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281417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377.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课件.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2,一、主要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2.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3.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3,二、本讲义主要内容1.前言2.基本规定3.检测项目3.1材料、设备进场检测3.2施工过程质量检测试验3.3工程实体质量与使用功能检测4.管理要点与要求4.1管理制度4.2人员、设备、环境及设施 4.3施工检测试验计划4.4试样台帐,4,5.附件A:常用建筑材料进场复试项目、主要检测参数和取样方法;B:施工过程质量检测试验项目、主要检测试验参数和取样依据及要求C:工程实体质量与使用功能检测项目、主要检测参数和取样依据

2、,5,1.前言1.1检测试验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对建筑工程的材料和设备性能、施工质量及使用功能等进行测试,并出具检测试验报告的过程。1.2检测机构为建筑工程提供检测服务并具备相应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其出具的报告为检测报告。1.3企业试验室施工企业内部设置的为控制施工质量而开展试验工作的部门,其出具的报告为试验报告。,6,2.基本规定2.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应按以下程序进行:1)制定检验试验计划;2)制取试样;3)登记台账;4)送检;5)检测试验;6)检测试验报告管理。,7,2.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应配备满足检测试验需要的试验人员、仪器设备、设施及相关标准。2.3建筑工程施工场

3、检测试验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应由施工单位负责。当建筑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时,可由总承包单位负责整体组织管理和实施,分包单位按合同确定的施工范围各负其责。施工单位及其取样、送检人员必须确保提供的检测试样具有真实性和代表性。2.4见证人员(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监督下)必须对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过程进行见证,且必须确保见证取样和送检过程的真实性。2.5检测机构应确保检测数据和检测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8,3.检测项目3.1.材料、设备进场检测1)材料、设备的进场检测内容应包括材料性能复试和设备能测试。2)进场材料性能复试与设备性能测试的项目和主要检测参数,应依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设计文件和合同要求确定。常用建

4、筑材料进场复试项目、主要检测参数和取样依据可按本规范附件A的规定确定。3)对不能在施工现场制取试样或不适于送检的大型构配件及设备等,可由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等协商在供货方提供的检测场所进行检测。,9,3.2施工过程质量检测试验1)施工过程质量检测试验项目和主要检测试验参数应依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设计文件、合同要求和施工质量控制的需要确定。2)施工过程质量检测试验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土方回填、地基与基础、基坑支护、结构工程、装饰装修等5类。施工过程质量检测试验项目、主要检测试验参数和取样依据可按附件B规定确定 3.3工程实体质量与使用功能检测工程实体质量与使用功能检测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实体质量及使用功

5、能等2类。工程实体质量与使用功能检测项目、主要检测参数和取样依据可按附件C规定确定。,10,4.管理制度与要点4.1管理制度 4.1.1 施工现场应建立健全检测试验管理制度。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应组织检查试验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检测试验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1)岗位职责;2)现场试样制取及养护管理制度;3)仪器设备管理制度;4)现场检测试验安全管理制度;5)检测实验报告管理制度。,11,4.2人员、设备、环境及设施 现场试验员应掌握相关标准,并经过技术培训、考核。施工现场配置的仪器、设备应建立管理台帐,按有关规定进行计量检定或校准,并保持状态完好。单位工程建筑面积超过10000m2或造价超过1

6、000万元人民币时,可设立现场试验站。现场试验站的基本要求应符合下表规定。如确因条件限制,不能建立实验室,则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专门试验室作为实验。工程作业开始前,承包单位应向项目监理机构报送试验室(或外委试验室)的资质证明文件,列出本试验室所开展的试验、检测项目、主要仪器、设备;法定计量部门对计量器具的标定证明文件;试验检测人员上岗资质证明;实验室管理制度等。,12,13,4.3施工检测试验计划施工检测试验计划应在工程施工前由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编制,并应报送监理单位进行审查和监督实施。根据施工检测试验计划,应制订相应的见证取样和送检计划。施工检测试验计划应按检测试验项目分别编制,

7、并应包括以下内容:1)检测试验项目名称;2)检测试验参数;3)试验规格;4)代表批量;5)施工部位;6)计划检测试验时间。,14,施工检测试验计划编制应依据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和施工质量控制的需要,并应符合以下规定:1)材料和设备的检验试验应依据预算量、进场计划及相关标准规定的抽检率确定抽检频次;2)施工过程质量检测试验应依据施工流水段划分、工程量、施工环境及质量控制的需要确定抽检频次;3)工程实体质量与使用功能检测应按照相关标准的要求确定检测频次;4)计划检测试验时间应根据工程施工进度确定。发生下列情况之一并影响施工检测试验计划实施时,应及时调整检测试验计划:设计变更;施工工艺改变;施工进度调

