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上海市环境影响评价评价制度执行情况的评估.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287743 上传时间:2023-10-14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4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案例上海市环境影响评价评价制度执行情况的评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教学案例上海市环境影响评价评价制度执行情况的评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教学案例上海市环境影响评价评价制度执行情况的评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教学案例上海市环境影响评价评价制度执行情况的评估.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教学案例上海市环境影响评价评价制度执行情况的评估.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案例上海市环境影响评价评价制度执行情况的评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案例上海市环境影响评价评价制度执行情况的评估.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上海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执行情况(19912000)评估Evaluation of implementation of EIA in Shanghai during 1991 to 2000,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科学系2004年4月,教学目标 GOALS,本案例侧重于上海市在19912000年间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情况的评估,通过对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结果的讲解,让学生了解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具体执行和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的方向。尝试开展研究性教学,通过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评估思路和评估方法的介绍,使学生初步了解进行环境政策研究的一般研究方法,可以开展类似的研究工作。本案例教学以教师课堂讲解

2、为主,学生参与讨论为辅。,提纲 OUTLINE,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背景Background of EIA system 评估技术路线 Technique road样本选择与样本分析 EIS Choosing and analysis评估方法 Evaluating methodology评估结果与分析 Outcomes and analysis结论与建议 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背景(1)Background of EIA system,中国EIA制度背景 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1986年,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

3、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93年起,陆续发布了多项EIA技术导则1998年11月,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标志着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2002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背景(2)Background of EIA system,上海市EIA制度背景 1985年4月,上海市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条例1988年,上海市环境影响评价指南1988年1月,上海市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办法1994年12月,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1995年1月,上海市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办法等上海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主要在国家和上海地方的有关环保及行政法规体系框架内运作;以上地方法规

4、都结合上海地方情况对环境影响评价明确提出了执行要求、相应责任和技术指导。,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背景(3)Background of EIA system,19912000上海市EIA制度执行概况 上海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20世纪90年代后的迅速发展也带动了本市EIA的发展。上海市目前有环境评价单位近40家,其中甲级证书单位13家。1994年后每年完成的报告书约100本,其中由市环境保护局审批的约3060本。上海市的EIA工作,特别是一些重大项目的EIA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评估技术路线 Technique road,评估技术路线 Technique road,技术路线示意图

5、,样本选择与样本分析(1)EIS Choosing and analysis,样本选取的原则与方法时间与地区时间上主要收集近10年来的EIA报告书,考虑到我国大部分EIA导则都是在1994年之后才颁布,所以选取报告书以1995年1999年为主。考虑到收集报告书的能力和范围,报告书收集地区以上海市为主,同时选择少量外省市较有代表性的报告书。行业与项目性质 尽可能根据各行业EIA报告书的数量比例,兼顾全面性,选择各行业的报告书。在建设项目性质上,以项目EIA报告书为主,区域EIA报告书作为补充。,样本选择与样本分析(2)EIS Choosing and analysis,样本选取的原则与方法建设项

6、目有一定的影响和代表性 尽可能选择那些具有一定影响和代表性的建设项目,如地铁、轻轨、知名度较高的房地产(如金茂大厦),以能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选择在某些方面具有代表性,如在某个环境要素影响分析、公众参与或其它方面工作比较突出的报告书。,样本选择与样本分析(3)EIS Choosing and analysis,选择的环境影响报告书(EIS)本文共选取了19912000年10年间的36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EIS)进行EIA有效性的实证研究,,选择的环境影响报告书(EIS)样本,上海市金桥出口加工区一期(4Km2)环境评价与规划研究报告书东海平湖油气田开发工程环

7、境影响报告书上海八万人体育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上海美蓓亚精密机电有限公司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德合资1.8万吨/年聚碳酸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上海“梧桐花园”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豫园商业旅游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上海第十印染厂迁建配套开发高档阔幅织物、狭改阔形成一条1800系列印染色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上海冶炼厂进口3000吨废杂铜加工再生金属环境风险评价上海真建住宅区建设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上海市六里现代生活园区环境质量影响评价南外滩地区建设环境影响报告书,选择的环境影响报告书(EIS)样本,金茂大厦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上海莘莘学子创业园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金山区枫泾水质净化厂工程项目环境影

