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液的性质分析与有效氯含量的测定.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309624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9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毒液的性质分析与有效氯含量的测定.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消毒液的性质分析与有效氯含量的测定.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消毒液的性质分析与有效氯含量的测定.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消毒液的性质分析与有效氯含量的测定.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消毒液的性质分析与有效氯含量的测定.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毒液的性质分析与有效氯含量的测定.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毒液的性质分析与有效氯含量的测定.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84消毒液的性质分析及有效氯含量的测定,【考试说明要求】1、掌握物质性质检验的方法。2、了解中和滴定的方法。3、了解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4、发现生产、生活和化学实验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据黄岩县志记载庆元元年六月,大风雨,山洪海涛并作,淹没田园、房舍无法计算,死者漂浮旬日,水后大疫。,民间有一种说法:“大灾之后必有大疫”。,98年的长江流域特大洪灾、08年的汶川大地震,大灾之后没有大疫。,这是我国预防措施做的好,其中含氯消毒液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84消毒液也起了很大的作用。,【知识链接】1984年,地坛医院的前身北京第一传染病医院研制成功能迅速杀灭各类的肝炎病毒消毒液,主要有效成分为

2、次氯酸钠,定名为“84”肝炎洗消液,后更名为“84消毒液”。,【实验设计】,反应原理:,总方程式:,2NaCl+2H2O Cl2+H2+2NaOH,Cl2+2NaOH=NaCl+NaClO+H2O,某学生制作一种家用84消毒液发生器,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通电便可制得有较强杀菌能力的84消毒液,他设计图如下,请你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饱和氯化钠溶液,【定性分析】,1、成份分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的水溶液,2、可能具有主要的性质分析:,(1)溶液呈碱性理由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具有强氧化性实验探究:,84消毒液的性质分析及有效氯含量的测定,碱性、强氧化性,【实验探究一】,I、刘星同

3、学为探究84消毒液的氧化性设计实验如下:实验: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84消毒液的稀溶液,并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溶液立即变蓝;写出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I-+ClO-+2H+=I2+H2O+Cl-,实验:向4 mL 0.5 mol/L的亚硫酸钠溶液,加入少量84消毒液的稀溶液,没有明显的现象。不知道是否发生下列反应:SO32-+ClO-=SO42-+Cl-,请你想办法设计实验来证明?,观点一:通过检验硫酸根离子的存在,取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没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观点二:可以通过检验氯离子的存在,错,【实验探究二】II、夏雨同学

4、看到某84消毒液包装说明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主要有效成份为次氯酸钠,可用于餐具.等的消毒,.勿用于铜、碳钢制品。本品须密封,置阴凉暗处保存。,铁钉表面出现铁锈(或红褐色固体),铁钉可能未被腐蚀,也可能被腐蚀但无明显现象,用试管取出少量浸泡后的溶液,滴加足量的稀硫酸酸化,再滴加几滴KSCN溶液。,提出问题:该消毒液对碳钢制品是否有腐蚀作用?设计以下实验探究过程:用烧杯取少量消毒液样品,将一颗光亮的铁钉放入烧杯,浸泡一段时间。对可能产生的现象有如下假设:假设:有明显现象;假设:无明显现象。(1)基于假设,结论是铁钉被腐蚀,预期的实验现象是。(2)基于假设,结论是,请设计实验进一步验证该结论,叙述实

5、验操作:。,【实验探究二】II、夏雨同学看到某品牌84消毒液包装说明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主要有效成份为次氯酸钠,可用于餐具.等的消毒,.勿用于铜、碳钢制品。本品须密封,置阴凉暗处保存。提出这样的问题:该消毒液对碳钢制品是否有腐蚀作用?设计以下实验探究过程:提出问题:(3)从该消毒液的保存要求分析,导致其失效的外界因素主要是。(4)该消毒液敞口久置消毒液将失效,那么最终的成份是。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检验其中的主要的阳离子。,CO2等酸性气体、光和热,通过焰色反应,氯化钠溶液,【小结】,物质性质检验的一般思路:,了解物质组成成分及性质,依据物质特性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确定实验方案,选择实验仪器和试剂进