8、整;材料和设备的规格、型号或数量变化。调整后的检测试验计划应按照本规范第条的规定重新进行审查。,15,4.4试样台帐施工现场应按照单位工程分别建立下列试样台帐:1)工地试验室管理台帐:试验检测人员情况一览表,试验仪器设备标定台帐,试验检测不合格登记台帐,试验仪器设备使用、维护台帐,标准养护室(箱)温、湿度记录,外委试验检测现场抽样见证单等。2)各种原材料进场检测、报验台帐。3)各种成品、半成品标准试验台帐。现场试验人员制取试样并作出标识后,应按试样编号顺序登记试样台帐。检测试验结果为不合格或不符合要求时,应在试样台帐中注明处置情况。试样台帐应作为施工资料保存。,16,5.附件A:常用建筑材料进

9、场复试项目、主要检测参数和取样方法A.1混凝土组成材料(水泥、砂、石、轻骨料、粉煤灰等)水泥a.取样批次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b.检验项目混凝土结构工程用水泥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性能指标进行复验,抹灰工程应对水泥的凝结时间和安定性进行复验。c.取样方法:用符合GB/T 12573规定的取样器具从20个以上有代表性的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不少于12kg,,取样时应有见证人员在场监督,取样后应对样品密封保存并在见证人员监护下尽快送检。,17,砂,18,19,20,A.2钢材,2

10、1,22,A.3砖及砌块,23,24,A.4装饰装修材料,25,26,A.5幕墙材料,27,A.6节能材料,28,29,30,A.7防水材料,31,32,33,34,A.8建筑安装材料的检测取样,35,36,A.9建筑安全材料的检测取样,37,B:施工过程质量检测试验项目、主要检测试验参数和取样依据及要求,38,39,40,41,42,43,44,45,B7.室内环境污染检测1、检验依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2、抽样要求(1)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应抽检有代表性的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抽检数量不少于5%,并不得少于3间;房间总数少于3间,应全数检测。(2)

11、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凡进行了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且检测结果合格的,抽检数量减半,并不得少于3间。(3)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点数应符合下表规定.,46,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点数设置,47,B8.综合布线检测1.检验依据:(1)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2)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72.检验要求和取样数量:综合布线系统性能检测时,对绞电缆布线链路、光纤信道应全部检测,竣工验收抽检时,抽检比例不低于10%,检测点必须包括最远布线点。,48,B9.主体结构工程检测1、结构混凝土抗压强度现场检测(1)检验依据A、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

12、B502042002)(2011年版)B、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C、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232011)D、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2:2005)E、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2007)F、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49,(2)抽样要求A、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a、取样批量:在相同的生产工艺条件下,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养护条件基本一致且龄期相近的同类结构或构件。b、试样数量:按批进行检测的构件,抽检数量不得少于同批构件总数的30%且构件数量不得少于

13、10件。单个构件检测适用于单独的结构或构件的检测。c、取样方法:应随机抽取并使所选构件具有代表性,每一结构或构件测区数都不应少于10个,对其一方向尺寸小于4.5m且另一方向小于0.3m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小于5个。当结构或构件所采用的材料及其龄期与制定测强曲线所采用的材料及其龄期有较大差异时,应用同条件试件或钻取混凝土芯样进行修正,试件或钻取芯样数量不宜少于6个,标准芯样(直径为100mm)的试件数量不宜少于6个,小直径芯样(直径不小于70mm)的试件数量不宜少于9个。,50,B、钻芯法a、取样批量:同回弹法。b、试样数量:按批进行检测的构件,抽检数量不得少于同批构件总数的30

14、%且芯样数量不得少于15个。按单个构件检测时,每个构件的钻芯数量不应少于3个;对于较小构件,钻芯数量可取2个。c、取样方法:应随机抽取结构的构件或结构的局部并使所选构件具有代表性,芯样应在结构或构件受力较小的部位、混凝土强度质量具有代表性的部位、便于钻芯机安放与操作的部位、避开主筋、预埋件和管线的位置,并尽量避开其他钢筋、用钻芯法和非破损法综合测定强度时,应与非破损法取同一测区部位或附近钻取。,51,2、砌筑砂浆抗压强度现场检测(1)、检验依据A、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B、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C、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15、JGJ/T1362001)。D、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11)。E、冲击法检测硬化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YB9248-92,52,(2)、抽样要求A、冲击法a、单元检测:适用于一个砌体单元,取样部位应均匀布置,且不少于三处。砌体单元指按楼层或轴线划分的不大于40m2的墙体和柱。b、整体检测:随机抽取试料的砌体单元数量应不少于同一验收批中砌体单元总数的30%,且试料总数不应少于12份。同一验收批指砂浆强度等级相同、原材料和配合比基本一致,处于同一分项工程种的砌体。B、贯入法a、取样批量:按批抽样检测:应取相同生产工艺条件下,同一楼层,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等级,砂浆原材料、配合

