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急救措施与创面处理.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313020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6.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烧伤急救措施与创面处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烧伤急救措施与创面处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烧伤急救措施与创面处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烧伤急救措施与创面处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烧伤急救措施与创面处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烧伤急救措施与创面处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烧伤急救措施与创面处理.ppt(9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烧伤急救与创面处理,烧伤概念,(狭义)指热力,包括热液(水,汤油等)、蒸气、高温气体、火焰、炽热金属液体或固体(如钢水、钢锭等)所引起的组织损害,主要是指皮肤和/或粘膜,严重者也可伤及皮下和/或粘膜下组织,如肌肉、骨、关节、甚至内脏。(广义)由于电能、化学物质、放射线等所致的组织损害和临床过程和热力烧伤相近,因此临床上习惯将其统称烧伤。,由热力所引起的组织损伤统称烧伤(Burn),烧伤流行病学特点,烧伤无论平时和战时均较常见。以男性居多,男女比例约为3:1。平时烧伤中,以青年和小孩多见。夏季(每年6、7、8月)发生率最高。均以中小面积占多数,约为8085。以暴露部位(头颈、手、四肢)居多。,死

2、亡原因,吸入性损伤(inhalation injury)。感染(infection)。内脏功能衰竭(internal organ failure)。含多脏器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由于它们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均为“I”,简称为“3I”。病死率依次为4080;5060;7090。,伤情评估,伤情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烧伤面积的估算。烧伤深度的估计。烧伤严重程度分类。吸入性损伤。烧伤面积和深度是估计烧伤严重程度的主要因素,也是进行治疗的重要依据。,烧伤面积,中国九分法 头面颈=1 9 双上肢=2 9 躯干 会阴=39 臀 双下肢=591 口诀“三三三头面颈,五

3、六七双上肢,五七十三二十一,十三十三会阴一。”,手掌法 伤者本人五指并拢的手掌占总面积的 1%五指自然分开的手掌面积约为 1.25%适合于小面积烧伤测量。,儿童烧伤面积计算 头面颈面积9+(12年龄)%。双下肢面积46(12年龄)%儿童头大,下肢小。成年女性烧伤面积计算 双臀及双足各为6 女性骨盆较大,双足较小,估计面积时的注意事项,计算烧伤总面积时,度面积不计算在内,总面积后要分别标明浅度、深度及度烧伤各自的面积,以便治疗时参考。不论哪种方法,均系估计,但求近似,并以整数记录。大面积烧伤,为计算方便,可估计健康皮肤的面积,然后从百分之百中减去健康皮肤面积即为烧伤面积。吸入性损伤不计算面积,但

4、在诊断中必须标明其严重程度(轻、中、重度)。,烧伤深度,三度四分法1.组织学划分2.临床表现3.预后,I度创面,浅II度创面,深II度创面,III度创面,判断烧伤深度的注意事项,人体不同部位,皮肤厚度不一。因而同一条件下的烧伤所引起的损伤深度也不一样。同一部位的皮肤、因年龄、性别和职业等不同,其厚度也不一。烧伤原因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尽一致。皮肤的隔热作用较大,散热也慢。烧伤发生后,虽然脱离了热源,但在一段时间内热力仍可继续渗透,使创面加深,应动态估计。,烧伤严重程度,烧伤的严重程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烧伤原因、部位、面积、深度,是否有中毒及合并伤,伤员年龄,伤前健康状况,伤后处理是否及时正确

5、等,其中尤以烧伤面积和深度最重要,是判断烧伤严重程度的基本指标。1970年上海全国烧伤会议 确定中国分度标准。,轻度 总面积9以下的度烧伤。中度 总面积在1029之间或度烧伤面积10以下。重度 总面积在3049之间或度面积在l019之间,或烧伤面积不足30,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全身情况严重或有休克;复合伤(严重创伤、冲击伤、放射伤、化学中毒等);中、重度呼吸道烧伤(呼吸道烧伤波及喉以下者)。特重烧伤 总面积50以上或度烧伤面积达20以上者;或已有严重并发症。,烧伤指数,BI=III烧伤面积1/2II烧伤面积BI=III烧伤面积2/3深II烧伤面积1/2浅II烧伤面积,30III,50II,吸入

