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设备抗震测检的规定.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317803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信设备抗震测检的规定.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电信设备抗震测检的规定.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电信设备抗震测检的规定.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电信设备抗震测检的规定.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电信设备抗震测检的规定.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信设备抗震测检的规定.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信设备抗震测检的规定.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的规定,宣讲人:黄维学副所长高级工程师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保定泰尔抗震研究所,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信息工程部分),5 通信工程抗震的相关规定(P49)5.1电信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5.2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要求5.3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的规定(P59),目 录,一、电信设备抗震检测相关知识介绍(了解)二电信设备抗震研究和检测的重要性三国内外电信设备抗震检测研究发展纵述 四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的规定(强制性条文部分)介绍 五电信设备抗震检测中出现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六结束语,一、电信设备抗震检测地震的相关知识,地震 earthquake 由于地球内部运动累积的能量突然释放

2、或地壳中空穴顶板塌陷,使岩体剧烈振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地表传播而引起的地面颠簸和摇晃。地震波 seismic 地震所产生的地震震动的传播形式。典型的地震震动波形包含三组主要波群:P波(纵波)S波(横波)和L波(面波)地震震级 earthquake magnitude 衡量一次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尺度,常用里氏震级表示.地震烈度 seismic intensity 地震引起的地面震动及其影响的强弱程度。抗震设防烈度 seismic fortification intensity 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附表),地震灾害 earthquake disaster 由地震

3、产生的灾害。简称震灾或震害。一般分为地震原生灾害和地震次生灾害。工程结构破坏等级 grade of earthquake damaged engineering structure 一般分为完好(含基本完好)轻微破坏中等破坏严重破坏和倒塌五个等级。通信设施破坏等级:(1)基本完好:通信设施的事故能及时排除,恢复正常工作。(2)轻微破坏:有一般性故障,需经多方处理才能恢复通信。(3)中等破坏:有严重性故障,需经多方努力才能恢复通信。(4)严重破坏:通信处于瘫痪状态,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通信。,固有频率 natural frequency 只取决于结构本身物理特性(质量、刚度和阻尼)的自由振动频率

4、。阻尼 damping 运动过程中结构体系的能量耗散称为阻尼。临界阻尼是一个有位移的结构在无干扰的情况下,无振荡回到原始位置的最小粘滞阻尼。临界阻尼比是结构阻尼与临界阻尼之比。共振频率 resonance frequency 结构出现共振时的频率。抗震加固 seismic strengthening for engineering 为使不合格抗震鉴定要求的既有工程结构达到固定的抗震设防标准而进行的设计和施工。,生命线工程 lifeline engineering 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且地震破坏会导致城市局部或全部瘫痪,引发次生灾害的工程,如供水供电交通电讯、煤气铁路等。GB/T18028.3有

5、关生命线工程包括:生命线工程是指供水系统、供气系统、排水系统、交通系统、供电系统和通信系统中的各类工程结构设施、设备。邮电通信作为生命线工程之一,对于通信系统:包括与建筑和邮政相关的建筑结构、设备和线路,建筑结构包括长途通信枢纽楼、邮政枢纽楼、市内电话局、中继站、卫星地面站、无线电发射和接收台站以及无线塔架等;设备包括交换机、传输设备、基站设备、载波机、中继设备、微波收发信机、卫星通信设备、天线以及供电设备等,线路指架空明线、地下电缆、光缆和微波通信线路。,1.我国的地震灾害的严重性.邮电通信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当前的地震形势,二、电信设备抗地震研究和检测的必要性,1.我国的地震灾害的严重性

6、 我国地处世界上两个最大地震集中发生地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在我国发生的地震又多又强,其绝大多数又是发生在大陆的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大都在20公里以内。因此,我国是世界上多地震的国家,也是蒙受地震灾害最为深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大陆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4,但20世纪有1/3的陆上破坏性地震发生在我国,死亡人数约60万,占全世界同期因地震死亡人数的一半左右。20世纪死亡20万人以上的大地震全球共两次,都发生在中国,一次是1920年宁夏海原8.5级大地震,死亡23万余人;另一次是1976年河北唐山7.8级地震,死亡24万余人。这两次大地震都使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了惨痛的损失。,我国基本烈度为7