8、响报告书上海飞轮有色冶炼厂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上海正雅实业有限公司生态良性循环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地铁一号线延伸段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估上海市轨道交通明珠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第三代上海桑塔纳轿车”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上海陇西50万立方米/日水厂及其厂外增压泵站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百事可乐(中国)有限公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石洞口城市污水处理厂(80万m3/d)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上海旭电子玻璃有限公司大屏幕彩管成型、研磨生产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选择的环境影响报告书(EIS)样本,上海汉殷药业有限公司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外合资上海沃尔沃客车有限公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上

9、海真空电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一体化T5直管荧光灯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苏申外港线(周庄关王庙)航道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上海恒寿堂药业有限公司厂区建造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宝钢集团上海浦东钢铁有限公司特钢分厂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太湖流域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我国沿海新经济开发区环境的综合研究:福建省湄洲湾开发区环境规划综合研究(总报告)上海石油化工总厂三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兰州市西固地区发展环境影响评价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九五”第一阶段基建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上海市化学工业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评估技术路线 Technique road,技术路线示意图,样本选择与样本分析

10、(4)EIS Choosing and analysis,时间与地区选取EIS时段为19912000年,前5年所选EIS数量较少,后5年数量渐增加,以1998年为最多。上海市共31本,5本选自外省市。,样本选择与样本分析(5)EIS Choosing and analysis,行业分布与建设项目性质行业主要分为工业类、基础设施类、区域开发类、房地产类和小区开发类。在总共36本EIS,有30本为项目层次的EIA,有6本为区域EIA。,样本选择与样本分析(6)EIS Choosing and analysis,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分布所选取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有18本由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完成,占50,

11、有13本来自上海市机电设计研究院、上海市高校环境工程公司、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化工部上海化工设计院等11家评价单位,其余由外省市评价单位完成。,样本选择与样本分析(7)EIS Choosing and analysis,样本的代表性分析小结从以上三方面可以看出,所选取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年度分布全面且着重于近5年,行业分布面广且比例恰当,评价单位选择也符合上海市的实际情况,其代表性基本上可以满足实证研究的要求。,评估技术路线 Technique road,技术路线示意图,评估方法(1)Evaluating methodology,评估指标EIA启动时间是否提出并着重解决关键的环境影响

12、和环境问题是否提出替代方案及进行比较是否涉及累积影响是否开展公众参与及参与程度是否包括后期的环境监测计划是否进行清洁生产分析及对项目布局或工艺的影响是否提到建设项目的由来、概况、决策过程、发展前景及其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联系,EIA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方法(2)Evaluating methodology,EIA启动时间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启动A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之后启动B项目完成设计后启动C项目建设期和投产期启动D,评估方法(3)Evaluating methodology,是否提出并着重解决关键的环境影响和环境问题主要环境影响和环境问题单列一章或一节,并在结论中突出强调A在内容中说明主要环境影响

13、和环境问题,并在结论中突出强调B在内容中说明主要环境影响和环境问题 C在内容中没有说明主要的环境影响和环境问题D,评估方法(4)Evaluating methodology,是否涉及累积影响有较多的累积影响考虑(时空范围扩大,考虑相关项目)A有一定累积影响分析(只扩大时空范围)B在内容中有与累积影响相似的分析或考虑C无累积影响方面的考虑D,评估方法(5)Evaluating methodology,是否提出替代方案及进行比较提出多个(2个以上)替代方案进行环境经济效益的定量化比较 A提出1至2个替代方案进行环境经济效益的定量化比较B提出替代方案进行定性比较 C无替代方案 D,评估方法(6)Ev

14、aluating methodology,是否开展公众参与及参与程度开展了全面(包括居民走访、问卷调查、开展坐谈会等形式)的公众参与,在报告书中有专门针对普通公众阅读的章节 A开展了全面的公众参与,在报告书中有公众参与内容,但没有专门针对普通公众阅读的章节B以问卷调查形式等简单形式开展了公众参与,报告书中有公众参与内容 C未开展公众参与,报告书中无公众参与内容D,评估方法(7)Evaluating methodology,是否包括后期的环境监测计划有详细的后期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计划,有专门章节 A有一般性的后期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建议,有专门一节 B提到后期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内容,无专门章节 C

