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清易错易溷生物.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清易错易溷生物.ppt(1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理清易错易混,1.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2.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3.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在细胞中央
2、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辨析。,4,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染色体数目1条1条1条1条DNA分子1个2个2个1个染色单体数目0个2个2个0个注: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
3、来确定的。染色体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5.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
4、有氧呼吸。,6.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7.兴奋在神经元间传递的易错点总结(1)突触类型除了轴突胞体型和轴突树突型外,还可以是轴突肌肉型或轴突腺体型。(2)神经递质释放方式为胞吐,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需要消耗ATP,由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糖蛋白)识别,其
5、作用效果有两种:促进或抑制,但同一神经元的末梢只能释放一种神经递质(兴奋性的或是抑制性的)。(3)突触小体内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的含量较多,其中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突触间隙的液体为组织液。(4)神经递质发生效应后,就会被酶破坏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8.与生长素易混淆的两种化合物(1)生长素与动物生长激素:植物生长素为吲哚乙酸,由植物体生命活动旺盛的部位产生,无专门的腺体;动物生长激素为蛋白质,由垂体分泌,经体液运输。但两者都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2)生长素与秋水仙素:前者为植物激素,后者为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生物碱;前者可促进植物的生长,促进果实发育,后者则抑制植物有丝分裂过程中
6、纺锤体的形成。,特别提醒:(1)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只能注射,不能口服,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和脂质类激素既可口服也可注射。(2)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更不能启动新的生理过程,只是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增强或减弱)。,2激素、酶和维生素的比较,3.正确区分生命活动的调节类型,9.不同抗原物质的免疫类型不同(1)存在于内环境中的抗原引发的是体液免疫。如体液免疫发挥作用消除细胞外毒素。(2)胞内寄生菌、自身肿瘤、移植器官等引发的是细胞免疫。(3)病毒感染先引发体液免疫,再引发细胞免疫。对于胞内寄生物体液免疫先起作用,阻止寄生物的散播感染;当寄生物进入细胞后细胞免疫
7、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最后消除抗原。,免疫相关知识.与免疫有关的几种重要细胞的来源和功能列表如下:,提醒 识别抗原的细胞: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1)图解各自特点及相互关系,(2)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区别,(3)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举例胞内寄生菌(如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侵入人体所引发的是细胞免疫。自身肿瘤可引发细胞免疫。移植器官引发的是细胞免疫。存在于人体内环境中的抗原引发的是体液免疫。病毒感染先发生体液免疫,阻止病毒通过血液循环而播散,再引发细胞免疫,彻底消灭。总之,细胞免疫与体液免
8、疫两者各自有独特作用,又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10.(1)比较分析过敏原与抗原。答案 抗原和过敏原都具有异物性和特异性,但抗原还具有大分子性,而过敏原不一定都是大分子物质,如青霉素。相同抗原引起的免疫反应对每个人都是相同的,但过敏原引起的过敏反应具有个体差异,与人的体质和遗传有关。抗原具有普遍性,对每个人来说都可称为抗原;但过敏原不具普遍性,对某人来说是过敏原的物质,对另一个人不一定是过敏原。,(2)比较分析由过敏原引起的抗体和由抗原引起的抗体。,答案,(3)比较分析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答案,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
9、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导致果实无子。,12.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1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方法技巧:复习兴奋的传导和传递时,可以结合分析电流计测量局部电流时的指针偏转情况(偏转次数及方向),如图所示:,14.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
10、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示实验加以验证。,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15.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注: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尖端是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少,背光侧多);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