6、性损伤,以往称“呼吸道烧伤”,是较危重的部位烧伤。呼吸道的吸入性损伤除热力作用外,还由于燃烧时烟雾中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被吸入深达肺泡,引起局部腐蚀和全身中毒。是烧伤救治中的突出难题。,诊断标准,燃烧现场相对密闭。面颈和前胸烧伤,特别口、鼻周围深度烧伤者。鼻毛烧焦,口唇肿胀,口咽部红肿有水泡或粘膜发白者。刺激性咳嗽,痰中有炭屑者。声嘶、吞咽困难或疼痛者。呼吸困难或/和肺部可闻及哮鸣音。,吸入性损伤临床分度,二 烧伤急救与治疗,烧伤的临床分期 有一定的规律性,伤后不同的时期有不同主导矛盾,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急性体液渗出期(休克期)感染期创面修复期康复期,修复期,烧伤治疗原则,1.早期及时补液,

7、维持呼吸道通畅,纠正低血容量休克。2.深度烧伤组织是全身感染的主要来源,应早期 切除,自、异体皮移植覆盖。3.及时纠正休克,控制感染是防治多内脏功能障碍的关键。4.重视形态、功能的恢复。,烧伤的急救,急救原则:迅速移除致伤原因,使伤员脱离现场,并及时给予适当的治疗和作好转送前的准备工作。,一、“灭火”去除致伤源,(一)热力烧伤尽快脱去着火或沸液浸渍的衣服,特别是化纤衣服。以免热力继续作用使创面加深加大。用水将火浇灭,或跳入附近水池或河沟内。迅速卧倒后,慢慢在地上滚动,压灭火焰。禁止伤员衣服着火时站立或奔跑呼叫,以防造成头面部烧伤或吸入性损伤。不可用手扑打火焰,以免手烧伤。迅速离开密闭和通风不良

8、现场,避免发生吸入性损伤和窒息。,用身边不易燃的材料,最好是阻燃材料,迅速覆盖着火处,使与空气隔绝。凝固汽油弹爆炸、油点下落、钢水飞溅时应迅速隐蔽或利用衣服等将身体遮盖,尤其是裸露部位。待油点落尽后,将着火衣服迅速抛弃,并迅速离开现场。冷疗 热力烧伤后及时冷疗能防止热力继续作用于创面使其加深,并可减轻疼痛,减少渗出和水肿。宜尽早进行。,冷疗方法,将烧伤创面在自来水龙头下淋洗或浸入冷水中。水温以伤员能耐受为准,一般为520。冷疗的时间无明确限制,一般掌握到冷疗停止后不再有剧痛为止,多需051小时。适用于中小面积烧伤,特别是四肢的烧伤。,(二)化学烧伤:所有化学烧伤时均应迅速脱去被化学物质浸渍的衣

9、服。化学烧伤的严重程度除与化学物质的性质和浓度外,多与接触时间有关。因此均应大量清洁水冲洗至少20分钟以上,可起到冲淡化学物质和冷疗的作用。不可因等待获取中和剂而耽误冲洗时间。而且中和反应可产生热量,可加深创面。头面部烧伤时应首先注意眼睛,尤其时角膜有无烧伤,并优先予以冲洗。,(三)电烧伤电弧引起的烧伤灭火方法同一般火焰烧伤。电接触烧伤急救时应立即切断电源,扑灭火焰,注意避免自身触电。如发现伤员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现场心肺复苏并及时转送最近的医疗单位。,二、灭火后的处理,首先检查可立即危及伤员生命的一些情况(如大出血、窒息、开放性气胸、严重中毒等)。脱离现场,移至安全地带或就近的医疗单位。判断

10、伤情,初步估计烧伤面积和深度,并注意有无吸入性损伤、复合伤或中毒等。镇静止痛。保持呼吸道通畅。,创面处理 用身边材料如清洁的被单、衣服等加以简单保护,以免污染,也使创面在搬运过程中得到保护,防止再损伤。复合伤的处理。补液治疗 由于急救现场多不具备输液条件,伤员一般可口服适当烧伤饮料。应用抗生素 对大面积烧伤伤员应尽早口服或注射广谱抗生素。,入院烧伤伤员早期处理程序,轻伤员一般指轻度烧伤或无休克的中度烧伤伤员。重伤员指重度或特重度烧伤或已有休克征象的中度烧伤。,轻伤员处理程序,判断伤情、了解病史。镇痛镇静。视病情需要饮水进食,给予静脉补液或口服烧伤饮料或含盐饮料。应用抗生素和破伤风抗毒素。进行创

