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的概念、本质、分类.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273048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307.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宪法的概念、本质、分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宪法的概念、本质、分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宪法的概念、本质、分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宪法的概念、本质、分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宪法的概念、本质、分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宪法的概念、本质、分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宪法的概念、本质、分类.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宪法总论,本章内容宪法的概念、本质宪法的分类;宪法的制定、修改、解释;宪法的特性;宪法的渊源、惯例;宪法监督等。,1、宪法的概念 我们一般从三个意义上来使用“宪法”一词:辞源学意义上、法律形式上、法学意义上,一、宪法的概念和本质,(1)宪法的辞源学含义 西方constitution:规定、组织、结构。例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治中的阐述,17世纪发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展了代议制度,改变了主权在君的君主专制,产生了“人民主权”观念,即国王也要服从并执行所谓体现人民主权的议会所作的决议和制定的法律。这时起,英国就用constitution一词来表示这样一种政治制度,近代意义上的宪法

2、由此产生。,近代意义上的宪法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强调宪法必须是限制国家权力,保证公民权利的基本法律。凡是不符合上述特性的法律都不能称之为宪法。,法国1789年人权宣言第16条:,“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美国革命家托马斯.潘恩在人权论中指出:“宪法是一种先于政府的东西,而政府只是宪法的产物。一国宪法不是政府的决议,而是建立其政府的人民的决议。”1787年美国宪法集中体现了这种基本精神。,日本的宪法辞源,“constitution”传入日本之初,译名很不统一。而后在明治14年(1881年),政府为制定日本国宪法而派伊藤博文赴欧洲考察时,明治天皇对伊藤博文的训条三十一项中第一项即必

3、须去研,究“欧洲各立宪君治国”的“宪法”的沿革现状时,宪法一词才成为日本官定的正式用语。1889年,日本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这里的宪法,专指国家根本法。,我国古籍中很早出现宪法一词。将近代意义的“宪法”引入作为法学术语始于日本。例如,国语.晋语:“赏善罚奸,国之宪法也”,这里的宪法,指一般法律,尤其是刑律。,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对议院做了比较详细的叙述,他说:“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至公,法诚良意诚美矣”。他还进一步提出了开设议院的要求:“故欲借公法以维大局,必先设议院以固民心”。,郑观应在1900年刊行的盛世危言八卷本的自强论甲午后续中说:“俄早议有宪法,但未

4、从耳。惟君主与民主之国,宪法微有不同。查日本宪法,系其本国之成法,而参以西法。故皆设宪法而开议院。”,1901年出版的扬子江刊物专制之结果一文写道:“君权何由抑?曰立宪;民权何由申?曰立宪。”郑观应亦指出:“盖学西文较华文易学,学日本文较西文尤易。”“日本近年已将泰西有用之书,择其最要者翻译刊布,如译西文之书难于东文,不若译东文之书以期简易。”,康有为曾多次述及效仿日本。他指出:“我朝变法,但采鉴日本一切已足。”“若以中国之广土众民,近采日本,三年而宏规成,五年而条理备,八年而成效章,十年而霸图定矣。”1908年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是照搬了日本明治宪法的模式。,(2)作为法律形式的宪法含义

5、 在一个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根本法律地位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宪法渊源是其外部形式,宪法规范是其实质内容。宪法不同于一般普通法律,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内容不同:宪法的核心限制国家权力和保障公民权利法律、法规具体保障宪法内容的实现,分权,基本权利,效力不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普通法律的内容以及产生的程序应当符合宪法的要求。,创制程序不同,制定宪法的程序更为严格和复杂例如美国法律法规的制定程序,监督和调控的方式和手段不同,宪法的监督和调控复杂、严格(例如专门机关监督和事先监督)法律的监督和调控(司法机关监督和调控),(3)作为法学概念的宪法含义,包括:法律形式的宪法宪法创制宪法监督与宪法制度相

