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与课后反思.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观察与课后反思.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堂观察与课后反思,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 许白恩电子邮箱:,一、好课的标准,教学目标: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 教学内容:教学资源运用科学合理教学策略与方法:学生主动学习教学能力:良好的教学基本功,(一)教学目标,基础目标: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学生必须掌握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基本学习能力。基础目标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应具体明确,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和学科特色。提高目标:主要表现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主体性是学生作为认识、实践和自身发展主体的本质属性,是全面发展的学生的根本特征。主体性发展目标主要包括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方面。体验目标:通过师生的情感交流形成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心理气氛,让各
2、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创造或成功的心理体验,感受到课堂生活的乐趣和愉悦。,(二)教学内容,教师正确理解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特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确定重点和难点,精选具有基础性、范例性和综合性的学科知识,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学科基本结构。教学内容具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重视教学内容的文化内涵,体现科学性、人文性和社会性的融合。关注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教学策略与方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提供主
3、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形成独立获取知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个性和人格。合作学习:通过多样、丰富的交往形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交流、协作、分享的合作意识和交往技能。学生自主学习及差异发展: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在不同起点上获得最优发展。,(四)教学能力,课堂驾驭能力:能较好地对课堂教学教学组织、管理和监控,根据课堂上不同的情况调节课堂教学节奏,教学容量适当,教学结构清楚,时间安排合理,课堂应变能力强。实践操作能力: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演示实验及道具的运用适时适度,且操作规范熟练。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语言规范、精炼、简明、生动;板书版画设
4、计合理,字体规范。,二、课堂观察,课堂观察,就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它要求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直接(或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的分析、研究。课堂观察是听评课的一种范式,是教师研究课堂的一种方式或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或方法。,(一)课堂观察的意义,课堂观察对改善学生课堂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形成学校合作文化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1、课堂观察的起点和归宿都是指向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无论是教师行为的改进、课程资源的利用,还是课堂文化的创
5、设,都是以学生课堂的有效学习为落脚点。课堂观察主要关注学生是如何学习,会不会学习,以及学得怎样,这与传统的听评课主要关注教师单方的行为有很大的不同;即使所确定的观察点不是学生,其最终还是需要通过学生是否学得有效得到检验。因此,课堂观察的过程是合作体关注学习、研究学习和促进学习的过程,始终紧紧围绕着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2、课堂观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 一。,一方面是由于课堂观察的专业品性:它不是为了评价教学,面向过去,在观察之后对被观察者评出三六九等;而是为了改进课堂学习、追求内在价值,面向未来,在观察的整个过程中进行平等对话、思想碰撞,探讨课堂学习的专业问题。一方面是由于课堂观察即
6、教师参与研究:教师参与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重要且最有效途径之一;而课堂作为教师教学的主阵地是教师从事研究的宝贵资源;课堂观察促使教师由观察他人课堂而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感悟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无论是观察者还是被观察者,无论是处在哪个发展阶段的老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观察,从而获得实践知识,汲取他人的经验,改进自己教学的技能,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比较有质量的课堂观察就是一种研究活动,它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途径。,3、课堂观察作为一种合作的专业研究活动,有助于学校合作文化的形成。,课堂观察是互惠性的,它不
7、是行政命令,也不是规定性的任务,而是出于自愿和协商的专业学习活动,观察者和被观察者都能受益。而课堂观察合作体的形成与活动的开展营造了一种合作的学校文化,增进了教师的责任感和对学校的归属感。,(二)课堂观察的主要任务,1、描述教与学的行为,诊断教学问题;2、帮助教师改进课堂中具体的教学问题;3、改变教师日常的课堂研究行为。课堂观察需要一定的时间、设备与技术的保障,来完成以上任务;它还需要一个合作共同体的基体,在基体内教师可以进行自由、分享、互惠的对话与交流,以确保观察的持续性与有效性。,(三)如何进行课堂观察,1、观察点的确定,(1)所确定的观察点必须是可观察的现象。可观察、可记录、可解释是观察
