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重点专科项目课题阶段小结(妇科).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305647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重点专科项目课题阶段小结(妇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临床重点专科项目课题阶段小结(妇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临床重点专科项目课题阶段小结(妇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临床重点专科项目课题阶段小结(妇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临床重点专科项目课题阶段小结(妇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重点专科项目课题阶段小结(妇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重点专科项目课题阶段小结(妇科).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家临床重点建设项目阶段小结(妇科)小结时段课题责任人手机电子邮件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20XX年11月20日填表一、课题原定年度目标(与项目合同书一致)年度任务:1 .妇科肿瘤:初步开展宫颈癌保留神经的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和保留性功能的阴道延长术;2 .子宫内膜异位症:检测异位内膜PR-B甲基化,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复发风险作出分析,以期识别出新的复发风险标记物;3 .PCOS的流行病调查和雄激素引起PCoS代谢性炎症的分子机制研究;4 .开展盆底微创手术50例;5 .主办国际恶性肿瘤微创研讨会1次;全国学习班3期;派2-3名主治医师国外进修。年度考核指标:SCI论文10篇,权威核心

2、10篇国际会议发表1次国内会议发表2次二、课题现阶段完成情况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目标分为以下四大块:妇科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盆底微创;妇科内分泌。现分块小结如下:一、妇科肿瘤:此块由两部分组成:妇科肿瘤新技术应用由刘惜时教授负责;妇科肿瘤临床转换研究由徐丛剑教授负责。目前完成情况:(一)妇科新技术应用:1 .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包括广泛性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土双附件切除术。已完成350例(其中20XX年完成200例),经比较同期腹腔镜(296例)与开腹宫颈癌根治术(287例),结果发现:腹腔镜组手术范围广,彻底性好,其切除的宫旁与阴道长度超过开腹手术;两组手术时间无差别; 两

3、组术中并发症无明显差异; 腹腔镜组住院时间短,出血量少; 随访24个月,两组生存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安全有效,完全可以替代传统开腹手术。已总结成文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手术的意义,投稿中。2 .腹腔镜下残端宫颈癌根治术:包括广泛性残端宫颈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士双附件切除术。已完成13例,将其中9例腹腔镜组与同期开腹(20例)残端宫颈癌根治术比较,结果如下: 平均出血量:腹腔镜组少于开腹组(650mlvs912ml,p=0.046); 平均手术时间:腹腔镜组短于开腹组(217minVS260min,p0.05); 手术切除范围:腹腔镜组广于开腹组; 并发症:腹腔镜组无并发症,开

4、腹组有2例严重并发症,1例轻微并发症;住院时间:腹腔镜组短于开腹组。结论:对残端宫颈癌及全子宫切除术后的子宫内膜癌H期患者,腹腔镜手术安全彻底,并发症少,优于开腹手术。已完成文章广泛宫旁及部分阴道切除术用于治疗残端宫颈癌和分期不足的子宫内膜癌的手术方式探讨,投稿于中华妇产科杂志。3 .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后阴道延长术:已完成此类手术20例,目前正在随访性功能。4 .腹腔镜下保留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已完成15例,目前正在随访膀胱功能与直肠功能。5 .宫颈癌保留卵巢的手术:已完成200例,目前正在随访内分泌功能。6 .腹主动脉旁淋巴清扫术:已完成30例,目前在随访中。7 .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分期手

5、术:收集了子宫内膜样腺癌228例,其中腹腔镜组115例,与同期开腹组123例比较,结果发现: 两组的年龄、BMEFlGO分期、组织学分型、手术类型无差别; 腹腔镜组出血少(P=0.010)、住院时间短(P0.00D术后疼痛轻(P0001)术后并发症少(P0001)恢复快(P=0013) 腹腔镜住院费用高于开腹($2,073VS$1,638,P0.001)o结论:腹腔镜适于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手术治疗,虽然其费用高,但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使其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已总结成文Cost-EffectiveAnalysisofLaparoscopicSurgeryversusLaparotomyforPati

6、entswithEndometrioidEndometrialCancerExperiencefromaninstituteinChinaX被TheJournalofObstetricsandGynaecologyResearch杂志20XX年11月录用。8 .宫颈癌与吸烟关系的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对20XX年本院新诊断的125例宫颈癌患者及相应的对照进行一对一地问卷调查。结果:近十年内是否被动吸烟、被动吸烟的持续时间、接触强度是浸润性宫颈癌发病的高危因素,十年前被动吸烟与宫颈癌的发生无明显联系。另外,分娩次数也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家庭收入和年龄是发病的保护因素。结论:近十年内是否

7、被动吸烟及接触时间、强度是浸润性宫颈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无论在家里还是公共场所,吸烟有害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已总结成文被动吸烟与浸润性宫颈癌发病的研究,已投稿,审阅中。(二)新技术推广性应用方面:1 .已建立严格的腹腔镜分级培训与考核制度,在院内培养了一批副主任以上的医师掌握此类IV级腹腔镜手术技术,目前通过考核9人,均可以独立开展此类手术。2 .举办了一期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妇科疑难疾病的诊治规范和手术技巧研讨会,参加学员200余人。3 .首次成功探索了腹腔镜手术实况转播,向全国十二个城市进行了分会场同步实时转播,参加学员总计200余人。4 .接受全国三级医院12名主任医师来院进行腹腔镜手

