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国家风险与金融创新.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280690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2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国家风险与金融创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9国家风险与金融创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9国家风险与金融创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9国家风险与金融创新.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9国家风险与金融创新.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国家风险与金融创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国家风险与金融创新.ppt(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南京大学商学院,1,国际金融学第九章国家风险与金融危机,南京大学商学院,2,本章主要分四部分来讲授:第一节主要讲授国家风险的内涵、分类机器加强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第二节主要了解国家风险的评估;第三节主要介绍国家风险的管理的有关措施;第四节主要学习金融危机的概念、成因及其防范。,主要内容,南京大学商学院,3,教学重点,国家风险及其分类、国家风险的评估要素及其评估方法、国家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第一代金融危机模型、第二代金融危机模型、金融危机防范的措施。,南京大学商学院,4,国家风险、金融危机等相关基本概念国家风险的评估与防范金融危机的成因、评估与防范第一和第二代金融危机模型,教学难点,南京大学商学院

2、,5,第一节国家风险,一、国家风险及其分类 二、国家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南京大学商学院,6,一、国家风险及其分类 国家风险是指跨越国境,从事信贷、投资和金融交易所可能蒙受损失的风险。在此定义下,广义的国家风险还包括商业风险,即商业活动中的信用危机。以国际金融为理论视角,人们关注的是狭义的国家风险,即在对外从事信贷、投资和金融交易时,因借款国的社会经济环境或政府政策等因素变化,所引起借款者无法偿还债务或延期偿债的可能性,以及造成的损失。按照不同的标准,可把国家风险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南京大学商学院,7,(一)按发生事件的性质分 1、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是指一国对外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如与它国发生战争、

3、领土被侵占等;或一国内部动荡不安,如意识形态分歧导致政变、恐怖事件造成骚乱、经济利益集团间冲突、地方性争斗及政党分裂等因素所可能酿成损失。,南京大学商学院,8,2、社会风险 社会风险是指因发生内战、种族冲突、宗教纠纷、分配不均和社会阶层之间的对立等造成的社会秩序的混乱或不稳定。3、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是指一国经济低速增长、投资意愿低落、生产成本剧增、出口收入减少、国际收支状况恶化、粮食和能源进口需求高涨,以及外汇短缺等原因造成的拒付外债及其产生的损失。,南京大学商学院,9,(二)按借款人的行为分 在发生偿债困难时,借款人采取的不同行动对债权人构成损失的风险程度各有差异。按借款人的行为分,国家风险

4、可细分为赖帐、不履约、重新谈判、延长偿债期限等风险。一般说来,其风险程度依次由大到小。(三)按借款人的形态分 在这种分类标准下,国家风险可细分为政府风险(主权风险)、私营部门风险、公司风险和个人风险等。,南京大学商学院,10,(四)按贷款目的分 出于不同的贷款目的,国家风险可细分为信用额度、进出口融资、计划融资、国际收支融资和开发性融资等放款风险。(五)按风险大小程度分 根据借款人采取不同行动所产生的不同后果,国家风险可细分为高度、中度和低度风险。例如,赖帐或不履约属于高度风险,重新谈判属于中度风险,延长偿债期限则属于低度风险。,南京大学商学院,11,二、国家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国际债务累积以及

5、由此造成的偿债困难对国际资金融通有巨大的消极影响,甚至还会因少数国家的偿债困难所产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国际金融体系的崩溃。然而,这种危及国际金融体系安全的债务累积问题本质上还是属于国家风险的范畴。因此,国际金融机构和商业银行在从事国际信贷活动时,除要考虑一般性商业风险外,还必须考虑借款国本身独有的政治、经济、社会和债务累积等风险。只有这样,才可能防范国家风险,避免国际信贷中的重大损失。,南京大学商学院,12,在面临偿债困难的时候,债务国不是单方面停止偿债,就是与债权方进行协商,以重新安排债务。与进行协商相比,停止偿债容易动摇债权方对债务国的信心,使债务国失去未来再借款的机会,甚至会遭到严厉