15、无后期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内容 D,评估方法(8)Evaluating methodology,EIA是否进行清洁生产分析及对项目布局或工艺的影响进行详细的清洁生产分析,有专门章节A进行一般的清洁生产分析,有专门一节B有提到进行清洁生产分析的思想和内容C没有进行清洁生产分析D,评估方法(9)Evaluating methodology,是否提到建设项目的由来、概况、决策过程、发展前景及其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联系有专门章节或大量篇幅论述建设项目的由来、概况、决策过程及、发展前景其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联系 A有一定篇幅的内容中论述建设项目的由来、概况、决策过程、发展前景及其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联系 B只是

16、在前言、概述或结论中提及建设项目由来、概况、决策过程、发展前景及其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联系 C只是在前言、概述或结论中提及建设项目的由来、概况D,评估技术路线 Technique road,技术路线示意图,评估结果与分析(1)Outcomes and analysis,评估结果统计总表,评估结果与分析(指标一)Outcomes and analysis,指标一:EIA启动时间只有5本(占13.9)报告书在规定的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有17本(占47.2)报告书是在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之后才开始;有10本(占27.8)是在项目完成设计后才开始;有4本(占11.1)是在建设期或投产后补做报告书。,评估结

17、果与分析(指标一)Outcomes and analysis,指标一:EIA启动时间的评估结论由此可见,有31本(占86.1)报告书不符合有关法规和条例关于评价时段的规定,这反映出目前的EIA工作滞后于建设项目的审批过程,不能在项目建设的早期有效地介入到项目决策中去,现有的这些法规没有得到切实的遵守和执行。特别是有14本(占38.9)报告书是在完成设计之后开始,,只能在末端治理和防范上发挥作用。至于有4本(占11.1)报告书在建设期或投产期完成,则完全是为了被动地应付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和建设项目管理条例的规定,已失去了环评作为预防性手段的作用。,评估结果与分析(指标二)Outcomes and

18、analysis,指标二:是否提出并着重解决关键的环境影响和环境问题有14本(占38.9)报告书能够说明关键的环境影响和环境问题(KEI&KEP),单独列章节,并在结论中强调有9本(占25.0)报告书能够在内容中说明KEI&KEP,并在结论中强调有12本(占33.3)报告书能够在内容中说明KEI&KEP只有1本(占2.8)报告书没有说明KEI&KEP,评估结果与分析(指标二)Outcomes and analysis,指标二:是否提出并着重解决关键的环境影响和环境问题结论由此可见,绝大多数报告书都能强调并将工作重点放在主要的环境问题和环境影响上,但也有个别报告书在这方面没有重点,只是按环境要素

19、平铺直叙。另外,有13本(36.7)报告书没有在结论中强调主要环境问题和环境影响,不易引起决策人员的重视,有待改进。,评估结果与分析(指标三)Outcomes and analysis,指标三:是否提出替代方案及进行比较其中1本进行多个替代方案分析(此报告书为水利工程类,替代方案未涉及环境经济效益),1本进行了两种污染治理方案的对比分析,1本进行了三种不同选址方案的简单定性分析,各占2.8;其它33本(占91.6)均未进行替代方案分析。,评估结果与分析(指标三)Outcomes and analysis,指标三:是否提出替代方案及进行比较的评估结论只有3本(占8.3)报告书进行了替代方案分析,

20、由此可见,绝大多数环评均未考虑进行替代方案分析,这一方面可能是环评启动时间大多滞后于项目可行性研究造成的结果,另一方面也与导则规定难于操作,环评人员没有进行替代方案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时间和精力有关。,评估结果与分析(指标四)Outcomes and analysis,指标四:是否涉及累积影响只有1本(占2.8)报告书从扩大时空范围,考虑相关项目方面进行了累积影响的研究有13本(占36.1)报告书扩大了环境影响的时空范围有3本(占8.3)报告书有与累积影响相类似的分析有19本(占52.8)报告书完全没有考虑累积影响。,评估结果与分析(指标四)Outcomes and analysis,指标四:是