7、度及7度以上地区的面积,总计为31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2.5%,因此作为一个多地震国家,我国的 抗震工作任务是很繁重的。关于烈度的划分是由我国国家地震局根据历史地震情况和地质结构完成的,2001年2月2日发布了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于2001年8月1日实施。该区划图在原来我国烈度区划的基础上,采用了国际上通行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和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作为抗震工程更科学,易用。建设部根据烈度区划图 对全国主要城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进行了划分,并要求抗震设计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抗震设防(见附录: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

8、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邮电通信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邮电通信作为生命线工程之一,在抗震预防抗灾救灾等工作中担负着传递信息联络指挥的重要任务,通信设施的抗震,不仅是为了本身抗灾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必须保证完成震前震后非常时期的通信任务,所以,邮电设备的抗震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要求。一九七六年唐山地震时,由于原有通信设施完全没有设防,震后全部通信中断了几十个小时,以致出现灾区人员亲自跑到北京报告震情,这对于邮电抗震工作是极其深刻的教训!一九八一年四川道孚地震,由于通信机房和部分设备已采取了抗震措施,震后13分钟就同外界取得联系,顺利保证了救灾通信,减少了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又如日本2004年10

9、月23日新泻中越地震,这次地震是震级为M6.8级的都市直下地震,地震对交通道路建筑和通信造成了巨大灾害,一度造成通信中断,但由于通信设备抗震措施得当,应急措施及时,再加上大量的通信网络设备抵御灾害的能力较强,很快就恢复了通信,保证了抗震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从以上事例来看,提高邮电通信设备的抗震能力是提高整个通信网络抵御地震自然灾害的能力的基础,对于保障通信在地震灾害发生时畅通无阻、抗震救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当前的地震形势近几十年,社会已经发展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人口向城市里集中是个全球趋势。据统计,50年前,只有不到世界人口3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而今天,约5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之中。人口的

10、城市化,导致了社会生产力和社会财富向城市这种十分有限地域的高度集中。高楼林立,生命线工程错综复杂,分布广泛的通讯、金融、交通运输网络,从灾害预防角度来说,使得城市变得更容易遭受灾害袭击,一旦受到灾害袭击,即使是中小灾害,其损失将超过历史上的任何时代。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把更多的弱点暴露给灾害,城市变得更脆弱了国内的研究表明,我国是全球大陆性地震最活跃、地震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当前我国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及数量在国际上名列前茅,各类工程和基础设施以及广大城乡地区的地震安全令人关注,防震减灾任务十分艰巨。,三 国外发达国家抗震研究的介绍,目前国外发达国家根据本国的地震灾害情况和本

11、国国情开展了大量的抗震试验研究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并且将设备机构抗震设计和抗震试验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抗震试验检验结构抗震设计的效果,并通过抗震设计计算指导抗震试验。通过大量的抗震性能试验,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本国国情的通信设备的抗震检测方法,并在抗震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制定了相关的通信设备的抗震检测标准和通信设备抗震设计规范,规定进入本国相应高烈度设防区域的通信设备必须经过相应的抗震检测标准下的抗震性能检测。并且要求网络通信设备在进入相关地震设防地区要按照通信设备抗震设计要求进行设计生产。实施对入网通信设备的抗震鉴定工作。,1 日本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历史上曾经多次遭受地震造成的灾

12、害。特别是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死亡10万人,以后的1968年十胜冲地震、1978年宫城县地震,以及近年来1995年的兵库县南部地震、2004年10月23日新泻地震地震中通信设备受到不同程度的震害,因此日本政府对通信设备抗震技术的研究非常重视。为抵御自然灾害,保障通信,政府制定了地震灾害对策法,灾害救助法和电器通信事业法。在相关法规的执行中也加大对通信设备本身抗震能力的抗震试验研究,包括抗震设计目标的制定,抗震措施的施行。,日本电信技术委员会发布的“局舍-机器抗震设计法体系的探讨”的答复规定了通信设备的抗震设计目标,地震力的计算方法,抗震性能的检验方法等等。(1)通信设备的抗震设计目标为:日本

13、5烈度地震时(相当于我国的7烈度水平),通信设备几乎没 有损伤;6烈度(相当于我国的8烈度水平)时,通信设备有轻微的损伤,但没有功能上的影响;7烈度时(相当于我国的9烈度水平),通信设备受到功能上的损伤,但大部分可以修复。依据以上抗震设计标准日本进行了大量的通信设备抗震试验检验达到了抗震防灾的目的,提高了整个通信网的可靠性。(2)目前日本通信设备抗震性能试验基本采用两类考核波,人工生成地震波和共振拍波两种考核波作为抗震性能试验考核波。前者是被记录下来的实际地震波以及以这样的波为基础把建筑物地板推想得到的波人工生成的人工地震波,后者为正弦波和正弦共振拍波。加振能级跟通信设备抗震性能设计目标紧密的

