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第三课复习.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331986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4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生活第三课复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经济生活第三课复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经济生活第三课复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经济生活第三课复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经济生活第三课复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生活第三课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生活第三课复习.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课复习,第三课、多彩的消费,考点概括,消费及其类型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消费结构,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心理消费行为,构建知识网络,影响消费的因素,多彩的消费,消费类型消费结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正确的消费原则,-居民的收入-消费品价格-商品的性能、质量、包装,考点一、影响消费的因素,(1)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1、居民的收入对家庭消费有直接影响,(2)居民的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3)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启示:(4)提高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

2、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2、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物价变动,收入已定情况下,物价下跌;购买力普遍提高;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普遍降低。,消费量发生变化,居民购买力:,复习:价格的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的影响有什么不同?,价格的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比较大。,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包装、购买方式、商店位置、服务态度、售后维修与保养情况都能影响人们的消费活动。,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在其他条件不变 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一、影响消费 的因素:,收入,物价,物价水平的变动会引起消费量的变化,其他因素,商品的性能、

3、外观、质量、包装、购买方式、商店位置、服务态度、售后维修与保养情况,【知识扩展】,影响消费的各种因素及其解决措施:,影响居民消费的根本因素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要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最根本的就是要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努力增加居民收入。收入影响消费千方百计增加人们的收入。收入差距影响消费缩小收入差距,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收入分配应兼顾效率和公平。价格影响消费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就是稳定物价。基本生活消费品受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要远远低于高档耐用品国家特别关注农产品的价格变化。,知识明辨,1、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消费取决于当前收入中的可支配收入2、收入差距不影响社会总体消费

4、水平3、物价水平越低,消费水平越高,消费不仅取决于当前收入中的可支配收入,而且受既往和预期收入的影响。预期收入不乐观消费会缩减。,收入差距的大小直接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1)消费水平受居民收入和物价水平制约。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条件下,物价降低有利于提高消费水平。2)物价持续走低,出现过度的通货紧缩现象,会影响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限制社会需求的有效增长,导致经济增长乏力,经济增 长率低,从长远看不利于消费水平的提高。3)消费水平根本上是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的,而不是取决于物价水平。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要缩小收入差距、要稳定物价,还要注意消费品的质量等,精选

5、精编.高效训练:,辨析题:物价越低,消费水平越高,参考答案:,(1)消费水平受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等的制约。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条件下,物价降低有利于提高消费水平。(2)物价持续下跌,会影响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并最终影响消费水平的提高。(3)消费水平根本上是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的,而不是取决于物价水平。,(08年广东高考文科基础试题)某优质大米在我国市场每公斤售价近100元,约为普通大米价格的20倍。但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其销售状况依然良好。这体现了 A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B求异心理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 C价格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D攀比心理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A,(2009江苏省)随着我国

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一直被视为高档商品的轿车正悄然走进寻常百姓家.这说明()A.收入是消费的基础B.消费拉动经济增长C.物价水平影响人们的购买力D.生产与消费相影响,A,城市中低收入者往往是消费倾向最为强烈的人群之一,近年来,低收入阶层的收入预期不断下降,日益严重地影响到消费心理的预期,导致了中低收入者“不愿、不敢花钱”的心态。这表明:A.居民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预期影响 B.物价水平提高将导致消费水平的提高 C.家庭消费与社会无关 D.可支配收入影响着人们的消费,A,面对近几年空调、彩电等家电的价格战,一方面不少人惊呼“产能过剩”。但另一方面,农村的家电市场还远远没有饱和。“产能过剩

7、”和“农村市场空白”的矛盾说明:A.厂家忽视对农村市场的开发 B.家电产品不适合现阶段农村的消费需求 C.城市的家电消费已完全饱和 D.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受到收入差距的影响,D,考点二、消费的类型,按消费对象不同,有形商品消费,劳务消费,按交易方式不同,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按照消费的目的,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的比较,(1)贷款消费以信用为基础.社会信用制度的完善与否制约着贷款消费的发展.贷款消费还受到消费观念的制约,中国传统消费观念是攒钱消费,这也制约着贷款消费的发展。(2)贷款消费主要用于购买大件耐用消费品和大额服务,因为这

