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用地规划.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303460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2.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利用地规划.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水利用地规划.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水利用地规划.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水利用地规划.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水利用地规划.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利用地规划.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利用地规划.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水利用地规划第一节 水利用地规划的任务和内容,一、任务(1)除害(2)兴利二、内容1、水资源类型及其开发利用2、水土资源平衡3、水利骨干工程用地选择4、水利骨干工程用地面积概算,第二节 水资源类型及其开发利用方式一、河川径流利用方式:1、利用水利进行发电,2、利用河流的供水功能引水方式:(1)渠首无坝引水,(2)渠首有坝引水,(3)机械抽提水,3、利用河流航运,4、利用河湖水体进行水产种养,二、当地地面径流1、平塘2、山塘3、小水库,三、地下水及其开发利用,1、地下水的特点(1)受气候影响较小(2)地下水比较分散,分布广,开发利用的工程量小,容易施工(3)地下水受地面污染少,作为居民点

2、生活用水,水质良好,(4)开发利用地下水占地少,管理方便,灌溉及时(5)在地下水位高的地区开发利用地下水,有利于土壤改良。(6)在利用地下水灌溉时,地下水不含泥沙,2、地下水的类型:(1)浅层地下水(2)深层地下水,3、地下水的开发形式(1)垂直集水系统(2)水平集水系统(3)联合系统(4)引泉结构,四、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第三节 水资源平衡一、概念和作用概念:综合考虑地区内水资源的供应能力和需求状况,找出本地区水资源的余缺情况,合理协调水资源的供求关系,以寻找水资源的平衡。,作用:(1)是进行水资源的区域再分配,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重要依据。(2)水土资源平衡是确定水量调节措施,建设水利工程措

3、施的基本依据。(3)水土资源平衡是确定土地利用方式的重要依据,二、水土资源平衡计算(一)地区水量平衡的计算(P+G+A)-(S+E+Q)=QP:降雨量G:来自外区的地下水量A:土壤水S:流至外区的地面径流E:蒸发量Q:流出该区的地下径流,(二)水量供需平衡的计算包括来水和需水两部分来水:区内一切可利用水源需水:灌溉水、工业用水、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畜禽用水、水运、水电、水产养殖用水等。,步骤,1、选择用水保证率,表1 灌溉设计保证率,2、来水量计算(1)河川径流计算无坝渠道引水:W:河流可供水量,Q:供水流量,T:引水时间(天),有坝渠道引水:12W=1/10.F.Yi.i I=1F:渠道截引面

4、积(km2),Yi:每月径流深(mm),机械抽提:Q:设计流量,t:每天抽水时间(小时),n:抽水天数,(2)当地地面径流F:水库集水面积,P:年降雨量C:该地区年径流系数,即每年从地面直接流入水库的雨水占全年降雨量的百分数,一般取0.3-0.5。,(3)地下水资源计算W=.P:降雨入渗系数P:降雨量,地下水允许开采量:W允=.S.A:含水层蔬干时的给水度,A:开采面积S:天然状况下的静水位与开采设备允许的地下静水位的差值,即允许静水位降。N:井数,Q:单井开采量,T:开采时间,(4)规划区外调入的水量(5)其他的来水量,3、需水量的计算(1)、居民生活用水:W=C.PC:居民平均年用水量,P

5、:人口数(2)、工业用水(3)、农业用水 m:综合毛灌溉定额,A:灌区耕地面积,n:复种指数m=m净/渠系水利用系数M净=qi.miqi:作物种植面积,mi:相应作物的灌溉定额,4、供求平衡,第四节 水利骨干工程用地选择 一、水利工程分类1、防洪工程,2、灌溉工程,3、治涝工程,4、水力发电工程5、综合工程,二、水利工程系统的类型和组成1、水源和取水枢纽2、输水配水系统3、田间调节系统4、排水泄水系统5、排水枢纽系统6、灌排系统上的建筑物,三、水利骨干工程用地要求(一)水源工程用地要求1、水库用地(1)库址地形:肚大口小(2)水源丰富,有足够的集水面积,(3)库址河段有足够的落差(4)库址的地

