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诗与中国文人园.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277505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8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水诗与中国文人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山水诗与中国文人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山水诗与中国文人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山水诗与中国文人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山水诗与中国文人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水诗与中国文人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水诗与中国文人园.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山水诗与中国文人园,倪文峰2008.04,山水诗与中国古典园林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山水诗的发展山水诗的代表人物山水诗对文人园林的影响山水诗与文人园林的内在联系,一、山水诗与中国古典园林,古典的诗词歌赋及古典园林建筑,作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闪耀着瑰丽的光芒。同样深受华夏文化的熏染,它们的存在和发展过程相互交缠、相互影响,尤其山水诗与古典文人园之间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互影响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下,有着其内在的、背后的,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文化本源。,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源流:“圃和台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两个源头,前者关涉栽培、圈养,后者关涉通神、望天。”(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二、中国古典园林的

2、发展,秦汉 苑、囿形式开始出现 由最初的实用功能开始逐步带有部分游憩功能,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时社会动荡不安,名士们逃避现实、寄情山水的情怀促使了山水画和山水园林的生成及普及。古典园林的风格就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隋唐:皇家园林:规范化,大体形成了大内御苑、行宫御苑和离宫御苑。私家园林:大批文人、画家参与造园,运用诗画传统表现手法,把诗画作品所描绘的意境情趣,引用到园景创作上,甚至直接用绘画作品为底稿来指引造园,寓画意于景,寄山水为情。我国逐渐造园艺术从自然山水园阶段,推进到写意山水园阶段。,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两宋:皇家园林:受民间影响规

3、模变小,气派有所削弱,但规划设计更加精致、细密。著名园林“寿山艮岳”是这一时期的代表。艮岳是“按图度地”,设计者就是以书画著称的宋徽宗赵佶。私家园林:以“文人园林”为主要特色。古典园林在这一时期走向成熟,追求意境园林。,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元、明、清:皇家园林:揉江南民间园林的意味、皇家宫廷的气派、自然生态环境的美姿于一体,园林不但摹仿自然山水,而且集仿各地名胜于一体。私家园林:的发展则受到明代商业经济和新兴的社会阶层商人的影响,逐渐市俗化、普遍化、精湛化,并开始走向高峰。私家园林长期发展的结果最终形成了江南、北方、岭南三大风格鼎峙的局面。,三、中国山水诗的发展及其社会背景,1.中国山水诗

4、的发展:起源:中国古代山水诗的发韧,可以追溯到诗经 和楚辞。,三、中国山水诗的发展及其社会背景,1.中国山水诗的发展:发展:魏晋南北朝,山水诗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格局。首先是谢灵运对自然的秀丽景色所进行的富丽精工的描绘,扭转了东晋以来的玄言诗风,从此山水诗蔚为大观。而同时代的陶渊明则以山水田园诗在后代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三、中国山水诗的发展及其社会背景,1.中国山水诗的发展:高潮:唐代,中国山水诗登上了艺术的巅峰,跃为诗歌第一大宗。王维在绘画、音乐、书法、禅学方面所具有的深厚素养,使他比常人更能精确和细致地感受和捕捉到自然界的美妙景色和神奇音响。纵观晚唐以前山水诗的发展和流变,如何处理山水诗中

5、情韵与理趣和山水景物的关系正是山水诗演变的关键课题之所在,是山水自然审美意识的是否成熟的标志。,三、中国山水诗的发展及其社会背景,2.社会背景: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变时期。继先秦之后,这是第二次社会形态的变异所带来的,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整个意识形态,包括哲学、宗教、文艺等等,各个领域的转折。战国秦汉的城市繁盛未能一直延续,转而进入到东汉直至隋朝的统一,在这历时约400年的阶段中,社会长期处于分裂,战乱,动荡不安的状态。,三、中国山水诗的发展及其社会背景,2.社会背景:魏晋南北朝是哲学重获解放,思想异常活跃的时代。强调人的个性解放,思辨的,理性的老庄哲学却受到极力推崇。同时

6、,仕途经济的儒家学派在人们的思想中已经根深蒂固。而当时黑暗的宫廷斗争又让许多门阀贵族痛心疾首,于是他们常常在矛盾中痛苦,寻求心灵的解放。,四、山水诗的主要代表人物,1.谢灵运:,谢灵运,史称谢公。谢灵运门第很高,天资过人,政治上的企望很大。然而,他却缺乏政治家的素质,处处流露出诗人式的敏感、显露、急躁,所以注定要遭到失败。他因卷入最上层的权力之争,几经沉浮,终于被杀。,四、山水诗的主要代表人物,1.谢灵运:,对于谢灵运本身而言,作为淝水之战名将谢玄的孙子,他对前程、未来充满了美好的幻想。但刘宋时代严酷的现实,把他的一切美梦击得粉碎。当谢灵运朝廷失宠,宫廷之争失败后,身在朝廷,心在山水的谢灵运,

