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电图和脑诱发电位崔丽英.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338194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肌电图和脑诱发电位崔丽英.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肌电图和脑诱发电位崔丽英.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肌电图和脑诱发电位崔丽英.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肌电图和脑诱发电位崔丽英.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肌电图和脑诱发电位崔丽英.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肌电图和脑诱发电位崔丽英.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肌电图和脑诱发电位崔丽英.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肌电图和脑诱发电位,第一部分 肌电图,第一节肌电图(EMG)第二节 神经传导速度(NCV)第三节 重复神经电刺激(RNS),第一节 肌电图(EMG),一、基本概念记录肌肉安静和随意收缩状态下及周围神经受刺激时各种电生理特性的一门技术。狭义EMG:常规EMG或同心针EMG广义EMG:神经传导速度、重复神经电刺激、运动电位计数、单纤维肌电图等,二运动单位(MU),概念:一个运动单位是指由一个前角细胞及其轴突所支配的肌纤维,是肌肉收缩的最小功能单位运动单位大小(神经支配比例):与肌肉的精细活动有关。,三.EMG检查的临床意义和适应症,发现临床下病灶或易被忽略的病变鉴别诊断病变的节段定位适应症:前角细

2、胞以下病变,四.EMG检查的步骤,1.肌肉安静状态下:自发电位(终板电位 和终板噪音)2.肌肉轻度自主收缩:MUAP3.肌肉大力收缩:募集电位,五.异常EMG所见,1.异常自发电位纤颤电位:神经源性和肌源性损害正锐波:同纤颤电位束颤:神经源性损害复合重复放电(CRD),复合重复放电:见于神经源性和肌源性损害,2.肌强直放电,肌肉受到机械刺激时产生的异常放电特点:频率、波幅、声音意义:萎缩性肌强直最常见,及其他肌强直,3.运动单位电位(肌肉轻收缩状态),测定指标:时限、波幅和多相波百分比,异常MUAPs(1),神经源性损害时限增宽20%高波幅多相波百分比增高,肌源性损害时限缩短20%低波幅多相波

3、百分比增高上图:正常MUAP下图:肌源性损害,异常MUAPs(1),运动单位小结:正常、神经源性损害和肌源性损害,神经源性损害波幅高,肌源性损害波幅低,4.肌肉大力收缩,观察募集电位的相型和波幅正常:干扰相或混合相神经源性损害:单纯相 肌源性损害:病理干扰相,正常,单纯相,病理干扰相,六.异常EMG的意义,1.神经源性损害自发电位(进行性失神经或病变早期)MAUP时限增宽、波幅升高和多相波百分比增高大力收缩单纯相(运动单位丢失),2.肌源性损害自发电位(肌炎活动的标志)MAUP时限短、波幅降低和多相波百分比增高大力收缩病理干扰相,第二节神经传导速度(NCV),一.NCV测定1.MCV:波幅称为

4、 复合肌肉动作电 位(CMAPs),CMAP波幅,2.SCV:波幅称为 感觉神经动作电 位(SNAPs),3.异常NCV的特点,NCV:髓鞘损害波幅:轴索损害,4.临床意义,诊断周围神经病鉴别髓鞘或轴索损害了解病变的程度,二.F波,F波概念:超强电刺激神经干在波后的晚成分,是运动神经回返放电引起的首先在足部小肌肉记录故称为波波潜伏期主要反 映运动神经近端的 传导功能,补充 MCV的不足,有助 于诊断神经根病变,第三节 重复神经电刺激(RNS),超强重复刺激周围神经在相应肌肉上记录动作电位的一种技术。主要用于检测NMJ的功能。常用神经:面N、腋N、尺N、副N。根据刺激频率分为低频和高频RNS。,

5、一低频RNS正常值计算及临床意义,刺激频率:5c/s计算:第4,5波比第1波下降的百分比正常值:8或以内意义异常:波幅递减10%15%意义:诊断后膜病变MG,二.高频RNS正常值计算及临床意义,刺激频率:10c/s计算:最后波比第1波上升的 百分比正常值:56为 可疑;100为异常 意义:诊断突触前膜病变 Lambert-Eaton综合征,第二部分脑诱发电位,一诱发电位的定义 指中枢神经系统在感觉外在或内在刺激过程中产生的生物电活动。代表中枢神经系统特定功能状态下的生物电活动。诱发一词对自发而言。EEG为自发电位。,第一节 视觉诱发电位(VEP)第二节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第三节 躯体

