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场地测量.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298551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32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场地测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施工场地测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施工场地测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施工场地测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施工场地测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场地测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场地测量.ppt(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章 施工场地的控制测量,施工控制测量的原则: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 施工控制网及其形式;1、平面控制网:建筑方格网和建筑基线 2、高程控制网:据 工程要求可分级建立,常采用水准网。,保证施工测量的精度;保证各个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位置;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控制测量的目的:,一、施工坐标系统,Y,设计和施工部门,为了工作上的方便,常采用一种独立坐标系,称为施工坐标系或建筑坐标系。见图10.1所示,通常A表示纵轴B表示横轴。A、B分别平行厂区主要建筑物轴线。原点O设在厂区的西南角。,X,建筑物,建筑物,建筑物,建筑物,O,二、测量坐标系统测量坐标系与施工场地地形图坐标系一致,工程建设中地

2、形图坐标系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另一种是测区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表示。,三、坐标换算 转换参数:O点 的测量坐标 XO、YO 及OA的坐标方位 角。,Y,1、P点的施工坐标转换成测量坐标,2、P点的测量坐标转换成施工坐标,一、建筑基线设计1、设计原则:基线平行或垂直主要建筑物轴线;主点间相互通视,边长100M400M;主点尽量靠近建筑物;基线测设精度应满足施工放样要求;基线点不少于3个。2、基线形式:,二、建筑基线的测设 1.根据建筑红线测设 测设:建筑基线OA,OB应与建筑红线1-2,2-3垂直或平行,平行推移法测设。检查:AOB90之不符值不超过24“;OA,OB距离与

3、设计长度的不符值 不应大于 1/10000。,2.根据已有的测量控制点 测设测设:极坐标法 计算测设数据:据C,P,D及7,8,9的坐标反算。测设主点:分别在控制点7,8,9支仪器,极坐标法测设主点。,C,7,d3,P,D,D,8,9,d1,d2,1,2,3,检查:三个定位点的直线性检测 C PD即与 180之差不大于24,否则调整调整三个定位点的位置 ab/a+b(902)1/当ab时a/2(902)1/调整三个定位点间的距离,(,C,P,D,P,C,D,a,b,C,P与P,D间距离与设计长度之差的相对误差大于1/10000时需调整,调整时以P点为准,按设计长度调整C,D两点。,主轴线设计原

4、则:主轴线尽量选在场地中部,方向与主要建筑 物基本轴线平行;纵横主轴线严格正交成90;主轴线长度以能控制整个建筑场地为易;主轴线的定位点称为主点,一条主轴线不能少于3个主点;主轴线的长度一般取300m500m,应通视良好,便于施测。,方格网线设计原则:方格网线与相应的主轴线正交且网线交点通视;正方形格网线边长多取100m-200m,矩形格网边长尽可能取50m或其倍数。,M,N,C,D,A,O,B,一、建筑方格网的设计,二、建筑方格网的测设1、主轴线放样:M、O、N点放样方法同 建筑基线,MON与180之差应在 10之内;O点安置经纬仪放样 主点C、D;精确测出MOC和MOD,算出与90之差1和 2,调整值 L1和 L2,计算式:L L/,C,D,A,O,N,B,M,M,2、方格网点的放样:主轴线测设好后,分别在端点M,N,D,C 安置仪器,O点为后视向左右精确放样90,形成“田”字形方格网点。然后进行角度和边长的校核。,A,D,B,N,M,C,O,第五节 施工场地的高程控制测量 施工场地的高程控制测量就是在整个厂区建立可靠的水准点,形成与国家高程控制系统相联系的水准网。水准网的形式:单一水准路线、水准网。水准网的等级:三等、四等、等外 水准点的密度:视厂区情况而定,尽可能满足安置一 次仪器即可测出所需的高程点。等级水准测量,应严格按国家规范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