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案.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292350 上传时间:2023-10-14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216.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案.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案),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崔静平,要完成的作业,大家共同探讨教育中的问题我的感悟教育教学中成功的案例及分析寻找教育教学中的遗憾(要求每一个作业都要有一定的教育理论做支撑,要上水平,出精品。),怎样理解德法兼治,什么是法?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是怎么形成的?作为道德,外施于人,内得于己;源于内心,是修养和内构的。伦理学解释:道德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和法律的关系,道德引导人们遵从和信守法律,法律可以作为维护道德的强大力量。法律和道德在内容上相互吸收;在社会功能上相互补充;在实施过程中互相凭借。,教师职业

2、道德,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必须放在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战略性的重要位置。”江泽民同志还指出:“振兴中华,教育为本,振兴教育,教师为本。”,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工作或劳动中所应遵循的带有职业特点的道德规范的总和。师德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要求。,师德素养的建构,教师将自己已有的品德心理与师德规范建立联系(实现对师德的同化)(从盲目的已从到自觉认同)已有的品德心理(同化)师德规范教师主体间与客观条件、要求进行交互作用,在教育实践中实施并体验(外化)形成道德情操、信念(建构相对稳定的个

3、性特征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一贯的心理与行为准则)师德形成不是一个“灌输接受”的简单过程,是自我建构的过程,师德的社会期待,教师育人是一个以德育德的过程,教师职业道德标准,中国教育史上师德学说,孔子:“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不正其身,如正何人?”孔子:“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荀子:“以善先人者谓之教。”陶行知:“爱满天下,以身作则,自化化人,自警警人,自立立人,自达达人,自觉觉人,自勉勉人。”“教育是教人变,教人变好的教育是好教育,教人变坏的教育是坏教育,教人不变不是教育。”“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4、”,中小学教师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依法执教 方向正确,什么是依法执教?依法执教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严格遵守教育法规,依法办事,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履行相应的责任。为什么要依法执教?什么是法?(前面已介绍)法的作用:社会作用、规范作用。,法的社会作用:保障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战略重点地位;保障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保障教育相关各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法的规范作用:指引作用、评价作用、预测作用、教育作用、强制作用。,教师应当具有的法律意识,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心理的总称。教师应具有法律意识的内容:基本的法的知识系统的教育法规知识相关的部门法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