8、些消费超出消费者当前支付能力。(3)贷款消费无所谓好坏,应当因时因人而异.如在通货紧缩之下,鼓励有经济能力的人贷款消费,则是利国利民之举。(4)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进行贷款消费,并不是超前消费,而是一种适度消费。(5)商品的使用权和所有权是随着偿还贷款逐渐发生转移,直到付清所有贷款时完全转移。.,关于贷款消费:,:,知识明辨,1、物质资料消费就是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就是精神文化消费?,家庭消费按内容可分为:,按消费目的可分为:由于分类标准不同,它们之间存在着包容关系。物质生活消费用来满足人们发展、享受时就是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在内容上既可表现为物质消费也可表现

9、为精神消费、可以是有形商品消费也可以是劳务消费。,但不能认为为我国居民以享受资料消费为主。,知识明辨,2、贷款消费的作用就是满足消费者的生活需要,从消费者个人的角度讲,主要是满足消费者的生活需要,提高生活质量。从社会经济角度看:一方面,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上讲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买方市场后,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更为突出,通过扩大消费需求、刺激消费拉动了经济增长,在这个过程中,贷款消费起到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贷款消费对提高社会的信用意识、法制观念都有积极的作用。因此,贷款消费不完全是个人的事情,不仅仅是满足生活消费的需要。,贷款消费不等于超前消费。在对自己的预期收入做出正确

10、估计,考虑自己偿还能力的条件下,贷款消费有利于提高消费质量,不是超前消费。在有效需求不足、买方市场的条件下应当鼓励,3、贷款消费就是超前消费。,知识明辨,4、贷款消费利国利民,1)对于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又没有太多积蓄的个人来说,贷款消费是可行的、明智的。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2)对于那些收入不稳定、对未来收入也不看好的个人或家庭来说,贷款消费是不可行也是不明智的:它不仅加重个人或家庭的负担,而且会使银行贷款成为不良资产,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是负面的。,考点三、消费结构1、含义:反应人们各类消费支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2、消费结构与消费水平的关系,

11、3、恩格尔系数1857年,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提出:一个家庭收入越少,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费用所占的比例就越大,这一观点被称为“恩格尔定律”。根据“恩格尔定律”得出的系数为“恩格尔系数”,用公式表示为恩格尔系数=食用支出额/消费总支出额,(3)恩格尔系数大小与消费结构变化的关系 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少,表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2008广东)甲省和乙省的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5.3和36.1,这表明()A.从收入水平看,甲省城镇居民略高于乙省城镇居民B.从收入水平看,乙省城镇居民

12、略高于甲省城镇居民C.从生活水平看,甲省城镇居民略高于乙省城镇居民D.从生活水平看,乙省城镇居民略高于甲省城镇居民,C,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公报显示,2007年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相比2006年以来罕见上升。这是因为()A居民收入增长低于一些农产品价格涨幅B居民的消费观念不科学C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变化D人们的消费心理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A,(2011福建)扩大居民消费必须使居民“有更多钱花”、“有钱更敢花”、“有钱花得舒心”,与之相对应的有效措施是()促进就业 提高恩格尔系数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扩大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A B C D【解析】C。“有更多钱

13、花”强调的是提高收入,合乎要求;“有钱更敢花”是指无后顾之忧,合乎要求;“有钱花得舒心”是指具备良好的市场环境,合乎要求。,C,2012 四川25近年来,在收入有限的年轻人中流行着“CPW”一词。CPW=P/N(P为衣物单价,N为着装次数),常被用来衡量要购买的着装衣物是否“物有所值”。在不考虑其他情况下,依据CPW概念,建议购买的衣物是 会连穿几季的普通衣物 婚纱等用于特定场合的衣物不常穿的名贵时髦服装 耐用常穿价格偏高的牛仔裤A B C D,C,2012 海南9近年来,我国高档商品的消费以年均两位数的速度增长。据统计,2011年我国高档商品的销售总额超过百亿美元,年增长率超过30%,远高于

14、同期全球增长率,我国高档商品的消费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A消费者预期未来高档商品价格将趋于上涨B消费者具有一定的攀比和从众心理C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大幅增加D居民消费已由生存资料消费向享受资料消费转变,C,准确理解消费结构(1)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影响消费结构的因素很多,就经济因素来说,主要受到产业结构、居民收入、消费品价格以及居民数量和结构等因素的影响。(2)消费结构的发展趋势。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与社会生产发展密切相连。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收入的增长,消费结构会相应发生变化,总的发展趋势是生存资料的消费比重逐步下降,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比重逐步增加。(3)恩格尔系数,巩固强化,12008年第一