14、结合起来。(3)通信设备抗震性能试验安装上要求与实际通信设备现场安装条件一致。,(4)目前日本根据这些抗震检验方法和评估标准对各类通信设备进行大量的抗震性能检测和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1995年坂神大地震和2004年10月23日新泻中越地震的震后灾情,日本针对两次新的地震灾害情况迅速作出了了反应。这都得益于多年来日本在通信设备抗震性能的抗震研究工作。近年来,日本进入了新的地震活跃期,日本电信部门提出了对主要通信设备进行抗震性能设计并进行抗震试验检测的措施,并加大对其它抗震技术如通信设备抗震、减震技术的研究。并开发出了很多新技术和新材料。这一系列措施的施行,保证了日本庞大通信

15、网络上使用的设备的抗震能力,也提高了整个通信网络抵御大地震灾害的能力。也验证了通信设备抗震性能研究的必要性。,2 美国美国作为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大量的震害灾难促使美国政府非常重视通信设备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和网络通信设备抗震性能鉴定工作。为此国家专门颁布了相应的法律和法规,确定了邮电工程作为国家生命线工程的重要地位,通过对大量已经发生的地震震害的调查和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网络通信设备抗震目标,并实施对网络通信设备的大量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特别是近年来,根据通信系统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开始了对通信系统在地震来临时的造成灾害评估研究。目前美国对于进入本国相应烈度区域的通信设备均实行抗震性能检测试验

16、鉴定工作,以确保网络通信设备的抗震性能。,在已经颁布的GR-63-CORE 标准中规定了网络设备的抗地震的要求,并详细规定了通信设备抗震性能检验的方法和抗震评估标准。该标准较详细地规定了抗震试验标准的适用对象、抗震性能试验的方法,抗震试验对设备的要求以及详细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3欧洲欧洲烈度的划分同我国是基本相同的,从对电信设备抗震设计和检测的要求上均参照的规定要求(略),(一)国家的政策要求我国于1997年颁布防震减灾法,并于1998年3月1日正式实施,这部法律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肯定了防震减灾工作“以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规定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在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

17、防、地震应急及震后恢复重建等环节工作中的责任与义务,在法律上为防震减灾事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保障。防震减灾法第17条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必须达到抗震设防要求。”该条款第二款又针对一般建设工程规定:“必须按照国家颁布的地震烈度区划图或者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抗震设防要求既然作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一种标准,只有体现在工程设计中才能发挥其效益,所以防震减灾法第十九条规定:“建设工程必须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并按照抗震设计进行施工。”根据这一规定,建设工程进行抗震设计必须遵循两项标准,一是抗震设防要求,二是抗震设计规范设备的抗震指导思想:工业

18、设备、管道和设备基础,在遭遇到抗震鉴定所采用基本烈度的地震影响时,要求一般不致发生严重破坏及危急人身和生产安全的次生灾害。“目前,在建筑物抗震设防标准中已经提出”小震不坏、大震不倒“的设计思想。设备抗震包括两方面工作,一是按国家抗震鉴定标准对已有设备进行抗震鉴定与加固;另一方面是按国家抗震规范对新设备进行抗震设防。,四.我国的抗震科研和发展,(二)我国电信设备抗震工作的回顾 我国邮电通信设备抗震工作开展的较晚,基本上是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来实施对通信设备抗震加固和设计,缺乏基础的科学数据论证和试验分析,邮电通信设备抗震工作还有一定的盲目性。我国邮电通信设备抗震试验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

19、977-1987年;由于唐山地震的巨大损失和沉痛教训,原邮电部及时组织技术力量,调查研究国内外通信设备抗震设防技术措施和经验,进行技术攻关工作。1982年推出了通信设备安装抗震加固技术措施,并开展了全国邮电通信设备抗震加固工作,并制定了震时的应急措施和抢修方案。同时,邮电科研系统相继研制出防酸隔爆式铅酸蓄电池组抗震加固框架及母线软连接头、小型通信设备防震组合柜等抗震设备。总体而言,这一阶段的工作是围绕着对通信机房和通信设备的抗震加固进行的。,第二阶段 1988年-1998年:通过第一阶段的抗震加固工作,发现存在很多问题,很多邮电通信设备的抗震加固仅仅是凭经验进行抗震加固工作,急需要理论方面的支

