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292256 上传时间:2023-10-1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6.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谈如何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如何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自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以来,笔者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有关部门单位汇报、座谈交流等形式,就如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综合示范区建设在*镇的落地落实,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镇的基本情况全镇总面积14.5平方公里,场镇面积0.5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65个村民小组,1个居委会。区域面积1522公顷,耕地面积548公顷,主要河流*江,全长8.5公里,植被面积498公顷,森林面积465公顷。2022年底全镇总人口9925人,其中农业人口8602人。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14199万元,其中第一产业6276万元,第二产业1909万元,第三产业

2、6014万元。目前,全镇种植水稻2805亩,油菜2907亩,玉米3480亩,累计粮食播面1.16万亩;建立藤椒合作社6个、蔬菜种植合作社2个,藤椒种植面积达2000亩,蔬菜种植面积近800亩;沿江有花卉苗木300余亩,水果100余亩,堰塘10余口,成片的天然河滩近百亩。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状一全域处于*江水禽及湿地县级自然保护区范围之内。该保护区同时也是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皴鱼、黄颗鱼、中华倒刺鲤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的规定,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缓冲区只能进行科考观测活动,实验区可以从事科学实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

3、化、繁殖珍稀野生动植物。生态立镇的发展定位已经确立。在2021年6月召开的*镇第十四次党代会上,确定生态立镇的总体思路,明确了“努力建设秀美宜居的生态*”的奋斗目标。力争用5年时间实现: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小流域治理扎实推进,沿江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全镇人居环境更加舒适,自然环境更加优美,集镇、道路沿线更加整洁有序,初步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环境整治初见成效。一是*江沿岸砂场全面关停。镇域范围内违规加工的砂场共有四处。自去年以来,*镇采取“一帮、两禁、三督查”措施,有力推进砂场整治工作。目前,砂场生产设施设备全面拆除,砂石原料基本

4、处理完毕,土地复耕正在抓紧进行。二是*江沿岸养殖场全面关停。去年8-10月,*镇对于禁养区的两家生猪养殖场和一家肉鸽养殖场进行关停,畜禽养殖对*江的污染得到有效遏制。三是生活垃圾全面转运。今年,*镇克服重重困难,建立了场镇垃圾临时转运场,定期将生活垃圾转运至县垃圾处理厂,解决了多年来垃圾处理难的问题。四是污水处理厂全面开工。建成后,场镇生活污水就能避免直排,避免对沿途水体、土壤造成污染。三、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森林覆盖率不高,仅达到38%。且低产低效残次林比重较大,森林资源质量不高。发展与保护的矛盾较大,全镇农业人口占86.6乐可利用土地不足,人地矛盾突出,对

5、生态环境的人为干预不可避免。生态经济不发达。现代生态文明必须建立在先进的生产力基础之上。虽然*镇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上的力度在不断加大,但认为解决发展的问题,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发展层次不高,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仍然不足。*的绿水青山没有变成实际的金山银山。生态保护意识不强。部分群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不到位,多年来在河滩地开展农作物种植,被视为理所当然,退耕还滩在短时间内难以实现,水禽栖息地恢复缓慢。资金投入不足。自然保护区及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程面广量大,而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相应配套资金跟不上,影响了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快步推进。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提供农文旅结合的生态产品。*镇

6、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提供什么样的特色供给?镇党委政府通过研判,初步定位为“提供优质生态产品”“打造生态休闲的田园小镇”。随着*江自然保护区整治的深入推进,境内*江的风光必然更加优美,这就是潜在的极好资源。加之,沿岸6公里的水泥路上时时都能做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为此,*镇应避开西平、古井的同质化竞争,围绕“慢生活”和“解乡愁”立意,做到小而美、小而优、小而多元,走景观、体验、立体循环的农文旅结合的路子。在*江沿岸布局健身步行道、亲水景观、李子园、芍药园、苗木基地、休闲垂钓园、特色餐饮山庄和特色民宿带,为城镇提供优质的生态供给。发展特色林果业。坚持在自然保护区相关法规政策许可范围内发

7、展产业、实施建设项目。按照保护区的相关规定,在做好清产核资、机构建立、制度完善、管理清晰的基础之上,大力引进花果苗木企业,努力打造苗木基地。在*江两岸的山坡地带适度开展低效林改造,在绿色底版上增添新的色彩,打造画廊效果。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坚持市场化、规模化、标准化相统一的产业发展路径。巩固扩大现有的农产业规模,力争藤椒达到2500亩,花卉苗木水果达到1000亩,蔬菜达到1000亩,形成一定规模效应。同时,在*江两岸适宜地带,利用*江的特种鱼类资源发展特色水产养殖。提高群众环境意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多形式、多层面地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引导群众增强环保意识,倡导文明、卫生的生活风尚,形成人人爱护环境、自觉维护环境的良好生活习惯,营造全社会广泛参与生态经济建设的良好氛围,促进生态经济加快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