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卫生学知识培训.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284678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PPT 页数:109 大小:7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卫生学知识培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微生物卫生学知识培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微生物卫生学知识培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微生物卫生学知识培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微生物卫生学知识培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生物卫生学知识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卫生学知识培训.ppt(10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微生物卫生学基础知识培训,2023/10/13,第一章总论微生物(microorganism,microbe)是一些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包括属于原核类的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和蓝细菌(过去称蓝藻或蓝绿藻),属于真核类的真菌(酵母菌和霉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以及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等。,分类 三型八大类: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和核仁,细胞器完整。如真菌。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的分化较低,仅有原始核,无核膜、核仁。细胞器很不完善。DNA和RNA同时存在。这类微生物众多,有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非细胞型微生物是

2、最小的一类微生物。无典型的细胞结构,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核酸类型为DNA或RNA。病毒属之。,微生物千姿百态,有些是腐败性的,即引起食品气味和组织结构发生不良变化。当然有些微生物是有益的,它们可用来生产如奶酪,面包,泡菜,啤酒和葡萄酒。微生物非常小,必须通过显微镜放大约1000 倍才能看到。比如中等大小的细菌,1000个叠加在一起只有句号那么大。,葡萄球菌,乳酸杆菌,芽孢杆菌,淡水中的螺旋菌,酵母菌,爱滋病病毒,SARS病毒是一类新发现的冠状病毒,禽流感病毒,微生物的特点种类多、分布广微生物在土壤中的数量最多,据统计,一克土壤中含有几千万到几百亿的微生物。,个体小、胃口大每毫克大肠杆菌细胞

3、的表面积比每毫克人细胞的表面积大30万倍左右;积极活动的大肠杆菌,每小时能消耗它体重2000倍的乳糖;微生物的食谱非常广泛,凡是动植物能利用的营养,微生物都能利用,大量的动植物不能利用的物质,甚至剧毒的物质,微生物照样可以利用。如大肠杆菌在合适条件下,每小时可以消耗相当于自身重量2000倍的糖,而人体则需要40年之久。,繁殖速、转化快微生物有惊人的繁殖速度,大多数微生物几十分钟内就可以繁殖一代,如细菌一般每2030分钟既可分裂一次;生产味精的谷氨酸短杆菌,从摇瓶培养扩大到50吨发酵罐的过程中,在52小时内细胞数目增加了32亿倍;乳酸菌每小时可产生为其体重100010000倍的乳酸;一种产朊假丝

4、酵母合成蛋白质的能力是大豆的100倍,比食用公牛强10000倍;,适应强、异变异多数细菌能耐0196的低温;在海洋深处的某些硫细菌可在250300的高温条件下正常生长;一些嗜盐细菌甚至能在饱和盐水中正常生活;产芽孢细菌和真菌孢子在干燥条件下能保藏几十年、几百年。由于微生物繁殖快,也可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变异的后代。正是由于这个特性,人们才能够按照自己的要求不断改良在生产上应用的微生物,如青霉素生产菌的发酵水平由每毫升20单位上升到近10万单位,利用变异和育种得到如此大幅度的产量提高。,第二章微生物的类群和形态结构,微生物种类繁多,人们研究得最多、也较深入的主要有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枝原体、立克

5、次氏体、古菌、真菌、显微藻类、原生动物、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等。,第一节细菌,细菌是一类细胞细而短、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二等分裂方式繁殖的原核微生物,分布广泛。,一细菌的形态与结构,观察细菌常用光学显微镜,其大小用测微尺在显微镜下进行测量,以微米(m)为单位。不同种类的细菌大小不一,同一种细菌也因菌龄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有差异。细菌按其外形,主要有,球菌杆菌螺形菌,球菌,脑膜炎奈瑟菌,双球菌,杆菌的形态多样,分枝杆菌,双歧杆菌,杆菌,螺形菌,细菌的结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细菌的结构,芽孢,某些细菌到一定的发育阶段或当环境条件不适于细菌

