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第三章综合指标.ppt
《统计学第三章综合指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第三章综合指标.ppt(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综合指标,统计学原理,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总量指标的概念: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规模和水平的统计指标(用绝对数表示)。其特点是随统计范围大小而增减。例如,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所有被调查者相加就得到我国1990年7月1日零点的人口数(大陆)1133685801人;将全国所有工业企业1992年的工业总产值加总,就得到我国1992年工业总产值36802亿元;以上指标均是总量指标。,3.1 总量指标,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总量指标的作用1.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起点(反映某部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基本数据)2.制定政策、编制计划、管理的重要依据3.计算其他指标的基础
2、,3.1 总量指标,二、总量指标的种类,总量指标,按指标说明的内容不同,总体单位总量,总体标志总量,按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按采用的计量单位不同,实物指标,劳动指标,价值指标,二、总量指标的种类,3.1 总量指标,(一)按所说明总体的内容不同分类,1、总体单位总量:表明总体单位数量的多少,它是总体单位数的总和,又称单位总量或总体单位数。(反映总体规模的大小)例如:一个乡镇的企业数;一个城市的学校数;一个学校的学生人数;一个工厂的职工数。,二、总量指标的种类,3.1 总量指标,(一)按所说明总体的内容不同分类,2、总体标志总量:反映总体单位某种数量标志值总和的总量指标,又称标志
3、总量。例如:一个乡镇的企业的总产值;一个工厂的职工工资总额。,注意:在同一个总体中,总体单位总量只有一个,而总体标志总量可多可少;一个指标是属于单位总量还是属于标志总量,是由研究目的来决定的。也就是说,单位总量标志总量随着统计研究目的不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例如,研究对象是学校,则某地区内的全部学校总数是单位总量,而该地区学校教职工总数、学生总数等是标志总量。如果研究目的是教职工的工资收入等情况,则该地区的教职工总数是单位总量,而全体教职工的工资总额、住房面积等都是标志总量。,二、总量指标的种类,3.1 总量指标,(二)按其所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分类,1、时期指标:时期指标是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
4、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量。如产值、产量等。时期指标特点:(1)时期指标的数值可以相加,(如一年的销售量就是一年中十二个月的销售量的累加)。(2)时期指标的数值大小与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时期愈大,数值愈小,反之,就愈小。,二、总量指标的种类,3.1 总量指标,(二)按其所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分类,2、时点指标:时点指标是指反映事物在某一时刻(瞬间)状况上的总量,如年末职工人数;年末存款余额等。时点指标特点:(1)时点上的时点指标数值不能相加。如各月月末人口数之和不等于年末人口数。(2)时点指标的数值大小与时期长短有无接关系,如生猪年末存栏头数不一定大于某月的月末存栏头数。,二、总量指标的种类,3.1
5、 总量指标,(三)按其采用的计量单位不同分类,1、实物指标:是根据事物的属性和特点,采用自然的、度量衡的、物理的或化学的计量单位计算的总量指标。如人口数用“人”、粮食产量用“吨”、发电量用“千瓦时”等。用实物指标计算总量时,应注意现象的同类性,只有同类现象才能计算总量。例如,我们只能计算某企业的“彩电产量”和“空调产量”,而不能把彩电与空调混起来计算产量。,二、总量指标的种类,3.1 总量指标,(三)按其采用的计量单位不同分类,2、价值指标:是以价值单位(即货币单位)计量的指标,因价值量是同质的,所以是可以相加的。如国民生产总值,商品销售额、国民收入等等,价值指标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代表一定社会必
6、要劳动量,因此,价值指标具有最广泛的综合性和概括性。,二、总量指标的种类,3.1 总量指标,(三)按其采用的计量单位不同分类,3、劳动指标:是用劳动时间表示计量单位,用以衡量劳动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生产成果的大小。如工人的工时、农民的工日等。,3.1 总量指标,三、总量指标计算运用的原则对总量指标的实质计算实物总量指标时,要注意现象的同类性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3.2 相对指标,一、相对指标的概念和作用相对指标的概念:相对指标是社会经济现象中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之比 相对指标=被计算数/基数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无名数有名数,3.2 相对指标,一、相对指标的概念和作用相对指标作用1.反映现象
7、内部结构和现象之间的数量联系程度2.利用相对指标便于比较和分析事物3.相对指标便于记忆,易于保密,3.2 相对指标,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和计算方法(一)结构相对指标(比重,频率或结构相对数)1.结构相对指标:反映同一时期总体内部组成状况的相对指标2.结构相对指标计算 结构相对指标=部份/全部例如:女工占全厂职工的比重为40%,而女工工作量占全厂工作量的45%,3.2 相对指标,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和计算方法(二)比例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数)1.比例相对指标:反映同一总体内部不同部份之间数量对比的相对指标2.比例相对指标计算 比例相对指标=部份/另一部份例如:全厂职工女工与男工比例为2:3 或1:1.
8、5,3.2 相对指标,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和计算方法(三)比较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数)1.比较相对指标:反映同一时间两个不同单位同类指标对比的相对指标2.比较相对指标计算 比较相对指标=甲单位某指标值/乙单位同类指标值例如:某年北京市工业总产值708.97亿元,同期上海市工业总产值1515.35亿元,可得上海市工业总产值是北京市工业总产的2.14倍 1515.35/708.97=2.14,3.2 相对指标,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和计算方法(四)强度相对指标1.强度相对数指标:两个性质不同但有关联的指标对比而成的相对指标2.强度相对指标计算 强度相对指标=某一总量指标/另一总量指标值例如:本期净利润30
9、万元,成本是100万元 成本利润率=30/100=30%(五)动态相对指标(下一章),3.2 相对指标,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和计算方法(六)计划完成程度(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1.计划完成程度:是一定时期实际完成数与相对完成数对比而成的相对指标。2.计划完成程度计算和一般公式 计划完成程度=实际完成绝对数/计划完成绝对数,注意:无论给出的数据如何,一定要转化为绝对数!,计划完成程度计算例子 计划完成程度=实际完成绝对数/计划完成绝对数,例1:某年工业增加值计划指标为200万元,实际完成增加值220万元 计划完成程度=220/200=110%(超计划10%),例2:“七五”计划1990年粮食产量达
10、到42500万吨,实际1990年粮食产量43500万吨 计划完成程度=43500/42500=102.35%(超计划2.35%),计划完成程度计算例子 计划完成程度=实际完成绝对数/计划完成绝对数,例3:“七五”计划5年固定资产累计投资总额12960亿元,实际完成19745.75亿元 计划完成程度=12960/19745.75=152.36%,例4:某企业计划甲产品单位成本降低5%,实际降低8%,则甲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计算如下:设原单位成本为A,则计划单位成本为A-A 5%,而实际为A-A 8%故计划完成程度=(A-A 8%)/(A-A 5%)=0.92/0.95=96.84%,计划完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计学 第三 综合 指标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32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