11、水侧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16.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的“规律性”认识。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17.细胞呼吸与血糖调节、体温调节的关系(
12、1)细胞呼吸是血糖的主要去路;(2)体温调节过程中,热量的来源是细胞呼吸释放的热能。,18.与酶有关的实验的设计思路总结,19.在人体内有三大供能系统,它们是ATP供能系统、无氧呼吸供能系统和有氧呼吸供能系统。下面以人在剧烈运动时的供能情况为例来说明三者之间的关系。(1)人在剧烈运动时首先是ATP供能系统起作用,即人体骨骼肌中的ATP直接供能。通过这个系统为剧烈运动提供能量,大约维持2025 s左右的时间,如100 m跑比赛时的供能情况。,(2)当剧烈运动时间稍长时(如400 m或800 m跑比赛时),主要由无氧呼吸提供能量。此时ATP供能不足,而有氧呼吸还没有完全调动发挥出来;但无氧呼吸提供
13、的能量很少,且产物是乳酸,会降低内环境的pH,所以无氧呼吸供能时间不可能太长。(3)当剧烈运动时间再长时,主要由有氧呼吸供能。此时ATP供能系统和无氧呼吸供能系统在供能过程中产生的大量ADP和NADP+强烈地促进有氧呼吸,使得有氧呼吸迅速提高,产生大量的ATP为剧烈运动提供能量。,三者之间的供能情况如图所示:,20.有关水分代谢和矿物营养的实验设计方法1.植物必需、非必需矿质元素的实验探究与实验设计(1)实验方法:溶液培养法。(2)设计思路,实验的单一变量是矿质元素M的有无。乙组是空白对照,甲组出现缺乏症,加入元素M后再培养是自身对照,即此实验中运用了两次对照。2.有关植物对矿质离子吸收和利用
14、的实验设计的分析(1)探究根对矿质离子的吸收方式实验的单一变量是呼吸抑制剂的有无。,(2)证明某种矿质元素的利用特点实验单一变量是某矿质元素的有无。,21 蛋白质、核酸的关系及其相关计算1.二者在功能上的区别(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可分为两类:结构蛋白:肌肉蛋白、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等;功能蛋白:血红蛋白、载体、酶、激素、抗体、糖被等。(2)核酸是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某些病毒以RNA为遗传物质。mRNA是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tRNA是氨基酸的运载工具,rRNA
15、是核糖体的组成成分,某些RNA可作为酶催化化学反应。,2.二者的联系(1)DNA、RNA和蛋白质之间的关系 蛋白质的合成受DNA控制,直接模板是mRNA,蛋白质的性质由核酸决定。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等过程要有蛋白质(某些酶)的参与,蛋白质(某些酶)也在核酸代谢中起催化作用。,两者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了细胞生命活动的一个自动控制体系,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2)DNA多样性、蛋白质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3)DNA和蛋白质的特异性 DNA和蛋白质均存在物种特异性,其中DNA起决定作用,因此可从分子水平上为生物进化、亲子鉴定、案件侦破等提供证据。,3.有关计算(1)蛋白质中的肽键数=缩合产生的
16、水分子数=水解所需水分子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数。(2)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分子个数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18脱去的水分子数。(3)DNA的相对分子质量=脱氧核苷酸数脱氧核苷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氧核苷酸数-2)18。(4)RNA的相对分子质量=核糖核苷酸数核糖核苷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核糖核苷酸数-1)18。(5)氨基酸与相应核酸的碱基(核苷酸)数目的对应关系:DNA(基因)mRNA 蛋白质 脱氧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 氨基酸 6 3 1,转录,翻译,特别提醒 若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环状肽,其肽键数=缩合产生的水分子数=水解所需水分子数=氨基酸个数。环状DNA分子,如质粒,其相对分子质
17、量=脱氧核苷酸数脱氧核苷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氧核苷酸数18。,22.细胞的组成分子都是由元素构成的根据元素组成可以判断物质的种类,进而可分析代谢产物及释放能量的多少。(1)物质判断:糖类只含有C、H、O;脂质主要含有C、H、O,有的脂质除含这三种元素外还含有N和P;蛋白质都含有C、H、O、N,有的还含P、S等;核酸都含有C、H、O、N、P。(2)代谢产物分析:因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的组成元素都含有C、H、O,所以其彻底氧化分解的产物中都有CO2和H2O;因为蛋白质中还含有N,所以其氧化分解的产物中有含氮化合物(如尿素)。,(3)氧化释能:脂肪中氧的含量远远少于等质量的糖类,而氢的含量多于糖类
18、,因此,等质量的脂肪和糖类彻底氧化分解时,脂肪消耗的氧气多,产生的水多,同时释放的能量也多。,23.代谢产生和消耗水的生理过程与场所暗反应(叶绿体基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ATP的合成(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单糖合成多糖(细胞内)脱水缩合(核糖体)DNA分子复制、转录(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代谢产生,水,代谢消耗,光反应(叶绿体类囊体薄膜)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ATP水解(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基质等)肝糖原水解(肝细胞)淀粉、蛋白质、脂肪消化(细胞质基质、消化道)DNA、RNA的水解,.水的代谢与调节,.水分含量与新陈代谢、生物抗性的关系细胞中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越