20、持和效果验证。同时通信设备本机的抗震能力如何也凸显出来,需要组织科研设计制造施工维护等方面的力量进行抗震研究。在近十年的时间里邮电部组织了相关科研单位进行了大量抗震试验,对我国重点设防城市进行了通信设备的抗震加固普查工作。研制了抗震试验用大型地震模拟液压振动台和振动测试试验设备,完成了通信设备抗震试验的基础设备配备工作。第三阶段 1998年至今:成立信息产业部通信设备抗震性能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开始着手开展对通信网上运行的主要电信设备进行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和抗震性能检测鉴定工作。相继对程控交换设备、通信电源设备,SDH光传输设备和移动基站等主要网络设备进行了抗震性能试验,积累了大量的试验数据和经验

21、。根据信息产业部主管部门规划,将在此基础上,逐步制定并完善有关的各类通信设备抗震标准和规范,最终形成通信设备的结构抗震设计规范。,(三)信息产业部抗震政策的相关规定根据国家的抗震政策,信息产业部相继于年月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令第12号令,于年月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令第31号令。部12号令第二条规定:“本办法适用于进入我国抗震设防烈度7烈度以上(含7烈度)地区的公用电信网的交换传输移动基站通信电源等主要电信设备的抗震性能检测管理.”第三条规定“凡在我国抗震设防烈度7烈度以上(含7烈度)地区的公用电信网上使用的主要电信设备必须经过抗震性能检测,并获得信息产业部颁发的电信设备抗震

22、性能检测合格证.未获得检测合格证的电信设备,不得在抗震设防7烈度以上(含7烈度)地区的公用电信网上使用。”第31号令详细规定了电信设备抗震性能检测合格证核发项目作为信息产业部负责实施的行政许可项目及其条件程序期限的规定。,以上两个部令的发布,有力地推动了通信设备的抗震工作,也使得抗震检测和科研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几年来,根据信息产业部主管部门的要求,信息产业部通信设备抗震性能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开展了大量的通信设备抗震试验研究和抗震检测鉴定和研究工作,设备涉及到了网络上使用的主要电信设备包括交换设备、光传输设备、通信电源设备、移动基站设备通过大量的抗震检测,也进一步完善了抗震检测标准的编制和实

23、施(抗震检测标准),五标准中有关强制性条款内容,本教材第5章”通信工程抗震相关规定”中有关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的规定的强制性条款共有11条22款,涉及到5项抗震检测标准.分别是: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 YD5083-2005交换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 YD5084-2005光传输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YD5091-2005通信用电源设备抗地震检测规范YD5096-2005移动通信基站设备抗地震检测规范YD5100-2005,5.3.1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 YD5083-2005 1.0.2 交换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 YD5084-2005 1.0.2;光传输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

24、YD5091-2005 1.0.2;通信用电源设备抗地震检测规范YD5096-2005 1.0.2;移动通信基站设备抗地震检测规范YD5100-2005 1.0.2规定在我国抗震设防烈度7度以上(含7度)地区公用电信网上使用的交换、传输、移动基站、通信电源等主要电信设备应取得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合格证,未取得信息产业部颁发的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合格证的电信设备,不得在抗震设防烈度7度以上(含7度)地区的公用电信网上使用。,(1)本条规定是参照信息产业部2001年6月15日发布的第12号部令电信设备抗震性能检测管理暂行办法第三条规定和2004年12月2日发布的第31号部令信息产业部负责实施的

25、行政许可项目及其条件、程序、期限规定(第一批)中的第01项电信设备抗震性能检测合格证核发项目的规定中的条文。本条规定了目前电信设备中的交换、光传输、通信电源和移动基站设备需要进行抗震检验,确定了该规范的适用范围。因为目前交换、光传输、通信电源和移动基站设备这四类电信设备在通信网络中为主要设备,这些电信设备抗震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个通信网络在地震来临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特别是强震发生时,保证应急通信,抗震救灾基础电信设备的正常运行,应该对目前通信网络上使用的这四类电信设备的抗震性能进行抗震检测,通过检验结果确定电信设备的抗震性能是否合格。发现问题,应及时整改,以提高通信系统的抗震性能。(2

