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要素和税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税法要素和税法.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税法要素和税法渊源体系,税法要素的含义和种类税法行为规范税法基本规则税法渊源税法体系,第一节:税法要素的含义和种类,一、税法要素的含义税法要素是构成税法规范系统的相互独立并不可分割的个体或基本单位。二、税法要素的总类税法术语主体概念:纳税人、征税人、扣缴义务人和税务机关事件和行为:偷税、抗税、免税、征收等物的概念:财产、应税消费品、进口货物等税法规则性要素税法原则性要素,第二节:税法行为规范,一、税法行为规范的概念即税法规则性要素,是指税法规定征税主体的职权与职责的纳税主体的权利与义务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具体行为准则。二、税法行为规范的构成,条件(假定),行为模式(处理),法律后果(自裁
2、,税法行为规范的构成,即税法构成,是指税 法法律规范的内部构成。税法主体课税客体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税收优惠法律责任,(一)税法主体,税法主体,是指税法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即税法权利义务关系的承担者。各级征收机关纳税人。又叫纳税主体,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对谁征税?自然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个体经营者和其他个人法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还可按企业的不同所有制性质来进行分类等。,两个相关概念:代扣代缴义务人和代收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义务人:是指虽不承担纳税义务,但依照有关规定,在向纳税人支付收入、结算货款、收取费用时有义务代扣代缴其应纳税款的单
3、位和个人。代扣代缴义务人按规定履行了代扣代缴义务,税务机关将支付一定的手续费。未按规定代扣代缴税款,造成应纳税款流失或将已扣缴的税款私自截留挪用、不按时缴入国库,一经税务机关发现,将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代收代缴义务人:是指虽不承担纳税义务,但依照有关规定,在向纳税人收取商品或劳务收入时,有义务代收代缴其应纳税款的单位和个人。,(二)课税客体,课税客体又叫征税对象,是指税法确定的产生纳税义务的标的 或依据。-对什么征税?消费税的征税对象是应税消费品房产税的征税对象是房屋等。与课税对象相关的一个基本概念:税基。税基又叫计税依据,是据以计算征税对象应纳税款的直接数量依据,它解决对征税对象课税的计算
4、问题,是对课税对象的量的规定。两种基本形态:价值形态和物理形态。价值形态包括应纳税所得额、销售收入等-从价计征物理形态包括面积、体积、容积、重量等-从量计征,(三)税率,税率,是指税法规定的每一纳税人的应纳税额与课税客体数额之间的比例。税率是计算税额的尺度,也是衡量税负轻重与否的重要标志。我国现行的税率主要有: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比例税率,对同一征税对象,不分数额大小,规定相同的征收比例。比例税率在适用中又可分为三种具体形式:单一比例税率 差别比例税率产品差别比例税率 行业差别比例税率 地区差别比例税率幅度比例税率,如营业税娱乐业税目曾规定5%-20%的幅度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义:随
5、着征税对象数量增大而随之提高的税率,即按征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划分为若干等级,不同等级的课税数额分别适用不同的税率,课税数额越大,适用税率越高。分类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全额累进税率,定义:是对课税客体的全部数额按照与之相适应的等级的税率征税。注意:全额累进税率的关键是查找每一纳税人应税收入在税率表中所属的级次,找到了收入级次,与其对应的税率便是该纳税人所适用税率,全部税基乘以适用税率即可计算出应缴税额。,某三级全额累进税率表,例 题,某纳税人某月应纳税所得额为6 000元,试按全额累进税率计算其应纳税额。应纳税额6 00020%=12000(元)。注意:全额累进税率计算方法简便税
6、收负担不合理,特别是在划分级距的临界点附近,税负呈跳跃式递增,甚至会出现税额增加超过课税对象数额增加的不合理现象不利于鼓励纳税人增加收入。,超额累进税率,定义:根据课税客体数额的不同级距规定不同的税率,对同一纳税人的课税客体数额按照不同的等级税率计税。例题:如某人某月应纳税所得额为6000元,用右表所列税率,其应纳税额可以分步计算:第一级的5000元适用10%税率,应纳税额为500010%=500元第二级的1000元(6000-5000)适用20%的税率,应纳税为100020%=200元其该月应纳税额=500010%+100020%=700元,某三级超额累进税率表,超额累进税率,速算法原理:基
7、于全额累进计算的方法比较简单,可将超额累进计算的方法转化为全额累进计算的方法。对于同样的课税对象数量,按全额累进方法计算出的税额比按超额累进方法计算出的税额多,这个多征的常数叫速算扣除数。用公式表示为:速算扣除数=按全额累进方法计算的税额-按超额累进方法计算的税额公式移项得:按超额方法计算的应纳税额=按全额累进方法计算的税额-速算扣除数,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税税率表,例1:假定国内某居民纳税人2013年5月工资4200元,其所得均来自国内企业。计算其当月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例2:王某为一外商投资企业雇佣的中方人员,假定2013年5月,该外商投资企业支付给王某的薪金为7200
8、元,同月,王某还受到其所在的派遣单位发给的工资1900元。根据规定,我国税收居民赋无限纳税义务。计算王某当月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额=(7200+1900-3500)20%-555=565元,应纳税额=(4200-3500)3%=21元,超率累进税率,定义:把课税客体的一定数额作为一个计税基数,以这个基数为一倍,按不同超倍数额采用不同的累进税率计征。现行税制采用这种税率的是土地增值税。,定额税率,定义:又称固定税额,是按单位课税客体直接规定固定税额的一种税率形式。一般适用于从量计征的税种或某一税种的个别税目。如车船税车船税是指对在我国境内应依法到公安、交通、农业、渔业、军事等管理部门办理登
9、记的车辆、船舶,根据其种类,按照规定的计税依据和年税额标准计算征收的一种财产税。是按照排量、吨位、座位征收的。,(四)纳税环节,定义:是指在商品生产和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如资源税分布在资源生产环节商品税分布在生产或流通环节所得税分布在分配环节等。,(五)纳税期限,纳税期限:纳税单位和个人缴纳税款的期限。保证税收的稳定性和及时性。如增值税条例规定,增值税的具体纳税期限分别为1日、3日、5日、10日、15 日、1个月或者1个季度。纳税人的具体纳税期限,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分别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纳税的,可以按次纳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应税行为发生的时间。如增值税条例规