19、大,生物新陈代谢越旺盛,其抗性越小;该比值越小,生物新陈代谢越缓慢,其抗性越大。3.结合水与自由水的相互转变自由水 结合水,温度降低温度升高,24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水平衡 是指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相等,即水的来源与去路 的平衡。,.无机盐平衡 人体内的无机盐有多种,其中Na+和K+尤为主要,其来源和去路:,(1)饮水和食物是人体所需的水和无机盐的主要来源;经肾脏随尿排出是水和无机盐的主要排出途径。(2)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主要由钾离子来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由钠离子来维持,即“内钾外钠”。,.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1)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是下丘脑,产生渴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2)水和无机
20、盐的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肾脏来完成的。(3)调节水平衡的激素主要是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并由垂体后叶释放。,25 血糖平衡及调节.血糖平衡:来源与去路达到动态平衡,.血糖调节(1)直接调节激素调节,(2)间接调节神经调节,1.渗透作用和扩散作用,.半透膜和选择透过性膜半透膜是允许一部分物质通过,不允许另一部分物质通过的多孔性膜。它包括物理性的过滤膜和生物性的选择透过性膜。(1)过滤膜:物质分子能否通过该膜完全决定于分子的直径。若分子直径小于膜上小孔直径,就能通过,否则不能通过。(2)选择透过性膜:物质能否通过这种膜是根据生命活动的需要,而不决定于
21、物质分子的直径大小。,原生质层和原生质体(1)原生质层在成熟的植物细胞内相当于半透膜,由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不包括细胞核和液泡内的细胞液。此结构仅存在于成熟植物细胞中。(2)原生质体是指去除植物细胞壁后所剩下的具有生物活性的植物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常用作植物细胞融合的材料。,【误区警示】1有H2O生成一定是有氧呼吸,有CO2生成一定不是乳酸发酵。2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第一阶段产生的H将丙酮酸还原为酒精和CO2或乳酸的过程。3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仍可进行有氧呼吸,如蓝藻、硝化细菌等。4无氧呼吸只释放少量能量,其余的能量储存在不彻底的氧化产物酒精或乳酸中
22、。5水稻等植物长期水淹后烂根的原因是:无氧呼吸的产物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记牢原理规律,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构成元素:主要由C、H、O、N四种元素构成,有些蛋白质还含有S、P。组成单位是氨基酸。(1)结构通式,第三部分 课本回扣,(2)结构特点: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属于-氨基酸)。(3)种类:根据R基的不同,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大约有20种;根据氨基酸能否在人和动物体内合成又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2.蛋白质的合成及水解过程 注:肽键的表达式:NHCO;多肽与蛋白质的主要区别在于蛋白质具有一
23、定的空间结构,从而具有生物活性。,3.蛋白质分子组成结构具有多样性,导致其功能也具有多样性,蛋白质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原因。(1)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 种类、数目、排列次序以及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其中氨基酸的排列次序变化多端是蛋白质多样性最主要的原因。,(2)蛋白质的功能 构成功能(结构蛋白):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参与各种生命活动(功能蛋白):如酶催化作用;血红蛋白、载体运输功能;胰岛素、生长激素调节作用;抗体、干扰素免疫功能;糖蛋白识别作用。,4.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
24、重要的作用。(1)核酸包括DNA和RNA两类,DNA主要分布在细 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每分子核苷酸由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如下图所示)。,(2)每个核酸分子是由几十个乃至上亿个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核苷酸链。一般来说,DNA由两条核苷酸链构成,而RNA由一条核苷酸链构成,二者的对比见下表。,5.蛋白质的鉴定 遇双缩脲试剂溶液呈紫色。其作用机理是Cu2+在碱性条件下,与肽键结合,生成紫色络合物。DNA的鉴定:甲基绿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将RNA染成红色。需注意:观察核酸在细胞内分布的实验中盐酸的作用:(1)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
25、染色剂进入细胞;(2)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1.糖类分子都是由C、H、O三种元素构成的,是细胞主要的能源物质。(1)依水解情况分为单糖、二糖、多糖,其关系如图所示:,(2)依是否具有还原性分为还原糖(如葡萄糖、果 糖、麦芽糖等)和非还原糖(如蔗糖、淀粉、纤维 素等)。2.所有的脂质中都有C、H、O元素,有的脂质中还有 N、P。根据功能,脂质可分为脂肪、磷脂、固醇类 物质。3.还原糖的鉴定:利用斐林试剂或班氏试剂,在水浴 加热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脂肪的鉴定:脂肪遇 苏丹或苏丹染液分别呈橘黄色或红色。,水和无机盐的作用1.水是细胞中含量
