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311016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356.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郑克强 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2014-8,一 教育综合改革整体框架二 考试招生改革实施方案三 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一 教育改革的整体框架,三中全会决定框架结构,总论:一,重大意义和指导思想经济:二-七,制度、体系、职能、机制政治:八-十,制度、法制、制约、监督文化:十一,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社会:十二十三,改革社会治理体系生态:十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国防:十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组织:十六,加强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十二、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为社会提供

2、多样化服务,更好满足人民需求。(42)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43)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44)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45)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46)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学生考试多次选择、专业机构组织实施、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推行统一高考、学业水平测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社会化考试。,二 考试招生改革实施方案,考试招生改

3、革重要意义,四个促进:1.促进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形成正确教育质量观。2.促进学生认识自我、规划人生,积极主动地发展。3.促进学校把握学生成长规律,转变人才培养模式。4.促进与世界教育发展融合。全面、自主、创新。,高校招生录取原则,两个依据:中考高考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一个参考: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做好准备:进入考试招生改革,1.2014年开始试验:新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2.2015-16年开始试验:新的学业水平考试制定。3.2015年开始试验:英语社会化考试考试。4.2017年新中考方案。省级具体方案在制定中。语文、数学、外语、体育。学业水平考试等级要求。5.2017年新高考方案。省级具体

4、方案在制定中。语文、数学、外语(社会)、学业水平考试转化分。学业水平考试等级要求。,学业水平考试意义,1.全面考核,促进学生完成各门课程学习。2.提供自主选择考试机会,促进特长发展。3.改革培养模式,促进特色办学因材施教。4.高校科学选拔适合学校要求的学生。,高中(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考试内容:必修和部分选修。(课程标准统一调整)考试命题:省级组织管理、依据课程标准,专业机构命题。考试科目:5 科:音乐、美术、体育、信息、劳技。3 科:语文、数学、外语。6 科: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成绩呈现:合格与不合格;等级A B C D E。15%-30%-30%-20%-5%.成绩使用

5、:毕业与学历、招生录取、课程管理与质量评价。,三 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综合素质评价基本原则,1.坚持发展性:关注过程,发现潜能,注重发展增量。2.坚持适宜性:学生水平,年龄学段,兼顾协同创新。3.坚持客观性:记录过程,数据支撑,决策提供参考。4.坚持公正性:严格程序,规范过程,强化监督机制。,指标体系 1-品德发展水平,学生在品德认知和行为表现等情况。(1)行为习惯:文明礼貌、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爱护环境。(2)公民素养:珍爱生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团结友善、乐于助人。(3)人格品质:自尊自信、自律自强、尊重他人、乐观向上。(4)理想信念:爱国情感、民族认同、社会责任、集体意识、人生理想。

6、,指标体系 2-学业发展水平,学生对课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1)知识技能:各学科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2)学科思想方法:各学科思想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3)实践能力:关注生活、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解决问题、职业准备。(4)创新意识:独立思考、批判质疑、钻研探究,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指标体系 3-身心发展水平,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情况。(1)身体形态机能:身高、体重;肺活量、视力;跑、跳、力。(2)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知识与技能、生活与卫生习惯、参加文体活动。(3)审美修养:音乐美术:欣赏与感受、表现与创作、兴趣与态度。(4)情绪行为调控:情绪觉察排解、行为自我约束,应

7、对克服困难。(5)人际沟通: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亲子关系。,指标体系 4-兴趣特长养成,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个人爱好等情况。(1)好奇心求知欲:对某些知识、事物和现象的专注、思考和探求情况。(2)爱好特长:课余生活的丰富性、文学科学体育艺术领域的喜好、付出的努力和表现的结果。(3)潜能发展:某些方面表现出的突出素质和进一步发展的能力。,指标体系 5-学业负担状况,促进学校提高教学有效性,提高学生学习乐趣。(1)学习时间:上课时间、作业时间、补课时间、睡眠时间等。(2)课业质量:课程教学、作业和考试有效程度、学生感受和看法。(3)课业难度:课程教学、作业和考试难易程度、学生感受和看法。(4)学习压力:学生表现出的快乐、疲倦、焦虑、厌学等状态。,祝老师们 工作好、身体好、心情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