6、繁殖时,会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对不良环境条件具有高度抵抗力的休眠体,叫做芽孢;芽孢的形成能力是由这种菌的遗传特性所决定的;细菌中球菌不会产生芽孢;产生芽胞的都是革兰阳性菌。,芽孢对不良环境条件具有高度的抵抗力;枯草杆菌的芽孢用干燥的土壤保存,可以维持92年时间;枯草杆菌的营养细胞加热到100度,20分钟即可杀死;而芽孢要维持三小时才能杀死;自然界中抗热性最强的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的芽孢需要在121度下12分钟才能杀死。,芽孢,芽胞的抵抗力强,可在自然界中存在多年,是重要的传染源。但芽胞并不直接引起疾病,只有发芽成为繁殖体后,才能迅速大量繁殖而致病。芽胞抵抗力强,故应以杀灭芽胞作为可靠的

7、灭菌指标。芽胞抵抗力强的原因:(1)芽胞含水量少,蛋白质受热后不易变性。(2)芽胞具有多层致密的厚膜,理化因素不易透入。(3)含有的DAP与钙结合的盐能提高芽胞中各种酶的稳定性。,芽孢,芽胞的结构,第二章 微生物的营养,微生物的营养要求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等。,水:水是各种生物细胞必需的。水是良好的溶剂,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中的一切生化反应都离不开水的作用。碳源:碳源是合成菌体成分的原料,也是微生物获取能量的主要来源。整体上看来,微生物可以利用的碳源范围极广,从大类上说,可以分为有机碳源和无机碳源两大类,凡必须利用有机碳源的微生物就是异养微生物,凡

8、能利用无机碳源的微生物就是自养微生物。糖类是最广泛利用的碳源。,第三章 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微生物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不断地吸收营养物质,并按照自己的代谢方式进行代谢活动,如果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则细胞质的量不断增加,体积得以加大,于是表现为生长。简单地说,生长就是有机体的细胞组分与结构在量方面的增加。,一、细菌纯培养的群体生长规律,大多数细菌的繁殖速度都很快,大肠杆菌在适宜条件下,每20分钟左右便可分裂一次,如果始终保持这样的繁殖速度,一个细菌在48小时内,其子代群体将达到无法想象的数量。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图2:细菌生长的典型曲线(.延迟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一微生物

9、在土壤中的分布:,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最适环境。在土壤中分布着形形色色的微生物类群。土壤具有微生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切营养物质和适宜的生活条件,土壤中的水分是一种浓度很稀的盐类溶液,其中含有各种有机和无机氮素及各种盐类、微量元素、维生素等,类似于常用的液体培养基。土壤大多是中性偏碱,适宜于大多数微生物生长,土壤中还含有气体,主要是CO2、O2和N2。大部分地区土壤温度的变化在0-30之间,并且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内其温度变化在10-25,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土壤中含有大量固形有机物和矿质元素,是微生物的营养库。,二微生物在水中的分布,水具有微生物生命活动适宜的温度、PH、氧气等。因此

10、,水中生长着众多的微生物类群,它们主要来源土壤、空气、动植物尸体、人和动物的排泻物、工业及生活污水。水中存在的微生物90%为革兰氏阴性菌,主要有弧菌、假单胞菌、黄杆菌等。鞘细菌及有柄附生细菌也常见于水体中。微生物在水体中表现为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的规律。此外,相同水域的不同浓度微生物的含量及分布也不同。通过水体传播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沙门氏菌属、志贺氏菌属、霍乱弧菌等。因此,做好水的卫生学检查至关重要。,三微生物在空气中的分布,空气本身缺乏微生物生活所必需的营养物,日光对微生物也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另外空气一般是干燥的,因此空气不是微生物生活的良好环境。空气中的微生物主要来源于带有微生物菌体及孢子

11、的灰尘,这类微生物大多数是腐生性的,还来源于人和动物,它们大多数是通过呼吸道排出的,其中也包含有病原微生物,悬浮在大气中。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随环境条件及微生物的抵抗力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分布规律。空气中存在较多的、存活时间较长的是各种真菌、放线菌的孢子及细菌芽胞。空气中微生物的数目决定于尘埃的总量。,正常人体常见的微生物在人的皮肤和与外界相通的粘膜腔道中,都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这些存在于人体各部位的微生物,它们与宿主长期保持着共生与互生的关系,通常称它们为正常菌群或正常人体常居菌。在正常情况下,正常菌群的存在对人体是有益的。如大肠中大肠杆菌,可以合成核黄素、B12,、维生素K及多种氨基酸等人体不可