26、最高的化合物。细胞中的水以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形式存在。结合 水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 溶剂,参与运送营养物质和新陈代谢的废物,是生 化反应的介质。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例会影响新陈 代谢,自由水比例上升,生物体的新陈代谢旺盛,生长迅速;相反,当自由水向结合水转化时,新陈 代谢变缓慢。2.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以离子形式存在。无机盐在细胞中的作用可概括为一个组成、三个维 持:细胞内重要化合物的组成成分;维持生物体正 常的生命活动、维持酸碱平衡、维持正常的渗透压。,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细胞的成分 细胞膜的成分是磷脂、蛋白质和少量糖类;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细菌细胞壁的主要
27、成分是肽聚糖;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2.细胞的结构(1)与膜的关系: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有核糖体、中心体。细胞、线粒体和叶绿体内增大膜面积的结构依次是内质网、嵴和类囊体薄膜。(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3.细胞的功能(1)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复制和转录的场所,同时也是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2)与细胞渗透作用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液泡。(3)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结构是细胞膜、核糖体和线粒体。(4)能体现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结构:细胞核、核
28、糖体、线粒体、叶绿体。(5)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间期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中心体(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缍体的形成)、高尔基体(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壁的形成)、线粒体(整个时期提供能量)。,(6)能产生水的细胞器及相应的生理作用:核糖体氨基酸脱水缩合;线粒体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叶绿体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高尔基体细胞壁的形成。(7)能够产生ATP的结构: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或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线粒体(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生物膜之间的统一性1.在化学成分上 各种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相似,都是由磷脂、蛋白质 和少量糖类组成,但各种成分所占的
29、比例不同。,2.在结构上(1)直接联系:在真核细胞中,内质网外连细胞膜,内连外层核膜,中间还与许多细胞器膜相连;其网腔还与内外两层核膜之间的腔相通。(2)间接联系: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可以通过“小泡”实现相互转化。3.在功能上的联系(如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注:分泌蛋白(如抗体)由吸附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胞内蛋白(如呼吸酶)由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合成。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1.方式比较,2.渗透作用 指水分子(或者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扩散的现象。渗透作用三要义:水、半、低高。渗透作用的产生必须具备的条件:具有一层半透膜、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一
30、个处于外界溶液中的成熟植物细胞和外界溶液构成一个渗透系统,它拥有两个溶液体系,即外界溶液和细胞液,同时具有类似于半透膜的结构即原生质层(原生质层由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构成)。3.影响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因素 内部原因: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外部原因:与外界溶液浓度有关。质壁分离的条件:活细胞,具有细胞壁、大液泡、浓度差。质壁分离越明显,表明其吸水能力越强;利用一系列浓度梯度可测细胞液浓度,以此可以判断细胞的死活。能够使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的试剂:乙二醇、甘油、尿素、KNO3等溶液。注:50%的蔗糖溶液、15%的盐酸都能杀死细胞。,细胞的有丝分裂
31、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核的控制范围限制了细胞的长大。(2)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应从以下几方面把握细胞周期的概念:细胞周期针对的是连续分裂的细胞。一个细胞周期以分裂完成作为起点和终点,先间期后分裂期,间期时间长,分裂期时间短。不同生物体的细胞周期长短不同;同一生物体在不同的生理条件下,细胞周期长短也存在差异,如温度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细胞周期。,2.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特点(1)间期:染色体复制