11、面处理。,怎么办?,重伤员,重伤员处理程序,判断伤情,初步估计面积和深度。重点查体,测量血压、脉搏、呼吸和体温,注意有无复合伤、中毒或吸入性损伤、并判断其严重程度。简单了解受伤史及伤后处理经过。镇痛、镇静。建立静脉输液通道的同时抽血化验。初步计划输液量,液体性质及输入速度。未置导尿管者,应导尿并留置导尿管。注意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注射抗生素或破伤风抗毒素。创面处理 一般在休克被控制,病情相对平稳后进行。环形、缩窄性焦痂,痂下张力较高时,应尽早切开减张。作好记录,包括出入量、治疗措施、病情发展等。,烧伤临床治疗重点,烧伤休克烧伤感染烧伤后营养支持烧伤创面处理,烧伤休克,烧伤休

12、克的特点,1.烧伤病人休克为低血容量性休克,与急性失血性休克不同。烧伤病人的体液丢失和有效循环血量的减少是逐渐发生的,且有一定的规律性。体液渗出以伤后68小时为最高峰,36小时后开始回吸收。2.体液丢失的主要成分是蛋白、电解质,因此有明显的电解质紊乱和血浆渗透压改变,主要表现为低钠、低蛋白血症。3.代酸与呼碱并存。4.烧伤病人发生休克的时间和程度与烧伤面积和深度有关。5.烧伤病人休克重,极易诱发内脏并发症,如不能平稳度过休克期极易发生肾功能障碍和败血症,对预后有很大影响。,烧伤休克的早期诊断,1 神志方面的变化 早期多为烦躁不安,原因a创面疼痛刺激,b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缺氧所致,病情加重则转为

13、反应迟钝,神志恍惚,甚至昏迷。2 口渴 为烧伤休克早期常见的表现之一,一般需在体液回吸收阶段逐渐缓解。3 血压的变化 低血压是诊断烧伤休克的一个重要指标,但不是早期指标。早期血压可维持在正常范围或略有增高,以舒张压增高较明显,突出变化是脉压变小。如不能得到充分的液体复苏,血压可明显降低。4 心率增快 心率的变化可 作为诊断烧伤休克的早期指标之一。,5 尿量减少 是烧伤休克的早期表现。单位时间尿量的变化能客观的反映休克存在的严重程度,也是判断复苏效果较为敏感的指标之一。6 消化道症状 恶心和呕吐 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缺氧所致,呕吐量大时应警惕急性胃扩张或麻痹性肠梗阻的可能。7 末梢循环变化 正常皮

14、肤色泽苍白,皮温降低,表浅静脉萎陷,严重时皮肤、粘膜发绀,甚至出现花斑,甲床及皮肤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8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体液渗出导致脱水、低蛋白血症和低钠血症;低灌流导致的乏氧代谢增加引起代谢性酸中毒和高钾血症;合并吸入性损伤或肺爆震伤者,可存在呼吸性碱中毒和低氧血症。,烧伤休克的防治,液体复苏公式,Evans公式(1952年提出,是最早应用烧伤面积和体重估计补液量者,以后的许多公式。皆从此衍生。)Brooke公式(1953)第三军医大学公式(1962)Parkland公式(1968)瑞金公式南京公式,Evans公式,伤后第一个24小时的补液需要量:成人每1烧伤面积每kg体重需补充胶

15、体液和电解质液各1ml,同时补充基础水分2000ml。估计量的一半于伤后8小时内输入,另一半于以后16小时内输入。伤后第二个24小时的补液需要量:胶体及电解质液皆为第一个24小时输入量的一半,另外补充基础水分2000ml。烧伤面积超过50,补液量仍按50烧伤面积计算。伤后第一个24小时内,输入总量不能超过10000ml。,Brooke公式,伤后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成人每1烧伤面积每kg体重补充胶体液05ml和电解质液15ml另补充基础水分2000ml。伤后第一个8小时输入估计量的一半,后16小时补充另一半。伤后第二个24小时补液量:胶体及电解质液均补充第一个24小时输入量的一半。另外补充水分