15、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实际增长8.6%和11.9%。与此同时,一季度市场销售实际增长11.9%,比去年同期增加2.7个百分点。住房、汽车、旅游、通信新的消费热点进一步扩大。上述事实表明 A满足消费,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收入 B居民的消费水平决定当前的收入水平 C居民的消费水平受过去和未来收入水平的影响 D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2、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的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居民耐用消费品的档次开始升级换代,这:A、说明生产对消费具有决定作用 B、表明家庭消费开始向享受型转变 C、说明居民的消费水平明显提高 D、意味着居民消费已达到小康水平

16、,A,C,(单选),巩固强化,3、从消费的目的看,对电脑的消费属于 A有形商品消费 B生存资料消费 C钱货两清的消费 D发展资料消费 4、甲说:“谢天谢地,我的购房贷款申请终于批下来了。”乙说:“好不容易,我多年积蓄的钱终于够买一套房子了。”对话说明 A、甲的消费方式优于乙的消费方式 B、乙的消费方式优于甲的消费方式 C、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应适当鼓励甲的消费方式 D、在卖方市场条件下应适当鼓励乙的消费方式 5.19792003年,我国城市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大幅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A我国城市居民消费水平提高 B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C贷款消费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D消费品的质量有了明显

17、提高,D,C,B,(单选),巩固强化,7、预计2008年,北京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从2003年的1、4万上升到2.2万以上、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持续快速增长。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A、是由收入增加引起的 B、表明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减少 C、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变化 D、表明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增加 8、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消费者只相信货真价实。物有所值。正视这一点。商家才能具有不断发展的持久动力。这说明 A、生产经营者应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B、产品的价格水平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 C、产品的性能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 D、要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就必须增加居民收入,(多选),ABC,ABC,巩固强

18、化,9、贷款消费的特点是 A、商品的所有权不发生转移,只获得该商品一定期限内的使用权 B、用于无形商品即服务的消费 C、以信用为基础 D、主要用于大宗耐用消费品以及大额服务 10.提高信贷消费有利于 A、提高恩格尔系数,改善消费结构 B、缓解生产与消费不协调的矛盾 C、创造新的消费热点 D、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多选),CD,BCD,(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流行、时尚、潮流),特点:评价 利:不利:态度:,仿效性、重复性、盲目性,健康合理的从众心理可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如绿色消费带动绿色产业。商家常常利用消费者从众、追赶潮流的心理来推销自己的商品。,不健康、不合理的从众消费误导经济的良

19、性发展,对个人生活不利,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考点四、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1、常见的几种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特点:评价利:不利:态度:,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展示个性,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和发展,过分展示个性,但社会不认可,代价大。,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特点:评价:态度:,夸耀性、盲目性,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会造成家庭负担.,不健康的心理,不值得提倡,(4)、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特点:评价:态度:,符合实际、讲究实惠,有利的、理智的消费,对个人和社会都有好处。,健康的心理,值得提倡,是理智的消费,标新立异,攀比心理,

20、健康合理的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可以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对个人和社会都有利,不健康不合理的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会误导经济的良性发展,过分标新立异代价大,社会不一定认可,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不健康的心态、不可取,盲目从众不可取 过分标新吓死人 虚荣攀比活受罪 理智求实乐融融,比较,是理智的消费观,应大力提倡践行,2、消费行为受消费消费心理的影响,消费行为是消费心理的表现,是表现消费者心理活动的行为。消费心理贯穿于消费者的消费活动全过程,并规定消费者消费行为的方向性和目的性。,(1)要求:,(2)理解:消费支出应与收入相适应(“入”=当前收入+未来收入预期)在经济承受能力内,

21、应提倡积极合理的消费而不能抑制消费。否则,会影响个人生活质量和社会生产的发展。,(不超前消费),(不滞后消费),在经济承受能力范围内进行消费,信贷消费是不是就是超前消费?,考点五、正确的消费原则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适度消费: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之内的消费,既不超前,也不滞后。,超前消费也叫过度消费,是指超出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的消费。这种消费行为缺乏理智,具有盲目性,容易助长攀比之风和浪费现象,于己于国是不利的。,滞后消费也叫抑制消费,是指远远低于自己经济承受能力的消费。滞后消费会过于节俭,不利于自己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利于推动社会生产规模扩大。,“三个避免”,在消费过程中应注意,2、避免盲从,

