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学SocialSecurity.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322434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69.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保障学SocialSecurity.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社会保障学SocialSecurity.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社会保障学SocialSecurity.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社会保障学SocialSecurity.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社会保障学SocialSecurity.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保障学SocialSecurity.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保障学SocialSecurity.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社会保障学Social Security,社会保障学,授课对象:行政管理本科参考教材:社会保障学,郑功成出版单位: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授课教师:宋川联系方式:,1.导论,1.1 社会保障概念的界定,“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一词,最早出现在1935年美国颁布的社会保障法中。1944年,第26届国际劳工大会发表费城宣言表明国际组织正式采纳“社会保障”一词。据统计,1949年实施各种类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有58个,到1997年已经增加到172个。各个国家根据自己的国情和需要作出了各种不同的解释。社会保障概念界定的多样化与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多样化相吻合。,国外对社会

2、保障的界定,通过一定的组织对这个组织的成员所面临的某种风险提供保障,为公民提供保险金、预防或治疗疾病、失业时资助并帮助他们重新找到工作。(国际劳工组织,1942),1948年联合国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中:社会保障:每个社会成员为自己及家庭的健康与幸福,对衣食住医疗及其他社会服务设施享有一定的权力,对于因失业、疾病、残疾、寡居、老年等情况以及由于个人不可抗力而遭遇到生活危机,无法为生时,享有获得保障的权力等。强调了公民对享有社会保障的权力性。,国际劳工组织1985年的解释:“社会保障是为一个社会在出现规定的意外事件或在规定的情况下向其成员提供的保护。”,德国:将社会保障理解为社会公平和社会安全,是

3、对竞争中不幸失败的那些失去竞争能力的人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英国:目标是消除贫困。社会保障是为国民在失业、疾病、伤害、老年以及家庭收入锐减、生活贫困时予以生活保障。,英国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社会保障是一种公共福利计划,旨在保护个人及其家庭避免因失业、年老、疾病或死亡而在收入上所蒙受的损失,并通过公益服务(如免费医疗)和家庭生活补助,以提高其福利。英国大百科全书对社会保障的解释:“国家对于每个公民,从摇篮到坟墓即由生到死的一切生活与危险:诸如疾病、灾害、老年、生育、死亡及鳏、寡、孤、独、残疾人,都给予安全的保障”。,美国:“系指根据政府法规而建立的项目,给个人谋生能力中断或丧失以保险,还为结婚、

4、生育或死亡而需要某些特殊开支时提供保障。为抚养子女而发给的家庭也包括在这个定义中。”日本;“社会保障是指对疾病、负伤、分娩、残疾、死亡、失业、多子女及其他原因造成的贫困,从保险方法和直接的国家负担上,寻求经济保障途径。对陷入生活困境者,通过国家援助,保障其最低限度的生活,同时谋求公共卫生和生活福利的提高,以便使所有国民都能过上真正有文化的成员的生活。”,香港对社会保障的界定,香港官方界定的社会保障是以政府为责任主体并通过向有关人士直接发放款项的方式提供的福利。社会保障是政府为保障国民最低生活需求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周永新)社会保障可以理解为一个政府设立的制度,运用大众的财富,给予需要的人最基本

5、或应得的援助,藉以维持生活需要,以及配合社会发展,增加国民福利。(莫泰基),台湾的界定,社会保障是国家以社会救助、社会保险以及公共服务等各种不同方式,对于国民之遭遇危险事故,以至失能、失依,因而生活受损的人,提供各项生活需求,给其以健康保障、职业保障及收入保障,并从而促进民族健康、全民就业及民生均足。,国内的界定,“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全力予以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陈良瑾)“社会保障可理解为对贫者、弱者实行救助,使之享有最低生活,对暂时和永久失却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实行生活保障并使之校享有基本生活,以及对全体公民普遍实施福利措施,以保证福利增进