12、缺少的营养物质,还能干扰和抵抗其它病原微生物对宿主的侵入。但某些正常菌群,在人体抗力下降,或当一 些微生物异位侵入某些组织时,都可以引起人体疾病,这些细菌通常称条件致病菌。现将人体各部位存在的主要菌群分述如下。,四微生物在人体中的分布,人皮肤上的细菌体,。与个人卫生及环境情况有关。虽然人们经常清洁皮肤,但由于人类不断参加生产活动,频繁接触周围被污染的环境和物体,存在于皮肤深层(如毛囊、汗腺、皮脂腺)的微生物又不易除去,因而在人体排汗降温时,会不断向外排放细菌污染环境。,皮肤上微生物寄生示意图,皮肤菌丛,因此对于从事药品生产的人员来讲,特别是直接接触药品的部分,必须经常定时清除皮肤表面的微生物。

13、一般皮肤常见菌丛有金黄色和白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类白喉杆菌、八叠球菌、变形杆菌及真菌等。脸、颈部的皮肤,由于手的媒介常污染口鼻部的微生物。皮肤的脂肪和蜡质分泌物内,常有亲脂性酵母。而头皮及光洁无毛的皮肤上可能存在各种癣菌和霉菌。,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灭菌:,Sterilization,不存在活菌的意思。,无菌:,Asepsis,防止或抑制体外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防腐:,Antisepsis,第七章消毒与灭菌,第一节概 述,在药品的生产工艺流程中,洁净厂房的净化,生产人员、操作场所的清洁卫生以及药品的最终处理等,均涉及到消毒与灭菌。现将有关内容详细介绍如下:消毒: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

14、法,清除或杀灭外环境(传播媒介)中的病原微生物或其它有害微生物。,对消毒意义的理解,有2点需要注意,其一是不必清除杀灭所有微生物,主要是针对病原微生物;其二消毒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只要将微生物减少到无害化的程度。消毒剂:用于杀灭微生物的化学药物。如乙醇、新洁尔灭等。,第一节概 述,灭菌: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繁殖型或芽胞型微生物),其概念是绝对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及遵照概率函数,一些微生物总是以有限的机会得以生存,因此灭菌的要求只是把微生物的存活概率减少到最低限度。据此,工业化生产的灭菌,允许将灭菌概率标准规定为10-6,即在100万个试验对象

15、中,可有1个以下的有菌生长,就可认为该批产品是无菌的。,灭菌剂:能杀灭一切微生物的药物。如过氧乙酸、甲醛等。根据上述定义,消毒与灭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消毒处理不一定能达到灭菌的程度,而灭菌则一定能达到消毒之目的。灭菌是最彻底的消毒。,第一节概 述,无菌:是指物体或任一介质中没有活的微生物的存在,即无论用何种方法,检不出活的微生物。无菌操作:指在操作中,采用或控制一定条件,尽量避免产品污染微生物的一种操作方法程序。为此目的,所用的一切物品、环境,均应事先灭菌,操作也应在无菌操作室中进行。无菌观念:指在无菌操作时,避免污染任何微生物。,“无菌”从定义上来说是一个绝对的概念,但遗憾的是,在科学和技术

16、高度发展的今天,药品的绝对无菌即做不到,也无法加以证实。然而,无菌制剂的安全性要求人们设定无菌的相对标准。FDA、欧洲制药工业界曾将百万分之一微生物污染率作为灭菌产品“无菌”的相对标准,它和蒸汽灭菌后产品中微生物存活的概率为10-6(即产品的无菌保证值为6),系同一标准的不同表示法。这一标准于1980起收录于USP 中,如今已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和采用。,第一节概 述,药品生产过程中的消毒与灭菌,与一般微生物学上有所不同。微生物学上的消毒与灭菌,只要求杀灭和清除一切微生物,使其不成为传染源。而药品生产过程中的消毒与灭菌,因灭菌后直接用于人体,故除要灭菌外,尚需要考虑:微生物的污染数量,如大量污染

17、,即使灭菌,其尸体、毒素仍然对人造成危害。所选方法对其内在质量有无影响。,所用方法灭菌后有无残留毒性,对于关键性的医疗用品,要求更应严格。如环氧乙烷用于PVC一次性输液器灭菌,效果虽好,但它可引起人类畸变和癌症,而PVC又是目前已知的塑料中吸附环氧乙烷最强的一种。据何复光等报道,在环氧乙烷浓度为600mgl,温度55,湿度60%,作用4 h,据气象色潜仪分析,PVC输液器的环氧乙烷残留量达1895ppm。放于室温自然消散120 h残留量还达28ppm。消毒与灭菌的方法,按其性质可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两类。,第二节物理消毒灭菌法,利用物理因素作用于微生物,将之杀灭或清除,称为物理消毒法。常用的物理