32、。染色体数目不变;出现染色单体;DNA数目加倍。(2)分裂期 前期:染色质染色体;核膜消失、核仁解体;出现纺缍丝,形成纺缍体。中期:染色体在纺缍丝牵引下移向细胞中央;每 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后期:着丝点分裂为二,染色单体染色体(数目 加倍);染色体平均分成两组,在纺缍丝牵引下移 向细胞两极。末期:染色体染色质;核膜、核仁重新出现;纺缍体消失;细胞板出现,并扩展形成细胞壁。,重点内容可按以下口诀记忆:前期:膜、仁消失现两体(染色体、纺缍体);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后期:点裂(着丝点分裂)数加均两极;末期:两消、两现重开始。,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4.有丝分裂过程中各
33、结构的数目变化(假设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N,DNA含量为2C)。,有丝分裂曲线图(如下图)(实线表示有丝分裂中DNA数目的变化曲线;虚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细胞分化1.概念 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 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 程。2.实质 个体发育过程中,基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选择性表达。3.特点(1)持久性(细胞分化贯穿于生物体整个生命过程中)。(2)不可逆性(一般情况下,分化的细胞将不会再演变成原始的细胞)。(3)普遍性。,4.结果 形成各种不同的细胞和组织。注:在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通过细胞分化使细胞种类增多
34、,但数量不变;经细胞分化,细胞的全能性降低;高度分化的细胞(如神经细胞)和成熟的细胞(如洋葱表皮细胞)一般不再具有分裂能力。,细胞的全能性1.概念 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2.原因 生物体每一个细胞都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遗传物 质,都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套基因。3.实现的条件 在离体和适宜的条件下,分化的体细胞也能表达其全 能性。4.表达的难易程度 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未分化的细胞分化的细胞,其中受精卵的全能性最大。,注: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的全能性受到限制,但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仍然保持着全能性;在生物体内,分化的
35、体细胞之所以没有表达出全能性,是基因在时间和空间上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的癌变1.癌细胞的概念 由于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2.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适宜条件下能够无限增殖。(2)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3)在体内易扩散和转移(因为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3.癌变的原因: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1)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注: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本来就存在与癌变有关的原癌
36、基因和抑癌基因。(2)癌变的机理 物理致癌因子 化学致癌因子 病毒致癌因子,正常细胞 癌细胞,作用,原癌基因突变抑癌基因突变,4.癌症的防治(1)预防:尽量避免接触各种致癌因子;加强锻炼,增强体质。(2)治疗:从癌细胞分裂的特征入手,人为地控制间期DNA的复制或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细胞的衰老和凋亡1.细胞的衰老(1)细胞的衰老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2)细胞的衰老与个体的衰老并不同步。(3)衰老细胞的最主要特征是代谢缓慢。2.细胞的凋亡 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常称为 细胞编程性死亡。,代谢的催化剂酶1.概念: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2.化学本质: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
37、数酶为RNA。3.特性: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温和性(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条件,过酸、过碱和高温都能使酶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注:低温降低酶的活性,但在适宜温度下酶活性可以恢复。,4.作用机理: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注:酶既可在细胞内,也可在细胞外发挥催化作用。酶只能进行热力学上允许进行的反应;可以缩,短化学反应到达平衡的时间,而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通过降低活化能加快化学反应速度;在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保持不变。在其他条件不变而酶浓度增加时,生成物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虚线为酶浓度增加后的变化曲线。由图可见,当酶的量增加时,生成物
38、的量将更快地达到最大值。,直接能源物质ATP1.全称:三磷酸腺苷。2.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注:ATP与核苷酸结构中都有“A”,但同一字母在不同分子中代表的物质不同:ATP中的A为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而核苷酸中的A仅为腺嘌呤。其关系如图所示:,3.功能(1)储能高能磷酸化合物。(2)供能直接能源物质。4.ATP与ADP的关系 注:从反应发生的场所、所需的酶以及能量的来源、去向等角度分析可知,物质是循环利用的,而能量是不可逆的,故不是可逆反应。,5.真核细胞中能够产生ATP的结构及相应生理作用 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或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线粒体有氧