6、质条件好,地基稳固不漏水(5)库址距灌区要近,地形高于灌区(6)库区淹没损失小(7)水库集水区域应当水土保持良好,泥沙入库量要少,2、抽水站站址要求(1)选在便于排灌的适中位置(2)站址地形要使抽水站工程和排灌系布置方便,经济合理,并靠近水源,有足够的水量供应。(3)取水口和排涝出水口最好设在不淤不冲的稳定流段(4)站址尽量选在交通方便,村庄附近的地方,便于施工、维修和管理,3、机井位置选择要求(1)井位布置要服从农田基本建设的总体安排,一般应靠近沟渠路布置,多设在田地地角上。(2)井位应选在田块高出,利于输水和控制较大的灌溉面积,并尽量设在灌溉田区的中间位置。(3)选在富水地带,提高出水量(

7、4)使井位与灌溉系结合好,(二)骨干输水工程得用地要求1、在水源和容泄区水位既定的情况下,使灌溉排水渠道获得最大的自流灌溉面积和排水面积。2、在地形上使得渠道纵坡比降适中3、减少渠道输水损失,防止渠道踏崩,渠道尽可能短顺平直,渠道沿线地质坚固稳定,透水性弱。4、保证工程费用少,输水损失小,工程效益大,满足经济要求。5、渠道选线尽量少占或不占耕地,做到排灌系统所占土地与其控制的土地面积之比达到最小。6、上一级渠道布置应为下级渠道的合理规划和土地规划的其他项目的合理规划创造条件,(三)容泄区与排水枢纽的用地要求1、地势低2、有足够得承容量3、选择在淹没损失小的地区,(四)水电站站址用地要求1、能集

8、中足够的落差,取得足够得发电量2、合理利用水能的前提下,尽量满足工程造价低的要求。3、少占耕地,不淹没或少淹没上游农田、风景名胜、古迹、交通干线及工矿区。4、利于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四、水利骨干工程的布局与用地要求(一)水库选址与布局1、一河一库2、多河一库3、一河多库,(二)水电站站址选择1、天然落差较大的地方2、河流的弯曲河段3、两条河流距离近落差大地质条件好,易于布置厂房和引水建筑物的地段。4、大型河流的大型水电站选在高山峡谷的谷口,(三)抽水站的布局与选址布置形式:1、集中供水:一个抽水站和一条干渠,适用于丘陵山区。,2、分级供水:几个小灌区,每个灌区由一个抽水站和一条干渠控制。适用于高

9、原地区,地形高差较大或有明显台地的地区。,3、高低渠供水:灌区长条状,从抽水站分别引干渠供水,4、分散供水:沿水源呈长条状,分区设抽水站和干渠,(四)机井选址与布局1、布井方式(1)网格状(2)直线布井(3)在地下水水力坡降较大地区,井网垂直地下水流向布置。2、机井间距确定方法(1)按单井灌溉面积确定井距(2)按单井影响半径来确定井距,(五)骨干输水工程布局与选址布局选址形式:1、干渠沿等高线布置,2、干渠垂直于等高线布置,3、合理穿绕布置,4、河网化布置,(六)防洪治涝工程规划布局与河道整治1、防治洪涝的做法(1)造库,建闸进行分洪、滞洪、蓄洪(2)整治河道,2、防洪工程的规划布局(1)截弯

10、取直(2)堤防(3)分洪工程,五、水利骨干工程用地规划方案择优,依据:1、是否能满足各种水利工程的用地要求2、经济效益Zi=Ci+Ea Ki Zi:第i案单位土地面积年度总费用,Ci:维修管理费Ea:基建投资效果系数(0.10-0.16),Ki:基建投资,上述公式中仅考虑了基建投资,没考虑水量损失和水头损失,因此利用此公式进行方案择优时,往往出现费用最小,但水资源利用率较小的方案。,改进后的公式:Zi=(Ci+EaKi)Bi/B0+(Cz+Eakz)(1-i)+(Cb+EaKb)(1-i)+Cp(Ti-T0)Bi/B0:单位面积产值系数,Cz 占用土地产量损失补偿费用,kz:开垦土地的基建费用,i:土地利用系数,Cb:水量损失补偿费用,Kb:水利建设基建费用,i:水资源利用系数,Cp:工人年工资额,Ti:单位面积劳动力需要量,T0:单位面积劳动力最优需要量。,第五节 水利骨干工程用地面积概算,一、水库工程用地面积概算二、渠道用地面积概算1、估算渠道的设计流量2、根据渠道的设计流量和断面形状估计渠道的占地宽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