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及信号传导.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312787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PPT 页数:109 大小: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激素及信号传导.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激素及信号传导.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激素及信号传导.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激素及信号传导.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激素及信号传导.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激素及信号传导.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激素及信号传导.ppt(10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章 激素与信号传导 第一节 激素的特点 第二节激素的功能 第三节 激素的分类 第四节 激素的作用机理 第五节 激素作用的信号调控 第六节 激素分泌的调节 第七节 激素的应用,激素:内分泌细胞合成和分泌,通过血液循环而 使靶细胞产生生理效应的一类活性物质 1905发现了促胰液素(secretin),从而提出激素及内分泌的概念(secretion)。,植物激素 植物生长素:吲哚乙酸,常用的为合成的衍生物 赤霉素:促发芽、生长、开花、结实。赤霉素衍生 物有 40 多种 细胞分裂素:嘌呤衍生物,促分裂、分化 脱落酸:植物生长抑制剂,引起器官脱落 乙烯:促果实早熟 由于植物激素大多不是蛋白质,因此本

2、章主要介绍动物激素,昆虫激素 内激素 返幼激素:烯类衍生物 蜕皮激素:固醇类 脑激素:本质不清 外激素 烯或环氧烷类,多为挥发性物质,第一节 激素的特点,一、分泌特点二、激素的高效性三、分泌速度的不均一性四、专一性和亲和性五、激素结合蛋白和受体,一、分泌特点,1.内分泌(endocrine)激素从产生细胞合成后,通过血液运送到靶细胞而发挥作用2.旁分泌(paracrine)部分细胞分泌的激素,通过扩散作用于邻近其它细胞 3.自分泌(autocrine)细胞分泌的激素对自身或同类细胞发生作用,4.细胞内自分泌(internal autocrine)一些激素分子中没有信号肽,在细胞内合成后作用与细

3、胞本身5.外激素 从体内分泌或排出的激素(物质),通过空气或水传播到远方,引起同种动物的行为和生理效应,二、激素的高效性,很低浓度即可发挥作用,通常在 10-2-10-6 g/ml 即可发挥正常生理效应。类固醇激素一般为 10-8 g/ml,PG(前列腺素)10-9 g/ml,某些激素浓度在低于生物/生化检测浓度下也可启动反应的进行。,激素的高效性与信号放大密切相关,三、分泌速度的不均一性,激素水平受分泌和失活速率的控制。有的激素分泌呈现周期性,昼夜节律性;有的是脉冲分泌。这些因素在设计分析方法时应充分考虑.,四、专一性和亲和性,激素对靶组织和靶器官具专一性。但有的专一性很低。如睾酮,除刺激副

4、性器官的发育和维持第二性征外,还刺激各种组织的生物合成(如蛋白质的合成),五、激素受体和结合蛋白,激素活性的发挥需与受体结合,受体分细胞膜受体和胞内受体 激素活性的保持和灭活速度与激素结合蛋白质相关,现已发现相当多的激素均有自己的结合蛋白(如E2、T、GH、IGF、G-CSF、TNF均有自己的结合蛋白)。受体的数量与进化相关,如人类有384种嗅觉GPCR(感知384种嗅觉分子,而小鼠有1194种)。,受体可分成四大类,-离子通道类受体-G蛋白偶联的受体(GPCR)-与酶缔合的单跨膜受体-核受体另外,还有大量孤儿(主要与视觉、味觉、嗅觉相关)受体(orphan receptor,OR)。,第二节

5、激素的功能,一、调节体液和物质代谢二、调节机体与环境的相对平衡三、调节生长发育、衰老及死亡四、调节生殖的功能,一、调节体液和物质代谢1.调节消化道运动和消化腺分泌 如胃泌素,缩胆囊肽(CCK),肠促胰液肽等,均可控制胃肠运动和唾液腺以外的消化腺分泌,2.控制能量产生或贮存,参与物质的贮存、动员、转换和利用。主要有6种: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生长素、甲状腺素和皮质醇,3.控制胞外液的组成和容量主要有七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抗利尿素(ADH)、皮质醇(F)、醛固酮、降钙素、甲状旁腺素和血管紧张素(肽),二、调节机体与环境的相对平衡,通过神经体液调节,由一系列激素共同作用,对外环境变化进行适