8、术培训|。(三)国际学术交流情况:1 .邀请日本东京AndO教授、日本北海道樱木教授来院进行手术指导与讲座,各1次。2 .组织参加美国妇科腹腔镜学会20XX年会,有4名副高以上医师参会。(四)肿瘤转化性研究1 .已立项下列子课题: 卵巢癌特异性CA125糖基化状态用于改善卵巢癌诊断的研究; 光动力技术早期干预HPV致宫颈癌前病变的转化研究; 顺钳、紫杉醇联合AG490对宫颈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组蛋白甲基化修饰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和意义胰岛素抵抗对子宫内膜癌发展及孕激素治疗效果作用研究;妇科肿瘤中干细胞相关表面标志物与肿瘤病理-临床分期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新型掌叶半夏提取物PE对宫

9、颈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研究。2 .项目执行期间,发表数篇论文(具体数据由科教科提供)。3 .邀请美国CA125的发现者RobertC.Bast教授来院学术讲座交流,主题为uMolecularApproachestoPersonalizedCareofOvarianCancer,o4 .组织一次学术会议:肿瘤青年学组会议。5 .组团参加全国肿瘤年会。二、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新技术研发应用部分主要由刘惜时教授、华克勤教授负责;临床科研转化部分由郭孙伟教授负责。目前完成情况如下:(一)临床新技术方面:1 .深部内异症新Tit式的开展:已开展舐韧带深部内异症病灶切除术,初步开展了直肠阴

10、道膈深部内异症的ShaVing手术,完成了5例。2 .总结了166例腹壁切口内异症的临床特点与手术联合药物的治疗效果,结果发现: 该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周期性下腹痛(33.1%),无症状者8.6%o 超声显示的包块大小与症状持续时间呈正相关(r=0.254)o 所有患者均行腹壁内异症切除术,术后辅助药物57例。 术后随访4-97个月,复发11例(7.3%),复发与是否辅助药物治疗负相关(r=0.166,p=0.042),各种药物之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腹壁内异症诊断不困难,手术是首选方案,彻底切除病灶是关键,术后联合药物治疗可以减少复发。已总结成文手术联合药物对腹壁切口内异症的疗效探讨,

11、投稿中。3.有关内异症复发生物学标志物的实验验证,在进行中,已收集标本120例,免疫组化待做,随访小组有待建立。(二)临床转化型科研:主要包括内异症疼痛发生机制的研究,初步结果在总结中。在穿心莲酯的治疗中,收集了30例标本,在临床治疗观察中。(三)影响力方面:1 .被第16届世界子宫内膜异位症大会特邀报道两场,亚洲生殖会议报道一场。内容:内异症与卵巢癌;内异症表观遗传学。2 .第16届世界内异症大会发言1人,内容:内异症疼痛机制。3 .邀请比利时DOnneZ教授来院开展手术演示与讲座一次。4 .举办一期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子宫内膜异位症基础与临床诊治新进展,参加学员200余人。(四)存在问题:

12、1 .病理科的免疫组化工作难以到位;2 .随访队伍人员不足。三、盆底微创方面:本块由华克勤教授负责。目前完成情况如下:(一)剖宫产切口部位憩室微创手术修补临床效果评价:已收集14例临床资料,均采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结果如下:口术前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憩室宽度平均为19.35.Omm(13-30mm),深度平均为11.63.2n(5T9mm),显著高于阴道超声测量到的宽度和深度(P=0.005,0.002)O口无中转开腹手术,无术中并发症,无输血病例。 平均手术时间为13047min(75-225min),平均出血量为10279ml(30-300ml)o 术后随访平均4.1月(2-12月),月经

13、复潮的12例患者除1例外,其余均症状得到改善。结论: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前可以更好地评估子宫憩室的大小。再次剖宫产、胎膜早破可能是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发生的高危因素。宫腹腔镜联合手术修补子宫切口憩室,有效率高,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完成论文宫腹腔镜联合修补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已投稿复旦学报,评审中。(二)盆底微创新手术的开展:主要包括腹腔镜子宫/阴道能骨固定术和麟棘韧带固定术。已完成26例上述手术,与前期32例舐棘韧带固定术(SSLF)比较,结果如下:子宫/阴道舐骨固定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均大于舐棘韧带固定组,分别为18050和11227分钟(P0.01)、13669和9947毫升(P=0.

