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理念下有效教学设计.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345964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2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理念下有效教学设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课程理念下有效教学设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课程理念下有效教学设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课程理念下有效教学设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课程理念下有效教学设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程理念下有效教学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理念下有效教学设计.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课程理念下有效教学设计,2009年3月,一、有效教学设计界定,(一)关于教学设计的认识 教学设计就是针对教学进行的精心计划的活动,它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筛选与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评价的实施以及教学环境、师生关系、教学技术与手段的考虑等等一系列整体性活动。,(二)关于“有效”的认识关于“有效教学”,仁智互见。有的学者认为,凡是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就是有效教学。当然,对于发展,应确立“新发展观”。也即要参照“三维目标”来确定,不能唯知识;有的学者则认为,让学生学的轻松愉快、发展良好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不仅关注发展,还关注发展过程中的正当性、合理性),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论述:第

2、一件事是贯彻启发式教育方针。启发式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温家宝总理。解读温总理的话:独立思考意味着自主学习,解决“怎样学”的问题;创新思维意味着学什么、获得什么样的素质才算是好的教育的问题。这其实也是关于“有效教学”的阐述。,我的“有效教学”观,有效教学教学有效地理教学有效的标准:1.留下地理人的思想 2.形成地理的思维 3.留下有效学习地理的方法 4.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 5.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怎样才能做到有效教学,正确的目标合理的设计清晰的讲解融洽的关系,杜郎口课堂模式的精髓是什么?用专家的话来说,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用我的话(李镇西)来说

3、,叫“教师教的过程变成学生学的过程”,或者准确点说,叫做“教师的教服从于学生的学,教和学融为一体”。在忻州七中,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不能单纯看教师怎样教,最根本的是要看学生怎样学:独立思考了吗?对问题的理解有没有创新性?有没有异想天开、标新立异?,冯校长:在整个教学系统中,教的真正含义是使学生真正地学,优化和促进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学策略,不是以教为中心去设计教学进程,而是以学为中心去组织教学过程。因此,施教之功,贵在诱导;进学之功,贵在领悟。教师只有把“循循善诱”调谐到学生的“独立思考”上,才会使教与学和谐一致,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检验是否“有效教学”当然是再正确不过的了,

4、但这是最终标准。有时我们不能立即判断出学生发展的结果。,二、有效教学设计的操作,(一)教学目标 预期教学结束时所应达成的学习结果或终点行为,是对学生终结行为的具体描述。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制约着教学过程及其发展方向。教学目标没有的教学是盲目的教学,教学目标不明确的教学是糊涂的教学,教学目标错误的教学是误人的教学。,现实:我们教学在备课中往往侧重教学重点、难点、考点的确定以及教学过程设计等,对于引领教学灵魂的教学目标却成了教师最怠慢的部分,或抄于教参、或疏于探究、或流于空泛(虚设)。,“有些教师在没有搞清楚为什么教和教什么之前,就迫不及待地投入到了教学活动当中了。”,教学目标要指向

5、于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1、符合课标。目标要全面,不能唯知识,要做到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三维目标的统一;2、明确具体。要清晰、明确、具体,即要尽量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的形式陈述教学目标。3、贴近学情。因材设置,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甚至让学生参与目标的研制与确定。(行为主体是学生;体现教学过程和思路),地理教学常用的目标分类,结果性目标:明确表达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所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明确、可测量、可评价。-用于知识与技能领域。“运用地图辨别方向、两算距离、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体验性目标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体验或明确安排学生的表现的机会,行为动词

6、往往是体验性、过程性的。-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例如扮演政府官员、韧带丛林的居民、世界环保组织的成员、开发商等角色,讨论热带雨林等利用问题”,,知识、技能方面的目标分级,1.知识方面:知道(或了解):对地理具体事物、现象及其空间分布状况,具有感性的、初步认识,能够说出其大意和要点,并落实在地图和地理图表上;理解:对重要的地理概念、原理、模式的说明和解释,对揭示地理事象和演变过程的特点、原因、分布和变化规律等有理性认识,并能够用语言、文字、图像表达。掌握:指能够运用已经知道的理解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等说明同类地理事物和现象,分析和解决一些地理问题。,2.技能方面 初步学会:指能够模仿或