6、的报复,如强行冻结或查封债务国的海外资产等。一般说来,债务国更多的是采用协商方式,以缓解偿债困难。,南京大学商学院,13,第二节国家风险评估,一、评估要素 二、评估方法,南京大学商学院,14,国家风险评估是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系统分析可能导致国家风险的各种因素,进而测定这些因素及其变化对债务国偿债能力的影响。国家风险评估主要涉及评估要素和评估方法两方面的内容。作为国家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国家风险评估历来受到国际信货组织和机构的高度重视。,南京大学商学院,15,一、评估要素(一)政治要素 表9-1 政治要素及其内涵,南京大学商学院,16,南京大学商学院,17,南京大学商学院,18,(二)社会要

7、素表9-2 社会要素及其内涵,南京大学商学院,19,南京大学商学院,20,(三)经济要素 1、资源开发与政府经济发展计划(1)天然资源,可用来说明一国主要天然资源的蕴藏量和开发利用状况。(2)人力资源,可用来说明一国劳动力的数量、素质,以及接受教育和训练的情况。(3)经济发展计划,可用来说明一国经济发展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情况,观察该国是否有计划地配置各种资源,以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南京大学商学院,21,(4)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总值(GDP),可用来说明一国的经济规模和生产能力。GNP或GDP的增长可提高一国的对外偿债能力,与国家风险管理有密切的关系。(5)经济增长率,可用来说明一国的

8、名义经济增长和实际经济增长水平,分析该国经济增长的趋势。(6)人均国民收入,可用来说明一国人口与经济的关系。除少数石油输出国外,人均国民收入高,通常表示该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政治制度和社会组织较完善,发生社会动荡和剧变的可能性较小。,南京大学商学院,22,(7)资本积累率,可用来说明一国资本积累的速度和规模。资本积累率较低的国家往往会有资金短缺现象,对外来资金的需求较大。(8)工业化程度,可用来说明一国的产业结构,以及工业产值占国民总产值的比重。工业化程度较高国家的偿债能力一般大于工业化程度较低国家的偿债能力。(9)消费水准,可用来说明一国消费与积累的关系,消费与GNP或GDP的关系,以及消费

9、与进出口的关系。,南京大学商学院,23,2、货币财政和金融政策(1)货币供给(2)通货膨胀率(3)利率结构(4)信用工具(5)金融市场,南京大学商学院,24,3、政府预算(1)预算净值,可用来说明一国财政是属于赤字预算,剩余预算,还是平衡预算。赤字预算常会导致经常项目收支状况恶化,对外来资金需求上升,增加偿还外债的压力和困难。(2)政府支出占GNP的比重,可用来说明政府为社会经济发展所提供的资金,以及政府在诱导社会投资中所扮演的角色。(3)财政赤字或剩余占GNP的比重,可用来说明政府运用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增长所发挥的财政作用。,南京大学商学院,25,4、工资、劳资关系和就业水平对这些要素所做的

10、分析,有助于了解一国的劳动力成本,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工会所能发挥的作用等。5、进出口贸易(1)出口及其扩张能力(2)出口的多元化(3)外销市场的分布(4)进口数额和增长率,南京大学商学院,26,(5)进口种类和地区分布(6)出口值/最低进口值(7)贸易条件(8)非要素性劳务出口(9)贸易管制措施 6、国际收支状况(1)经常项目收支差额(2)资本项目收支(3)全面收支(Overall Balance or Payments)(4)经常项目收支占国民总产值的比率(5)经常项目差额占对外总收入的比率,南京大学商学院,27,7、国际储备与外汇市场(1)货币的价值与稳定(2)外汇市场的特征(3)国际储

11、备及其增长(4)在国际货币基金的借款权(5)国际储备支付进口费用的能力(国际储备资产价值全部进口价值),南京大学商学院,28,8、对外债务情况(1)外债总额占GNP(或GDP)的比率(2)借债比率(一国外债余额当年出口外汇收入)(3)到期应偿还债务占GNP(或GDP)的比率(4)偿债比率(Debt Service Ratio;DSR)(5)以往偿债记录 9、经济发展前景的展望为正确地判断一国的偿债能力,仅对该国各项经济要素的过去和现状进行评估是不够的,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经济发展中可能出现的机遇和挑战进行预测。,南京大学商学院,29,二、评估方法 国家风险评估,就是对可能导致偿债困难的

