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利基础设施现状的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335223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7.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水利基础设施现状的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关于水利基础设施现状的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水利基础设施现状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水利基础设施现状的调研报告.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水利基础设施现状的调研报告今年入夏以来,我县遭遇多年难遇的持续极端高温天气,虽然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全县干部群众的辛勤付出下,我县成功克服了干旱及高温限电对全县生活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县经济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但此次“大考”也暴露出了我县水利工作特别是水利设施管护工作存在许多问题短板。为持续巩固我县水利工作向好发展局面,为我县拼经济、搞建设、稳民生提供有力水利支撑,县委办公室组织县水利局等单位对我县水利设施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并针对调研发现问题提出意见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一)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截至目前,全县现有各类水利工程61014处,其中水库101座(大

2、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2座、小(1)型水库7座、小(2)型水库91座),山坪塘8296口,石河堰1909处,水窖、水池11296处,各类渠系8161公里;已建成四级以上防洪堤37.19公里;已建成灌区14个(大型灌区3个、中型灌区3个、小型提灌站灌区8个),有效灌面81万亩,分别为设计灌面和耕地面积的71.8%和64.9%。(二)水利基础设施管护情况。我县水利基础设施管护方式上实施的是分级管护,大、中型水利工程,如水库、灌区等,均由专门管护单位负责管护:小型水利工程根据情况由村集体组织、受益群众、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自主管护。其中,农田水利设施的管护由县水利局和县农业农村局按照职责进行指导和监管,对

3、监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工程产权所有人和管护主体,同时报告县人民政府,督促管护主体切实履行管护责任。二、主要问题和对策建议三台县是人口大县、农业大县、水利大县,河库众多,水利基础设施面宽量大,短板较多,特别是在水利工程管护方面还需加强。(一)蓄水工程淤垫严重蓄水能力弱化。县内已建成蓄水工程21602处,其中所有水库与塘堰因多年未实施清淤增蓄工程,导致淤垫现象严重,11296处已成水窖、水池,工程因受益主体管护不到位等因素影响,蓄水能力普遍低于80%,加之6座水库未除险加固、5614处塘堰堰境老化失修,导致全县已建成蓄水工程常年蓄水总量仅为设计总蓄水量的69.8%,蓄水能力受到严重影响。经测算

4、,水库清淤约需3000万元,塘堰清淤约需2000万元,小型水库日常管理维护每年约需100万元。为此,建议:一是加强同上级水利、农业、发改等部门的联系,对接国家和省、市扶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通过项目包装争取项目资金,对已建成水库、塘堰有序实施清淤增蓄工程;二是建立健全运行管护机制,可按小(1)型水库配备2名、小(2)型水库配备1名的标准落实管理人员,并落实相应维护管理经费。维护管理及人员经费纳入县财政年初预算下达县水利局,专项用于水库运行管理,不足部分由水库管理单位和受益农户承担,并实行逗硬考核奖惩,三是推动已纳入新建计划的水利项目如中型水库祠堂湾水库、张家沟水库,小(1)型水库肖家湾水库

5、,小(2)型水库金龟水库、新堰水库、高坎水库、瓦窑水库和印盒山水库连通渠(立新镇)等水利工程尽快实施。(二)灌区渠系老化失修输水能力不足。全县已建成鲁班、团结、武引3个大型灌区,永和塘、大围塔、广化寺提灌3个中型灌区及8个小型提灌站灌区,拥有各类渠系8161公里,形成了覆盖全域的灌溉体系。其中,人民渠六、七期灌区已建成的配套渠系及设施大部分始建于20世纪60、70年代,建设条件有限、建设标准低、配套不齐,国管硬化率仅为52.3%,群管农毛渠及田间渠系硬化率仅31%,加之渠系老化失修严重,输水损失大,供水保证率低于设计灌溉保证率(75%),渠系水利用系数仅为0.4;武引灌区已建成的配套渠系及设施

6、建设于20世纪90年代,虽然干支斗渠建设标准较高且国管硬化率达100%,但群管农渠及田间渠系硬化率仅为37.4%,灌溉保证率同样低于设计灌溉保证率(75%),渠系水利用系数仅为0.46。为此,建议:一是对各灌区年久失修的干、支渠进行除险加固、清淤清障和群管农毛渠硬化节水改造,适时新建联合补水干渠;二是科学编制三台县智慧水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促进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农业节水设施建设、小型水利设施标准化改造、灌区末级渠系建设和田间工程配套等领域统筹规划、逐步完善。(三)防汛管护基础较差防洪短板突出。一是主要江河水系堤坝量少质低,目前已成达标防洪堤仅有37.19公里,仅为县内河流长度的3

7、2%,其余堤坝多为老堤、土堤,甚至许多河段仅为岸坡,且水毁严重,特别是2018年“711”特大洪水造成县内涪江花园殷家壕、里程回龙堤、新德潼家壕、刘营场镇段等老堤决堤或土堤及岸坡严重损毁216处,合计25.5公里。二是县内中小河流及洪沟治理能力不足,大多未落实联防联治机制,未形成多方参与管护局面,部分河沟两岸秸秆杂草处理不及时,既不利于巡河防汛,也容易造成河道淤塞,导致河水翻堤,形成洪涝灾害,造成更大损失。为此,建议:一是编制县内主要江河水系防洪治水能力中长期规划,积极对上争取并统筹使用水利基础设施项目资金,按照防洪压力大小梯次对县内主要江河水系建设达标防洪堤坝,全面提升防洪抗险能力;二是加快完成郑江镇防洪治理工程、凯江古井镇万安段防洪治理工程、刘营镇三道河山洪沟治理工程、桃花河塔山镇高堰场镇段防洪治理工程、芦溪河芦溪镇罗家湾段防洪治理工程等中小河流及山洪沟治理项目;三是积极完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机制,动员受益群众主动清理河道两岸杂物、强化岁修,形成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水利设施管护维护的良性发展局面,切实做到防洪堤坝有人建、有人管、有人修,确保水利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