6、应性调节。如来源于松果体的褪黑激素。光-暗周期转变的激素信号,含量白昼低、黑夜高。松果体幼年时较大,青春期后逐渐变小,萎缩,钙盐沉着。,三、调节生长发育、衰老及死亡,生长发育的研究表明,生长期中GH远高于成年,性成熟前后类固醇激素差异很大,insulin、IGF-1、IGF-II,某些激素与衰老和死亡有关。如核因子 Y(nuclear factor Y,NF-Y;也称 CCAAT box binding factor,CBF)使细胞不能进入 S期,从而使细胞衰老。早老蛋白1(presenilin,PS1)增加tau蛋白的磷酸化,与阿尔茨海默氏症相关,对记忆的形成也十分重要。p16INK4a(也

7、称Inhibitor of CDK4)与干细胞衰老调控密切相关Nature2006.10.三篇文章).Bcl-2(B cell lymphoma/lewkmia-2)家族是细胞凋亡的关键调节因子。,四、调节生殖功能,如从配子的产生、发育、成熟,妊娠的识别(如滋养层蛋白:oTP-1、bTP-1、pTP-1)、建立和维持,乃至分娩和泌乳均在激素的调控下完成,从而保证了物种的繁衍。如PG、E2、P4、FSH(卵泡的发育)、LH(卵泡成熟和排卵),PMSG(pregnant more serum gonadotropin)。,第三节 激素的分类,一、据来源分类二、据化学本质分类,一、据来源分类,根据合

8、成分泌器官和部位可分为 12 类,1.下丘脑激素,丘脑促腺垂体 激素(10 种,促激素),丘脑促腺垂体激素(10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生长激素抑制激素(GHIH)促乳激素释放激素(PRH)促乳激素抑制激素(PIRH)促黑激素释放激素(MRH)促黑激素抑制激素(MRIH)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促黄体生成激素抑制激素(LHIH)促卵泡激素释放激素(FSHRH)LHRH和FSHRH统称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下丘脑激素受神经递质的调控在中枢神经系统(CNS)中,突触传递最重要的方式是神经化学传递。,下丘脑

9、-神经垂体激素(垂体后叶)抗利尿素(Antidiuretic Hormone,ADH)、催产素(oxytocin,OT)神经垂体不含腺体细胞,不能合成激素。所谓的神经垂体激素是指在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产生而贮存于神经垂体的升压素(抗利尿激素)与催产素,在适宜的刺激作用下,这两种激素由神经垂体释放进入血液循环。下丘脑神经肽 P物质(substance P,SP)、神经降压肽(neurotensin,NT),2.腺垂体激素,肽类:促肾上腺激素(Adrinocorticotrphic Hormone,ACTH)脂肪酸释放激素(lipotrophic hormone,LPH)促黑激素(-Melanoc

10、yte stimulating Hormone,MSH)蛋白类: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催乳素(prolactin,PRL)糖蛋白类:促黄体激素(luteinizinghormone,LH)促卵泡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3.甲状腺素,甲状腺素(Thyrotrophin,T4)三碘甲状原氨酸(T3)降钙素(Calcitonin,CT)(核受体,可形成同/异二聚体,与辅激活蛋白互作调节基因表达),4.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5.肾上腺素,髓质:肾上腺素(adrenalin)、去甲肾上腺素

11、(noradrenaline,NAD)、多巴胺(Dopamine),统称儿茶酚激素。皮质: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醛固酮(aldosterone),睾丸:睾酮(testosterone,T)二氢睾酮(Dihydrotestosterone,DHT)卵巢:雌激素(estrogen,E2)黄体:孕酮(estradiol,P4),6.性腺激素,7.胎盘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胎盘促乳素(placenta lactogen,PL)孕酮(P4),8.胰岛激素,-细胞:胰高血糖素-细胞:胰岛素-细胞:促生长激素 抑制素,9

