自动创建流调任务,并将任务短信实时推送给相关片区、街乡的访视机构和人员,并提醒及时开展流调工作,实现防病工作的网格化疫情防控。,初始化流调基本信息,在开展流调数据采集过程中,系统自动使用大疫情网中的个案信息对流调的基本信息进行初始化,避免相关信息的重复录入。,应用需求-朝阳区数字化流行病学调查的需求,Page 6,“朝阳区数字化流行病学调查系统”依托信

3、息化手段实现自动创建与手工创建相结合的访视任务创建模式。采用移动终端和电脑在线录入并行的方式,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流调现场遵循应急处置路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收集个案调查表、防控指导记录等各类信息,自动生成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数据收集方式灵活,大大提高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应用需求-流调工作绩效考核自动化的需求,Page 7,系统对流调工作绩效考核指标量化管理。系统自动对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朝阳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相关医疗机构用户(单位或个人)上报的流行病学调查等信息的及时性、完整性和规范性等指标进行量化计算,并按照考核标准,分片区、分街乡、分社区自动生成考核结果,实现防病工作的网格化绩

4、效管理。,应用需求-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对接的需求,Page 8,北京市朝阳区于2006年全面启动卫生信息化工作,重点推进社区卫生信息化建设。全区所辖范围内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多渠道为居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electronic health record,EHR),2011年已基本完成了基于EHR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的搭建。朝阳区数字化流行病学调查系统中传染病的流调信息,是对EHR的有效补充和完善,也是将流行病学调查系统与EHR互联互通的先试先行。,应用需求-传染病预测预警的需求,Page 9,将业务实践中总结的传染病预警算法、预警参数及阀值应用于系统中,依托实时获取的数据,对重大疫情做出预警

5、预测,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及时采取调查和疫情处理措施,从而提高了疾控机构尽早发现和识别传染病暴发、流行的能力。,Page 10,目录,用需求,设计实现-总体架构,Page 11,设计实现-与国家数据交换设计,Page 12,绩效考核,国家疾病监测系统,朝阳区数字化流调系统,物资准备,订正,设计实现-业务流程设计,数据分析,信息发布,Page 13,系统设计-传染病预警预测设计,Page 14,系统设计-功能设计,Page 15,系统展示-监测信息管理,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系统实时数据交换,Page 16,系统展示-流调任务响应管理,Page 17,系统展示-流调个案管理,Page 18,系统展示-

6、绩效考核,Page 19,系统展示-资料维护,Page 20,系统展示-操作日志记录,Page 21,移动端展示-首页,Page 22,移动端展示-流调任务列表,与电脑客户端实时同步,Page 23,移动端展示-流调个案列表,Page 24,移动端展示-个案流调首页,Page 25,移动端展示-流调采集页面,Page 26,移动端展示-流调附件上传,Page 27,移动端展示-流调资料下载,Page 28,移动端展示-现场书写指导记录,Page 29,Page 30,目录,用需求,成果效益-常规监测,大疫情系统,实时,39种法定传染病及其他传染病报告卡数据,常规监测,监测数据管理,现住址核查,

7、创建访视任务,华威里社区,劲松东社区,社区,疫情数据实时交换,根据现地址信息自动创建访视任务,并分发到片区、街乡和社区,任务自动提醒,Page 31,南片,潘家园街道,成果效益流行病学调查,个案管理,绩效考核,导出EPIDATA,导出病例一览表,导出应急接种报表,导出样本送检表,导出EXCEL,导出WORD,传染病监测,预防接种,1、实现流调业务流程全覆盖2、规范的流调过程管理3、各病种针对性访视任务管理4、支持移动终端调查,信息采集便捷5、多元化数据导出,Page 32,传染病报告管理,目前国内唯一与大疫情网实现传染病病例信息的“国家省市”三级数据交换,并且以此实时交换为基础,形成传染病疫情

8、“网报流调分析管理考核”的管理流程,固化多点位同时响应、多部门联合处置的机制,建立以现场调查为枢纽,建成疫情应急处置管理平台朝阳区数字化流行病学调查系统,结合“朝阳区重点传染病应急处置路径”,成果效益,Page 33,一个流调系统,两个管理平台,三个主要模块,五个创新模式,四个自动功能,成果效益,Page 34,Page 35,成果效益,朝阳区数字化流调系统,通过多源信息采集和任务的自动创建与自动提醒,一方面使得不同部门、单位的人员可以同时获得任务并同时开展调查;另一方面,也便于现场调查人员及时地将调查表和现场处置资料收集、分析、整理并上报,大大提高管理和工作效能。,进一步实现区域对流调工作的