39、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上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注:ATP在细胞中广泛存在,但数目不多。,呼吸作用的过程呼吸作用是指在细胞内氧化分解有机物,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又称细胞呼吸。呼吸作用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其过程如图所示:,1.有氧呼吸(1)每一个阶段都需要酶的参与,都有ATP产生。(2)场所: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进行。(3)二氧化碳由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4)氧气与H结合生成水。对于需氧型细胞,有氧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细胞膜上,其中氧气是在细胞膜上被利用的。(5)能量变化: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活跃的化学能和热能。2.无氧呼吸(1)无氧呼吸的
40、场所:细胞质基质。(2)无氧呼吸产生能量少的原因是有机物的分解不彻底,还有大量的能量储存在未彻底氧化分解的有机物(酒精或乳酸)中。(3)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其原因在于不同生物体内酶的种类不同。,(4)常见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动物乳酸;绝大多数植物酒精;乳酸菌乳酸;酵母菌酒精。注:需氧型生物的细胞内不一定含有线粒体(如需氧型细菌);人在剧烈运动时,能量主要由有氧呼吸提供,无氧呼吸只是起暂时的辅助作用。,3.关于细胞呼吸的相关判断及计算 不消耗O2,释放CO2只进行无氧呼吸 酒精生成量等于CO2释放量只进行无氧呼吸 CO2释放量等于O2吸收量只进行有氧呼吸 CO2释放量大于O2吸收量既进行
41、有氧呼吸,又进行 无氧呼吸,多的CO2来自无氧呼吸 酒精生成量小于CO2量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 呼吸,多的CO2来自有氧呼吸,光合作用1.捕获光能的色素,在白光下,光合作用最强,其次是红光和蓝紫光,绿光下最弱。,2.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1)实验原理: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中,因此,可以用无水乙醇来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色素的分离纸层析法。根据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将色素在扩散过程中分离开来。,(2)实验结果:依据色素带的条数可判断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
42、)、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和叶绿素b(黄绿色),如右图所示。依据色素带的宽度可确定色素的含量,其中色素带最宽的是蓝绿色,说明叶绿素a的含量最多。注: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基粒的类囊体及基质中;光合作用色素分布于类囊体薄膜上。,3.光合作用的过程(1)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2)光合作用的条件:光反应需要光照、色素、水和酶;暗反应需要CO2和多种酶。(3)碳元素的转移途径:CO2C3(CH2O)。(4)能量转换过程:光能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 ATP中)稳定的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注:光反应需要在光照条件下才能进行,暗反应与光照
43、无关,但不能理解为植物白天进行光反应,夜间进行暗反应。光合作用过程中既需要水的参与(光反应阶段),又有水的产生(暗反应阶段)。,色素的作用 吸收、传递、转化光能,聚光色素吸收、传递光能(有哪些)作用中心色素吸收、转化光能(有哪些),绝大多数叶绿素a,全部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少数处于特殊状态下叶绿素a,光能电能活跃的化学能(ATP、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暗反应消耗了光反应的产物,促进光反应的进行,水的光解H2O2H+1/2O2合成ATP ADP+Pi ATP,光,酶光能,CO2的固定CO2+C5 2C3三碳的还原2C3 CH2O,酶,酶AT
44、P H,光合作用的过程,(5)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温度、CO2浓度和矿质元素等,其中光反应受光照的影响较大,暗反应主要受温度、CO2浓度的影响。若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产物H和ATP减少,C3增多,C5将减少;若CO2浓度增大,C3增多,C5将减少。注: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中,不一定含有叶绿体(如蓝藻)。(6)典型曲线剖析: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提高而增强,同化CO2的速率也相应增加,但当光照强度达到一定值时,光合作用的强度不再随着光照强度的提高而增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也在进行呼吸作用,当植物在某一光照强度下,进行光合作用所吸收的CO2量与同等条件下,植物进行呼
45、吸作用所释放的CO2量达到平衡时,这一光照强度就称为光补偿点,这时光合作用强度主要是受光反应产物的限制。当光照强度提高到一定值后,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时,这一光照强度就称为植物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此时的光合作用强度是受暗反应系统中酶的活性和CO2浓度的限制(如图)。,(7)净光合量的相关计算: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在黑暗条件下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此时测得的O2吸收量(即空气中O2的减少量)或CO2释放量(即空气中的CO2增加量)直接反映呼吸速率。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此时测得的空气中O2的增加量(或CO2减少量)比植物实际光合作用所