21、否涉及累积影响的评估结论由此可见,在目前我国有关法规尚未要求开展累积影响评价的情况下,有14本(占38.9)报告书能够从扩大时空范围,或从考虑相关项目方面进行累积影响分析,采用的主要方法有项目与环境规划相容性分析、与同类已有和规划项目相互影响分析、总量控制、广义的社会经济影响分析,这说明现行的环评制,度体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考虑累积影响问题。另外有19本(占52.8)报告书完全没有考虑累积影响,局限于传统的直接影响,即气、水、声、固废影响的分析,有待改进。,评估结果与分析(指标五)Outcomes and analysis,指标五:是否开展公众参与及参与程度所有36本(占100)报告书均没有专门

22、针对普通公众阅读的章节有6本(占16.7)报告书开展了包括居民走访、问卷调查、开座谈会等形式的公众参与,有4本(占11.1)报告书只开展了问卷调查形式的公众参与有26本(占72.2)报告书没有开展任何形式的公众参与。,评估结果与分析(指标五)Outcomes and analysis,指标五:是否开展公众参与及参与程度评估结论所有36本(占100)报告书均没有专门针对普通公众阅读的章节,说明目前在开展公众参与的环评工作中,公众参与也仅仅局限在早期的调查阶段,不能在报告书完成之后对其发表意见,也没有参与项目最终决策的机会。由此可见,有10本(占27.8)报告书包含有公众参与的内容,全部局限于环评

23、报告书编写阶段,而且其中有4本只是开展了简单的问卷调查工作,另有近75%的环评没有开展任何公,众参与,说明我国环评中的公众参与开展范围非常有限且形式比较简单,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公众参与还没有成为环评报告书的重要内容,不论是公众参与的形式、规模、还是开展的方式方法,都需要进一步加强。,评估结果与分析(指标六)Outcomes and analysis,指标六:是否包括后期的环境监测计划有7本(占19.4)报告书包括了详细的后期环境监测和管理计划,并有专门的章节论述;有8本(占22.2)报告书提出了一般性的后期环境监测和管理计划;有4本(占11.1)在内容中提到要开展后期环境监测和管理;有17本

24、(占47.2)没有后期环境监测和管理计划方面的内容。,评估结果与分析(指标六)Outcomes and analysis,指标六:是否包括后期的环境监测计划评估结论由此可见,有15本(占41.6)报告书包括了后期环境监测和管理计划内容,反映出现行的环评已经开始重视与后期的环境管理相结合,从全过程的角度控制环境问题。但还有21本(占58.4)报告书只是提到或没有包括后期环境监测和管理计划内容,反映出在,这方面还存在着认识不足和工作局限性,需要用法规和条例的形式做出相应的规定。,评估结果与分析(指标七)Outcomes and analysis,指标七:EIA是否进行清洁生产分析及对项目布局或工艺

25、的影响只有3本(占8.3)报告书进行了详细的清洁生产分析有4本(占11.1)报告书进行了一般的清洁生产分析有4本(占11.1)提到清洁生产分析的思想和内容有25本(占69.4)没有进行任何形式的清洁生产分析。,评估结果与分析(指标七)Outcomes and analysis,指标七:EIA是否进行清洁生产分析及对项目布局或工艺的影响的评估结论由此可见,只有7本(占总数的19.4,占工业项目总数的50)报告书包括了清洁生产分析的内容,这7个评价项目多为大中型工业企业项目,污染比较严重,说明清洁生产分析在传统上污染较严重的行业中已经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在29本(占80.6)没有进行清洁生产分析的报

26、告书中,其评价项目多是非工业类项,目,这说明清洁生产分析的应用范围还比较窄,在非工业领域尚未充分开展,这可能与这些行业污染比较轻微,清洁生产分析的理论和方法不够全面有关。,评估结果与分析(指标八)Outcomes and analysis,指标八:是否提到建设项目的由来、概况、决策过程、发展前景及其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联系只有1本(占2.8)报告书用较大量篇幅论述建设项目的由来、概况、决策过程、发展前景及其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联系有8本(占22.2)报告书用一定的篇幅论述建设项目的由来、概况、决策过程、发展前景及其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联系有7本(占19.4)报告书在前言、概述或结论中论述建设项目的由