12、.胸腺激素,胸腺(thymus)是重要的淋巴器官,造血器官。与免疫紧密相关,分泌胸腺激素及激素类物质。胸腺素 F5:12 种主要成分、20 多种次要成分胸腺素 a1:从 F5 中分离到胸腺素3、4、7:从 F5 中分离到 胸腺生成素 I,:Goldstein 1975 年分离。血清胸腺因子:具胸腺素活性,首先从猪血清中分离。泛素(Ubiquitin):Goldstein从胸腺得到,但分布广泛。胸腺体液因子(THF)胸腺降钙因子 T1,T2,10.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前列烷酸的衍生物,脂肪酸激素,可分若干型,其中 PGA、PGB、PGE、PGF、PGI 最重要。溶黄体作

13、用(如PGF2),心血管收缩与休克,血小板、呼吸、胃肠系统、神经系统、皮肤炎症 以及与癌、内分泌代谢等均有作用。,11.消化道激素,胃泌素促胰液素缩胆囊肽(CCK)抑胃多肽(GIP),12.外激素,皮肤、唾液、排泄物等传播,如昆虫性诱素,二、据化学本质分类,1.含 N 激素(蛋白、多肽、氨基酸衍生物)2.类固醇激素(如性激素)3.脂肪酸类激素(前列腺素),1.含N激素,胺类:儿茶酚、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氨基酸衍生物:甲状腺素(T4)、三碘甲状腺氨基 酸(T3)肽类:抗利尿素(ADH)、催产素(OT)、促黑素(MSH)蛋白类:胰岛素、GH、PL、ACTH、CRH、CCK等糖蛋白类:FS

14、H、LH、HCG、TSH、PMSG,2.类固醇激素,E2、P4、T、F(肾上腺皮质激素),3.脂肪酸类激素,前列腺素(PG)分八类,还有很多亚类。,第四节、激素受体作用机理,激素循环于血液中,尽管可以与任何细胞接触,但它只能被靶细胞捕获,这是因为靶组织有识别不同激素的受体。激素受体可分为胞内受体和细胞膜受体。通常类固醇受体在细胞质中,甲状腺素受体在细胞核内,而肽类、蛋白类和氨基酸衍生物激素的受体在细胞膜上。,一、细胞内受体(即核受体)类固醇类激素为脂溶性的小分子化合物,能穿过细胞膜。故类固醇激素受体在细胞内均一分布。这类受体多为反式作用因子,当与相应配体结合后,能与DNA的顺式作用元件结合,调

15、节基因转录。配体包括:类固醇激素、甲状腺素和维甲酸等。给鼠注射生理剂量的H3雌二醇,该激素选择性地浓积在生殖器官中。因为靶组织中含有与激素亲和力很高的受体(kd=10-9 10-10 Mol/L)。,核受体的基本功能区,除孕酮外,其它类固醇激素的受体都是均一的亚基,而孕酮受体则由两个不同亚基等量组合成多聚体。如鸡输卵管孕酮受体为6S和8S两种,A亚基分子量79,000,B亚基为108,000。A亚基与裸DNA结合,B亚基与染色质的非组蛋白结合。单独A亚基可促进转录,而浓度需比二聚体高10-15 倍,B亚基不能单独促进转录。每个细胞有类固醇受体1.5-2万个,只需1000-3000个受体复合物与

16、DNA结合便可出现生理效应,受体可以再循环。,二、细胞膜受体,特点:与类固醇激素不同,含N激素基本不进入细胞,通过细胞膜受体作用,激素与受体的结合是特异的、可逆的,37即可达到结合稳态.生理效应相似的激素,可以作用于同一膜受体。(如胰岛素和IGF、LH和HCG),但多数激素作用于各自的特异受体.一个细胞含2-10万个膜受体,1-5%受体与激素结合即可出现生理效应;20-25%结合即可达到最大.,细胞膜受体的数目不是固定不变的,受激素浓度和细胞代谢的影响,使受体数增加的称上升调节(UP regulation),使受体数下降的称下降调节(down regulation).受体间可产生协同效应,即部