22、理性消费,绿色消费(5R):,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绿色生活,环保选购(Reevaluat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分类收回,循环再生(Recycl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Rescuse).,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1)含义;宗旨(2)核心(3)特点,(4)意义:绿色消费不仅有利于个人的生命健康,也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大力提倡。,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1)历史: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2)现实国情:我国是发展中的大国,(5)与合理消费的关系:两者不是相对立的。勤俭节约不是抑制消费,而是说不要浪费。,(3)个人成长:有利于锤炼青少年的意志

23、,陶冶情操,成就事业,(4)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体现。,“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并不过时。,知识明辨,1、适度消费就是抑制消费,适度消费包括不抑制消费和不超前消费两层意思,就是使消费与我国的国情和家庭收入状况以及需求状况相适应,量入为出,即不滞后,又不超前;既不人为抑制,又不盲目攀比,不随波逐流。“不顾生产发展的可能提出过高的消费要求,是不对的;在生产发展允许的限度内不去适当增加消费而一味限制消费,也是不对的。”,知识明辨,2、适度消费就是理性消费,“适度”,侧重强调消费者的消费支出应与自身的收入(包括对未来收入的合理预期)、与国情相适应,消费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

24、过程。“理性”,就是理智消费,要求消费符合自己需要、要有主见,不要随大流,要合乎科学,有利于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合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理性消费还要尽量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消费。,3、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就是限制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作为一种传统精神,不是一种具体的消费方式。每个人不管处于何种消费层次,收入多少,都不能丢掉这种精神。适度消费反对超前消费,但不抑制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但不限制适度、合理消费。因此,提倡理性消费、适度消费和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是一致的,是相互协调、相互统一的。,巩固强化,1、在资源日趋紧张的条件下,循环经济已成为现代经济的

25、一种趋势。循环经济从消费的原则看,实际上是一种:A、适度消费 B、理性消费 C、绿色消费 D、勤俭节约消费2、有位著名作家曾总结出“西方人崇尚个性,东方人追求共性”,道出了我们的心理定势:一说流行什么,满街全是时尚。在消费方式上,尤其如此,流行西服,连农民下地也穿西服;流行“松糕厚底鞋”,不分高矮胖瘦,脚下统统蹬着大厚底;流行“文化衫”,满大街背着“文化”跑。这说明 A.盲从心理影响着居民的消费行为 B.商品价格的变动影响着居民的消费 C.“物美价廉”消费理念已经过时 D.攀比心理影响着居民的消费行为,C,A,(单选),巩固强化,3.前几年,人们在饭店消费时“打包”现象不太常见。如今。“打包”

26、的风气越来越流行。据调查.有70以上的人表示愿意“打包”。这主要说明()A.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不是一成不变的 B.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C.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日趋理性和成熟 D.铺张浪费现象已不存在了4.对上述“打包”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A.“打包”现象越多越好 B.“打包”现象越少越好 C.“打包”是盲目点菜的结果,比打包更好的是精打细算、合理点菜 D.“打包”是勤俭节约的体现,要大力提倡,A,C,(单选),巩固强化,5、下列关于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论述正确的是 消费行为决定消费心理 消费行为是消费心理的表现 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 消费心理引

27、发的消费都是不理智的消费 A、B、C、D、6、时下兴起一种自费种植纪念树的时尚。种树人或是新婚夫妇,或是结发夫妻,或是绿化自愿者。他们自掏腰包,买下树苗,在青山上种下一株株具有纪念意义的树。回答,自费种树是:A、从众心里引发的消费 B、求异心里引发的消费 C、攀比心里引发的消费 D、健康文明的绿色消费 7、“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因此,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A、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B、要提倡健康、文明的科学的消费 C、要加大物质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D、必须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之风,B,D,(单选),D,巩固强化,8、近年来世界的手机生产厂家都盯着中国。并不遗余力地宣传时髦。