18、法有:机械消毒法、热力消毒法、光消毒法、电消毒法、声消毒法及辐射消毒法。,一、机械消毒法 此方法不是真正的杀灭微生物,而只是达到机械排除。如刷、冲洗、擦拭、吸附、过滤等。上班前进入洁净室的洗手,也属机械消毒法。由于反复冲洗、擦刷,使细菌机械地被排除。有人证明用8min流水冲洗可除菌80%,15min可除菌99.0%。过滤除菌是用物理阻留的方法除去微生物。如用砂滤法制备生活饮用水,厂房空气净化设施以及戴口罩等,都是利用过滤除菌的有效方法。目前,滤膜器孔径最小可达0.01m,能制取优质的注射用水可将空气处理到100l中只有1颗0.3m尘粒的超净水平。,二、热力消毒法 在所有消毒与灭菌的方法中,热力

19、是一种应用最早,效果最可靠使用最广泛的方法。热杀灭微生物的机理是损伤微生物的细胞壁,细胞膜、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凝固或变性)从而导致其死亡。热力消毒与灭菌的方法分为两类:干热和湿热。,A)干热消毒与灭菌 1灼烧:灼烧是直接用火焰灭菌。如微生物实验室接种针、接种环、涂菌捧等不怕热的金属器材的灭菌。在没有其它办法灭菌的情况下,对于器械亦可用灼烧法灭菌。灼烧法来菌温度很高,效果可靠,但对器械有破坏性。2干烤:干烤灭菌是在烤箱中进行。适用于高温下不损坏、不变质物品的灭菌。例如玻璃制品:平板、试管、吸管,注射器等均可用此法灭菌,一般在180下,干烤l2h。,(,3红外线照射:也是干热灭菌的一种方法。其波

20、长是O.771000m的电磁波,有良好的热效应,尤其是在110m波长段。红外线的热能直接由放射的电磁波产生,不需经空气传导,加热速度快。但热效应只能在照到的表面产生,不能使一个物体的左右前后均匀加热。高强度远红外线可产生200高温,故可用于医疗器械的灭菌,60年代前曾受重视,但因后来塑料高分子产品增多,使这种灭菌方法未能广泛使用。,(B)湿热消毒与灭菌 1煮沸法:煮沸法消毒是使用最早的消毒方法之一。由于其方法简单、方便、经济、实用效果好,故今仍是一种常用的消毒方法。煮沸消毒的能力较强,一般在水沸腾后再煮515min,即可达到消毒目的。l00几乎能立即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立克次氏体、螺旋体和病

21、毒等。芽胞型菌则抗煮沸能力较强,一般要1h以上,甚至高达8 h之多。,如能在煮沸时加入增效剂,可以增强煮沸消毒效果,如在煮沸针尖时,加入l2%碳酸钠,煮沸5min即可达到灭菌要求,同时还要防止其生锈,保持它的锋利。零配件(如瓶塞穿孔器、接头、护套)的清洗处理中,加0.5%盐酸或氢氧化钠液煮沸亦起到增效的作用。,2高压蒸汽灭菌高压灭菌应注意以下各点:(1)必须将灭菌器内冷空气抽尽或排尽,空气的排尽程度与温度的关系极为密切(表22)。(2)合理计算时间。其时间的计算,应从灭菌器内达到温度要求时算起,至完成灭菌为止。一般下排气式高压灭菌器为12115min或ll530min。,高压灭菌器内压力和冷空

22、气排放与温度的关系,(3)包装与容器不宜过大,过紧,也不宜将物品放于铝饭盒内。(4)合理布放物品。不宜过多,一般为85%,且物品间留有空隙。(5)注意安全操作,每次灭菌前应检查灭菌器是否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尤其是安全阀是否良好,盖是否关紧。加热宜均匀,灭菌后减压不可过猛。压力表退回“O”处才可打开盖。6)为监测灭菌教果,可采用留点温度计或嗜热脂肪芽胞菌生物指示菌片。,热力灭菌法,高温杀灭細菌,焚烧-最彻底的灭菌方法,烧灼-直接用火焰灭菌方法,干烤-加热160-180 2小时,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与干热灭菌的比较,湿热灭菌法,加压蒸汽灭菌法,最有效的灭菌方法 121 2030分钟,煮沸消毒法,水

