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期妇女常见的口腔疾病.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308012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孕产期妇女常见的口腔疾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孕产期妇女常见的口腔疾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孕产期妇女常见的口腔疾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孕产期妇女常见的口腔疾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孕产期妇女常见的口腔疾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孕产期妇女常见的口腔疾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孕产期妇女常见的口腔疾病.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孕产期妇女常见的口腔疾病(一)龈病发生的特点和治疗原则踽病是孕产妇容易罹患的口腔疾病。妇女在妊娠期间牙齿容易发生幽病,且妊娠后期孕妇的患龈率增高,多产妇的弱病程度较重。这一系列现象使人们普遍认为妊娠会使踽齿增多,“生一个孩子就会失去一颗牙齿”成为孕产妇关心的问题。在一项对无牙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失牙比例高的女性中多数认为怀孕生子导致龈病为失牙的主要原因。但现有的研究表明,妊娠不会改变个体对踽病的易患性,提示孕妇弱病好发的直接原因是口腔卫生不良。对孕期妇女容易发生幽病的原因还存在另一种错误认识,即不少母亲相信发育中的胎儿从母体的牙齿中吸收钙质,使母亲牙齿的钙质减少,导致其对踽病的易患。实际

2、上,胎儿所需的钙是由母亲摄入的食物提供的。实验证明,当饮食中摄取的钙不能维持血钙浓度时,母体骨骼中储备的钙就会转移入血,而其牙齿中的无机物无任何改变。妊娠的母体处于特殊的生理变化中,多种因素可造成其口腔环境不洁,并影响着孕产妇龈病的发生发展。由于妊娠这一特殊的生理时期存在代谢与内分泌的改变,孕妇进餐次数和餐间零食次数增多,并可能出现偏好甜酸食物等,但研究发现这一时期的妇女口腔内产酸菌数量升高,菌斑内产酸量大。妊娠早期的呕吐等也使口腔环境PH值有所下降。口腔软组织因激素影响敏感度增高而容易发生炎症,增大了孕产期妇女保持口腔清洁的难度。有孕妇因局部组织的敏感或日常生活不规律而放松甚至中断刷牙,加之

3、对口腔疾病知识的缺乏和对妊娠期间存在流产可能的担忧,使这些孕妇不愿进行口腔治疗。上述细菌、食物和宿主方面的变化均有利于龈病的发生。预防龈病发生和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龈病治疗直接关系到妊娠期妇女的口腔健康和胎儿的安全。妊娠期妇女弱病的治疗应遵循以下原则: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以预防制病发生为重点,及早发现病变。躁病若没有得到及早的治疗,在妊娠期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及激素改变后,妇女的口腔卫生难以保证,产酸菌明显增多,龈病很快发展为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症,不仅增加孕产妇的痛苦,还让孕产妇处于不用药无法控制疾病,用药又担心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的两难境地。而且,口腔是人体营养摄入的重要器官,齿再病可以影响咀嚼和

4、吞咽,从而妨碍营养的摄入、消化和吸收,直接影响到妊娠期及产期妇女的全身健康,间接影响到胎儿及婴儿的生命质量。所以在此期间应特别注意定期的口腔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疾病,并选择适当的治疗时机。妊娠前期及妊娠期的口腔检查与治疗使母体全身健康不受口腔疾病的影响,保障营养摄入及胎儿正常的生长发育。因此,建议准备怀孕的妇女在怀孕前6个月进行1次全面的口腔检查,彻底治疗口腔中的踽齿。如果在妊娠期发生幽病,则应选择母体处于相对稳定的妊娠中期进行治疗,避免因剧烈牙痛而诱发流产和早产。治疗过程中应重视缓解患者的紧张心理,避免精神紧张可能对胎儿的不利影响。检查踽坏牙齿时使用X线片应慎重,妊娠早期和中期不宜作X线检查,

5、妊娠后期可在良好防护下拍摄X线片。(二)牙龈炎发生的特点及治疗妊娠期妇女容易罹患有特定症状的牙龈炎,国外有调查报道36%100%的怀孕妇女可患牙龈炎。患者一般在妊娠前即有程度不一的龈缘炎,从妊娠23个月后开始出现明显症状,至8个月时达到高峰,分娩后约2个月时,牙龈炎大部分消退至妊娠前水平。妊娠期龈炎(PregnanCygingivitis)可发生于全口牙龈或个别牙龈,以牙间乳头处最为明显,前牙区重于后牙区。其主要特点为牙龈鲜红或暗红,极度松软光亮,轻触之即极易出血,有时甚至自发出血,常为患者就诊时的主诉症状。一般无疼痛,但重症者牙龈缘可有溃疡和假膜形成,有轻度疼痛。牙齿可出现松动,龈沟加深。妊

