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第二章-消化系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课件:第二章-消化系统.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系统解剖学内脏学,河北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武继军,概述,组成 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系统 特点 1、大部位于胸、腹和盆腔内 2、孔道直接或间接通于外界 3、新陈代谢功能 4、在发生上关系密切,总论,系统解剖学消化系统,河北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武继军,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系统,消化管;(指从口腔到肛门之间的长度大约9m左右的管道),消化腺,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大消化腺(肝、胰、大唾液腺),小消化腺,消化管-口腔,有四壁上壁:为腭下壁:为口腔底两侧壁:为颊,口腔向前以口裂通体外;向后以咽峡与咽相通。,口唇:分为上唇和下唇。当人闭嘴时,口唇实际上就是口腔的前壁。上唇和下唇之间
2、有一裂隙称口裂。,上唇的前正中线上有一纵行的浅沟,称人中。其中上1/3交点称人中穴,可用来抢救急性昏迷的病人。,牙,牙的分类,根据牙的位置可分为:上牙(位于上牙槽内)下牙(位于下牙槽内)根据牙的年龄可分为:乳牙(出生后5个月左右开始长出至6周岁左右开始脱落)恒牙(乳牙脱落后从新长出的新牙,伴随人的终生,脱落后不再长出),根据牙的形态乳牙可分为:切牙(2个)、尖牙(1个)、磨牙(2个)。恒牙可分为:切牙(2个)、尖牙(1个)、前磨牙(2个)、磨牙(3个),以上数目是取上牙或下牙的左侧半或右侧半来说的。故乳牙共20个,恒牙共32个。但是人的第三磨牙往往不长出或长出不全称智齿,故成人牙齿在28-32
3、颗之间。,牙的结构,牙冠(露在口腔内的部分)牙根(长在牙槽内的部分)牙茎(位于牙冠和牙根之间),牙主要由牙质构成,在牙冠的表面有一层极坚硬的物质称牙釉质。损伤后,更易继续向深层损伤牙髓,称龋齿。在牙茎的周围有一层红色的组织,称牙龈。,口腔以牙齿为分界线,分为口腔前庭和固有口腔。,腭,为口腔的上壁,由上颌骨的腭突、腭骨、腭软骨为支架,表面覆盖着粘膜构成。,在上腭后缘的中部有一斜向后下的突起,称悬壅垂;从腭垂向两侧各有一黏膜皱襞,前方的称腭舌弓,连于舌根;后方的称腭咽弓,连于咽腔壁。,腭扁桃体,在腭舌弓和腭咽弓之间有一窝,称扁桃体窝;内有腭扁桃体。,咽峡,左右两侧的腭舌弓以及腭垂和舌根围成的口径,
4、称咽峡;为口腔通向咽腔的门户。,主要有舌肌来构成,表面被覆粘膜。,分为舌尖、舌体和舌根三部分。舌尖和舌体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线,而舌体和舌根之间的上面有一V形界沟。,舌,舌乳头,舌上面的粘膜上有三种突起,称舌乳头。丝状乳头:细丝状 白色 数量最多 遍布舌上面菌状乳头:小突起状 红色 数量较少 点缀在丝状乳头之间轮廓乳头:大突起状 红色 数量最少7-11个 位于v形界沟的前方,丝状乳头感受舌的一般感觉;菌状乳头和轮廓乳头感受舌的味觉。,舌的下面有一条从舌尖到舌根的纵行粘膜皱襞,称舌系带。舌系带根部两侧各有一突起,称舌下阜,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的共同开口。从舌下阜向外侧走行有一条横行粘膜皱襞,称舌下襞
5、,其深层有舌下腺。,舌的下面,口腔内三对大唾液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前者位于下颌骨体内下方,后者位于舌下襞的深层;二者共同开口于舌下阜。,腮腺:位于耳廓的前下方。腮腺管起自腮腺的前缘向前横过咬肌的表面,在咬肌的前缘垂直穿过面颊,开口于平对上颌第二磨牙的颊粘膜上。,咽,咽为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共用的一节管道。其长度大约为12cm左右。上起自颅底,下续食管。,咽腔分为三部咽腔鼻部:前通鼻腔咽腔口部:前通口腔咽腔喉部:前通喉腔,在咽腔鼻部,下鼻甲后方1cm左右,有一开口,称咽鼓管咽口。,食管,全长25-30cm,上端平环状软骨弓接续咽,下端在第11胸椎左侧接续胃的上口-贲门。,食管起自咽后,一开始走在
6、气管的后方,然后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后,穿过膈的食管裂孔进入腹腔,与贲门相接。,食管全长有3个生理性狭窄,第一狭窄:位于起始处,距中切牙15cm第二狭窄:位于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距中切牙25cm第三狭窄:位于穿膈的食管裂孔处,距中切牙40cm,这三个狭窄,是食管癌好发区,且是异物嵌顿处。,腹部的标志线,上横线:通过左右肋弓最低点的直线;下横线:通过左右髂前上棘的直线;两条垂线:通过腹股沟韧带中点。,为了大致确定腹腔脏器的位置,我们利用腹部的4条标志线把腹部分为9个区。,9个区是脐区:肚脐所在的区域;左右腰区:脐区两侧的区域;腹上区:脐区上方的区域;左右季肋区:腹上区两侧的区域;腹下区:脐区下方的区