17、分受体与激素结合后,可影响邻近受体与激素的亲和力,这种作用称协同作用.使亲和力称正协同作用,使亲和力称负协同作用.,当细胞膜受体数目,与激素亲和力同时并存时,即发生对内、外源激素不敏感和生理最大效应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激素对(抵)抗。(如糖尿病因:靶细胞受体减少、亲和力下降和受体抗体;血液胰岛素抵抗物质;胰岛细胞功能障碍)。激素的作用是短暂的,过量或持续刺激会产生不良影响,也易产生激素对抗,必须迅速终止激素作用,即激素-受体复合物的灭活、隔离和再循环。方法是内化作用(internalization).,(一)细胞膜受体的分类,1.G蛋白偶联的受体,结构共同点:通过激活G蛋白三联体,间接地调节质

18、膜内的靶蛋白活性(如AC).受体:胞外、跨膜和胞内三个结构域,跨膜结构域多由七个跨膜区段组成。,与这类受体相关的激素:5-HT、腺苷、高血糖素、血管紧张肽、速激肽、LRH、TRH 等.,2、离子通道受体,结构特点:多亚基组成,亚基有胞外、胞内和跨膜结构域,亚基的某些区段共同构成离子通道,亚基都有数个跨膜区段。受体与激素结合后,导致离子通道开放,促进细胞内、外离子的跨膜流动,产生去极化。相关的激素类物质:Glu、GABA、Gly、阳离子、阴离子。,乙酰胆碱受体,葡萄糖通道,肌细胞内由胰岛素调节的葡萄糖转运,3、酶偶联受体,酶偶联受体(enzyme-linked receptors),两种类型:受

19、体一旦激活就具有酶催化活性(如ErbB);受体没有酶活性,与配体结合后将酶激活。这类受体称:受体Ser/Thr蛋白激酶或受体Tyr蛋白激酶。如Ins、EGF、POGF和CSF-1等生长因子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活化,如Ins:由胞外结构域、跨膜结构域和胞内结构域组成,与配体结合后形成二聚体。,胰岛素受体活化,第五节 激素作用的信号调控,G蛋白偶联受体是最大的细胞表面受体家族,在哺乳动物中已经发现1000多个成员(应该有数千,小鼠嗅觉1194)。G蛋白偶联受体的发现主要采用两种方法:同源克隆(homology cloning):同源序列探针杂交;表达克隆(expression cloning)

20、:从表达受体的细胞制备cDNA文库,将mRNA微注射入爪蟾卵细胞(该卵细胞不表达该受体)实现外源表达,再以配体及细胞信号特征来鉴别。,分布最广泛的是cAMP和Ca2+信号途径 一、cAMP信号途径二、Ca2+信号传递途径三、G蛋白和离子通道四、酶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传递,一、cAMP信号途径 Sutherland等(1959)发现: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结合于肝细胞表面,并诱导胞内产生cAMP。正常情况下,胞内cAMP浓度小于10-7 M;激素作用下,胞内cAMP水平在几秒钟内改变5倍这种快速应答依赖于cAMP合成与降解的迅速平衡。,Gs缺陷患者激素的应答降低,致代谢和骨发育异常,智障等。,如肾上

21、腺素:肾上腺素与受体结合 使Gs中发生GTP与GDP替换 Gs使AC活化 cAMPPKA活化 核内CREB磷酸化 活化的CREB二聚化并与早期基因CRE元件结合,调控基因转录,反式作用因子CREB(CRE-binding protein,CREB)可与立早基因(immediate early genes,IEGs)启动子中顺式作用元件CRE(cAMP response element)结合,调控其表达。PKA使CREB的Ser磷酸化而活化,CREB2是CREB1的天然抑制剂。,cAMP产生的效应是短暂的,这对于调节细胞代谢很重要。所以,被PKA磷酸化的蛋白质必须去磷酸化。去磷酸化有4种SerT