23、煮100 5分钟(繁殖体)2小时(芽胞),流通蒸汽消毒法,巴氏消毒法,间歇蒸汽灭菌法,水蒸汽100 1530分钟(繁殖体),反复多次流动蒸汽间歇加热灭菌,较低的温度(61 30分钟)杀灭致病菌,三、紫外线消毒杀菌原理与作用紫外线可分为长波段、中波段和短波段3组。以短波段2500265.0nm的杀菌力最强。一般多以2537nm作为紫外线杀菌波长的代表。紫外线照射能量较低,不足以引起原子的电离,仅产生激发作用,使电子处于高能状态而不脱开。当微生物被照射,此作用可引起细胞内成分,特别是核酸、原浆蛋白与酶的化学变化,从而使之死亡。,因紫外线是一种低能量的电磁辐射,故穿透力极差,空气中的湿度、尘粒对其均

24、有影响;在液体中,亦随深度增加而降低。各种杂质(盐、有机物等)均可影响紫外线作用,它不能透过固体物质。普通玻璃中有氧化铁,可阻挡紫外线。因此,它无法透过2mm厚的窗玻璃。但能透过石英,糊窗纸可透过2040;聚氯乙烯薄膜,开始时可透过30%,但6 h后,由于薄脱变质,透过率可以降至3以下。,消毒应用 1空气消毒紫外线的空气消毒,主要是利用局部空气先行照射消毒,然后随着空气的对流而使全室空气得到消毒。为获得最大的反射章,充分发挥紫外线的作用,紫外线灯上需装反光性强的铝制反光罩。(1)固定式照射:将紫外灯固定于天花板上,略高于人的头顶,向下照射;或固定于墙壁上,侧向照射。每分神照射产生的效果相当于换

25、气13次。每换气1次约可清除原菌数的632%。因紫外线对人体有害,此类适于无人在的情况。,2对水的消毒 紫外线消毒清水,装置的设计应使灯管不浸于水中。常用的直流式消毒装置呈管道状,紫外线灯管固定于液面上l cm左右处。水由一端进人,一端流出,流过的水层不宜太厚,一般不超过2 cm。,四微波灭菌法微波是指频率在303000MHz之间的电磁波。水可强烈地吸收微波,使其极性分子转动,分子间的磨擦而生热,且升温迅速,靠热力而灭菌。在数十秒至几分钟之内可达100150,并全部杀死液体中的微生物,适于水溶性注射液的灭菌。另外,固体药材饮片及固体制剂(丸剂、散剂、胶囊粉等)也含少量水分,微波能穿透到固体内部

26、,由表至里被均匀加热,而起干燥、灭菌的作用。多用于口服液体制剂的灭菌,有望用于注射液的灭菌。但可能对某些药品的PH值、含量、颜色有影响。,五、电消毒法 臭氧是以无声放电法产生的。在一对交流电极之间隔以介电体,当空气或氧气通过高压电极(60008000V)时,在具有足够动能的放电电子中,使氧分子电离,一 部分氧分子被聚合为臭氧。臭氧有很强的杀菌力,高效、广谱。有的医用高分予器材厂采用臭氧发生器进行了净化车间的空气消毒,效果甚为满意。,六、辐射消毒法(一)概况1957年,美国强生(Johnson)公司的一个分公司(Ethicon)首先应用辐照技术进行了手术缝合线的消毒。1958年。丹麦建立丁第一个

27、钴60辐射消毒装置。由于采用该方法消毒灭菌比热力消毒、环氧乙烷法具更优越的地方,即灭菌彻底、不污染环境、无残留毒性、能耗低、更适用于热敏怕湿材料的灭菌等优点,因此,发展非常迅速。,辐射消毒法使用评价 优点:(1)消毒效果可靠;(2)不引起温度升高,是一种“冷处理”灭菌;(3)节约能源;(4)不破坏包装,可长期保存;(5)穿透力强,适用于封装灭菌;(6)无残留毒性;(7)处理过程干燥,无消毒剂的沾污;(8)可连续灭菌;(9)无环境污染。缺点:(1)一次性投资大;(2)必须有经过专门训练的技术人员管理。,第三节化学消毒灭菌法,一、气体灭菌法 此法系指用化学思剂的气体或蒸汽对物品进行的灭菌。常用者为