14、02)o能骨固定组术后住院日和术后病率低于麟棘韧带固定组,分别为6.52.2和82.6夭(PeO.01)、7%和18.7%(P0.01)o做骨固定术因需放置网片费用明显高于髓棘韧带固定组。手术后六周重新评估POP-Q,能骨固定术和能棘韧带固定术相比,C点数值改善更佳(分别为-6.62和-5.81,P=O.018),而其他各点数值无明显差异。结论:腹腔镜子宫/舐骨固定术与能棘韧带固定术相比短期内能更好地改善中盆腔缺陷,给予宫颈或子宫切除术后阴道穹隆更好的支持,但仍需积累更多病例和长期随访以评价此手术的疗效。已总结成文应用聚丙烯网片行腹腔镜子宫/阴道觎骨固定术和舐棘韧带固定术治疗中盆腔缺陷的短期疗

15、效比较,在第四届全国盆底会议上大会交流。(三)经阴道手术的推广应用1 .回顾性分析,建立经阴道手术风险预测模型:回顾性分析本课题组20XX年1月至8月间在本院经开腹手术、阴道手术、腹腔镜手术实施的全子宫切除(非脱垂)、卵巢囊肿剥除、子宫肌瘤剥除手术共156例,制定经阴道手术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评估。结果:风险预测模型评分在6分之内采取经阴道手术是可行的。W4分行经阴道手术是非常安全的。结论:手术前通过风险预测模型对患者进行评价,可充分估计手术难度,帮助医师选择合适的患者,安全施行经阴道手术。已总结成文经阴道手术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发表在实用妇产科杂志20XX年第4期中。2 .前瞻性研究,推广应用

16、经阴道的各类式,目前在收集资料中。(四)影响力方面:举办一期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妇科微创扩大应用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学习班暨四级妇科内镜技术及保留器官盆底功能重建高峰论坛,参加学员近300人。四、内分泌方面:其中围绝经期的临床研究由李斌副教授负责;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由张炜教授负责;不孕的相关研究由朱瑾副教授负责。目前研究进展如下:(一)围绝经期及绝经后预防性卵巢切除对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调查“全子宫+双附件切除组”(350例)与“单纯全子宫切除组”(180例)患者的生活质量满意度,经比较,初步结果发现:口两组患者手术三月后至今仍有性生活的比例都较低;口仍存在性生活的I及II组患者均自觉在术

17、后存在性欲下降、性唤起困难程度上升及不同程度的性高潮障碍;口两组患者术后满意度总体相似;术前停经时间在1年以上的预防性手术术后患者术后出现更年期症状明显少于术前1年内仍有行经的患者。但术后3年左右两者出现关节不适和失眠的比例接近。本研究尚在进行中,最后结论还有待进一步的随访统计。(二)输卵管性不孕的预后评分系统优化研究:1 .回顾性研究结果:回顾性分析1998-2007年在我院行输卵管整形术患者的病史资料,本研究共统计了1290例行输卵管整形术的患者,其中行腹腔镜输卵管整形+通液术者1055例,占81.8%;行宫腹腔镜联合输卵管整形+通液者215例,占16.7猊经腹输卵管整形+通液术者20例,

18、占1.6机患者平均年龄29.6岁,最小20岁,最大44岁。结果表明:HSG作为术前输卵管情况的检查,在对输卵管各通畅程度的判断上准确性很高,达83机而在判断阻塞率时,其灵敏度达86%,特异度达89吼但假阳性率有10玳假阴性率为13%o在判断输卵管阻塞部位时尚有欠缺,与腹腔镜探查结果一致性较差。2003-2007年随访有效人数469例,随访率45%,随访时间1年至6年不等。术后宫内妊娠133例,占总随访病例的27.9%,发生时间在1月到46月不等,1年内发生者占79.7%,累计两年内发生者占93.2%0术后异位妊娠59例,占总随访病例13%,发生时间在1月到47月间,1年内发生者占57.4%,累

19、计2年内发生者占93.4沆术后2年内未孕者291例,占总有效人数的62.0%。手术方式与预后没有明显联系。新输卵管评分系统术前评分与手术预后联系最为紧密,其在术后不孕和宫内妊娠上的诊断效能均高于AFS-r盆腔粘连评分。但在分辨宫内妊娠与异位妊娠两种预后时,两种评分系统均未显示明显优势。输卵管伞端结构、输卵管形态以及输卵管通畅程度三项观察项目与手术预后密切相关。2 .前瞻性研究:目前正在进行患者招募的前瞻性研究的准备工作,希望有专职人员对术中输卵管情况进行评分,并随访术后妊娠结局。并希望能开展些相关的基础研究,揭示输卵管不孕的可能分子机理。(三)影响力方面:主办了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3期:1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治进展,学员近300名。2 .第38期全国女性生殖内分泌诊疗进展,学员340余名。3 .围绝经医学理论与临床研究进展,学员200余名。五、其他:1 .完成新版妇科疾病诊治规范的编写,拟在院内推广应用,进一步规范临床医师的诊疗操作行为。2 .在浙江宁波市第七医院(镇海区人民医院)成立诊疗中心,派驻妇科副主任医师、高年住院医师与高年护士常驻,并予以其他副高以上医师周末支持中心工作,为当地居民解决了“就医难”的问题,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应。四、课题经费使用情况已支付5万用于课题启动;13万用于出国学术交流。六、主管领导意见主管院长签章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