12、各主要因素进行系统和综合分析,以确定借款国的风险程度,为国际信贷提供决策依据。世界上各种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所采用的评估方法不尽相同,但总体而言,国家风险评估的方法按其主要特征,可分为定性评估方法和定量评估方法两大类。(一)定性评估方法 定性评估方法是对各项评估要素做出主观上的分析和判断。这种方法偏重于利用经验和准则,而不是用量化的数据比较来说明各项评估要素的特性及其与偿债能力的关系。按照评估内容的复杂性与深浅程度,该方法又可分为简述报告法和详述报告法。,南京大学商学院,30,1、简述报告法 国家风险评估者根据贷款业务的实际需要,选择其认为重要的评估要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国家风险

13、评估报告。这种方法没有统一报告格式 2、详述报告法 国家风险评估者按照既定的标准格式,对较多的评估要素进行系统地分析,并借助必要的经济指标和统计资料作补充说明,进而评定一国的信用等级。通常,既定的标准格式至少有五个部分:(1)国内经济;(2)国外经济;(3)政策环境;(4)基本政治因素;(5)外债。,南京大学商学院,31,(二)定量评估方法 把各项评估要素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数量化,或用明确的数字表示,以增强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可比性和操作性。按照国家风险评估的复杂性和深度,定量评估方法也可分为两种:一是检查表法(Checklist Approach),二是数量法(Quantiative Appr

14、oach)。,南京大学商学院,32,1、检查表法 国家风险评估者在选定的检查表内,将一国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等各种可能造成国家风险的主要因素分别列出,再按其表示的实际状况和影响力的大小,给出相应的等级评分,最后把各要素的等级评分加总,得出一国信用总分,并按总分的高低评定不同的信用等级。2、数量法 数量法就是利用数量分析与经济学原理,寻求国家风险程度与各种评估要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然后再将评估要素带入模型进行运算和逻辑判断,进而得出评估的结果。,南京大学商学院,33,(三)风险等级的评定 为直观地显示一国的风险程度,方便地比较国与国之间的风险大小,进而提高国际信贷决策和

15、国家风险管理的水平,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还必须对国家风险评定等级。风险等级的评定有许多做法,但其主要内容却有相似之处。日本公债研究所的做法具有典型意义,现简述如下:1、评级标准和评分等级 在日本公债研究所的牵头组织下,成立由银行、商社和工业公司代表参加的14个专家小组,同时进行风险评估。各个专家小组分别以打分方式对每一单项风险,以及综合风险进行评估。单项风险和综合风险都分为AE五级。单项风险的等级评分是:A级10分,B级 8分、C级6分、D级4分、E级2分。以简单算术平均数求得的14个小组的评分均值就是一国各单项风险的得分。综合风险的等级评分是:A级9分以上,B8.97.0分,C级6.95.0

16、分,D4.93.0分,E级2.9分以下。不论是单项风险还是综合风险,都是以分数的高低评定风险等级,即分数越高,级别就越高,表示风险越小;不然,则相反。,南京大学商学院,34,2、评议标准 日本公债研究所评议标准所涉及的内容可概括为政治和社会的稳定性、经济的稳定性和增长潜力、对外关系的稳定性和对外支付的能力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又可分解为14个单项风险,最后归纳为一个综合风险。发生内乱和革命的可能性 现政权(体制)的稳定性 因政权更迭而影响政策的连续性 产业的成熟程度 经济活动的扭曲性(通货膨胀,失业等)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南京大学商学院,35,金融政策的有效性 经济增长的潜力 战争的危险 国际交往