28、环氧乙烷、甲醛、过氧乙酸、丙二醇、乳酸、戊二醛等。(一)环氧乙烷环氧乙烷具较强的扩散和穿透能力,作用快,对细菌芽胞、真菌和病毒等各种微生物均有杀灭作用,属于广谱灭菌剂。,1灭菌机理 环氧乙烷属烷化剂,它能与微生物的蛋白质、DNA等发生非特异性的烷基化作用,对菌体细菌的代谢产生不可逆性破坏。2应用范围 可用于对热敏感的塑料制品、橡胶制品、皮革制品、聚乙烯等包装的某些药品、工作衣敷料等。,二、表面消毒 大多数的化学消毒剂,仅能杀灭微生物的繁殖体,而不能杀灭芽胞,故一般用于表面消毒,即在控制的环境中减少细菌,维持无菌状态。选择的消毒剂必须是抗菌谱广的或有针对性的。(一)理想的化学消毒剂应县备的性质

29、使用情况下的高效;有效浓度低;作用速度快;性质稳定;无腐蚀性,低毒;易溶于水;可在低温下使用;不易受外界理化因素影响;无色、无味、无臭;无残留毒性;使用无危险性;价廉。,二)常用的消毒剂1醇类:醇类消毒作用较快,性质稳定,无腐蚀性,无毒性,能去污,起清洁作用,价廉易得。目前使用最为普遍的是乙醇。它属中效消毒剂,可杀死各种微生物,但不能杀灭细菌芽胞。杀菌机理是使菌体蛋白质变性。使用浓度75%。常用于皮肤及手的消毒。采取常用浓度,仅l0s就能杀灭绿脓杆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等。,2.表面活性剂:带阳电荷的季胺盐类化合物能被牢固地吸附于带有负电荷的细菌表面,破坏细菌质膜,使菌体成分漏出。这

30、类化合物列细菌繁殖体有广谱杀灭作用,且作用快而强,毒性亦较小,属于低效消毒剂(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和亲脂病毒。但不能杀灭芽胞、结核杆菌和亲水病毒)属于此类的药物有新洁尔灭(常用浓度0 l0.2%)、杜灭芬(O.01O.02%)、洗必泰(O.10.2%)。,3含氯类消毒剂溶于水中能产生次氯酸者称含氯消毒剂。这类消毒剂属中效消毒剂,常用于水的消毒。一般认为含氯类消毒剂杀菌机理是通过次氯酸的形成,由次氯酸分解形成新生态氧以及由消毒剂中含有氯的直接作用。因次氯酸不仅叫与细胞壁作用,且因其分子小,不带电荷;易于侵入细胞内与菌体蛋白质或酶发生氧化作用,而使微生物死亡。目前,我国常用者有漂白粉、次氯酸钙、

31、二氯异氰尿酸钠、氯胺T等。,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消毒剂,细菌,环境,种类,浓度,作用时间,菌龄,种类,有机物,温度,酸碱度,选择适当的消毒剂,第四章GMP与微生物,在药品生产中,由于受到各种要素(制药厂房环境的空气、制药用水、操作人员、物料、设备等)的影响,都可能导致药品的微生物污染。因此,GMP对各种要素都提出了防止污染的基本要求。中国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规定的检查项目包括细菌数、霉菌数、酵母菌数和控制菌检查。,推行GMP目的:消灭污染、混药、差错污染的定义:当一个产品存在有不需要的物质时,它即受到污染。污染的形式:尘粒污染、微生物污染,尘粒污染,尘粒污染:是指产品因混入不属于它的那些尘粒

32、而变得不纯净。尘埃、污物、棉绒、纤维以及我们的头发都是尘粒污染的潜在原因。临床资料表明:如药品被72m的尘粒污染了,尤其是静脉注射用药,可以导致热原反应、肺动脉炎、微血栓或异物肉芽肿等,严重的会致人死命。,微生物污染,微生物污染是指因微生物产生、附着而给特定的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如果细菌得到了必要的养料、一定量的水份和合适的温度,它们就能迅速繁殖,它们繁殖的速度快得惊人。通常一个细菌在仅仅24小时后可产生出281兆(百万)个的细菌。,传播污染的五大媒介,空气水表面人物料,不同环境中微生物量,单位:个/g,传播污染的四大媒介空气,空气:空气并不是产生污染的介质,但它是污染的危险携带者。充满微生物