7、域;左右腹股沟区:腹下区两侧的区域。,胃,胃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胃的形态:胃有上下两口、前后两面、大小两弯、分为三部。上口为贲门,位于11胸椎的左侧;下口为幽门,位于第一腰椎的右侧,接续十二指肠。大小两弯为胃小弯和胃大弯,分别是胃的上缘和下缘。,胃的三部是胃底:贲门所在水平线以上的部分;幽门部:接近于幽门的部分,又分为幽门管和幽门窦;胃体:胃底和胃体之间的部分。,角切迹,十二指肠,十二指肠长约25cm左右,全长呈C字形包裹着胰腺的胰头。其上端接幽门,下端接续空肠。,其走行为:,十二指肠在第一腰椎的右侧与幽门相接,一开始向右后方走行(十二指肠的上部)到达肝门下方时候急转向下(
8、十二指肠的降部)下降两个椎体的高度又向左拐弯(十二指肠的水平部)到达脊柱左侧时又向上拐弯上升一个椎体的高度(十二指肠的升部)又向前拐弯与空肠相接。,根据其走行十二指肠又可分为4部十二指肠上部:又称球部,在第一腰椎右侧接续幽门后走向右后方,在肝门附近向下移行于降部;十二指肠降部:下降2个椎体的高度至第2腰椎水平位置向左拐接续十二指肠水平部。,在十二指肠降部的左后壁的中部,有一较大突起,称十二指肠大乳头。它为胆总管和胰管的共同开口。,十二指肠水平部:接续降部后,向左走行至第2腰椎的左侧,在向上移行为十二指肠升部。十二指肠升部:上升1个椎体的高度,向前下移行为空肠.,空肠回肠都是消化管吸收能力最旺盛
9、的部位,但是它们还是有一些区别的。表现在:,空肠,回肠,粗,细,血管丰富,血管少,颜色红,颜色淡,粘膜皱襞高而密,粘膜皱襞低而疏,只有孤立淋巴滤泡,还有集合淋巴滤泡,大肠,长度大约1.5m,又分为盲肠、结肠、直肠。大肠明显比小肠粗,此外,盲肠和结肠还有三个特征性结构:,结肠带:三条,互成120分布于肠管周围。结肠袋:为一个个的囊状突起。肠脂垂:为肠管周围一个个脂肪垂。,盲肠,长约6-8cm,位于右髂窝内,向上移行为结肠。内腔有两个开口:回盲口:为回肠在盲肠上的开口;有回盲瓣。阑尾的开口:位于回盲口下方2cm,为阑尾在盲肠上的开口。,阑尾又称蚓突,长约7-9cm。一端连接盲肠;另一端为盲端且游离
10、(位置不固定)。,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在右髂前上棘和肚脐连线的中外1/3的交点。,结肠,又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其长度大约为15cm、50cm、20cm、45cm,结肠左曲、结肠右曲,直肠,又分为直肠盆部和直肠肛门部。,直肠盆部:略直肠肛门部:又称肛管,其腔壁上有纵行的粘膜皱襞,称肛柱;肛柱下端之间横行的粘膜皱襞称肛瓣;肛柱下端和肛瓣围成的腔隙称肛窦;肛柱下端和肛瓣形成的锯齿状线条称齿状线;齿状线下方颜色深且光滑的区域称肛梳。,肛柱和肛梳深层有丰富的静脉从,由于某些原因造成静脉从曲张、破裂、出血、感染,称痔疮。齿状线以上发生痔疮,称内痔;以下发生痔疮,称外痔;上下都发生称混合痔
11、。,肛门内外括约肌(略),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消化腺,小消化腺:杂和在消化管的管壁上,用肉眼看不见。大消化腺:是单独的器官,没有杂和在消化管壁上。又包括口腔内三对大唾液腺、腹腔内的肝和胰,肝,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肝的形态为上下两面:上突隆,下凹陷前后两缘:前锐利,后钝缘左右两叶:左狭小,右宽大,肝的上面有两条韧带:镰状韧带(矢状位)和冠状韧带,肝脏下面有H形沟,左纵沟:内有肝圆韧带右纵沟:内有胆囊横沟:又称肝门,内有 门静脉、肝固有 动脉、胆总管等。,门静脉收纳腹腔内不成对脏器的静脉血,为肝的功能血管;肝固有动脉为肝的营养血管;胆总管(后续)。,肝的体表投影
12、,肝的上界的体表投影:右侧腋中线与第七肋和交汇点、右锁骨中线和第五肋交汇点、剑突和胸骨体交汇点、左锁骨中线和第五肋的交汇点等这5个点的连线既是。,肝下界的体表投影:右肋弓的最低点、右侧8、9肋软骨交汇点、剑突下方3-5cm的点、左侧7、8肋软骨交汇点等4个点的连线即是。,肝上界和下界体表投影连线所围成的区域即为肝的体表投影。,输胆管道,包括胆囊、胆囊管、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胆总管,胆囊:位于右纵沟内,具有贮存和浓缩胆汁的作用。分为胆囊底、胆囊体、胆囊颈和胆囊管四部分。,胆囊底露出肝的前缘,其体表投影为腹直肌外侧缘与右肋弓交界处。可作为胆囊触诊标志。,肝脏分泌的胆汁由肝左管、肝右管出肝,汇入肝总管。肝总管和胆囊管会合成胆总管,胆总管和胰管会合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位于第一腰椎到第三腰椎之间的前方;分为胰头、胰体和胰尾。胰头被十二指肠形成的C字形包裹着。在胰腺的中央有一条管道,称胰管。和胆总管会合,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胰腺,胆总管和胰管汇合处膨大,称肝胰壶腹。有肝胰壶腹括约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