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先生传正式用.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301576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柳先生传正式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柳先生传正式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柳先生传正式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柳先生传正式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柳先生传正式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柳先生传正式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柳先生传正式用.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五柳先生传,陶渊明,一、初中阶段我们已经学过陶渊明写的文章或者有关陶渊明的文章,想想看,有哪些是我们学过的?,桃花源记 归园田居,二、说说你对陶渊明的了解。,考考你,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东晋著名诗人,浔阳柴桑人。其中成就最高的是田园诗,故有“田园诗人”之称。东晋末年,社会黑暗,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满着虚伪与欺诈。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官场不满,辞去官职,归隐田园,过着俭朴的生活。他隐居农村后,自号“五柳先生”,亲身从事耕种,和农民交朋友。其诗多歌颂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朴的农村生活。,自传,传记的一种,是叙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一般来说,自传要介绍自己的

2、姓名、字、籍贯、年龄、性格爱好及思想发展等等。本文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与志趣。作者正是通过五柳先生“颇示己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文体,嗜 辄 吝 褐 箪 汲俦 觞屡 娄 欤,shng,Sh,zh,ln,h,dn,j,chu,l,lu,y,读准字音,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疏通课文,什么地方,许,处所。,不知道,于是,就。,羡慕,喜欢,了解得很透彻,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用它做了自

3、己的号。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地连饭也忘了吃。,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喜欢,亲戚朋友,有时,到,往,就,期望,以后,一点也不,舍不得,摆酒,他有嗜酒的天性,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有这种嗜好,有时摆了酒叫他来喝。他一来就要喝得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去,并不装模作样,说走就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土墙,空寂,遮蔽,粗布衣服,经常,安然自若的样

4、子,稍微显露,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面打了很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然自若。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从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忧愁的样子,心情急切的样子,这个人,同类,酒杯,赞曰: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从这句话看,他应该是五柳先生这类人吧?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他大概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或者是葛天氏

5、治下的百姓吧?,整体感知,五柳先生留给你的印象:“五柳先生是一个 的人。”,1、如何介绍五柳先生的籍贯姓名?,借其宅边五棵柳树,便自称“五柳先生”。作者说不知他是谁,其实正暗示指作者本人。晋代是很讲究门第的,先生的所作所为与当时的世风显然是背道而驰的,表现了他卓而不群、不随流俗的品性,暗示他是一位隐士。,“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2、直接写他思想性格的句子是?,五柳先生不尚交往,不喜应酬,对名利看得很淡,对物质生活没有过高的追求,安贫乐道。,“闲静少言,不慕荣利”。,3、五柳先生有何爱好?反映出他怎样的精神品质?,第一大爱好“好读书”,第二大爱好饮酒。,第三大志趣著文章。,如何理解他“好

6、读书”而“不求甚解”。,不能仅理解为一种读书方法,即不死抠字眼,而力求真谛,它还与作者的“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与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并不想“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这是他不追求名利,只求精神上的满足与享受的体现。,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五柳先生每次读书有心得体会时,便沉溺于书中而忘记了饮食。这形象地说明了前文中的“好读书”,他是真正的喜爱读书而不是装模作样。,理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亲友请客,五柳先生就毫不客气地喝酒,而且喝醉方休,醉后就走,不和别人虚情客套。这说明了五柳先生不但嗜酒,而且不拘小节,性情豪爽,把世俗的繁文缛节置之脑后,是一位独立

7、于世的高风亮节之人。,(2).怎样理解“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他“嗜酒如命”,是否颓废消极?,五柳先生在污浊的世俗社会里特立独行,内心必有许多愁苦,寄情于酒,这是他使自己得到解脱的一种方法。他饮酒时“造饮辄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也是他率真自然的体现。,五柳先生才华出众,著文章不是要给别人看,更不是要献给统治者去求得官禄,而只是“自娱”,这正是他忘怀得失、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体现,与世人的追名逐利形成了鲜明对比,使这个身处污浊社会而保持高风亮节的五柳先生形象更加令人钦佩万分。,作者如此喜欢“著文章”,却只是“自娱”,说明什么?,4、五柳先生的生活状况说明了什么?