33、的尘埃和水滴就是通过空气作为侵袭我们产品的媒介而成为重要的污染源的。当我们谈话、咳嗽和打喷嚏时,被污了的水滴正是不断地从我们的呼吸道中放入我们的工作场所。尘埃微粒正是通过空气流不间断地在我们整个药厂范围循环运行着。,!,空气中存在的尘埃微粒是含有微生物(细菌等)的。因此,空气是侵袭我们产品的污染物的主要媒介。这就是为什么要尽量保持空气洁净是极为重要的。,在药品生产中,减少空气中微生物数量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以下3种方法:空气洁净技术采用的过滤方法 过滤是最常用的方法。过滤介质种类很多,例如:纤维素、玻璃棉或人造纤维等。空气净化装置可用于整个房间如无菌操作室,也可只限于操作区域局部如超净工作台

34、。化学消毒方法 采用消毒剂作用于室内空气和物体表面。紫外线照射方法 采用紫外线对室内空气进行照射。,传播污染的四大媒介水,水:从理论上来讲,微生物在纯水中是不能生长的。但是,所有的各类水,不管怎样仔细地蒸溜或过滤,总会含有一定量的可溶性有机物和盐类。正是这些可溶性的物质可被微生物利用作为它们生长的养料源泉。在生产过程中,水是应用最广泛的原料之一。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药厂的卫生规程不仅必须仔细地控制用于生产过程的水,而且要控制好如何正确地用水来清洗我们的设备。,常用的对水消毒的方法,与空气消毒的方法一样,也是化学消毒剂、过滤与紫外线照射3种。化学消毒剂方法 对水的消毒以化学消毒剂方法较常用,效果也最

35、好。常使用次氯酸钠或通氯气。膜过滤法 适用于水系统的连续循环处理。紫外线照射法 在水系统中应用紫外线照射消毒,适用于需要特殊处理的水,一般在末端之前。这种方法因处理过的水无臭无味,而优于化学消毒剂方法;因不产生微生物移居滤器的现象,而优于膜滤器。在水系统中,这3种方法综合应用,设计安装在适当的位置。,传播污染的四大媒介表面,表面包括:天花板、墙壁、地面、设备、容器、工具或桌子;由于空气中的湿度,所有表面都包上一层含水的薄膜。这层薄膜由于静电吸引而饱含尘埃微粒,有很多时候,表面还覆盖一层油状物质,此层油膜易受到尘粒污染。表面因尘埃微粒和微生物由空气传播的回降而受到污染。,!,一个表面看起来很干净

36、,而实际上已经被千百万个微生物所污染,除非已经做了正确的消毒灭菌。,制药企业生产车间的厂房,库房及实验室都必须清洁整齐。建筑物表面不透水,光滑平整、无裂缝、接口严密、无颗粒物脱落,并能耐受清洗和消毒。设备、管道应易于拆卸、结构简单,便于清洁消毒。特别是药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容器,包括内包装容器,都应进行清洗和消毒。,人体不同部位所带细菌数量,人员的发菌量,洁净室内当工作人员穿无菌服时,静止时的发菌量为10300个/(min人),躯体一般活动时的发菌量为1501000个(min人),快步行走时的发菌量为9002500个(min人);穿平常衣服时发菌量为330062000个(min人);有口罩发菌量

37、:无口罩发菌量为(1:7)(1:14);咳嗽一次的发菌量为70700个,喷嚏一次的发菌量为400060000个。,人员污染的途径和方式,人的头发和皮肤水滴衣着化妆品和珠宝手饰生产过程中人们所引起的混杂和误差,人的头发和皮肤,每分钟从人类皮肤中要散发出约10,000个微生物?如果说,一小粒糖的空间中能装载4亿个微生物,那么,您想想看,在一股头发中可以容纳多少微生物呢?我们的手,也拥有大量的微生物。此外,在人们正常的日常活动中都接触大量微生物。,水滴,呼吸和咳嗽将产生出大量水滴,这种水滴既含有尘粒污染也含有微生物污染。口腔是对污染最为敏感的地区。一次咳嗽或喷嚏将把干百万个微生物引入工作环境内。,衣