46、产生的O2量(或消耗的CO2量)要小,因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也在通过呼吸作用消耗O2、放出CO2。因此,此时测得的值并不能反映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而反映表观光合速率或称净光合速率。,内环境与稳态1.内环境的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2.内环境的组成: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其关系如下:,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温度和pH(血浆pH的稳定与HCO、HPO 等离子有关)。4.内环境稳态的调节: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注:下丘脑在稳态中的作用 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分泌:分泌抗利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等;调节:体温、血糖
47、和渗透压的调节中枢;传导:可传导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至大脑皮层。,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图示,2.特点(1)双向传导:人为刺激神经纤维上任何一点,引起的兴奋可沿神经纤维同时向两端传导。(2)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内外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兴奋时,表现为外负内正。(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同。,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1.兴奋传递的结构基础突触 突触是一个神经元和另一个神经元接触的部位,由突触前膜(轴突末端突触小体的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胞体膜或树突膜)三部分构成。2.兴奋传递的过程 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递质突触间隙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通过突触实现了电
48、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3.兴奋传递的特点(1)单向传递。其原因是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所以,兴奋只能以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使另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2)突触延搁。,人体内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1.垂体 合成并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能够贮存和释放抗利尿激素。注: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并由垂体贮存和释放。,2.甲状腺 合成并释放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体内物质氧化分解、促进幼小动物发育和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等功能。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人体缺碘时,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3.胰岛
49、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具有促进葡萄糖合成糖元,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作用,是人体内惟一一种降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能够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它与肾上腺素均具有升高血糖的功能。,4.性腺(睾丸、卵巢)合成并分泌性激素。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脂质);性激素的主要功能是激发并维持动物的第二性征,促进生殖细胞的形成;雌激素还具有激发和维持雌性正常的性周期的功能。,动物激素间的关系1.纵向关系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在大脑皮层的影响下,下丘脑可以通过垂体调节和控制某些内分泌腺中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属于分级调节),而激素进入血液后,又可以反过来调节下丘脑和垂
50、体中有关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属于反馈调节)。其过程如图所示:,2.横向关系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效应的结果。如促进生长和发育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促进产热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升高血糖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如胰高血糖素使血溏浓度升高,胰岛素使血糖浓度降低。,免疫系统的组成 注:T细胞和B细胞均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干扰素是效应T细胞分泌的,属于淋巴因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注: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的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吞噬细胞具有识别作用,但不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