9、精细化、规范化、流程化、数字化、高效化管理。,提供准确、有效、及时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并以此为基础,采用适宜的预警预测、风险评估技术和方法,为各级领导统一决策提供科学数据支持。,进一步提升区域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疾病监测、应急处置、风险管理等能力,从而更好地为社区安全服务、为民生服务。,Page 36,目录,用需求,Page 37,系统创新-多源信息集成,根据制定的数据标准和规范,建立数据交换共享服务,实现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互联互通。,与空间布局决策支持系统GIS平台对接,使用原始数据科学分析。,为提高流调信息采集报告及时性,系统除支持Web在线录入之外,还支持就移动智能终端的

10、离线录入,在线上传。,针对部分使用Epidata进行流调采集的历史数据,支持针对Epidata格式数据导入、导出。,多源信息集成,Page 38,系统创新-流调信息采集,(3)任务与个案并行管理,个案管理:以个案为主体,对流调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包括个案信息修改、审核、填写不完整个案提醒、个案多格式导出(如:Epidata、Excel、Word)。,(1)通过数据交换服务,将大疫情传染病报告卡信息交换至本系统,流调人员无需重复填写个案基本信息,系统后台已经将流调表中的基本信息初始化。,(2)访视任务自动提醒,支持WEB端待办事宜中在线提醒和短信通知提醒,防止工作疏漏。,流调信息采集,任务管理:以

11、任务为主线,贯穿任务创建、关联个案、填写流调信息、任务进展、随访、结案等过程,整个访视任务过程都做了全面监管。,Page 39,系统创新-建立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分析评价指标体系,质量考核,数量考核,传染病监测指标完成情况,对传染病采样指标完成情况、信息上报准确情况、主动监测报表完成情况做统一绩效评价。,传染病报告和处理情况,对标本采集和送检、应急接种和预防性服药、聚集性疫情规范处置、传染病密接人员管理情况、传染病访视情况和复访情况、消毒指导记录合格情况做了统一的绩效评价。,预防接种工作开展情况,对应急接种指标、免疫相关传染病疫苗接种完成情况做统一的绩效评价。,系统创新-固化防控机制,完善工作模

12、式,多点位同时响应、多部门联动的模式:以传染病疫情数据实时交换为基础,形成“网报流调分析管理考核”的管理流程,结合“重点传染病应急处置路径”,以现场调查为枢纽,固化“多点位同时响应、多部门联合处置”的传染病疫情防控模式,从而实现对疫情快速响应、及时处置。经常性风险评估指导疫情防控的模式:将经常性风险评估与传染病监测周分析和月分析相结合,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对风险较高的疫情进行重点分析,针对性地提出防控建议。常规监测与预警预测相结合的模式:在对大疫情网上传染病疫情信息进行常规监测的同时,可以利用系统提供的多种预警、预测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及时发现可疑信号并核实,从而实现对疫情的早发现、早

13、处置。,Page 40,系统创新-固化防控机制,完善工作模式,分片区到村居的精细化管理模式:系统中的空间信息、人口信息等基础资料,严格按照“七级网格”体系,对病例住址信息标化到“村委会/居委会”一级,从而突破大疫情网中“街道/乡镇”病例住址信息;并结合朝阳区“三线四片”的管理模式,从而形成“分片区到村居”的疫情精细化管理模式,对片区、街乡、社区针对性地开展疫情监测、应急处置提供支持。移动终端智能化综合管理的模式:移动终端不仅具备疫情现场的数据采集的功能,也具备疫情监测、风险管理、决策分析等功能,从而实现对疫情的全方位、综合化管理。,朝阳区流行病学调查系统通过对上述工作模式的完善和优化,实现了将“四位一体”公共卫生管理念的成果转化,从业务和管理两个方面进行了流程优化和组织重建,把传统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单线条专业管理模式拓展为以社区公共卫生管理为网底、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龙头的集团作战。,Page 41,联系方式:,北京市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二一四年十一月,实现网格化管理的朝阳区数字化流行病学调查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