6、关的宪政思想和各种意识形态,2、宪法的本质,问题1:宪法体现了谁的意志?-宪法是上帝意志的产物-宪法是公共意志的体现-宪法是意志调和的结果-阶级意志论,宪法是上帝意志的产物,爱尔兰宪法:“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为一切权力的来源,为世人和国家一切行动的归宿亦即我们的最终目的”,全民意志论,卢梭法律是公共意志的体现。法国现行宪法民有、民治和民享,意志调和论,美国宪法学家杜利索里尼:“宪法有双重功能,即授予权力并限制权力”。,阶级意志说马克思、列宁,列宁在社会革命党人怎样总结革命一文中指出,宪法的实质在于:国家的一切基本法律和关于选举代议机关的选举权以及代议机关的权限等等的法律,都表现了阶级斗争中

7、各种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思考题:为什么宪法的产生晚于一般法 律?,近代以前,由于在国家内部各项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最终决定权掌握在封建君主或者最高统治者手中,一般法律本身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矛盾无需也不可能通过法律手段予以解决,而是由封建君主或者最高统治者加以处理。所以,在人治状态下,是不可能真正的产生现代意义上的宪法制度的。,(1)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成文宪法在一个国家中用名称为“宪法”的成文法典来表现各种具有宪法效力的法律规范。不成文宪法通过一系列被视为具有宪法效力的法律文件中所包含的法律规范加以体现的。例如英国,3、宪法的分类,英国宪法性法律,1215年的自由大宪章1628

8、年的权利请愿书1679年的人身保护律1689年的权利法案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1911年的议会法1918年的国民参政法1928年的男女选举平等法1969年的人民代表法,(2)刚性宪法(rigid constitution)与柔性宪法(flexible constitution),这种分类方法由英国的詹姆斯.布莱斯于1901年提出。刚性宪法是指创制宪法的形式和程序具有特殊严格的要求。,包括宪法制定、修改和解释,柔性宪法是指创制宪法的形式、程序、效力与普通法律等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制定或修改宪法的机关不是普通立法机关;制定或修改宪法的程序严于一般立法;兼具上述二者,例如-美国宪法的修改程序2/3

9、以上的联邦两院议员2/3以上的州议会的州议会批准的州组成的制宪会议批准,例如-1791年的法国宪法“必须有三个议会各于其任期内,继续的提议修改宪法某某项,才能成立修改宪法的动议。第一个和第二个议会的提议并且必须于各该议会任期之末提出;第三个议会则须于其任期的第一年内题。动议既经成立,乃更召集第四个议会,并扩充其议员名额,已组成一个修改宪法议会”王世杰、钱端升,例如我国宪法的修改程序,提案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提议议决程序2/3以上全体人大代表通过,(3)平时宪法与战时宪法,平时宪法在平时生效的宪法战时宪法在战争或紧急状态时期适用的宪法,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国家机关

10、授予较平时为大的紧急处置权力,同时对公民权利作比平时较为严厉的规定。,(4)联邦宪法与州宪法,存在于联邦制国家联邦宪法与州宪法的管辖范围与效力,(5)三权宪法和五权宪法,三权宪法是指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别由三个机关行使,彼此独立、互相制衡(亚里士多德、洛克、孟德斯鸠、美国),亚里士多德为开山鼻祖,他说,一切政体都有三个要素,作为构成的基础,一个优良的立法家在创制时必须考虑到每一要素,怎样才适合于其所构成的政体,三者之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能;其二为行政机能部分其三为审判(司法)机能,,洛克是近代承继分权学说的第一大家,在政府论中他提出了立法权、行政权与联盟权分立的思想。孟德斯鸠集其大成,系统的论证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后来成了现代西方政治的基本原则。,五权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权,分别由五个机关行使。分工合作、彼此制约。(孙中山、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孙中山认为:,“宪法者,国家之构成法,亦即人民权利之保障书也。”英美宪法虽然是好宪法,但已经是不适用的了,中华民国的宪法是以确认五权为基本内容的宪法。增加对官吏的考选和弹劾,可以克服三权分立的缺点,补充代议政治的不足,矫正选举制度的弊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