7、常常开山伐木以事登临,以期在纯洁、妩媚、秀丽的山水中寻找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四、山水诗的主要代表人物,1.谢灵运:,谢灵运以他的创作极大地丰富和开拓了诗的 境界,使山水的描写从玄言诗中独立了出来,从而扭转了东晋以来的玄言诗风,确立了山水诗的地位。从此山水诗成为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流派。,四、山水诗的主要代表人物,2.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对他的评价还有隐逸诗人,靖节先生。后世称他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四、山水诗的主要代表人物,2.陶渊明:,曾祖陶侃做过晋朝的大司马,封长沙郡公。祖父、父亲都做过太守。但在陶渊明的少年时代,家族的显赫已经成为历

8、史。当他在做彭泽令的时候,他因不想“束带”去见督邮,说了句“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然后又辞官归隐了。这一次是真正地归隐田园,再也没有出来做官。,四、山水诗的主要代表人物,2.陶渊明:,他被尊称为隐逸诗人之宗,而且开创了田园文学这一文学潮流。他的诗文充满了田园气息,他的名士风范和对生活简朴的热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文人,乃至整个中国文化都深受其影响。,四、山水诗的主要代表人物,2.陶渊明:,陶渊明的诗文代表了关于“人的觉醒”,也就是说,人不光要有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也非常重要。当我们再次念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诗的时候,便感到了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自由与舒展。,四、山水诗的主

9、要代表人物,2.陶渊明:,南朝时期,陶渊明的文学地位,虽得不到应有的肯定,但他的诗文作品,流传越来越广,影响越来越大。到了隋唐时期,有越来越多的诗人喜欢陶渊明的诗文,对陶渊明的评价越来越高。唐以来的许多大诗人,像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欧阳修、辛弃疾,都是非常推崇陶渊明的,在艺术创作和人生态度上也深受其影响。,四、山水诗的主要代表人物,3.王维:,王维,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描绘自然风景的高度成就,使他在盛唐诗坛独树一帜,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四、山水诗的主要代表人物,3.王维:,他继承和发展了谢灵运开创的写作山水

10、诗的传统,对陶渊明田园诗的清新自然也有所吸取,使山水田园诗的成就达到了一个高峰,因而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与孟浩然并称“王孟”。,四、山水诗的主要代表人物,3.王维:,王维的辋川别业是在具山林湖水之胜的天然山谷区,因植物和山川泉石所形成的景物题名,使山貌水态林姿的美更加集中地突出地表现出来,仅在可歇处、可观处、可借景处,相地面筑宇屋亭馆,创作成既富自然之趣,又有诗情画意的自然园林。,五、山水诗对文人园林的影响,1.文人园林的兴起,魏晋时期,士大夫尚玄之风愈炽,需要在游赏园林和经营园林中表现出自己体玄识远、肃然高寄的襟怀,从而,园林成为了隐逸文化最基本的载体,于是文人园林应运而生。,五、

11、山水诗对文人园林的影响,1.文人园林的兴起,文人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广的一类私园。周维权先生曾精辟总结到:“文人园林乃是士流园林之更侧重于以赏心悦目而寄托理想、陶冶性情、表现隐逸者。,五、山水诗对文人园林的影响,1.文人园林的兴起,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田园美学的突破性发展,促进了园林审美内涵的凸显和造园审美追求的自觉。中国古典园林以山水审美为主题、以寄情畅神为旨归的独特精神内涵和文化风貌,由此逐渐显现和确立。,五、山水诗对文人园林的影响,1.文人园林的兴起,陶渊明既是中国田园山水诗的鼻祖,也是园林艺术中文人园林的创始人。他的山水田园诗都鲜明地表达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他在退隐

12、庐山后尽其一生经营的田园更成为寄托理想、陶冶性情的文人园林之先形。,五、山水诗对文人园林的影响,1.文人园林的兴起,陶渊明这种陶冶情操式的田园生活和对人生艺术化的追求,都深深为后世文人士大夫仰慕。王维的辋川别业,白居易的庐山草堂,苏子美的沧浪亭等都是陶渊明美学思想的写照、继承与发挥。,五、山水诗对文人园林的影响,2.园林意境的革新,魏晋之前,园林的主要功能以狩猎、通神、求仙、生产为主。之后逐渐作为贵族、富豪在其中争奇斗富的一种载体,兼有游憩和观赏的功能,但此时期人们对于山水风景的欣赏还处于低层次、自觉的审美阶段。造园活动并没有达到艺术创作的境地。,五、山水诗对文人园林的影响,2.园林意境的革新