10、定采取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货物发出的当天;缴库期限:税法规定的纳税期满后,纳税人将应纳税款缴入国库的期限。如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以1个月或者1个季度为1个纳税期的,自期满之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以1日、3日、5日、10日或者15日为1个纳税期的,自期满之日起5日内预缴税款,于次月1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并结清上月应纳税款。,(六)纳税地点,纳税人申报、缴纳税款的场所。固定业户向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固定业户到外县(市)经营的,应根据具体情况向固定业户所在地申报纳税,或向经营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非固定户或临时经营者,向经营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进口货
11、物向报关地海关纳税。,(七)税收优惠,国家为了体现鼓励和扶持政策,在税收方面采取的激励和照顾措施。减税免税退税投资抵免快速折旧亏损结转抵补延期纳税,(八)法律责任,是指税法规定的纳税人和征税人员违反税法规定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及制裁措施。,第三节:税法基本原则,一、税法基本原则的含义及分类定义:税法基本原则是决定于税收分配规律和国家意志,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根本准则,它对各项税法制度和全部税法规范起统率作用,使众多的税法规范系统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分类税法公德性基本原则与税法政策性基本原则税法实体性基本原则与和税法程序性基本原则税法实质性基本原则与税法形式性基本原则,二、税法公德性基本原则,(一)保
12、障财政收入原则保障财政收入的足额稳定足额:税收要为政府筹集足额的资金,以满足政府向社会提供公共品的财力需要。稳定:税收收入要相对稳定,把税收与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比例稳定在一个适度水平,不宜经常变动,特别是不宜急剧变动,以避免税收对政策经济秩序的冲击。保障财政收入的适度合理 财税收入取之有度,税收征收率不能过高,要尽可能避免过多征收而伤害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影响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而最终又影响财政收入的增长。,二、税收公平原则,概念:不同纳税人之间税收负担程度的比较:纳税人条件相同的纳同样的税,条件不同的纳不同的税。衡量税收公平的标准收益标准:享受利益多者多纳税,享受利益少者少纳税,不受益者
13、可以不纳税。难以实现和操作能力标准:能力强的多纳税,能力弱的少纳税,无纳税能力的不纳税。,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横向公平:是指在经济条件或纳税能力相同的纳税人应负担相同数额的税收,即同等情况同等税负。纵向公平:是指经济条件或纳税能力不同的人,应缴纳不同的税,即不同情况下不同税负。,(三)税收法定原则,法律明文规定为应税行为和应税标的物的,必须依法征纳税;反之,不得征纳税。课税要素法定原则课税要素明确原则程序合法原则,三、税法政策性基本原则,(一)税收效率原则经济效率尽量使税收报保持中立性,让市场经济机制发挥有效配置资源的调节作用。国家税收处理使纳税人因纳税而损失或牺牲这笔资金外,不要再导致其他经济
14、损失或额外负担。,行政效率原则尽量减少税收征管费用充分考虑纳税费用,降低纳税人的此项负担,(二)税法宏观调控原则,宏观调控:政府为实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对社会经济运行进行的调节与控制。税法宏观调控原则:税法规范和税法行为应符合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根本准则。,(三)税法社会政策原则,四、税法基本原则的功能,指导立法保障税法体系的协调统一作为税法解释的依据克服税收成文法的缺陷,强化税法的调整功能。限定自由裁量权的合理范围,税法适用原则,法律优位原则-行政法不得抵触法律原则税收行政法规效力优于税收行政规章效力效力低的税法与效力高的税法冲突时,效力低的税法无效法律不溯
15、及既往原则新法实施后,之前的行为不适用新法,而只沿用旧法新法优于旧法原则-后法优于先法原则新旧法对同一事项有不同规定时,新法的效力优于旧法程序优于实体原则-保障国家课税权的实现税收争讼发生时,纳税人必须先缴纳有争议的税款后,税务行政复议机关才能受理纳税人的复议申请。,第四节:税法渊源,宪法税收法律税收行政法规税收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税法解释国际税收条约、协议,国际税收协定的意义和必要性:1.国际税收协定可以弥补国内税法单边解决国际重复征税问题存在的缺陷。2.在解决重复征税时,纳税人的居住国和所得来源国之间征税权的矛盾非常突出。国际税收协定可以较为地兼顾居住国和来源国的税收利益,
16、也最容易被双方共同接受。3.对于国际避税和国际偷逃税,协定中规定相互之间交换税收情报,进行国际合作。,第五节:税法体系,1.税收实体法流转税税法。主要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关税等税法。这类税法的特点是与商品生产、流通、消费有密切联系。对什么商品征税,税率多高,对商品经济活动都有直接的影响,易于发挥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所得税税法。主要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法。其特点是可以直接调节纳税人收入,发挥其公平税负、调整分配关系的作用。财产税法。调整财产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房产税等税法。,行为税与特定目的税法。调整行为税与特定目的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如印花税暂行条例。资源税法。主要是为保护和合理使用国家自然资源而课征的税。我国现行的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税种均属于资源课税的范畴。其他实体税法。城市维护建设税法等二、税收征管程序法,问 题 与 思 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