26、)本条规定了上述设备应用的地区为我国抗震设防烈度7度以上(含7度)地区的电信设备,必须在取得抗震性能检测合格证后才能使用。地震烈度:地震发生后在地面上造成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称为地震烈度,我国的地震烈度是按12度划分的,一般来讲6度地震就有可能使建筑物和设备受到破坏。有关烈度的划分是由我国国家地震局2001年2月2日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并于2001年8月1日实施的。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参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附录A。我国基本烈度为7度及7度以上地区的面积,总计为31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2.5%,而大

27、部分城市均位于烈度区划7度以上(含7度)地区,所以电信设备的抗震能力要求为烈度7度以上(含7度)地区公用电信网使用的电信设备。(3)电信设备抗震检测就是按照不同烈度等级要求对实际设备进行模拟现场安装条件下的结构抗震性能检测和通信技术性能检测,并检查是否符合相应的评判标准,经抗震检测合格的电信设备,由信息产业部主管部门进行抗震检测合格证的核发。,5.3.2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 YD5083-2005 1.0.4 规定被测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的通信技术性能项目应符合相关电信设备的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本条规定电信设备抗震检测应同时满足该设备的通信技术性能检测规范。因为电信设备的抗震性能检测同时包

28、括机械结构性能测试和通信技术性能测试两个方面的检测。YD5083-2005规定了四类电信设备的检测流程以及机械结构的检测方法和结构抗震性能合格评定方法。各种设备的通信技术性指标测试方法和评定方法在相关电信设备抗震检测规范中有详细的规定。这些相关电信设备通信技术性能检测规范分别为交换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YD5084-2005、光传输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YD5091-2005、通信用电源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YD5096-2005和移动通信基站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YD5100-2005。,移动通信基站设备抗地震检测规范YD5100-2005 8.0.1规定:被测设备的结构抗地震性能应符合YD

29、 50832005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以上条款要求在执行以上规范时应同时满足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YD 50832005的规定要求。,534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 YD5083-2005 3.4.1规定:被测设备的抗地震性能检测按送检烈度进行考核,其起始送检烈度不得高于8烈度。本条规定是由于电信设备在8烈度的抗震性能通信技术指标为基础性测试指标,而9烈度的通信技术性能测试指标与8烈度下的通信技术性能测试指标相比,部分指标不做要求,并在8烈度的基础上有所降低。为了准确了解设备的抗震技术性能,做出了此项规定。,5.3.5交换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YD5084-2005 4.0.2规

30、定:被测设备抗地震技术性能指标应满足以下要求:1.在8烈度以下(含8烈度)抗地震性能检测后,本规范规定的各检测项目均应符合第3章中指标要求的有关规定。2.在9烈度抗地震性能检测后,被测设备除3.1、3.2节不做要求外,其余项应符合第3章有关指标规定。本条规定是交换设备抗震检测合格的评判标准,根据抗震检测烈度的不同对交换设备通信技术性能指标的要求不同,该条对抗震烈度8度以下(含8度)和9度的评判标准进行了区分,8度以下(含8度)为交换设备的抗震检测基本指标,9度的指标在8度指标要求的基础上进行了劣化和降低。,5.3.6光传输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YD5091-2005 5.0.2规定:被测设备抗

31、地震技术性能指标应满足以下要求:1.在8烈度以下(含8烈度)抗地震性能检测后,本规范规定SDH光传输设备的各检测项目均应符合第2章中指标的有关规定,光波分复用(WDM)传输设备的各检测项目均应符合第3章中指标的有关规定,电路板不应损坏。2.在9烈度抗地震性能检测后,误码率不劣于10。电路板不应损坏。本条是光传输设备的抗震检测的评判标准,考虑到地震烈度的不同对光传输设备通信技术性能指标的要求不同的原则,该条对烈度8度以下(含8度)和9度的评判标准进行了区分,8度以下(含8度)为光传输设备的抗震检测基本指标,9度的指标在8度指标要求的基础上进行了劣化和降低。,5.3.7通信电源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

32、范YD5096-2005 5.0.2规定:通信电源设备抗地震技术性能应满足以下要求:1.在8烈度以下(含8烈度)抗地震性能检测后,本规范规定的高频开关整流设备的各检测项目均应符合第2章中性能指标的有关规定;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设备各检测项目均应符合第3章中性能指标的有关规定;通信用不间断电源设备各检测项目均应符合第4章中性能指标的有关规定。2.在9烈度抗地震性能检测后,高频开关整流设备的通信性能检测除2.2.2、2.2.6条,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设备通信性能检测除3.2.1、3.2.3条,通信用不间断电源设备的通信性能检测除4.2.5、4.2.6、4.2.7、4.2.8不做要求外,其余分别按第