16、比、养护条件基本一致,龄期相近,且总量不超过250m3砌体的砌筑砂浆为同一检验批。b、试样数量:不应少于同批砌体构件总数的30%,且不应少于6个构件,基础砌体可按一个楼层计。面积不大于25m2的砌体构件或构筑物为一个构件。c、取样方法:每一构件应测16点,测点应均匀分布在构件的水平灰缝上。同一水平灰缝中测点数不宜多于2点。相邻测点水平间距不宜小于240mm。C、回弹法a、一栋建筑物或部分建筑物划分为一个或若干个可独立进行分析的结构单元,每一个结构单元划分为若干个检测单元。b、每一检测单元内,应随机选择6个构件(单片墙体、柱),作为6个测区。当一个检测单元不足6个构件时,应将每个构件作为一个测区

17、。c、每一个测区数随机布置测点(位),一个测区测点(位)数不应小于5个,每个测点(位)的面积宜大于0.3m2。d、每个测点(位)内在砌体的水平灰缝上测试12个弹击点,相邻两弹击点的间距不应小于20mm。,53,3、结构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1)检验依据A、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B、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2)抽样要求A、取样批量及数量:梁类、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测;当有悬挑梁时,抽取的构件中悬挑梁类、板类构件所占比例均不宜小于50%。B、取样方法:在选定的梁类构件,应对全部

18、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在选定的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根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每根钢筋,应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测量1点。,54,4、混凝土后置埋件现场力学性能检测(1)、检验依据A、建筑锚栓抗拉拔、抗剪性能试验方法(DG/TJ08-003-2000)。B、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C、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D、抗拔承载力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 145(2)、抽样要求A、取样批量:同品种、同规格、同强度等级、基本相同部位的后置埋件组成一个检验批。B、试样数量:按每检验批后置埋件总数的1计算,且不少于3根。,55

19、,B10.钢结构工程无损检测1、检验依据A、钢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B、网架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GJ78-91)C、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2、抽样要求(1)网架结构焊接球节点、螺栓球节点 检测:承载力;焊缝质量:焊缝探伤(2)网架结构工程的焊接球焊缝应进行无损检测,其质量应符合钢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规定的二级质量标准。同规格成品的焊缝每300只为一批,每批抽取3只,都符合标准为合格;如其中一只不合格,则加倍取样检测。(3)建筑工程中,设计要求全熔透的一级和二级焊缝应采用超声波探伤进行内部缺陷的检验,若超声波探伤不能对缺陷作

20、出判断时,应采用射线探伤。(4)同规格成品的焊缝每300只为一批,每批抽取3只,都符合标准为合格;如其中一只不合格,则加倍取样检测,当6只符合标准为合格。,56,B11.饰面砖粘结 强调检测1、检验依据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 110-2008 2、现场粘贴外墙饰面砖应符合下列要求:1)施工前应对饰面砖样板件粘结强度进行检验。2)监理单位应从粘贴外墙饰面砖的施工人员中随机抽选一人,在每种类型的基层上应各粘贴至少lm2饰面砖样板件,每种类型的样板件应各制取一组3个饰面砖粘结强度试样。3、现场粘贴的外墙饰面砖工程完工后,应对饰面砖粘结强度进行检验。4、现场粘贴饰面砖粘

21、结强度检验应以每1000m2同类墙体饰面砖为一个检验批,不足1000m2应按1000m2计,每批应取一组3个试样,每相邻的三个楼层应至少取一组试样,试样应随机抽取,取样间距不得小于500mm。5、采用水泥基胶粘剂粘贴外墙饰面砖时,可按胶粘剂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时间或在粘贴外墙饰面砖14d及以后进行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粘贴后28d以内达不到标准或有争议时,应以2860d内约定时间检验的粘结强度为准。,57,B12.建筑节能工程检测(一)检验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GJ/T177-2009):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2)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3)通风与空调工