22、hr蛋白磷酸酶:包括蛋白磷酸酶(protein phosphatases)-I、IIA、IIB和IIC。除少数IIC外,其他蛋白磷酸酶由一个同源催化亚基和1个或多个调节亚基组成。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的可逆磷酸化调节蛋白质活性的平衡。,cAMP引起的细胞应答需数万数百万cAMP分子。因此,激素的信号必须放大,才能产生足够的cAMP。由于受体和Gs在质膜中易扩散,为腺苷酸环化酶(CA)激活,使信号放大提供了可能。1分子激素-受体复合物可激活100个非活性Gs,Gs-GTP与CA结合而活化,可产生大量的cAMP。,二、Ca2+信号传递途径 Ca2+像cAMP一样,也是细胞内分布广泛的信号分子(尤其在

23、植物中)。现已清楚,Ca2+对糖代谢、细胞分泌和增生等具有重要作用。细胞内存在大量的磷酸酯,易生成不溶的磷酸钙,故胞内游离的Ca2+浓度必须维持低水平(小于10-7M)。而胞外的Ca2+浓度高一万倍左右。胞浆内钙离子来源于两个方面,即近乎无限的外钙内流和相对有限的内质网/肌浆网(ER/SR)钙库。,钙进入胞内途径主要有三:电压门控的钙通道(voltage operated calcium channel,VOC)、受体门控的钙通道(receptor operatedcalcium channel,ROC)和钙库控制的钙通道(store operated calcium channel,SOC)

24、。目前SOC的产生机理仍然不清楚。VOC和ROC的特点是短暂的大量钙进入,而SOC则是介导较小的持续钙内流。,胞内存在两种钙释放通道 即IP3受体,RyR(ryanodine)受体通道,从ER/SR钙库中释放钙。RyR受体:三种亚型(RYR1,骨骼肌;RYR2,心肌;RYR3,分布广,主要在脑内);IP3R:同四聚体,每个亚基结合一分子iP3;已知IP3受体分子含SI和SII2个片断:其中SI为45bp结合位点,而SII则为120bp的两个磷酸化部位之间调控位点;可剪接成a、b、c 3个片段,从而构成S+,Sb-,S(bC)-,S(aBC)-剪接型。IP3R和RyR钙信号介导的三种途径:激活激

25、酶或转位入核 磷酸化胞浆转录因子 转录因子转位入核。,目前认为: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主要通过钙调素(CaM)而实现的。CaM的结构特征含30%的酸性氨基酸,为结合钙提供羧基;无易氧化的Cys和Trp,因而稳定、耐热;不含肽链定型的Hyp,肽链具高度柔性,利于与靶蛋白结合;Phe和Tyr比值高,具特异紫外吸收峰(5个),便于鉴定;115位三甲基赖氨酸,可增加与靶酶的亲和力。,(一)IP3和Gq 肌醇三磷酸(IP3)是偶联细胞表面受体和内质网膜Ca2+通道的第二信使分子。肌醇磷脂(PI)有两种重要的衍生物(PIP和PIP2),它们定位于细胞膜的内侧。活化的受体激活特异的G蛋白三聚体-Gq。Gq PL

26、C-(磷脂酶C-,相当于AC)PIP2 IP3 DAG(甘油二脂),IP3水平的负反馈调节 胞质Ca2+浓度从10-7M到10-6M 时,PLC活性明显。哺乳动物存在4种磷脂酶C:PLC-,和。除PLC-受酪氨酸激酶(RTK)激活外,均受G蛋白介导激活。IP3的寿命很短(几秒钟),在嗅神经元中只有0.1秒.,(二)DAG和PKC 二酰基甘油(DAG)的信号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1、DAG进一步裂解生成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它也是细胞内信号传递者,还可以用于合成类花生酸,如白细胞三烯和前列腺素等激素。2、DAG可激活SerThr激酶,即蛋白激酶C(PKC的活性依赖于Ca2