33、2章、第3章、第4章中有关规定执行。本条是通信电源设备(包括高频开关整流设备、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设备、通信用不间断电源设备)的抗震检测的评判标准,考虑到地震烈度的不同对电源设备通信技术性能指标的要求不同的原则,该条对烈度8度以下(含8度)和9度的评判标准进行了区分,8度以下(含8度)为通信电源设备的抗震检测基本指标,9度的指标在8度指标要求的基础上进行了劣化和降低。,5.3.8移动通信基站设备抗地震检测规范YD5100-2005 8.0.2规定:移动通信基站设备抗地震技术性能指标应满足以下要求:1.在8烈度以下(含8烈度)抗地震性能检测后,本规范规定的900/1800 MHz TDMA移动通

34、信基站设备各检测项目均应符合第3章中指标的有关规定;800 MHz CDMA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各检测项目均应符合第4章中指标的有关规定;CDMA2000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各项检测项目均应符合第5章中指标的有关规定;TDSCDMA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各项检测项目均应符合第6章中指标的有关规定;WCDMA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各项检测项目均应符合第7章中指标的有关规定。2.在9烈度抗地震性能检测后,900/1800 MHz TDMA移动通信基站设备的技术性能检测除3.2.3条,800 MHz CDMA移动通信基站设备的技术性能检测除4.2.2、4.2.4条,CDMA2000移动通信基站设备的技术性能检测除5.2

35、.2、5.2.3条,TD-SCDMA移动通信基站设备的技术性能检测除6.2.3条,WCDMA移动通信基站设备的技术性能检测除7.2.3条不做要求外,其余项按第1条执行。本条是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包括包括900/1800MHz TDMA移动通信基站设备、800MHz CDMA移动通信基站设备、CDMA2000移动通信基站设备、TD-SCDMA移动通信基站设备、WCDMA移动通信基站设备)的抗震检测的评判标准,考虑到地震烈度的不同对移动基站设备通信技术性能指标的要求不同的原则,该条对烈度8度以下(含8度)和9度的评判标准进行了区分,8度以下(含8度)为移动基站设备的抗震检测基本指标,9度的指标在8度

36、指标要求的基础上进行了劣化和降低。,539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 YD5083-2005 7.0.1规定:被测设备在进行抗地震性能考核后,在7、8、9地震烈度作用下,都不得出现设备组件的脱离、脱落和分离等情况并应达到以下要求。1 在7烈度抗地震考核后,被测设备结构不得有变形和破坏。2 在8烈度抗地震考核后,被测设备应保证其结构完整性,主体结构允许出现轻微变形,连接部分允许出现轻微损伤,但任何焊接部分不得发生破坏。3 在9烈度抗地震考核后,被测设备主体结构允许出现部分变形和破坏,但设备不得倾倒。被测设备满足以上相应的地震烈度要求,则其结构在相应的地震烈度下抗地震性能评为合格。本条为该规范对于

37、电信设备结构抗震性能的总体要求,要求电信设备经过相应烈度抗震检测后应保证形体规整和整体性强,并按照不同的烈度等级对电信设备的抗地震性能评估标准进行了细化和区分,主要是从电信设备的抗震性价比出发,体现电信设备抗震检测烈度不同评判标准不同的结构抗震设计原则。根据近几年来的抗震检测结果,并结合目前我国主要电信设备的结构特点,选择合适的抗震性价比,主要的抗震设防目标是:抗震烈度7度时电信设备处于正常使用状态,可以视为结构处于弹性范围之内(刚度准则);抗震烈度8度时电信设备允许部分结构发生轻微变形,但非弹性变形处于结构材料许用应力范围内,体现在设备上就是,保证其整体结构的完整性,不会出现组件和模块错位,

38、主框架的大变形等情况(强度准则);抗震烈度9度时电信设备结构允许有较大的非弹性变形,但应严格控制在材料的屈服极限内,以免设备发生倒塌(延性准则)。,5.3.10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 YD5083-2005 7.0.2 规定:被测设备按送检地震烈度考核后,各项通信技术性能指标符合相关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标准的具体规定,则其在抗地震性能考核中通信技术性能指标评为合格。本条规定电信设备的通信技术功能性指标上必须达到相关检测标准中的通信技术性能指标要求,才能确定其通信技术性能指标合格。5.3.11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 YD5083-2005 7.0.3 规定:被测设备按送检地震烈度考核后