6、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分析现象,推理、判断,得出结论,二、84消毒液中次氯酸钠含量的测定,【原理】2I-+ClO-+2H+=I2+H2O+Cl-I2 2S2O32-=S4O62-2I-在酸性介质中次氯酸根与碘化钾反应析出碘,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问题1】,指示剂为,,淀粉溶液,终点的颜色变化。,蓝色消失,准确移取20.00 mL 84消毒液于锥形瓶中,加入6 mL,3mo1L-1的H2SO4溶液和10 mL 10%的KI溶液,加盖摇匀,于暗处放置5 min后,取出加20 mL蒸馏水,立即用0.002 mo1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后,再加入2.0 mL淀粉溶液,继

7、续用Na2S2O3溶液滴定至溶液蓝色刚好消失,即为终点。,【具体操作】,滴定管的选择,【问题2】,碱式滴定管,滴定管使用,检查是否漏液,调整液面在0刻度或0刻度以下,洗涤、润洗,装标准液,将管内的气泡赶尽、尖嘴内充满液体,滴定。,【问题3】,如何将碱式滴定管尖嘴内的气泡排出?,具体方法:把橡皮管向上弯曲,使尖嘴出口上斜,挤捏玻璃球,使溶液从尖嘴快速喷出,即可排出气泡。,锥形瓶,【问题4】,1、滴定过程 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 内溶液颜色变化2、滴定终点达到后,分钟颜色不变,再读数,半,右,【问题5】,做本实验时特别强调反应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进行,原因是:,滴定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点:,pH过高:

8、I2发生岐化反应 3I26OH-=IO3-5I-3H2O,pH过低:S2O32-与H+反应 S2O32-+2H+=S+SO2 H2O,【数据处理】,夏雪同学按要求完成实验,现将测得的数据填写下表:,数据处理,选2、3求平均值,求出次氯酸钠的浓度。,【误差分析】,分析夏雪同学第一次操作出现误差的原因:,【误差分析】,夏雪同学第一次操作出现较大的误差可能的原因:,1、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标准溶液润洗。,2、滴定前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3、滴定终点读数时,仰视滴定管的刻度,其它操作正确。,4、Na2S2O3标准溶液放置在空气中时间较长。,【小结】定量分析,一、理解滴定分

9、析原理和基本方法,,二、了解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取样,指示剂的选择,具体操作及数据的测定,数据的分析处理及误差的分析。,【练习1】校课外活动小组测定了某牌子的软包装橙汁中维生素C分子式为C6H8O6)的含量。以下是测定实验分析报告。,(一)测定目的:测定 牌软包装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二)测定原理:C6H8O6+I2 C6H6O6+2H+2I-,(三)实验用品及试剂:,(1)仪器和用品(自选),(2)试剂:指示剂:(填名称),7.5 010-3mol/L标准碘溶液,蒸馏水等。,(四)实验过程:,(1)洗涤仪器、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液,润洗后装好标准碘溶液待用。(2)打开橙汁包装、目测:颜色-橙

10、,澄清度-好,用、(填仪器名称)向锥形瓶中加入20.00mL待测橙汁,滴入2滴指示剂。(3)用左手控制滴定管的(填部位),右手,眼睛,直到滴定终点。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淀粉溶液,酸式滴定管,控制玻璃活塞,摇动锥形瓶,注视锥形瓶中的溶液颜色变化,溶液变蓝色且在半分钟内不褪去,(五)问题与讨论:维生素c的结构如下1、滴定时能否剧烈摇动锥形瓶?为什么?,不能,因为维生素C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剧烈摇动维生素c会与氧气反应而影响滴定结果,2、水果、蔬菜富含维生素c,为何尽量要求新鲜,3、富含维生素c水果、蔬菜洗菜时不要泡太久,维生素c易被氧化贮存越久、维生素损失越多,维生素C溶于水,以免太多的维生素C流失。,【练习2】学生要做检验碳酸钠粉末中含有少量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的实验。他的实验设计了7个步骤,其中5个步骤所用试剂及实验操作均已写明,实验步骤如下:a.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甲中 b.再向溶液里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 c.过滤,取少量滤液盛在试管乙里 d.向试管里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 e.滴入几滴酚酞试剂 f.g.试将上面尚缺的两个步骤所用的试剂(自选)及实验操作补写完整,然后按实验操作的顺序排列。(注意排除CO32-对OH-和Cl-的干扰),滴加硝酸钡(或硝酸钙)溶液至沉淀不增加,滴加稀硝酸至酚酞褪至无色,a d f c e g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