27、+,因此而得名)。当IP3诱导胞质Ca2+水平增加时,PKC从胞质转移到质膜内侧,并被Ca2+、DAG和磷脂酰丝氨酸(膜磷脂)激活。,哺乳动物细胞有8种以上PKC,其中至少4种被DAG激活,DAG增加PKC对Ca2+的亲和力。同IP3一样,DAG寿命短,迅速被磷酸化,或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故在细胞增殖或分化过程中,要长时间维持PKC的活性,就需要DAG和IP3 的共同作用。,PKC激活特异基因转录的两条信号传导途径,+,编码区,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血清反应因子(SRF),mRNA,(三)Ca2+结合蛋白 细胞内

28、为什么会存在高亲和Ca2+结合蛋白?1.由于细胞质中游离Ca2+水平一般很低(小于10-7M),即使在Ca2+内流时也不超过510-6M,因此细胞内任何依赖Ca2+调节的靶蛋白对Ca2+必须有高亲和力。2.鉴于细胞质中游离Mg2+浓度相对稳定(在10-3M左右),所以靶蛋白对Ca2+结合能力要比对Mg2+至少高1000倍。有几种特异的Ca2+结合蛋白满足这些条件。如肌钙蛋白C(trnponin C)、钙调蛋白(calmodulin。CaM),三、G蛋白和离子通道 G蛋白主要通过cAMP和Ca2+两条途径介导信号传递。此外,有少量G蛋白直接作用于离子通道,使之激活或失活,改变离子通透性,影响质膜

29、的兴奋。如,迷走神经释放的乙酰胆碱可以减少心肌细胞收缩的速率和强度,该效应由毒荤碱-乙酰胆碱受体(M-AchR)介导的。M-AchR激活抑制性G蛋白(Gi),从而抑制腺苷酸环化酶,并且还打开肌细胞质膜中的K+通道,使心肌细胞难于去极化而产生上述抑制效应。,G蛋白偶联的离子通道,四、酶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传递 介导细胞外信号传递的酶偶联受体也是跨膜蛋白。特点:1、酶偶联受体与G蛋白不发生任何关系;2、分子结构明显不同;3、酶偶联受体具有催化活性(或激活某种酶);4、受体亚基一般只有1个跨膜结构(非七跨膜).,目前将酶偶联受体分5种类型:受体Tyr激酶(RTKs):催化信号分子Tyr磷酸化;结合Ty

30、r激酶的受体:结合并激活胞质中Tyr激酶;受体乌苷酸环化酶:受体具有乌苷酸环化酶活性;受体Tyr磷酸酶:信号分子中Tyr的脱磷酸基;受体Ser/Thr激酶:催化信号分子Ser/Thr磷酸化;除以外,其余4种均兼有受体和酶两个功能。,(一)受体Tyr激酶 绝大多数生长因子的受体都具有特异的Tyr蛋白激酶活性,故称受体Tyr激酶(receptor-tyrosine knases,RTK).RTK涉及细胞的分裂与增殖,细胞代谢的调节等.已知有2000个蛋白激酶基因,及1000个去磷酸化基因参与信号调控。,Manning et al.(Science,298,1912-1934).,人类蛋白激酶谱系介

31、绍518种蛋白激酶研究证明,478种催化结构域序列相似,1、受体Tyr激酶的类型 RTKs的结构特点,将RTKs分为6种类型:EGF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receptor,IGF-1R);NGF受体(nerve growth factor receptor,NGFR);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32、FGFR);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R)。,RTKs的六种类型,2.RTKs的激活机理 如PDGF,当配体-受体结合时,受体胞外结构域构象变化导致相邻的受体二聚化(单跨膜受体),并发生自磷酸化,即每个受体的胞内域(C端)都有5个Tyr被相互磷酸化。,PDGF二聚体将相邻的两个受体交联起来,3、与靶蛋白的结合及SH2和SH3结构域 RTKs胞质域结合的靶蛋白分两大类:接头蛋白(adapter Protein),它们将活化的RTKs和细胞内的其他信号蛋白连接起来,但其本身并没有信号作用,如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2(G