8、,“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吃穿住没有一样不困弊不堪,却处之坦然。不因贫夺志,也不因贫败意,写出陶渊明安贫乐道,豁达乐观的精神。,五柳先生,性格:,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生活:,环堵萧然晏如也,志趣,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饮酒:,性嗜酒,期在必醉,写文章:,常著文章自娱,不慕名利 率真自然安贫乐道 忘怀得失,籍贯姓字:,不知何许人,不详其姓字,5、最后一段“赞”有什么作用?,文末的“赞”借用典故称五柳先生好像是上古的无怀氏、葛天氏之民,是对他高洁人格的再度赞扬。,关于“赞”,赞”是历史传记的一种体式,缀于传文之末。文心雕龙说:“赞者,明也,助也。”据郑振铎先生的解

9、释,传文中褒贬之意没有说尽,在“赞”中讲透,即所谓“明”;传文中记事有未完备之处,在“赞”中补足,即所谓“助”。,本文利用这一体式,进一步揭示五柳先生的精神和展拓文章的境界。“赞”中这几句话成为画龙点睛之笔,把五柳先生的精神阐发得更为明晰,可以说是“赞”体的“明”的作用。陶渊明常用古史传说指称自己的理想时代、理想社会。文中的五柳先生简直是无怀氏、葛天氏时代的老百姓,这等于说五柳先生的生活是理想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文章的境界更高了,文章的思想也进一步升华了,可以说是“赞”体的“助”的作用。,6、文中“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衔觞赋诗,以乐其志”分别与上文哪些句子对应?,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

10、于富贵,衔觞赋诗,以乐其志,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 空,晏如也。”,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讨论:本文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品味“不”字,了解人物。,品读探究,“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氏”“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字为一篇眼目,淡泊宁静恬淡自足胸襟开阔开朗乐观率真自然安贫乐道,不,总结“不”(否定句)的作用:作者言“不”,正突出了他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

11、,也使文章笔调诙谐,读来引人入胜,作者的生活状况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这不仅写出了他的穷困潦倒,而且含蓄地说明了作者以古贤颜回自比,表达了自己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安贫乐道的思想。活灵活现地刻画出一个虽处于贫苦之中却悠闲自适、淡泊名利的隐士形象.,人物形象,本文写人的方法,1.选材:文章抓住五柳先生的主要思想性格来组织材料,寥寥几句话,五柳先生的鲜明形象跃然纸上。2.记叙与描写有机地结合: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围绕五柳先生的性格特点,记叙他“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娱”三个爱好,体现其淡泊名利,“不汲汲于富贵”的性格。,在表现五柳先生安于贫穷的方面,运用了描

12、写手法,“环堵萧然,不蔽风日”描写了他的住宿的简陋,“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描写了他在吃穿方面的简陋。文章把记叙与描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形象地刻画了人物。,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性格:,生活:环堵萧然 晏如也,志趣:好读书 不求甚解,性嗜酒 期在必醉,常著文章以自娱,安贫乐道的情趣,赞: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小 结:,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籍贯姓字:,不知何许人,不详其姓字,率真自然的性格,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不同流合污、不慕荣利),淡泊宁静,体验感悟,有人说五柳先生是快乐的,又有人说五柳先生是痛苦的,你是如

13、何理解的?请简述理由。,练习,给加点的字注音。,zh,dn,yn,ln,解释加点的字。,亲戚、朋友,希望、愿望,墙,空寂,往、到,总是,“以之为”,把它作为,安然自若的样子,对书的意旨有独到的体会,过完自己的一生,诵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以为号焉 B亲旧知其如此 C曾不吝情去留 D其言兹若人之俦乎,B,给加点的字注音并翻译全句。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衔觞()赋诗什么叫做“赞”?第一段记叙性的文字称 作什么?最后一段中的哪句话和第一段中的“不 慕荣利”相呼应?,chu,shng,3.用原文来概括五柳先生的六种人生态度 对读书?对作客?对家境?对著文?对得失?对贫富?,用原文来概括五柳先生的

14、六种人生态度对读书对作客对家境对著文对得失对贫富,不求甚解,曾不吝情去留,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请用课文原句答题:,1、“五柳先生”的字号来源于_。,2、“五柳先生”最突出的性格特征是_。,3、“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_、_、_。,4、“五柳先生”的生活境况是 _ _。,5、赞语中哪句话与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_。,宅边有五柳树,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不汲汲于富贵,、传记是用来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所以与此相关的内容都要写清楚。、五柳先生传写了五柳先生的籍贯、姓字、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等情况。、除此之外,还应有家庭状况、生卒年代、主要经历和事迹等。、写传记最重要的是内容要真实。,传记内容的一般写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