13、,陶渊明以其独具魅力的美学思想和开创性的田园诗歌,为中国园林孕育出一种新类型,以山水构成园林的主体和中心,以欣赏田园风光、寄托理想、陶冶情操为主要内容。从此“田园村舍”便登上大雅之堂,成为山水林泉之外的又一雅逸情趣,为后世的文人士大夫所憧憬。,五、山水诗对文人园林的影响,2.园林意境的革新,拙政园 见山楼(“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五、山水诗对文人园林的影响,2.园林意境的革新,扬州:寄啸山庄(“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五、山水诗对文人园林的影响,2.园林意境的革新,泰州:日涉园(“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五、山水诗对文人园林的影响,2.园林意境

14、的革新,常州:东皋草堂(“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北京:圆明园 武陵春色(“武陵源”)颐和园 夕佳亭(“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承德:避暑山庄 真意轩(“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岭南梅州:人境庐(“结庐在人境”),五、山水诗对文人园林的影响,3.造园模式的影响“桃花源”,“桃花源”陶渊明的理想园林。这种自然与人文相互融合的境界,的确令人神往。再加上陶渊明“心远地自偏”的审美心境,为文人士大夫创造出一种理想的造园模式。,五、山水诗对文人园林的影响,3.造园模式的影响“桃花源”,“桃花源”后世文人不用再遁迹深山老林去寻找精神的寄托,。虽然身处闹市,仍可营造出“地自偏”的世外桃源来。这种封

15、闭的桃花源式的造园模式竞相被后世文人园林仿效,逐渐形成一种内向、与世隔绝的传统造园模式,而“归隐田园”更成为中国私家园林最永恒的主题。,五、山水诗对文人园林的影响,3.造园模式的影响“平畴远风”,“平畴交远风”作为陶诗的美学代表,逐渐融入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中,形成一种“平畴远风”式的造园景观模式,即在一园之中,各景区之间常伴有田园风光区的景观风格。例如,曹雪芹在描绘王府园林“大观园”时,特意配置一块独特的“稻香村”景区,那里“分畦列亩,佳蔬菜花,一望无际。,五、山水诗对文人园林的影响,3.造园模式的影响“平畴远风”,这种“平畴远风”式的自然美与周围华丽的风格形成巨大反差,也使得一切雕梁画栋在

16、它面前黯然失色。可见,陶渊明的“平畴远风”确为园林注入一种简陋浑朴、平远冲澹之美。从此,人们可以“诗意地栖居”于园林中。,五、山水诗对文人园林的影响,4.造园手法的影响 4.1曲径通幽的表现手法,中国园林一向以曲为贵。桃花源记的入口描写便是曲径通幽的典型代表:“山有小口,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渔人一开始是带着神秘好奇的心理进入洞口的,而在探行过程中,渔人逐渐消去种种尘虑,直至最后豁然开朗。这种空间的明暗开合描写与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相结合,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艺术效果。从此,幽曲的桃源路径便成为中国园林障景创作的基本原理。,五、山水诗对文人园林的影响,4.造

17、园手法的影响 4.1曲径通幽的表现手法,例如苏州留园的入口仅设有一50 m 狭长且几经曲折的夹弄,与后园相连。其用意就是使人在入口处便收敛心神,经过蜿蜒曲折的夹弄后,“尘俗”之心就不易带入园中,而园内清幽静谧的意境也更不易外泻。另外随着入口空间由窄渐宽,光线才由暗渐明,直到最后,游人眼界一舒,顿觉豁然开朗。,五、山水诗对文人园林的影响,4.造园手法的影响 4.2借景手法的应用,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借景手法莫过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了。诗人创造性地将山景、山气、朝日、夕阳、飞鸟诸景收摄园中,突破有限的园林空间,扩大了欣赏园林的视野。从此,这一手法成为园林里借景的依据。,五、山水诗对文

18、人园林的影响,4.造园手法的影响 4.2借景手法的应用,例如无锡的寄畅园便是借景手法的成功范例。它充分利用四周的外部环境,西借惠山,使惠山景色悠然进入园内。另外在园中西部的假山上保存原有的老树,使惠山的景色透过交叉的古木,半隐半现,使人感到山中有山、树中有树。达到“受之于远,得之最近”的艺术效果。,六、山水诗与文人园林的内在联系,1.文化同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六、山水诗与文人园林的内在联系,1.文化同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六、山水诗与文人园林的内在联系,1.文化同源,“儒、释、道”哲学观孕育的一朵奇葩隐士文化: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六、山水诗与文人园林的内在联系,2.社会客观现实,门阀制度:这种制度保证少数家族世代高官,我们称这些家族为望族。而与此相对应的就是地位低下的庶族。从西晋开始,选拔官吏就完全只看门第,丝毫不看人品。甚至一些官职成为某些望族的世袭物。而庶族之能去担任位小权轻、俸禄微薄的官职,而且基本无望晋升。,六、山水诗与文人园林的内在联系,2.社会客观现实,科举制度:为改变门阀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终于能通过科举考试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