33、RB-2)涉及信号传递的酶,如GTP酶活化蛋白(GAP),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激酶)、磷脂酶C-(PLC-)和Src蛋白等。RTKs的靶蛋白一般都含有保守的同源结构域SH2和SH3。,RTKs自身磷酸化由靶蛋白提供停靠位点。如鸡Src蛋白:有3个同源结构域(称Src homology region,Src同源域)SH1:具Tyr激酶活性;SH2:约100个氨基酸,识别和结合RTKs;SH3:约50个氨基酸,介导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活化的PDGF受体与胞内信号蛋白(含SH2)结合,胞外胞内,4、Ras蛋白 Ras蛋白是一种小分子单体GTP酶,功能:介导信号从RTKs细胞核,调节细胞增

34、殖、分化。Ras蛋白的基因ras发现于大白鼠肉瘤(rat sarcomas)病毒,并因此而得名。与其他GTP酶一样,Ras蛋白也含一个共价结合的异戊烯基,并借此固着(anchor)于质膜,在胞质侧发挥功能。,EGF结合RTK后激活Ras蛋白,激素结合引起受体二聚化和Tyr的自磷酸化,Grb2(growth factor receptor-bound protein 2)和Sos蛋白的结合将受体和无活性Ras蛋白偶联起来,Sos(son of sevenless)是一种鸟苷酸结合蛋白(GEF),也称鸟苷酸释放蛋白(GNRP).它促Ras释放GDP并结合GTP,使Sos离开活化的Ras蛋白,5、M

35、AP激酶(MAPK)MAPK(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Ras蛋白下游的一个高度保守的蛋白激酶家族。有4个主要亚族:ERK、JNK、p38MAPK和ERK5。可发生多个SerThr磷酸化反应,其寿命比Tyr磷酸化要长得多。,AMPK,细胞信号途径中的蛋白激酶,Ras蛋白激活的Ser/Thr磷酸化级联反应,PKC也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途径激活Raf,最后通过磷酸化激活含SH2结构域的基因调节蛋白,(Jun,E1k-1等),如胰岛素作用的信号传导过程受体TPK自磷酸化 IRS-1(胰岛素受体底物1)磷酸化 Grb2的SH2与IRS-1

36、的P-Tyr结合,Sos与Grb2结合然后使Ras中发生GTP与GDP转换 活化的Ras结合并活化Raf-1 Raf-1使MEK磷酸化,MEK使MAPK磷酸化 MAPK转移到细胞核,磷酸化核内转录因子(如E1k1)磷酸化的E1k1与SRF结合后,促进基因的转录和翻译,(二)酶偶联受体的其他类型 除RTKs外,酶偶联受体还包括:结合Tyr激酶的受体;受体鸟苷酸环化酶;受体Tyr磷酸酶;受体Ser/Thr激酶。,1、结合Tyr激酶的受体(即Tyr激酶偶联受体)受体分子中没有明显的催化结构域,而通过与Tyr激酶结合发挥作用,故称结合Tyr激酶的受体(tyrosine-kinase-associate

37、d receptors)。包括:多数局部信号介导作用的细胞因子受体,如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受体、干扰素(interferon,IFN)受体。某些激素受体,如生长激素和催乳素(prolactin)受体。T和B淋巴细胞表面的特异抗原受体等。,2、受体鸟苷酸环化酶 心钠素(atrial naturitic peptides,ANPs)受体存在于肾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质膜中,1次跨膜,胞外部分有ANPs结合位点,胞内部分有鸟苷酸环化酶催化结构域。ANPs受体兼有受体和鸟苷酸环化酶功能,故称受体鸟苷酸环化酶(receptor guanylate cyclases)。鸟苷

