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创意手工加强小学劳动教育 论文.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349114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展创意手工加强小学劳动教育 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开展创意手工加强小学劳动教育 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开展创意手工加强小学劳动教育 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开展创意手工加强小学劳动教育 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开展创意手工加强小学劳动教育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展创意手工加强小学劳动教育 论文.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开展创意手工,加强小学劳动教育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习成绩优异已不再是教育的唯一目标,而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全面型人才。劳动教育是促进学生大脑发育、培养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学校应加强同学们的劳动教育,以促进同学们的全面健康协调发展。关键词:创意手工;小学;劳动教育引言:开展创意手工是能够将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付诸于实际的过程,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致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制作出独一无二的手工作品。教育不是局限于书本,而是来源于生活,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是同学们的学习素材,创意手工是连接生活与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同学们学习兴趣的重要举措。一、开展创意手工,加强小学劳动教育的重要性1 .培养

2、同学们的创造力同学们制作的手工作品大多是由老师家长提供的一些事物图片或造型,然后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借助周围可利用的一切素材将大脑中的事物所创造处理。手工作品制作是一个激发创造力的过程,同学们也会养成一个客观探索真理的习惯,为其以后辨别是非、有一个很好的判断力打下坚实的基础。还可以帮助他们养成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能够准确地抓住周围事物的特征,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艺术兴趣,为其今后发展创造了更多的选择,且其敏锐的洞察力也有利于今后更好地把握住人生的发展机会。同时,同学们也能在细致的观察和创作的过程中锻炼大脑活跃能力和动手能力,有利于培养其较强的创造力。2 .培养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开展创意手

3、工符合孩子当下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如果教育只是以书为主,那么容易引起同学们的厌学情绪,且不利于其智力的开发和思维能力的发展。适当加强同学们的动手能力,是迎合他们这一年龄阶段的性格特征,能够有效促进同学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且创意手工作品的制作能够极大地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手工作品的制作不仅仅需要用手完成,还需要调动整个大脑系统,充分调动耳朵、眼睛、大脑等多个器官的协调运用,能够促使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发展。随着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能够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学习生活,为实现个人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老师家长都应重视学生的手工制作,为其提高丰富的制作素材,引导其大胆发挥想象力制作出一个又一个独一无二的作

4、品。3 .培养同学们的自信心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的价值和能力充分肯定,是正确对待自我态度的性格特征,是后天培养的结果,因此同学们的自信心是可以通过后天的有效培养而得到相应的提升。手工作品的制作是一个需要同学们利用手工材料、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动手能力以独立完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作品,满足了他们的成就感,并且对自信心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都知道,自信是成功的关键,自信心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从小培养,越自信的人也越能够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并且不容易被生活中艰难险阻所打倒,更能够体验到人生的幸福。因此,开展创意手工,加强小学劳

5、动教育从长远角度来看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孩子正处于得到肯定的阶段,老师在引导其制作手工作品的过程中注重对其予以鼓励,对于孩子自信心的培养也很重要,而且能够帮助孩子们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为其今后的人生发展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二、开展创意手工,加强小学劳动教育的具体措施1 .激发同学们对创意手工的兴趣爱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同学们对创意手工的兴趣爱好是很重要的。老师可通过创设手工兴趣小组活动,让同学们了解更多关于手工创作的知识,感受到手工创作的有趣性,激发同学们强烈的创作欲望,从而促进同学们手工能力和个性化发展。在手工制作过程中,老师应给予同学们表扬,可采用激励性话语:“你真棒!”来提高同学们的

6、自信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同学们的参与积极性,让同学们真正爱上创意手工,并将手工创作融入到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以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六课创意万花筒为例,引导学生探索折射影像原理,在制作万花筒的过程中,提高同学们的动手、动脑能力。老师可为同学们准备好制作万花筒需要的手工材料:可拆装的万花筒、简易万花筒、六而体饮料瓶、透明胶片、半透明塑料膜、不透明塑料袋、香烟盒、剪刀、钳子、锥子、双面胶带,老师可通过自己动手也可让同学们观察多媒体万花筒制作视频给同学们先做演示,然后并指导同学们利用手中的材料自己完成制作。制作过程中老师可巡视做相应的指导,并在制作完成后让同学们到讲台上展示各自的作

7、品供同学们欣赏,同时让大家选出做得最好的作品,并对做得好的同学给予奖励,相信这个手工制作过程既锻炼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又激发了同学们的参与兴趣。2 .营造开放氛围,激励创新思维同学们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轻松有趣的教学环境,老师应致力于学生的兴趣爱好特点,为同学们创设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利于将创意手工引入到劳动教育当中。不同教学环境的创设可更好地向同学们传授知识、更好地激发思维能力的创新,老师应善于为同学们营造开发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同学们参与创意手工的积极性。老师可成立创意手工小组,采用小组竞争的机制,激励同学们的参与积极性和创造能力。定期举行创意手工比赛,同学们可根据不同的参赛主题准备所需要的

8、手工材料,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手工制作,在制作完成后,每个小组都要对其它小组进行打分,最后统计出各小组的最后得分并为大家公布最终结果。始终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将每一次得将的作品都展览到班级的文化区域,供同学们课后欣赏,对同学们有一定的鼓励意义,也可营造班级良好的教学氛围。以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造一艘小船为例,老师可为同学们准备手工材料:水槽、橡皮泥、垫片,其余基于同学们的个性化创作所需要的材料可事先自行准备好。借助这一手工创作主体,在班级内开展手工创作大赛。制作完成后对同学们所制作的船进行压力测试,比一比哪个小组制作的船承重能力最强,这是其中一个评价标准;其次,让各小组讲一讲自己船只

9、的构造,有哪些作用,并根据他们的语言表达酌情打分,作为第二个评价标准。最终选出较为优秀的作品,并对他们给予相应的奖励。3 .采取多样化评价方式,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对于学生所创造的手工作品的评价应注重评价的多样化,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之处来对其进行评价,评价没有唯一的标准,老师应灵活把握。注重关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发现每一个同学的闪光点,并对其给予表扬,并且也要注重实践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及时纠正不足之处,但是要注意语言的温和性。评价主体不仅仅局限于老师,还可以是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让同学们发现各自的长处与短处,以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进步。以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做一个指南针

10、为例,先准备制作指南针所需要的材料,然后让同学们进行创作。制作完成后让同学们相互进行评价,并看看各自的指南针能否准确指示方向,并让同学们借此探索指南针的相关应用,老师也可对同学们进行指南针相关知识的普及。手工制作既能够提高同学们的动手能力,也能够让同学们以一种轻松有趣的方式来获得知识。三、结束语将创意手工作品引入到劳动教育中,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动手能力、促进大脑发育、加强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养成勤于思考、善于观察周围事物、锻炼手脑并用的协调能力。同时,又能够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体验,学到超越书本以外的知识,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参考文献1胡倩云.简述小学教育中劳动教育的意义J.才智,2019(24):82.2郝秀丽.手工设计课程创意思维教学探索JL美术教育研究,2020(09):92-95.3王娜.“手工”对设计思维训练的意义J.美术学报,2019(06):88-9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