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做好培优辅差工作.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291949 上传时间:2023-10-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如何做好培优辅差工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师如何做好培优辅差工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师如何做好培优辅差工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如何做好培优辅差工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如何做好培优辅差工作.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师如何做好培优辅差工作学校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因材施教,在坚持全面发展的同时,要注重对优生的培养,加强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更要注重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简而言之,也就是常说的让差生不差,优生更优。因此,我们老师在长期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认识到培优辅差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个班级的成绩决不可能都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即便是再好的班级也不例外。有的学生学习时能心领神会,有的学生则不知所云,反应迟钝,接受能力差,其成绩实在令人担忧。面对这表现各异的学生、我们应该怎样来做好培优辅差的工作呢?一、做到心中有数,这是做好转化的基础。做到心中有数,既要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又要掌握学生的成绩情况。数学教师通

2、过一阶段的教学,应弄清楚哪些学生成绩好些,哪些学生成绩差些;好在哪里,又差在哪里,谁强谁弱。这就要求老师工作仔细些、认真些、踏实些,也要辛苦些,不然,所谓的培优辅差工作就只会是一句漂亮的空话。二、要采取具体的行之有效的得力措施。既然优生差生已是客观存在,我们就要正视这一客观现实因材施教。对优生我们除肯定他们的学习成绩和积极性外,还要及时防止他们可能产生的骄傲自满情绪。这还不够,还要针对他们求知欲强的特点,适当给他们拓宽知识面,让他们吃得好,吃得饱。对差生则要先肯定他们的长处,关心他们的学习,再帮助他们分析考试失利的原因,及时防止他们可能产生的自暴自弃思想苗头。还要针对他们基础薄弱的情况,从基础

3、入手。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这些学生的成绩之所以差,就在于他们的基础知识没打牢固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应该抽出一定时间给他们补缺补漏,给学生架座桥、指条路。三、要做到持之以恒。培优辅差工作是件极其繁重而辛苦的工作。我们老师不能只凭一时心血来潮,凭一时的热情和冲动;不能指望仅仅个别辅导两三次,学生的水平就会大幅度提高,那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要使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必须把培优辅差工作当成经常性的工作来抓,要满腔热忱、坚持不懈地去做。即使遇到了困难和挫折,也不能灰心丧气、半途而废,而要迎难而上、奋勇向前,要把对学生的一片爱心全部倾注到培优辅差工作中去。四、做到“六定”

4、,即定对象、定时间、定计划、定措施、定内容、定目标。而且还要做到“三要三不要”即要了解后进生,要尊重后进生,对后进生要有信心,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恶,态度上不粗暴。对后进生的教育要采取:低起点,小步子,一点点引导,一步步向前,积小胜为大胜,对学生既要看到希望,对学生每一点进步要及时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我们老师还应根据学生实际,确定能达到的实际进度,把教学的步子放小,教学内容结合班级学生实际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分解成合理的层次,分层推进,快速反馈,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矫正,调节教学进度,从而提高教学效益。五、教学观念的转化和家长的配合。在转化中,教师的观念要积极的转化:由

5、以前注重对优生的培养,对学困生的教育耐心不足转化为正确看待每位学生,把培养学生素质的提高做为自己工作的重心。找出每位学生的优、缺点,确立发展目标和措施,要积极对待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施以恰如其分的激励性评价,要积极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善于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信任和配合,使得每位学生能安心与课堂的学习,把学困生的厌学情绪抑制在最低点。六、在班级中建立学生“一帮一”的学习帮扶小组,确立学习目标,在班中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改变教师“只扶不放”的教学方式,把问题交给学生去解决,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主导”;并依据学生的能力,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目标,逐层推进。培优每个班都有

6、成绩优秀的学生,对这样的学生进行培养,不是为了拔尖考试,而是在他们良好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让他们良好的成绩,能够在一直的稳定中提升到更高的层次。这就需要教师抓住他们的特点,提升他们学习的兴趣,在教案编写、课堂教学、作业布置等能够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辅差无论在那个时期,在哪种情况下,学生的个性和素质都不是统一的。成绩特差的学困生,排除智力原因,其实还有着多种客观因素。教师在做这方面的工作时,一定要注意不能单方面地从学习上去抓。像这样的学生,往往有着自己的特殊性:他们不是不聪明,不是不懂,往往由于家庭、环境、个性等原因造成学习上的困难。教师如果强行地从学习上入手,往往适得

7、其反,甚至会让自己丧失信心。促中间在一个班级里面,成绩中等的学生,还是占很大比例的,对这样的一个群体,千万不要忽视,因为他们是中间力量,如果操作不当,也有可能出现成绩下滑的现象。要稳固提升他们的成绩,既要像培养优秀学生一样,也要像辅导学困生一样,两者兼而有之。如果不能很好地诱导,就有可能让他们丧失信心。笔者了解过一个班的学生,老师在做培优辅差工作的时候,忽视了中间一批学生的加强学习,除了在课堂教学外,其它的精力都放在了培优辅差上,时间一长,中间的学生就觉得,老师只是在关心成绩好的学生和不好的学生,这样就会让他们觉得,自己缺少了老师的关爱,结果成绩比以前有所下降,这种微妙的心理的产生,也是有其必然性的。这就要求教师对中间学生的培养,也要看其发展的趋势,有针对性的去调动他们的学习的积极性。对于中间的一批学生,教师要让他们感觉到:他们的成绩和优秀只有一点差距,只要努一点力,成绩就会上去,要给他们更多的学习空间,要相信他们。还可以建立一个档案表,认真填写他们的进步,对于作业,要集中错题,重点讲解。充分给予他们自我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在每年在每节课上都能体会到成功与收获的喜悦。这样因势利导,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此外,教师还要和他们的家长沟通,积极地鼓励,给他们学习上提供各种方便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