38、酸环化酶(GC):具有胞质(膜)两种类型,胞质型为两个大小不同的二聚体组成,血红素为辅基,NO可通过血红素调节血管扩张;模型即受体鸟苷酸环化酶。GC的生物学效应几乎全部通过依赖cGMP的蛋白激酶(PKG)来实现。,3、受体Tyr磷酸酶 被Tyr激酶磷酸化的靶蛋白,可被Tyr磷酸酶(Phosphacase)去磷酸化。Tyr磷酸酶存在于质膜表面,兼有受体和磷酸酶作用,故称作受体Tyr磷酸酶(receptortyrosine phosphatases)。特异的Tyr磷酸酶的活性很高,故P-Tyr寿命很短,故静止细胞(resting cells)P-Tyr水平很低。如CD45,在外源抗原激活T和B淋巴

39、细胞过程中非常重要,CD45的正常配体并不清楚,当CD45与胞外抗体交联时,就激活它的磷酸酶活性。Lck激酶是CD45的靶蛋白,被CD45去磷酸化后,再进一步磷酸化靶蛋白。,4、受体SerThr激酶 受体SerThr激酶了解甚少。具有单一跨膜区,在胞质侧有SerThr激酶结构域。故称作受体SerThr激酶。如TGF-和活化素受体,由I型和II型受体组成,通过Smad蛋白专递信号。,6.受体Tyr激酶(胰岛素受体等)等,6.受体Ser/Thr激酶(TGF受体),-O-P,配体诱导的细胞膜受体的主要类型,第六节 激素分泌的调节,一、细胞水平的调节也称原始调节,有几种调节方式,能量水平的调节 ATP

40、/ADP:ATP 抑制许多能量代谢的关键酶(如糖代谢中的糖元磷酸化酶、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脱氢酶、柠檬酸合成酶、柠檬酸脱氢酶、酮戊二酸脱氢酶);而 ADP 则相反。酶量的调节 一些引起酶蛋白质合成的因素 酶活性的调节 包括酶的修饰、酶的水解灭活及酶的构象变化,二、神经体液调节,大脑皮层丘脑垂体靶腺外周激素生物学效应,神经体液调控的作用模式,第七节 激素的应用,在医学、畜牧及研究中应用极广。多用到类固醇、前列腺素、生长素、氨基酸衍生物等,1.抗炎、抗过敏 肾上腺皮质素:可的松、氢化可的松及衍 生物,如强的松、强的松龙、地塞米松等2.抗肿瘤 可的松类:急性白血病,亚急性淋巴肉瘤 色谱龙醋酸:前列腺

41、癌 环硫雄醇:乳腺癌心血管病,一、医学上,3.心血管病 类固醇配糖体:西地兰、洋地黄毒甙等4.内分泌缺乏 作补偿治疗:各种激素,如insulin(糖尿)孕酮(周期调节)5.抗菌止血 雌激素:抑细菌、霉菌生长、治疗多种出血、抗辐射等,二、在畜牧业中,1.繁殖 诱导同期发情 孕酮:甲地孕酮、氯地孕酮、PGs(前列腺 素)在猪和羊上已有明显效果 褪黑素:诱导羊发情的作用(澳利亚)FSH、LH:胚胎移植和转基因动物中的催情,超数排卵 HCG、PMSG(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如羊PGF2类似物(如氯前列烯醇),诱导排卵达100%诱产双羔 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妊娠诊断 早孕因子(EPF):受精后数小时出现、胚 胎死亡或移去数小时后消失 血浆孕酮:现有的放射免疫方法慢、需简化 hCG:人的早孕诊断,2.促进泌乳 PRL(催乳素)、GH、IGF、GRF、GRIF(免疫)3.促生长 类固醇:睾酮、雌二醇、孕酮、GH,IGF(能量重分配)、-兴奋剂4.转基因动物 GH(超大动物),生物反应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