16、2000ml。,第三军医大学公式,伤后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成人每1烧伤面积每kg体重补充胶体液05ml和电解质液10ml另补充基础水分2000ml。伤后第一个8小时输入估计量的一半,后16小时补充另一半。伤后第二个24小时补液量:胶体及电解质液均补充第一个24小时输入量的一半。另外补充水分2000ml。,Parkland公式,伤后第一个24小时输液量:每1,度烧伤面积每kg体重输入乳酸林格液4ml,伤后8小时输入总量的一半,另一半于后16小时输入。伤后第二个24小时输液量:每1,度烧伤面积每kg体重补充血浆0305ml,并适量补充葡萄糖水。此公式目前在国外,尤其是美国,应用甚广,有一定影响。

17、,瑞金公式,伤后第一个24小时输液量:每1%烧伤面积,每千克体重,成人输给胶体溶液和林格乳酸钠溶液各075ml,幼儿为1ml,儿童介于二者之间。成人另加每天水分需要量30004000ml,儿童按7080ml/kg计算。烧伤面积超过50%则按实际面积计算。尿量要求维持每小时3050ml。伤后68小时输入第一个24小时估计量的二分之一,另二分之一量在以后的1618小时内输入。第二个24小时补给的胶晶体量为第一个24小时实际输入量的二分之一。水分同第一个24小时。,南京公式,伤后第一个24小时输液量(ml)烧伤面积(II、III度)1001000(体重轻者减1000,重者加1000),其中水分200

18、0ml,其余1/3为胶体,2/3为电解质溶液,其他同三军大公式。该公式仅根据烧伤面积计算补液量,较适用于中、青年烧伤病人,也适合战时急救及成批烧伤的救治。,补 液 注 意 事 项,(1)三先三后:先晶体后胶体,先盐后糖,先快后慢。(2)伤后第三天以后,静脉补液可视情减少,逐渐增加口服液;(3)任何公式都只能根据临床实际情况使用,切不可生搬硬套(输入太多心衰,肺水肿;输入太少休克发生)。,烧伤休克的辅助治疗,1.镇静、镇痛:哌替啶、冬眠合剂 等 2.抗生素的应用:感染与休克的关系。3.应用碱性药物纠正酸中毒:PH7.30不必纠酸4.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6542(改善胃肠道微循环,纠正隐匿性休克

19、)5.氧自由基清除剂的应用:大剂量Vc、甘露醇等6.保护、改善重要脏器功能:心、肺、肾、脑等7.其他药物治疗:激素、补充外源性ATP、纳洛酮8.加强营养支持:早期喂养,烧伤感染,病理生理,广泛的皮肤屏障破坏 细菌侵入烧伤 创面大量组织坏死及渗出液 细菌繁殖 感染 肠粘膜应激性损害 细菌移位,一般资料,感染一直是烧伤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国内第二、三、四军医大学9329例烧伤病人的资料,分析死亡原因死于感染者占5187。北京积水潭医院分析烧伤面积大于80者75例,死于感染者占574。上海瑞金医院5262例烧伤病人,死于感染者为70%。美国Cincinnati shriner烧伤中心的资料,烧伤面积

20、超过30%的死亡病例中,约3/4死于感染。感染亦是MOF最常见的“启动因素”。,烧伤感染常见菌的变迁,抗生素问世以前,常见的致病菌(包括致死菌)是溶血性链球菌;青霉素应用后,是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随着抗生素的发展,革兰染色阴性(G-)杆菌转趋突出,特别是耐药性强的菌种,如绿脓杆菌等。当前,烧伤感染的常见菌仍继续变化,特别应引起临床注意的是一些“机会菌”感染。,烧伤感染病原菌的侵入途径,创面感染 是烧伤感染中明显而主要的病原菌侵入途径。静脉感染 静脉是一重要的医源性感染途径。呼吸道感染肠源性感染,创面感染,创面严重感染的征象,创面坏死加深变为度;度焦痂意外地迅速分离;创缘炎性浸润、创面大片出血

21、点、色泽暗;创缘下陷如刀切样,上皮生长停止;创面或正常皮肤出现紫黑色质硬的局灶性出血性坏死斑,坏死斑随细菌的入侵深度可扩展至皮下组织、肌肉甚至骨骼。,创面感染的处理原则,1.感染创面应充分引流,尽可能及早去除坏死组织,及时完善的予以覆盖。感染创面湿敷时强调创面清理,勤交换。单纯应用等渗盐水湿敷时有时可使感染扩散,引起致命的后果。2.全身及局部应用敏感抗生素。3.浅II度创面感染时,应将水疱皮全部去除,以淋洗、浸泡、湿敷等方法引流去除脓液,创面多可自愈。4.深度创面感染时,应以脱痂或剥痂的方法,有计划的清除痂皮或焦痂,并尽早植皮,封闭创面。必要时“抢切”。,静脉感染的防治,英国有一份报道、静脉导