6、感觉诱发电位(SSEP)第四节 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诱发电位的记录部位,诱发电位的极性和命名,1.向上-N波,向下-P波2.电位的命名电位出现的顺序:BAEP的IV波极性+出现的顺序:P1、N1、P2、N2;极性+平均潜伏期:N75、P100、N145;P14、N20等,第一节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一上肢正中神经SEP1.方法刺激:腕部正中神经记录:对侧顶点(C3或C4)7、同侧Erbs点(Cz:Cz后2-2.5cm,C3:Cz旁开7cm),2.波形辨认,Erbs:9(臂丛电位)C711,12(颈髓后索,颈髓后角突触后电位)顶(头参考):14,20,25,35,3.各波起源,N

7、9:臂丛电位,属感觉神经动作电位N11:周围神经到脊髓的神经入口处P14:脑干内侧丘系,高颈髓或延髓处N18:丘脑N20、P25:顶叶后中央回P22:额叶区;N30:辅助运动区,二下肢胫后神经刺激SEP,1.方法刺激:踝部胫后神经记录:Cz、12、Glut、帼窝参考电极:耳垂,髂前上棘,2.波形辨认,臀点:1612:24Cz:N33,P40 N48,P55,3各波起源,帼窝和Glut:周围神经T12:腰髓后角突触后电位33:对侧头皮中央后回40:同侧头皮中央后回48:顶叶后方 55:顶叶?,三.SEP的临床应用(感觉通路病变),周围神经病脊髓后索病变脊髓监护:发现临床下病灶脑死亡,第二节听觉脑

8、干诱发电位,一.方法刺激强度:主观听阈+70dB短声(click);频率:1030c/s刺激方式:单耳,对侧白噪音掩盖;每侧重复测定次。记录电极:Cz,参考:乳突或耳垂,二.正常BAEP波性辨认及正常值,波形辨认:由个波组成;IV和V波的变异较大:融和骑跨分叉 正常值:I波:1.5ms左右;V波:5.5ms左右;III波:I和V波之间 异常的判断:潜伏期,波间期,IV(波幅比)200,正常人BAEP结果,I,II,III,IV+V,三.各波的起源,I:听神经的颅外段II:A.耳蜗核;B.听神经颅内段;C.III:上橄榄核IV:外侧丘系腹侧核群 V:与外丘系及下丘的中央核有关,四.临床应用,1.

9、听觉功能的评价听力检查不能合作者:歇斯底里和婴儿听力障碍的程度对重症、意识障碍及药 物所致的早期听力损害,2.MS的诊断3.昏迷和脑死亡的判断:昏迷:通常BAEP是正常的,脑干结构破坏时BAEP才有变化脑死亡:BAEP消失,早期可能有I4.手术监护:桥脑小脑角肿瘤手术避免听神经不必要损害,F,32岁,多发性硬化,双侧中枢性损害,双侧中枢性损害,脑干病变,第三节视觉诱发电位(VEP),常用方法为棋盘格翻转VEP优点:重复性好、异常率高、波形简单易分析和解释,一方法学,1.电极种类和放置记录 O1、Oz、O2参考 Cz;地线FPz2.视力测定及校正:1.03.刺激方式:全视野、半视野4.重复测定,

10、二波性辨认及正常值,波形命名:极性+潜伏期(N75、P100、N145)波形辨认及正常值:由三相复合波组成异常:潜伏期MSD;波幅V,四临床应用,视通路的损害,特别是对MS的诊断和发现临床下病灶更有意义,P100=145msMS病人,第四节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指经颅磁极大脑皮层运动区、脊神经根在相应的肌肉上记录获得的动作电位,可计算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CMT)。磁刺激器标准线圈外径为92cm,内径为50cm,最大输出是2.3 T。,头、Erb点和C7刺激,腰骶神经根刺激,腰骶神经根刺激,临床应用,:CCT;皮层刺激未引出电位等颈椎病性神经根脊髓病周围神经病:GBS运动神经元病:发现临床下病灶,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