27、来、概况、决策过程、发展前景及其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联系其余20本(占55.6)中是在前言、概述或结论中论述建设项目的由来、概况。,评估结果与分析(指标八)Outcomes and analysis,指标八:是否提到建设项目的由来、概况、决策过程、发展前景及其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联系的评估结论由此可见,有9本(占31.0)报告书认识到应该将项目放在所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来考虑项目的环境问题,并认识到环评在项目的决策过程中应发挥的作用。有27本(占69.0)报告书编写的背景仍局,限于传统的项目由来、概况等内容,缺乏环评应为项目决策服务和促进区域持续发展的认识。,评估技术路线 Technique

28、 road,技术路线示意图,结论与建议(1)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结论 Conclusions结论一:大多数(86.1)报告书在启动时间上不符合有关法规和条例关于评价时段的规定,目前的EIA工作滞后于建设项目的审批过程,不能在项目建设的早期有效地介入到项目决策中去,现有的这些法规没有得到切实的遵守和执行。这种情况下使环评失去了发挥作用的时间和机会。,结论与建议(2)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结论 Conclusions结论二:绝大多数(97.2)报告书都能强调并将工作重点放在主要的环境问题和环境影响上,只有个别报告

29、书在这方面没有重点,只是按环境要素平铺直叙。有小部分(36.7)报告书没有在结论中强调主要环境问题和环境影响,不易引起决策人员的重视,有待改进。,结论与建议(3)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结论 Conclusions结论三:只有个别(8.3)报告书进行了定性或非常简单的定量替代方案分析,绝大多数(91.6)均未进行替代方案分析。这一方面可能是环评启动时间大多滞后于项目可行性研究造成的结果,另一方面也与导则中的规定难于操作、环评人员时间、精力和专业知识有限有关。,结论与建议(4)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结论 Concl

30、usions结论四:在目前我国有关法规尚未要求开展累积影响评价的情况下,有小部分(38.9)报告书采用项目与环境规划相容性分析、与同类已有和规划项目相互影响分析、总量控制、广义的社会经济影响分析等方法,从扩大时空范围,或从考虑相关项目方面进行累积影响分析,这说明现行的环评制度体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考虑累积影响问题。,结论与建议(5)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结论 Conclusions结论五:大多数(72.2)报告书没有开展任何形式的公众参与。在开展公众参与环评中,公众参与只是局限于环评报告书编写阶段;另外,公众参与开展范围非常有限、形式简单,还没有成为环评

31、报告书的重要工作和内容。,结论与建议(6)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结论 Conclusions结论六:有小部分(41.6)报告书包括了后期环境监测和管理计划内容,反映出现行的环评已经开始重视与后期的环境管理相结合,从全过程的角度控制环境问题。但多数(58.4)报告书只是提到或没有包括后期环境监测和管理计划内容,需要用法规和条例的形式对此作出相应的规定。,结论与建议(7)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结论 Conclusions结论七:只有少数(19.4)报告书包括了清洁生产分析的内容,且多为污染较重的大中型工业企业项目,

32、说明清洁生产分析在传统上污染较严重的行业中已经得到了一定的重视(注:工业项目有50进行了清洁生产分析);大多数(80.6)没有进行清洁生产分析,清洁生产分析在非工业领域开展极少。,结论与建议(8)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结论 Conclusions结论八:有部分(31.0)报告书认识到应该将项目放在所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来考虑项目的环境问题,并认识到环评在项目的决策过程中应发挥的作用。大多数(69.0)报告书编写的背景仍局限于传统的项目由来、概况等内容。,结论与建议(9)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建议Recommendations关于提前启动环评时间开展替代方案分析开展累积影响评价深化环评中的公众参与强化后期环境监测与管理加强清洁生产分析关于环评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谢谢,再见。Thank you and good by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