22、管感染居医源性感染的首位。能够进行静脉穿刺的应尽量避免切开;能使用浅层静脉的少用深部静脉;尽量避免自烧伤创面上进行穿刺。静脉输液过程中注意局部的消毒与护理。要限制一个部位留置导管的时间,72小时是个危险时限。发现输液不畅,或不明原因的发烧、菌血症等,应坚决拔管,同时作导管尖端的微生物培养。,烧伤肠源性感染,肠源性感染的发病机理,肠道菌群微生态平衡紊乱粘膜屏障的损害免疫功能受抑,烧伤肠源性感染的防治,尽快纠正休克 烧伤后低血容量休克和肠源性感染的发生率密切相关,所以严重烧伤后尽早开始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应属第一措施,因尽快纠正休克的内涵就有抗感染的意义。全身性应用抗生素 在大面积烧伤的抗休克阶

23、段,尤其是延迟补液的病人,应加强抗感染的措施,短期使用较广谱、针对易经肠道侵入的几种常驻茵如大肠杆菌、沙雷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乃至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是有指征的。早期肠内营养 应尽早开始肠道营养,尽管入量不多,也有利于刺激肠道的生理功能;饲养成分中还可配入一些肠粘膜修复必需的氨基酸,后者又是静脉营养配方中不易组合的成分,如谷氨酰胺等。减轻严重烧伤后的应激性损害 应用H2受体阻滞剂或质子泵抑制剂。应用扩血管药物。,全身性感染的诊断,1.性格改变。兴奋多语、幻觉、大喊大叫;或神志淡漠。2体温骤升或骤降,波动幅度大(12oC)。体温不升者常提示革兰氏阴性菌感染。3心率加快。成人达140次/分以上。4呼

24、吸急促。5创面骤变。常可一夜之间出现创面生长停滞、创缘变锐、干枯、出血坏死斑等。6白细胞计数骤升或骤降。,全身感染的防治,积极处理创面:清除坏死组织,尽早永久封闭。合理应用抗生素。避免医源性感染:防止静脉、呼吸道、尿道及接触感染。烧伤感染的细菌学监测:明确感染源及菌种,做到针对性用药和临床监测。连续肾替代疗法(CRRT):清除或减少脓毒症时过多的细菌毒素和炎性介质,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烧伤营养支持,烧伤营养支持原则,1.以三军大烧伤热量供应公式【1000kcal体表面积(m2)25kcal烧伤面积()】或Curreri公式【25kcal体重(kg)40kcal烧伤面积()】估算成人烧伤总热

25、量。成人面积(身高0.6)1.5 小儿面积(年龄5)0.072.三大营养素比例:蛋白1520,糖5065,脂肪2030。非蛋白热卡(kcal):氮(g)一般为150:1,小儿为200:1,严重烧伤者可为100:1。注重谷氨酰胺、精氨酸的补充。3.营养供应途径以胃肠道为主,辅以周围静脉营养,必要时可选择中心静脉营养。4.休克度过平稳,胃肠情况较佳者,尽可能给予早期肠道营养,这可维护肠道粘膜质量,降低分解代谢,预防肠源性感染。,烧伤创面早期处理皮肤移植方法,三 烧伤创面处理,烧伤组织损害,烧伤创面早期处理方法,非手术(包扎、暴露、半暴露、湿敷、浸浴)手术(清创术、焦痂切开减压术、削痂术、切痂术、剥

26、痂术、刮痂术、磨痂术),非手术创面处理方式,包扎方式(用于浅度创面,四肢、躯干等部位)暴露疗法(深度烧伤及面颈、会阴等无法包扎的部位)半暴露疗法(渗出较少的创面、供皮区)湿敷(感染创面以及术前准备)浸浴或浸泡(大面积烧伤病人后期残余创面治疗),清创术,【目的】除去异物,清洁创面,防治感染,减轻疼痛,减少创面渗出物与水肿,为预防并发症和促进创面愈合打好基础。【适应证】1.各种原因引起的中小面积烧伤。2.大面积烧伤,经积极治疗后,生命体征平稳。【禁忌证】烧伤后生命体征不平稳,注意事项,1.清创可在镇痛、镇静药物下进行。一般可用哌替啶或吗啡(小儿、老人、颅脑损伤或呼吸道烧伤者忌用),或加用异丙嗪。主