28、致使许多年轻人的更换速度超过一年一部。这导致了快买快扔的“抛弃型”消费行为。产品的设计使用寿命被人为缩短。浪费增加。上述材料表明,快买快抛型消费行为 A、是由盲从追求时尚的心理引发的 B、是从众心理引发的 C、是求异心理引起的 D、是攀比心理引起的9、上题材料启示我们 A、应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B、应注重精神消费 C、应保护环境,倡导绿色消费 D、应注重物质消费10.当前,部分中学生在日常生活消费中出现了追求名牌的风气。针对这种现象,你认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A摒弃盲目攀比,但不反对名牌 B.名牌就是现代、前卫,崇尚名牌合情合理 C.反对盲目攀比,摒弃名牌 D.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理性对待消费,

29、ABD,AC,AD,(多选),巩固强化,从消费心理的角度来看,对于具有攀比心理和求异心理的消费者而言,选择一件名贵的西服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是值得炫耀的资本,对品牌的认同使之认为不贵;而对于求实心理的消费者而言,更容易接受质量好价格低的普通商品,而认为名牌商品价格高。,某商场销售的一件名牌西服标价为1688元,有的顾客说太贵,也有的顾客说不贵。请从消费心理的角度说明,产生上述不同观点的原因是什么?,简答题:,1、有一位妈妈最怕给女儿买衣服,女儿想买的,妈妈不愿意,妈妈想买的,女儿看不中。每次都闹得不欢而散。妈妈认为,穿衣服不能太张扬,和周围的女孩打扮的一样才好。女儿坚决不同意:“同学都穿这样的

30、衣服,我不要!”她总是挑选那些和别人迥然不同的衣服。,妈妈和女儿的消费心理有什么不同?怎样评价她们的消费心理?,(1)妈妈的消费属于从众心理,有这种消费心理的人,消费时往往会不由自主地仿效他人,其消费行为受别人评价的影响和别人行为的带动,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消费心理。(2)女儿的消费属于求异心理。具有这种消费心理的人,通过消费个性化的商品来展示个性,表明与众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可推动新产品、新工艺的出现,但展示个性应考虑社会的认可与代价。,2、据调查,一些大城市的中学生“吃的看广告,穿的看牌子,玩的看流行”的现象比较严重。三口之家,一个孩子的消费甚至超过了父母消费的总和,给家庭经济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压

31、力。但许多家长无奈的表示:人家的孩子都这样,我也不能让自己的孩子矮半截,抬不起头来。,(1)这是一种什么消费心理?怎样看待它?(2)什么样的消费心理才是理智的?为什么?,(1)这是一种攀比心理。有这种心理的人购买商品的目的不是为了实用和生活需要,而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富有,以获得一种优越感。购买时往往不考虑自身的经济条件,会给家庭生活带来压力。这种消费心理是不健康的。(2)求实心理才是一种理智的消费心理。在选购商品时考虑到价格、质量、功能、服务等因素,考虑自己的实际需要,讲究实惠,既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又不造成经济损失。,13、(2010年高考安徽卷3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表2 某市城

32、市居民收入和消费增长率变化表,注:2009年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1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365元。,运用收入影响消费的知识分析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现象,【答案】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增长率的变化影响其消费实际增长率的变化收入预期影响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实际增长率总体高于其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农村则相反,原因之一在干城镇居民收入预期高于农村居民收入预期收入差距影晌社会总体消费,城乡居民收入存在一定差距也会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7.材料1:城镇和农村居民对物价承受能力的评价,注:图中数据为基于5级量表的得分,即5分为对物价的最高承受能力。,(1)材料1反映

33、了怎样的经济现象?分析其经济原因。,材料2:当前我国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出现“三低现象”:一是劳动者收入在GNI(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低;二是劳动者报酬增长持续慢于经济增长,其占GDP比重不断下降;三是劳动要素在企业内部分配中的比重低。从1998年到2005年,我国工业企业利润平均增长30.5%,劳动力报酬年均仅增长9.9%。(2)结合材料1和材料2,请为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提几条合理化建议。,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材料1具体分析了物价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考查了对价格反映不同的原因,也就是收入。第(2)问属于措施类材料题,解答此题必须立足收入分配改革,扩大内需,实现社会公平上。,答案:(1)反映经济现象:我国城镇与农村居民在对物价的承受能力上历年来一直存在着差距;我国城镇和农村(或说总体)居民的物价波动承受能力在06至08年间连续下滑,特别是农村居民下降幅度很大;08至09年各种居民的总体承受能力又有所反弹提高,特别是农村居民承受能力与城镇居民承受力的差距达到几年来的最低值(或说在缩小)。原因:城乡居民对物价承受能力的不同,主要是因为城乡收入差距的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