17、中的可信赖程度(遵守国际协调与契约的态度)国际收支结构 对外支付能力 对外支付能力 汇率政策,南京大学商学院,36,第三节 国家风险的管理,一、确定贷款的限额二、风险性债权的归属三、国家风险的监测四、减少风险损失的主要措施,南京大学商学院,37,国家风险的防范是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以规避国家风险,或将国家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确定贷款的限额、风险债权的管理、风险的监测,以及减少风险损失的措施。,南京大学商学院,38,一、确定贷款的限额 根据不同国家的风险等级,确定不同的贷款限额,以作为发放贷款的警戒线,从而有利于改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国

18、际贷款决策,加强债权管理,分散信贷风险,使有限的资金得到最优配置。1.对借款国设立放款的最大百分比 2.按资本总额设立放款百分比 3.根据外债状况设立最高信用限额 4.按照风险评估等级授予信用额度 5.针对具体贷款的性质设立信用额度,南京大学商学院,39,二、风险性债权的归属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通常采用两种方式确定国际风险性债权的归属。1、法定归属这种确定方式是以最后应负偿还责任或担保责任的国家为归属之依据的。2、经济或功能归属这种确定方式是以借方还款来源所在国为归属依据的。,南京大学商学院,40,三、国家风险的监测 对国家风险进行全面监测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对过去评估所选用的指标或作预

19、测时所设定的重要假定进行检讨。二是对影响国家风险程度的主要因素的变化趋势,如政治、社会、经济、国际收支和外债等的变化趋势进行监视,以测定一国近期和将来偿债能力可能发生的变化。对国家风险进行监测的具体作业方法主要有:逐日监测 及时更新记录 定期检讨或评估,南京大学商学院,41,四、减少风险损失的主要措施 在防范国家风险的过程中,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还必须在贷款的具体安排上进一步采取措施,努力把国家风险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其中主要的措施有:(一)寻求第三者担保(二)采用国际银团贷款方式(三)力求贷款形式多元化,南京大学商学院,42,第四节 金融危机,一、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二、金融危机

20、的成因分析三、金融危机的防范,南京大学商学院,43,一、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 金融风险是引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是金融危机产生的前提;而金融危机则是金融风险充分暴露,并会产生全局性和重大损失的结果。研究和防范金融危机,首先要理解金融风险的基本内涵。(一)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是指在金融市场迅速发展和金融创新工具不断涌现背景下,因金融交易的期限性、逐利性、投机性,以及与实物交易严重脱离等而引发灾难性结果的可能性。一般说来,金融风险具有以下四个特征:1、不确定性,南京大学商学院,44,2、普遍性 3、扩散性 4、隐蔽性 5、突发性 根据金融风险涉及的行为主体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个人金融风险、企业金融风险和政

21、府金融风险;根据金融风险涉及的范围不同,可以将其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根据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不同,又可以将其分为国家风险、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等。导致金融风险的主要因素是技术性因素、制度性因素和心理性因素。技术性因素的表现形式是信息的不对称和非理性操作;心理因素的表现形式是所谓的“动物精神”(animal spirits)或“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制度性因素的表现形式是实体经济与货币金融的分离,以及相关经济制度的缺陷。,南京大学商学院,45,(二)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是金融风险积聚到一定程度后的总爆发,集中表现为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

22、,如短期利率,证券、房地产和土地等资产的价格,企业破产数,以及金融机构倒闭数等急剧和超周期的恶化,并且已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灾难性影响。在现实生活中,金融危机可具体地表现为银行危机、债务危机和货币危机。,南京大学商学院,46,二、金融危机的成因分析 1929-1933年大危机后,西方学者就对金融危机的成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早期的费雪、凯恩斯等主要从经济周期的角度来解释金融危机。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关于金融危机成因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其中影响较大的理论是:Salant和Henderson(1978)提出的金本位下的黄金投机理论,并由Krugman(1979)应用到固定固定汇率体系的分析中,最