27、张简单清创。2.做好准备工作,缩短清创时间,减少搬动,操作应迅速、轻柔以减少对伤员的刺激。3.严格无菌操作技术,防止交叉感染。4.注意保温,室温保持在2830度。5.掌握好清创时机。争取伤后68h内进行。中小面积立即清创。大面积患者不论有无休克,均应抗休克治疗24h后待生命体征平稳时进行简单清创。6.对于陷入创面的砂屑,煤渣等不易移除时可不必勉强,以免增加创伤,但面部皮内异物应在清创时尽量除去,以免遗留难以清除的痕迹。7.浅II度的水疱皮一般不予移除。水疱低位引流。如水疱已污染、破碎、皱褶,因易招致感染,应将其移除。化学烧伤的水疱应完全去除。8.不要在创面上涂有色的药物以免对深度的判断造成困难

28、。,焦痂切开减压术,【手术指征】(一)临床指征1.逐渐加剧的肢体疼痛。2.肢体循环障碍,肢体远端苍白,发凉,动脉搏动微弱甚至消失。3.肢体远端肿胀,感觉迟钝。4.颈、胸、腹部烧伤病人呼吸吃力进而呼吸困难,频率浅快。(二)检验指征1.血气分析出现低碳酸血症。2.组织测压计示组织压升高。,、,1,2,3,4,5,6,削痂术,【目的】是通过手术方法去除凝固带坏死组织,保留淤滞带间生态组织,使其在有效的创面覆盖物保护下恢复生机。【适应证】适用于深度创面及尚未累及皮下组织的浅度创面。【作用】1.促进深II度创面愈合。2.对于混合度及III度创面经消痂后植皮修复较切痂植皮外形较丰满,平整,功能也较好。【削

29、痂深度】1.深II度削至呈现瓷白色、湿润、有光泽,松止血带后创面有细小、密集的渗血点为正常层次。2.III度烧伤削痂后以露出光亮、鲜黄、湿润的脂肪为宜。,焦痂切除术,焦痂切除术是在烧伤的早期,以手术的方法使烧伤坏死焦痂切除,清除病灶,从而减轻全身炎症反应,控制感染,减少并发症。同时配合早期植皮覆盖创面,达到挽救生命,缩短疗程,尽早恢复功能的目的。【手术适应证】1.III度烧伤。2.引发全身感染的深度烧伤病灶。3.化学性烧伤(如黄磷、有毒物质等)。4.特殊部位的III度烧伤,如手、足、关节等功能部位。【手术时机】中小面积III度烧伤切痂时间越早越好,大面积深度烧伤取决于病人的全身情况,若病情平稳

30、可争取在1周内完成,可于休克期切痂。对化学性烧伤如黄磷烧伤需急症手术。对来院较晚,治疗延误,已发生痂下感染引发创面脓毒症的病灶,接诊后及早切痂,清除病灶。,剥痂术,剥痂术是在烧伤创面治疗后期,通过手术将尚未分离或已经开始溶痂的创面焦痂坏死组织清除,创面立即或延期植皮修复。【手术适应证】1.大面积深度烧伤切、削痂后剩余创面。2.已发生溶痂或痂下感染的烧伤创面。3.颜面部等特殊部位烧伤后期创面。,1,2,3,刮痂术,刮痂术是对深II度烧伤创面早期处理的一种新的治疗办法。刮痂就是在创面上用手术刀迅速刮污物、坏死组织,减轻创面的菌量,预防感染,同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刺激各种生长因子的释放,促进创面愈合。适用于早期新鲜的深II度创面。,1,2,3,4,磨痂术,磨痂术是目前处理深度烧伤的一种新方法,主要应用于深II度、III度创面,尤其是颜面部的深度创面。对深II度创面磨去表层坏死组织,保留下有生机的真皮深层组织,加快促进创面愈合过程。对III度创面以积极的方式磨去坏死组织,保留下有生机的深层组织,使创面能积极地尽早的植皮修复。【手术时机】烧伤后48h内。,注意事项:1.佩戴防护眼镜;按范围逐片“扫”,不可在一点过深的磨痂;术中不断冲洗创面。2.磨痂深度:创面苍白色的坏死组织磨除,创面呈现色红、充血、有珠状的小渗血点为宜。3.术后3天打开敷料,根据创面情况决定保守治疗或植皮封闭。,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