6、,而实行全社会安定,并让每个劳动者乃至公民都有生活安全感的一种社会机制。”(侯文若),社会保障是各种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的统称。(郑功成)社会保障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孙光德、董克用,2000年),如何理解社会保障界定的差异?,1.2 性质与理论框架,社会保障的学科性质西方的理论渊源中国的理论渊源,1.2.1社会保障的学科性质,专业视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社会保障应当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即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7、的一门独立的、交叉的、处于应用层次的社会科学。(郑功成),1.3社会保障的目标与功能,总的目标:通过保障和改善国民生活、增进国民福利来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分目标:帮助国民摆脱生存危机;满足国民的生活保障需求,不断改善和增进国民的福利;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功能:稳定、调节、促进发展、互助、其他,1.2.2 西方的理论渊源,空想社会论宗教思想,空想社会论,公元前400多年前,古希腊的人们就幻想着建立一个没有私有制、没有压迫与剥削、人人自由平等、生活幸福的社会,并著书立说来阐述自己对理想社会的主张。柏拉图的理想国,讨论了民主、宗教、教育、男女平等等问题,反对私有制,强调分工与互助,追求公产制

8、度与财产公有,主张消除暴力与贫困对立,亦即平等和社会秩序和谐等,对后来的空想社会主义有重大影响。,空想社会论,莫尔(1478-1535)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在乌托邦,批判了当时的英国社会,宣称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并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财产公有、分配公平的理想社会。空想论对社会保障理论发展的贡献在于揭示了社会矛盾的根源在于社会的不平等,从而主张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成员协调发展,这些思想正是现代社会保障最基本、最深刻的思想基础。,宗教思想,宗教教义在客观上表达了博爱、互助、平等的思想,如佛教倡导布施和助人,基督教强调在施爱于他人中体验幸福的境界,为社会保障理论的形成与社会保障实践的发展奠定了道

9、德基础。宗教对社会保障而言:一是奠定并强化了社会公平与社会互助等道德基础;二是提供了制度安排最初的方法示范;三是补充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不足。因此,其影响不仅是理论的,也是实践的。,1.2.3 中国的理论渊源,大同社会论社会互助论仓储后备论社会救济论,大同社会论,孔子说,“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东晋陶潜在桃花源记中描述了一个大家共同劳动、安居乐业的世外桃源。康有为于1902年完成了大同书,描绘了有关养老院、教育与医疗福利,亦即社会公益事业的经费来源等。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即“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家的生计,群众的生命。”,社会互助论,春秋战国时期

10、,墨子就有实现人民老有所养、孤幼有所依、无饥无寒和安居乐业的思想。孟子主张“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孙中山“进化之动力在互助而不在竞争”,仓储后备论,仓储后备论是一种主张建立谷物积储以备灾荒并济贫民的社会思想。早在夏朝,国家就非常重视粮食的积蓄,以防水旱之灾。“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伍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贾宜上书汉文帝,“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至今,未之尝闻。”历朝历代统治者还将仓储后备论变成具体的救灾措施,并使之成为常备之策。如常平仓、义仓、惠民仓等。,社会救济说,赈济说影响最为深远。所谓赈济说,即是主张用食物(主要是粮食与

11、衣物布帛等)和货币救济遭受灾害或生活极端困难无以生存的社会成员,以保障其最低限度的生活需要的一种保障思想。赈济说发展到后来,不仅为统治者所采用,而且发展成为赈物、赈款、以工代赈三大具体方略,并在中国社会保障是上一直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社会保障的特征,公平性:保障范围的公平性;保障待遇的公平性;保障过程的公平性社会化:不是封闭运行而是面向整个社会开放并通过社会化机制加以实施福利性:在社会保障方面交易成本低于所获得的保障待遇法制规范性:规范与强制 多样性:刚性增长与阶梯式持续发展:,社会保障的原则,公平原则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责任分担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其他原则:互济性和法制性,1.3 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农民“有土地就有保障”,“土地即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