23、后经Flood和Garber(1986)加以完善的金融危机的第一代模型;,南京大学商学院,47,Dooley(1997),Krugman(1997)等提出的有关亚洲银行、企业和政府之间特殊关系的道德风险模型;由Obstfield(1994,1996)提出的金融危机的第二代模型;Sachs(1998)等人提出的银行挤兑和流动性危机理论;Banerjee(1992),Calvo和Mondoza(1996)提出的羊群行为理论。Krugman(1999)将银行挤兑、流动性危机和羊群行为等理论称为第三代金融危机理论,而Eichengreen(1999)则认为Obstfield以后的研究只是对前两代金融危

24、机模型的补充和完善,还不能称其为具有突破性的第三代金融危机理论。因此,这里只要对较为成熟的第一代和第二代金融危机模型进行分析。,南京大学商学院,48,(一)第一代金融危机模型 第一代理论认为金融危机的发生是因为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政策失当导致实际经济恶化,投机者根据实际经济基础的变化情况,在预计到现有的固定汇率体制难以维持时对其货币发动攻击,从而引起固定汇率体制的解体。这类模型强调实际经济基础的变化,并强调汇率制度的制度选择与国内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冲突。另外,根据第一代金融危机理论,一国通过未来的出口收入来平衡经常项目赤字的能力是能否维持稳定的汇率制度的重要因素。换言之,一国货币当局是否有足够的

25、外汇储备来维持汇率制度非常重要。,南京大学商学院,49,第一代金融危机理论以克鲁格曼(Krugman,1979)的研究为代表。克鲁格曼认为:中央银行在维持固定汇率制时会面临这样的困境,即如果政府采取与固定汇率制相矛盾的宏观经济政策,如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国际资本自由流动的条件下,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固定汇率制度的瓦解。这主要是因为,在政府存在着大量财政赤字时,中央银行必然增发货币为财政赤字融资,进而使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本币趋于本币贬值;本币贬值会改变以本外币表示的资产收益率发生变化,公众就要调整资产结构,如抛售本币,购买外币,市场上的投机者也会推波助澜;随着政府持续地为财政政策赤字融资和

26、在外汇市场上反操作,其外汇储备逐步枯竭,最后中央银行别无选择,只能任本国货币自由浮动,结果引发以本币大幅度贬值为主要征兆的金融危机。,南京大学商学院,50,南京大学商学院,51,将(9-2)式、(9-3)式代入(9-1)式,可得:(9-6)式表明货币需求和汇率变化率 成反向关系,即外币升值时,货币需求量减少。但由于政府采取固定汇率制,固定汇率为,所以,因此:,南京大学商学院,52,根据货币恒等式,得:对等式进行微分可得国际储备变化率:,南京大学商学院,53,国际储备变化率与国内信贷变化率成反向变化,0,所以,国际储备会持续减少,直至耗竭。假定外汇储备的最低下限为零(即政府不向国际金融机构借入外

27、汇),那么在没有投机性攻击的情况下,固定汇率可以维持的时为,为初始时间外汇储备量。,南京大学商学院,54,图9-1 投机性攻击的时段,南京大学商学院,55,图91给出了投机性攻击发生的时段,水平线 表示固定汇率,向上的斜线 表示在没有政府干预下由简单购买力平价决定的随国内货币供应增加而增加的“影子汇率”,A点是均衡点,点表示货币当局的外汇储备能维持的固定汇率时间。投机者不会在影子汇率上升到与固定汇率相等之前,即 点之前进行投机,因为在A点之前,投机者以固定汇率买下外汇后,在市场上只能得到比固定汇率更低的价格。相反,理性的决策应是向政府出售外汇,在这时,外汇储备会比较充足。,南京大学商学院,56

28、,同样,投机者也不会在 点之后进行投机,这时国际储备已被用尽。因为只要影子汇率高于固定的汇率水平,即在点A之后,央行就会动用外汇储备维持原有的汇率水平,很有可能在外汇储备没有耗尽之前,该国就会放弃固定汇率制。每个投机者都希望在货币当局放弃固定汇率制之前购进外汇,于是出现了投机狂潮,外汇储备很快耗尽,最后金融危机爆发了。因此,投机者进行投机的时段在点A和 点之间。,南京大学商学院,57,第一代金融危机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固定汇率制下由经济基础面变化而引起的金融危机,但它没有考虑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式和公众的预期,而且对固定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特别是经常项目收支的变化加以足够的重视。,南京大学商学院