22、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342002)(二)检验内容1、墙体节能工程(1)应对进场的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抗压强度或压缩强度,粘结材料的粘结强度,增强网的力学性能、抗腐蚀性能进行见证取样送检。同一厂家同一品种的产品,当单位工程保温墙体面积在5000m2以下时各抽查不少于1次;当单位工程保温墙体面积在500010000m2以上时各抽查不少于2次;当单位工程保温墙体面积在1000020000m2以上时各抽查不少于3次;当单位工程保温墙体面积在20000m2以上时各抽查不少于6次;,58,(2)保温板材与基层及各构造层之间的粘结强度,其中保温板材与基层的粘结强度应做现场拉拔试验。每个检验批

23、不少于3处;(3)后置锚固件拉拔力应做现场拉拔试验。每个检验批不少于3处;(4)饰面砖应做粘结强度拉拔试验。以每10002同类墙体为一检验批,不足10002按10002计。每批应取一组3个试样,每相邻的三个楼层应至少取一组试样,试样应随机抽取,取样间距不得小于500mm。(5)外墙节能构造应做钻芯法现场实体检验,检验墙体保温材料种类、保温层的厚度、保温构造层的做法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外墙节能构造检测取样部位应由监理(建设)与施工双方共同确定,不得在外墙施工前预先确定;取样部位应选取节能构造有代表性的外墙上相对隐蔽的部位,并且兼顾不同朝向和楼层;每个单位工程的外墙至少抽查不少于3处,每处一个检查点

24、;当一个单位工程外墙有两种以上节能保温做法时,每种节能做法的外墙应抽查不少于3处;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不宜在同一个房间外墙上取2个或2个以上芯样;(6)当外墙采用保温浆料做保温层时,应在施工中制作同条件养护试件,检测导热系数、干密度、压缩强度。保温浆料的同条件养护试件应见证取样送检。每个检验批应抽样制作同条件养护试块不少于3组。,59,2、幕墙节能工程(1)应对幕墙节能工程使用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幕墙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传热系数、遮阳系数、中空玻璃露点;隔热型材的抗拉强度、抗剪强度进行见证取样送检。同一厂家同一品种的产品,抽检不少于1组。(2)幕墙的气密性能应符合设计规定的等级要求,当幕

25、墙面积大于3000m2或建筑外墙面积50%时,应现场抽取材料和配件,在检测试验室安装制作试件进行气密性能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设计规定的等级要求。气密性检测试件应包括幕墙的典型单元、典型拼缝、典型可开启部分。试件应按照幕墙工程施工图进行设计。试件设计应经建筑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监理工程师同意并确认。气密性能检测应对一个单位工程中面积超过1000m2的每一种幕墙均抽取一个试件进行检测。,60,3、门窗节能工程(1)建筑外窗进入施工现场时,应对外窗气密性、传热系数、玻璃遮阳系数、可见光透射比和中空玻璃露点进行见证取样送检。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类型的产品各抽查不少于3樘(件)。(2)外窗现场气密性

26、实体检测。每个单位工程的外窗至少抽查3樘。当一个单位工程外窗有2种以上品种、类型和开启方式时,每种品种、类型和开启方式的外窗应抽查不少于3樘。4、屋面、地面节能工程保温隔热材料进场时应对导热系数、密度、抗压强度或压缩强度、燃烧性能进行见证取样送检。同一厂家同一品种的产品,各抽查不少于3组。,61,5、采暖节能工程应对散热器的单位散热量、金属的热强度;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吸水率进行见证取样送检。同一厂家同一规格的散热器按其数量的1%进行见证取样送检,但不得少于2组;同一厂家同一材质的保温材料见证取样送检的次数不得少于2次。6、通风与空调节能工程应对风机盘管机组的供冷量、供热量、风量、出口静

27、压、噪声及功率;绝热材料导热系数、密度、吸水率进行见证取样送检。同一厂家的风机肋管机组按其数量的2%进行见证取样送检,但不得少于2台;同一厂家同一材质的绝热材料复检次数不得少于2次。,62,7、配电与照明节能工程(1)应对低压配电系统选择的电缆、电线的截面和每芯导体电阻值进行见证取样送检。同一厂家各种规格总数的10%,且不少于2个规格。(2)工程安装完成后应对低压配电系统进行调试,调试合格后应对低压配电电源质量进行检测(自检),检测内容为供电电压偏差、公共电网谐波电压值、谐波电流值、三相电压不平衡度。检查数量为全部检测。(3)通电试运行时,应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对照明系统的平均照度与照明功率密度进行检测。检查数量为每功能区检测不少于2处。,63,C:工程实体质量与使用功能检测项目、主要检测参数和取样依据,6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