38、着,从可洗涤的纺织物中,可能散发出棉绒和淀粉粒。而从羊毛、开士米和其它松软的针纺织物中也可能散落出纤维和磨损下的微粒。污染也可能通过我们的鞋子进入工作场所。,化妆品和珠宝手饰,发胶、气雾除臭剂、眼脸膏、香粉等,为微生物污染提供了极好的源泉。耳环、戒指、项链、手链能传播微生物污染。如果,一小片珠宝碎片落入一批产品中,则可能引起严重的尘粒污染。,生产过程中人们所引起的混杂和误差,由人引起的污染也可能来自于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混杂和误差。例如,当员工没有按照SOP进行工作时,车间的污染程度增加。让产品容器不加盖地存放,将导致产品污染。,物料系指原料、辅料和包装材料等。原辅料可能将大量的微生物带入到药物制

39、剂中。因此,选用符合标准的原辅料,将有利于控制药品和环境的污染水平。来源于动物的原料药或辅料(如明胶),有可能被动物病原体所污染;来源于植物的原料药或辅料可能被多种细菌、霉菌、酵母菌所污染。,传播污染的四大媒介物料,包装材料,特别是内包装材料,一方面包装药品,另一方面防止外界微生物进入药中。若处理不当,在药品储藏和运输过程中,极易引起污染,造成严重后果。总之,包装材料应考虑不同需要加以清洁或消毒处理进行合理封装。原辅料的处理方法因药物类型而异,许多原辅料需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原辅料在储藏过程中必须注意环境条件。原则是尽量减少微生物数量,预防发生污染。,微生物污染导致药物变质的因素 药品的生产、

40、储存、使用的全过程,都有因微生物污染而导致药物变质的因素。而药物变质,一般需要很高的微生物污染程度。也就是说,微生物面广、量大的繁殖才出现显著的易被觉察的损坏现象。,防止微生物污染的原则1.了解污染源对药品生产全过程可能造成污染的来源,进行深入的了解研究,从而设计一个完好的生产工艺,制定规章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从各个环节采取消毒和卫生措施来防止微生物污染,使产品达到所要求的卫生学质量,包括稳定性及各种微生物参数。2.进行微生物监测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应按GMP要求不断进行各项微生物卫生学监测。例如:对洁净室空气中的浮游菌、沉降菌的监测;对无菌设备清洁灭菌的验证;对非无菌药品进行细菌和活菌数测定和

41、病原菌的限制性检查等。,药品生产人员卫生注意事项,新进人员的健康检查:药品生产企业在招收新职工时,一定要对新职工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要确保新进厂的职工不患有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另外还要根据新进职工安排的具体岗位性质再确定其它具体检查的项目。建立生产人员健康档案:药品生产企业应对职工建立个人健康档案,以便于检查、了解、追踪个人健康好坏的状况 培养药品生产人员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洁净区生产人员要求,如何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剪指甲 定期洗澡、勤理发 勤换衣服、勤洗工作服 在生产区内做到三个严禁:禁止吃东西、禁止吸烟、禁止大声喧哗,人员卫生净化要求1.鞋的净化:可使用一种地垫,它具有粘性表

42、面,能杀灭细菌并经抗静电剂的处理,可除去人员脚上的尘粒。2.工作服的净化:工作服的使用,可沉积吸附大量微生物和不清洁物,衣服本身也会散发纤维屑,故应经常清洁、灭菌。3.手的净化:手是交叉污染的媒介,要教育生产人员警惕对产品的污染。用消毒皂和流水洗。,洁净区生产人员要求,4.头罩:头罩必须把全部毛发遮住。5.口罩:常用的口罩由46层纱布制成。带口罩一定要遮住口、鼻;不能带潮湿的口罩;使用不应超过4h;不可正反两面使用。表17 纱布阻留细菌的效率(洗涤15次)口罩结构 阻菌率()2层 74 3层 79 4层 88 5层 97,洁净区工作人员要尽可能少而精,只有工作需要时才能进入;操作人员在洁净区动作尽量要缓慢,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人的发尘量;洁净区的门应关紧,避免不必要的移动,以保持洁净区的风速、风量、风型和风压;如果是无菌区的话,操作人员的自我约束就更多,要严格按无菌操作规程执行。,日常工作,生产前开启紫外灯灭菌;生产结束后岗位人员的工作:彻底清洁生产现场和设备表面;生产结束后灭菌人员的工作:用消毒剂擦拭顶(包括高效送风口)、墙壁、地面等,并开启紫外灯;定期进行消毒;,GAME OVE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