29、,58,(二)第二代金融危机模型 如果说第一代金融危机模型采用的是外生政策的分析方法(exogenouspolicy approach),那么第二代金融危机模型则是采用内生政策的分析方法(endogenouspolicy approach),也就是基于投资者的预期和行为,研究市场预期对宏观经济决策的影响。1992年,欧洲货币危机爆发。然而与其他金融危机不同的是,涉及危机国家的信贷并没有快速扩张,而且在危机爆发两年后,这些国家货币的币值就恢复到了危机前的水平。这表明,即使在基本经济面运行良好的情况下也可能出现金融危机。在对此研究的基础上,Obstfeld等人(1994,1996)提出了金融危机的

30、第二代模型。Obstfeld等人认为,货币当局维护固定汇率的成本是与公众的预期密切相关的,公众的贬值预期越强(外币的远期汇率大幅上升),维护固定汇率的成本越高,公众预期变化是导致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南京大学商学院,59,南京大学商学院,60,利率平价原理:图9-2中向上倾斜的直线是简化了的利率平价曲线,它表示利率随预期外汇的汇率上升而上升;府的成本曲线以递减速率上升,表示政府既不喜欢国内的利率提高,又不喜欢外汇的汇率上升;随着曲线上升,维护固定汇率的成本越来越大,曲线向上凸现,预期汇率对利率的边际替代率随着国内利率的上升而逐渐减小。当利率无限上升时,政府维护固定汇率的成本增加,其维护固定汇率

31、的动力也相应减小。,南京大学商学院,61,在图9-2中,有两个均衡点C和D,CD,当较高的贬值预期导致较高的利率时,政府有动力选择较高的贬值率,市场在均衡点D处运行。如果政府能阻止公众产生强烈的贬值预期,那么利率不会上升,市场将在均衡点C运行。,南京大学商学院,62,三、金融危机的防范 20世纪70年代后,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对国民经济、区域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形成了巨大的冲击,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防范金融危机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的重要任务。防范金融危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但其关键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金融监管 2、建立预警和减震系统 3、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32、 4、提高经济政策的搭配水平 5、加强国际合作,南京大学商学院,63,本章小结,国家风险是指跨越国境,从事信贷、投资和金融交易所可能蒙受损失的风险。国际社会经常按发生事件的性质,把国家风险分为政治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三种类型。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国家风险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对其进行评估、管理已成为政府和金融机构的重要任务。一般说来,国家风险评估的重点是对政治、社会和经济三大要素进行评估,具体评估方法可分为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两大类。在对国家风险进行监测和评估的基础上,金融机构可采取不同方法把风险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如寻求第三者担保、采用国际银团贷款和力求贷款形式多样化等等。,南京大学商学院

33、,64,金融危机是金融风险积聚到一定程度后的总爆发,集中表现为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证券、房地产和土地等资产的价格,企业破产数,以及金融机构倒闭数等急剧和超周期的恶化,并且已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灾难性影响。在现实生活中,金融危机可具体地表现为银行危机、债务危机和货币危机。1929-1933年大危机后,西方学者就对金融危机的成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影响最大的是Krugman等提出的金融危机第一代模型和以Obstfield等提出的金融危机第二代模型。为防范金融危机的爆发、扩散,及其对国民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造成的消极影响,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采取了许多对策,其中主要的是:加强金融监管、建立预警和减震系统、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提高经济政策的搭配水平和加强国际合作。,南京大学商学院,65,复习思考题,1.国家风险的概念。2.理解国家风险的特征。3.如何进行风险等级的评定?4.试述国家风险监测的主要作业方法。5.试述减少国家风险造成损失的主要措施。6.金融危机的内涵和特征。7.金融危机的成因:第一和第二代金融危机模型的解释8、防范金融危机的主要对策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