6、娠期龈炎的组织学表现为非特异性的、多血管的、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的炎症。牙龈上皮增生水肿,钉突增长,上皮内有炎症细胞移出,表面可有溃疡。结缔组织内有大量新生的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并有炎症细胞浸润。妊娠时体内的女性激素和孕酮水平明显升高,而牙龈是女性激素的重要靶器官,有研究认为雌性激素,尤其是黄体酮水平的增高可使牙龈毛细血管扩张、增生、淤血,炎症细胞和渗出增加,牙周局部的酶活性升高,牙龈结缔组织松懈,凝血不全,是引起妊娠期妇女出现牙龈炎的原因。另有研究指出内分泌的改变使组织新陈代谢出现紊乱,导致牙龈对菌斑的反应变化而出现炎症。近来对牙周厌氧菌的研究发现,妊娠期妇女体内的孕酮与蔡醍的结构相似,可能为中

7、间普氏菌生长提供营养,使该菌的数量在菌斑中达到可致病的高度,从而引起牙龈炎的发生。妊娠期牙龈的病变局限在个别牙间乳头,呈瘤样生长,称妊娠瘤(PregnanCytUmor),实际并非肿瘤,组织学表现为明显的毛细血管增生,其程度超过了一般牙龈对慢性刺激的反应,致使乳头肥大,以下前牙唇面乳头较为多见,也可在颊、舌侧乳头同时发生。据报告在孕妇中发生率为1.8%5%。通常开始于妊娠第3个月,迅速增大。牙龈颜色鲜红光亮或暗紫色,质地松软或略带韧性,表面上皮薄而呈半透明状,极易出血。牙间乳头常呈扁圆形肥大,向两侧扩展,可有蒂或无蒂,一般不痛。有的病例在肥大的龈缘处呈小分叶状,或出现溃疡和纤维素渗出。严重病例

8、可因巨大的妊娠瘤而妨碍进食。分娩后,妊娠瘤能逐渐自行缩小,但必须除去局部刺激物才能使病变完全消失。有学者对妊娠期妇女进行菌斑控制和牙周保健后观察到只有少数妇女患牙龈炎,对已有炎症改变的部位仔细、轻巧地除去一切局部刺激因素,彻底清除牙石、菌斑、不良修复体,同时进行细致的口腔健康教育,牙龈的大部分炎症和肥大能明显减退或消失。这一结果表明妊娠并不一定引起牙龈炎,提示口腔卫生状况对该病的影响非常重要。通过口腔卫生常识的宣传和菌斑控制措施的训练可有效地预防妊娠期牙龈炎。对妊娠期牙龈炎的患者可选择妊娠中期进行口腔基础治疗,清除积聚的牙周结石和菌斑,尽量避免使用抗生素等全身药物来控制炎症,以免影响胎儿。对一

9、些体积较大、妨碍进食的妊娠瘤,则可手术切除。手术时间尽量选择在妊娠第46个月,切除应达骨面,包括骨膜,以免复发,手术中应防止过多的流血。若能在妊娠初期及时治疗原有的龈缘炎并认真控制菌斑,可预防妊娠期龈炎的发生或复发。(三)其他口腔疾患口腔软组织的其他疾患包括智齿冠周炎、口腔炎、口角炎、牙松动和病毒性疾患等,这些疾患可单独出现,也可能伴随牙龈炎发生。对上述各类口腔软组织炎症均采用局部对症治疗,避免全身应用药物。病毒性疾患有风疹病毒感染,单纯性疱疹、带状疱疹感染等,孕妇应尽可能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合,以减少感染病毒的机会。此外,在少数妊娠初期的妇女中可出现健康无胡牙的疼痛,研究认为导致牙痛的原因是神经兴奋性增高,牙髓充血或由血管运动性障碍引发牙髓腔内压升高而压迫神经纤维所致。对此无需任何口腔特殊处理,给予适当的解释,解除患者的心理压力可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