8、点的品质。观察只是对行为的一种快照,我们很难观察学生、教师头脑里的东西,只能观察能观察到的东西,如人物(行为发生的主体)、频率(行为发生的程度)、性质(行为的表现性)、持续时间(行为持续的时间长度)、反应时间(学生接收指示与作出要求的行为所间隔的时间)、强度(行为的强度和力度)、地点(行为在哪里发生)等。因此,我们所确定的观察点必须是一系列可感的师生活动与现象,例如:师生之间的提问与应答,阐释与分辨,辅导与练习,教师移动与教学手段的运用等。同样,所确定的观察点还必须是可记录的和可解释的,不可记录等于不可观察,不可解释等于没有观察。,(2)所确定的观察点是观察者或被观察者想观察的内容。即要根据自
9、己、上课教师以及合作体的需要确定观察点。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关心的问题不同、需求不同,因而确定的课堂观察点就不同。例如:教师可以根据自己需要加强的教学领域或某一方面素养来决定观察点,作为自己改进的参照。实际上,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的需求往往不尽一致,这就需要在课前会议中通过协商来确定观察点。同时,课堂观察点的确定还要考虑合作体的需要。课堂观察合作体形成的条件之一就是有共同的合作目标,或是研究一个主题,或是形成合作体的教学风格,或是改进课堂教学的某一方面等。就学科教研组而言,在观察点的选择和确定上,要思考本学科教研组近3年的课堂教学追求是什么。确定了具体的目标之后,就需要考虑与研究主题最密切相关的
10、观察点,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观察反思改进”,形成教研活动的跟进链条。,(3)所确定的观察点是观察者所能观察的。在确定观察点时,观察者要考虑自己是否熟悉观察内容、观察工具和记录方法等。,2、记录工具的设计,(1)如何选择已有的观察记录工具 观察记录工具是为观察服务的,首先,要考虑所确定的观察点的特性,紧扣观察点选择合适的工具。以观察提问为例,如果想观察“提问的数量”,则应该采用定量的观察工具;如果想观察“问题的认知层次”,则应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工具。再如:观察“情境创设的效度”,显然应该采取定性的观察记录工具。其次,要看所选择的工具是否符合自身的情况。如观察“学生活动创设与开展的有效性”,
11、若从学生参与活动的人数和态度来判断,那么在界定不同态度的表现行为的基础上,采用定量的工具是合适的,但这要求观察教师有比较好的视力、良好的反应能力、快速的判断能力。若从活动的难度系数及目标的达成情况来判断,因为需要记录一些教学片段中的行为、对话、情境等细节,因此需要观察者有快速记录的能力和较好的记忆能力。,(2)如何开发新的观察记录工具,确定观察点后,就需要对这个点进行维度分析。例如:观察提问,可以分别从“提问的数量”、“提问的认知层次”、“问题的目的指向”、“提问的方式”、“学生回答的方式”、“学生的回答类型”、“教师理答的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一堂课往往观察不了那么多维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
12、某一个维度切入进行观察。确定了具体的维度后,就要着手设计具体的工具。工具的设计要遵循两个标准:效度标准和实用性标准。效度标准是指所选择的观察指标必须比较全面地揭示我们所要观察的内容。这就要求观察框架在逻辑上是合理的,所选择的观察指标既要有代表性,又不能相互涵盖。实用性标准是指所选择的观察指标要简洁,便于速记、反思,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一般来说,教师自主开发的观察记录工具,尽管可能存在缺陷和问题,但教师使用起来却得心应手,解释起来也能自圆其说,并且在开发的过程中能很好地提高教师的理论素质、设计能力等。,3、现场记录,与传统的听评课不同的是,进入现场的课堂观察需要根据预先设计好的工具进行有针对性的
13、记录,而非想记什么就记什么,想什么时候记就什么时候记,想怎么记就怎么记。,课堂观察记录的方式,课堂观察记录方式可分为定性的记录方式和定量的记录方式两种。观察者应该根据具体的观察内容、观察类型,选择有针对性且擅长的记录方式来进行观察记录。,定量的记录方式是预先对课堂中的要素进行解构、分类,然后对在特定时间段内出现的观察类目中的行为进行记录。定性的记录方式是以非数字的形式呈现观察的内容,包括:描述体系,在一定分类框架下对观察目标进行的除数字之外的各种形式的描述,是一种准结构的定性观察的记录方法。可以从这样几个角度来描述:空间、时间、环境、行动者、事件活动、行动、目标、感情等。叙述体系,没有预先设置
14、的分类,对观察到的事件和行为做详细真实的文字记录,也可进行现场的主观评价。图式记录,用位置、环境图的形式直接呈现相关信息。技术记录,使用录音带、录像带、照片等电子形式对所需研究的行为事件做现场的永久性记录。定量的记录方式和定性的记录方式可以相互补充使用。所获得的数据、信息应尽可能地反映真实的教学环境和课堂活动。,需要强调的是,无论采用哪种或哪几种记录方式,都必须保证记录系统尽可能地简洁明了,能有效地记录数据并进行后续解释。经过几次实践后,观察者就会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录方式,形成一些简短的编码。如“0”代表离开位子,“p”代表做小动作等。【3】如果需要记录的数据比较多,还可采用合作记录的方式,确保
15、数据的完整与真实。,三、课后反思,(一)反思的意义 及时发现教学设计的不合理之处;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和实际教学;促进化学教师的成长好发展。,(二)反思的内容和方法,1、对教学设计方案本身的反思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所教的内容是否满足学生的需求,是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起点水平与教学起点是否匹配;教学媒体选择是否恰当,教学方法是否优化;教学策略是否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是否与学生个性特点相匹配。,2、对化学教学实施效果的反思成功之处:分析课堂教学中引起教学共振的现象。失败之处:如演示实验的失败,处理重、难点方法的不当,不当的解题方法等,记录并分析原因。教学机智:如巧妙的解
16、题思路,处理应急问题的方法,独特的问题设计及精彩的新课导入等。学习问题:记录学生的学习疑点、思维障碍和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等。,被观察者进行课后反思,(1)被观察者围绕着每个学习目标,就自己所看到的现象逐一分析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分析时应基于学生的表现,基于证据说明。(2)反思各种主要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一般来说,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要行为有以下几种:活动,如小组合作学习、同伴讨论、动手制作、实验、看听视频录像等;讲解;对话,如提问、理答等;学习指导,如指导文本的阅读,指导图形的阅读,指导书面和口头表达等;以及资源利用。被观察者最好以教学环节为主线,围绕上述几种主要教学行为逐次说明每个教学环节自己
17、采用了哪些教学行为,这些行为对促成教学目标的达成起了什么作用,自己做出判断。(3)反思预设与生成的问题。,观察者简要报告观察结果,一要简明,观察者的报告应有全景式说明,但应杜绝漫谈式发言,应抓住核心说明几个主要的结论。二要有证据,观察者发言必须立足于观察到的证据,再作必要的推论,杜绝即席式发挥。三要有回应,被观察者与观察者,或观察者与观察者间的必要回应是必需的。四要避免重复,各观察者的发言要避免重复性的阐述。,形成几点结论和行为改进的具体建议,一是成功之处,即本课中值得肯定的做法;二是个人特色,即基于被观察者本人的实际情况,挖掘个人特色,逐步澄清该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三是存在问题,即根据本课的主要问题,基于被观察者的特征和现有的教学资源,提出几点明确的改进建议。如有可能,再进行跟踪递进式观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