39、,符合7.0.1及7.0.2条的规定,被测设备抗地震性能评为合格。本条规定被测设备的抗震性能在机械结构和通信技术性能方面同时符合要求,其抗地震性能评为合格。,六 抗震检测及检测中设备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通信设备底部连接件开焊、裂缝螺栓脱落;,(一)在已经进行的通信设备抗震性能试验中,抗震考核后设备结构也出现了各类问题,现象描述和图片如下,2通信设备底部中部顶部出现变形,错动移位;,3通信设备倾倒,4通信设备内部元器件和整流功能模块损坏,造成技术性能无法保持;,5通信功能模块从设备框架中脱出,6通信设备的前后面板和侧面板振开并出现大的变形,(三)原因分析,以上情况的发生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从设

40、备动特性参数来看,电信设备的固有频率较低,设备系统的阻尼系数较小,对地震能量的衰减性差,在电信设备进行模拟抗震环境条件下考核,设备共振响应强烈。设备底部连接件焊接强度不够,有的电信设备只是点焊,因而设备底部连接件开焊、裂缝甚至造成螺栓脱落。需要增加底部连接件焊接强度,采用直接冲压成型的连接件或全焊接的方式可有效地减少以上情况的发生;设备在考核过程中,会出现共振现象,由于顶部位移较大,反应到底部,相应的连接部位的应力加大,一旦超出连接件的应变允许范围,必然引起电信设备底部中部上部的弹塑性形变,严重的会造成结构永久性的破坏;在考虑成本的情况下,设备主框架应采用刚度较大的材料,也可采用在框架局部增加

41、筋板的方法,增加局部连接强度和刚度。以减少设备的变形和结构功能失效;对于通信电源设备的倾倒,分析认为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造成电信设备的重心失稳或连接加固件失效,以至倾倒,应引起重视,因为该类情况的发生可能波及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建议在结构设计时尽可能降低设备重心。加大底部连接螺栓直径,增加设备抗剪切能力和抗倾覆能力。特别对于重量大,重心高的设备,在结构设计时,要进行结构抗震设计计算;对于通信功能模块从设备中脱出以及门振开的现象,勘察发现是由于锁定装置的设计存在问题,锁紧力量不够,致使当设备处于共振状态时,功能模块或门从插接槽和锁扣中脱出,应进行该方面的结构拉拔试验,提高锁紧力。,通过对目前已经

42、开展的各类电信设备的抗震鉴定数据的的归纳以及出现的问题原因分析,可以发现目前我国通信用电源设备基本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但一部分设备本身还存在着一定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从试验数据分析上来看,设备固有频率均处于地震波的卓越频率范围之内,并处于小阻尼系统。有的设备在结构抗震设计上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信息产业部组织相关部门曾经于1993-1995年对我国重点设防城市(北京,天津,上海,西安,唐山5个)的电信设备现场安装加固普查和测试的情况以及2007年10月份对我国两个省的抽查情况显示,电信设备在机房安装加固,设备抗震检测合格证的监督检查以及准入上还存在一问题.也需要进一步加强电信设备抗震检测的监督

43、力度.通过近年来的对电信设备的抗震检测,进一步推动了设备生产厂商在电信设备的抗震设计能力上的提高,从设计,安装,运行,维护等环节也得到了进一步重视.,结束语,近年来,在信息产业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开展了大量的通信设备抗震研究工作,发现了一些问题,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比国外发达国家,我们的工作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我们在下面一些方面加强。(1)开展更多的通信设备的抗震性能试验,对各种通信设备动力特性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出通信设备动力特性的普遍规律。(2)通过抗震性能试验,找出通信设备的普遍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抗震性能试验标准,使标准更量化细化。使之更科学准确。(3)改进通信抗震性能试验设备,尤其是振动台设备,进一步丰富抗震性能试验手段,使得通信设备抗震性能试验更准确、合理。(4)加强同国外发达国家的抗震技术交流,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5)加强通信设备抗震防震减震缓震等新技术的研究。(6)在大量抗震性能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通信电源设备抗震设计规范,更好地提高通信设备的抗震能力。,感谢大家!,联系方式黄维学副所长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保定泰尔抗震研究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