7、者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某些地理操作任务。(会演示地球仪)学会:指能够按要求独立完成有关的地理技能操作任务,或者对操作中的一般错误予以识别、纠正等。如:阅读和使用地理图表.独立绘制简单的地图和地理图表等,具体用词,知识方面(结果性目标):了解水平说出、描述、举例、列举、识别、知道、了解、指认、确定;理解水平解释、说明、比较、理解、归纳、判断、区别、预测、对比、收集、整理等;应用水平应用、运用、设计、编辑、撰写、总结、评价技能方面(结果性目标)模仿水平模拟、模仿、重复、重现独立操作水平绘制、测量、查阅、计算、试验等迁移水平联系、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性目标)经

8、历(感受)水平感受、体验、体会、尝试、感知、寻找、交流、参观、访问、调查、考察、接触反应(认同)水平认同、接受、反对、欣赏、喜欢、讨厌、感兴趣、关心、重视、尊重、爱护、珍惜、拥护、帮助领悟(内化)水平形成、养成、树立、建立、坚持、增强、领悟、追求,表述对比,对比2,(二)教学内容组织要精当教学内容组织要精当包括两方面问题:一是内容选择和加工,二是基于整体思路的“问题筛选”。第一,内容的选择与加工要确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念:要敢于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加工,力求做到“立足文本、超越文本、回归文本”。“立足文本”在当前又显得尤其重要(“多维对话”是主要策略),“超越文本”则体现在“课程资源

9、”的整合上;“回归文本”则是防止任意拓展带来的诸多问题,体现中国小学教学系统、积累、循序渐进的优势。,第二,基于整体思路的“问题筛选”。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动力,实际上,课堂的不断前进过程就是学生对一个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因此,设计有效的问题尤其重要。,一项教育心理学研究显示,不同教学方式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学方式记住率教师讲授学生阅读视听并用教师演示学生讨论学生实践学生教别人,(三)教学方式方法选择要贴切,现实中我们常用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采用率教师讲授学生阅读视听并用教师演示学生讨论学生实践学生教别人,在选择方式方法的标准上,一般要符合以下几点要求:一是要以“自主合作探究”作为方式方法选

10、择的基本参照。通俗讲,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必须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体现建构性、互动性。,目前,国内几所著名中学在课堂教学改革中脱颖而出,走的就是让学生自主建构之路。如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模式:1、提示课堂教学目标;2、指导学生自学;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4、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5、引导学生更正,指导学生运用;6、当堂训练(不少于15分钟)。,关于“互动性”比较难以把握。教学的互动性是指教学,尤其是“问题”要能引起生生、师生之间教学对话和课堂讨论。教学中的对话和单纯的“问答教学法”不同,学生能自由地思考、自由地叙述他的疑问和见解。,课堂讨论有多种形式

11、,有的是“假讨论”,即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再问,其他学生再答。这里,真正的讨论情境的决定性前提(互相对话的联系线索)是不存在的,“讨论之球”任何时候都是由教师抛出,最后又返回教师。另外一种“假讨论”是教师发问,众多学生作答,教师从中选出正确的、适当的答案。而学生之间也无直接联系。,真正的课堂讨论(“真讨论”)交织着“讨论线索”,“讨论之球”在“教师学生1 学生2 学生3”多站进行传递,即教师先使讨论开始,一名学生提出讨论的线索,第二、第三名学生加入,教师只作适时、适当的点拨。这种教学的特征是,无论从教师角度还是学生角度看,彼此的发言是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具有内在联系。,老师,学生1,学生2,学生

12、3,学生4,学生5,学生6,二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尽管信息技术是我们当前着重强调的,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它的有限性,即要警惕“多媒体及现代信息技术的负面功能”。,三是要符合学生实际,如学生年龄、能力、心理发展水平等是选择方式的重要基础。四是要符合教师个性,力戒千篇一律。,(四)教学评价要完善在教学评价上应体现发展性、过程性、多元性、主体性的统一。,总之,当前最能体现“三个有利于”的教学设计就是有效教学设计,即最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最能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同时有利于被学生认同和喜欢、最能有利于教师获得成功体验并逐步成长的教学设计就是有效教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