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诗歌散文鉴赏.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352353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PPT 页数:120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分诗歌散文鉴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0页
部分诗歌散文鉴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0页
部分诗歌散文鉴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0页
部分诗歌散文鉴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0页
部分诗歌散文鉴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分诗歌散文鉴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分诗歌散文鉴赏.ppt(1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10/19,1,文学鉴赏方法论,主 讲:余 杰2011.10,2023/10/19,2,第二部分:诗歌鉴赏:理论与实践,一、概说二、诗歌的文体特征三、诗语与诗味四、声音与意味五、悖论与反讽六、隐喻与象征七、可听的曲与可读的词,2023/10/19,3,一、概说,一)诗、文分野:1)中国:诗论指诗歌理论;文、笔 之分2)西方:诗、诗学、文学理论 二)诗、文概念1)概念都具有相对性2)二者的基本区分,2023/10/19,4,二、诗歌的文体特征,)诗歌的外形式:从外在特征来讲,诗是一种以最“人工化”的语言建构起一种能够给读者带来特殊的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的文本样式。1、一般形式的表现 2、

2、特殊形式的表现,2023/10/19,5,1、一般形式的表现:,1)视觉上:分行排列,错落有致,句式整齐 2)听觉上:合辙押韵,抑扬顿挫,节奏分明,合于音律,2023/10/19,6,一般形式例子1:绝句 绝句起源于两汉,成形于魏晋南北朝,兴盛于唐朝,当时都是四句一首,称为“联句”,文心雕龙明诗所谓“联句共韵,则柏梁余制”。唐宋两代,是我国经典诗歌的黄金时代,绝句风靡于世,创作之繁荣,名章佳什犹如群芳争艳,美不胜收,可谓空前绝后。绝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绝、七绝,也偶有六绝。1、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2、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尤眠。3、朝辞白

3、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2023/10/19,7,一般形式例子2:五言诗 五言诗,古代诗歌体裁。是指每句五个字的诗体,全篇由五字句构成的诗。五言诗可以容纳更多的词汇,从而扩展了诗歌的容量,能够更灵活细致地抒情和叙事。在音节上,奇偶相配,也更富于音乐美。1、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2、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2023/10/19,8,一般形式例子3:七言律诗 七言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

4、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律诗由八句组成,七字句的称七言律诗。1、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2、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锁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2023/10/19,9,一般形式例子4:民歌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诗歌语言表达的对称美:汉语诗中的对偶最典型地体现了诗歌语言由其特殊的语言组合形式

5、造就的对称美。值得注意的是,不仅最大限度地造就了诗歌的整齐和谐,而且还大大拓展了诗歌的表现空间。,2023/10/19,10,2、特殊形式的表现:,主要以新奇形式极度扩大语言的运用,如回文连环式、颠倒式、顶头式、反复叠字式等。,2023/10/19,11,特殊形式例子1:盘中诗,山树高,鸟鸣悲。泉水深,鲤鱼肥。空仓雀,常苦饥。吏人妇,会夫稀。出门望,见白衣。谓当是,而更非。还入门,心中悲。北上堂,西如阶。急机绞,杼声催。长叹息,当语谁?君有行,妾念之。出有日,还无期。结巾带,长相思。君忘妾,未知之。妾忘君,罪当治。妾有行,宜知之。黄者金,白者玉。高者山,下者谷。姓者苏,字伯玉。人才多,智谋足。

6、家居长安身在蜀,何惜马蹄归不数?羊肉千斤酒百斛,令君马肥麦与粟。令时人,知四足。与其书 不能读。当从中央周四角。,2023/10/19,12,特殊形式例子2:三角形诗,读法:顶头“月”字为诗题,中间竖行七个月为邻字偏旁。从第二行“湖上”开始向下左绕右旋至“游”字,读成一首七言律诗。读为:湖上朣朣兔魄幽,光明忽散一天秋。朎胧向已垂银钓,圆绽今朝漾玉球。馥郁桂芬云外落,朦胧山色镜中收。凭栏深夜看逾朗,何处笙箫作胜游。,2023/10/19,13,特殊形式例子3:梅花三弄,第一弄:梅花落向笛中吹,梅开庾岭杏为妃。梅绽寒宫柳作姬,梅吐正闻香世界,梅飘还见玉阶墀。(写梅绽、梅飘,吐放清香。)第二弄:梅烟

7、澹瘦绛唇尖,梅露轻盈粉泪掩,梅月横斜宜映水,梅风漂泊喜侵帘,梅偏霜雪暗香添。(写梅在烟里、露中、月下、风前,姿美味香。)第三弄:梅种孤山小隐家,梅芬东阁斗诗葩,梅清珠珮楼东影,梅点春妆额上鸦,梅比仙人萼绿华。(写梅秀美清丽,引用了宋诗人林逋以梅为妻典故),2023/10/19,14,特殊形式例子4:璇玑图、织锦图,2023/10/19,15,诗歌的外在特征的作用:最大限度地突出了语言文本的形式美,唤起独特的审美感觉。诗通过各种语言修辞手段的运用,使语言在句式上的整齐的美、在声调上的抑扬的美、在韵律上的回环的美等,都发挥到了极致。这使诗能以它的美视、美听来唤起读者的美感。读者读诗,对于诗歌语言本

8、身的兴趣甚至会超过对于文本意义的兴趣。由于汉语单词单字,诗句组合灵活的特点,也容易唤起读者对语言的兴趣。诗的外形式具有的能够将读者与实际生活情景离间开来的功能,使诗能够有效地唤起读者的形式感(形成诗的韵律和节奏),将读者从日常生活的感觉状态引入文学欣赏的审美状态,使读者顺利地进入文学鉴赏的心理过程。,2023/10/19,16,二)诗歌的内形式:指与诗的外形式相融合的,使诗情、诗意、诗味得以感性显现的表情形态。具体即诗的意象、意境、象征、隐喻等。,2023/10/19,17,1、意象与意境,1)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

9、的客观物象,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即借物抒情。美学意象主要有仿像、兴像、喻像、抽象几类。2)意境是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依赖于作品的意象而产生,是超越于具体意象之外,需要通过联想和想象才能达到的境界。3)二者关系: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则与全篇对应,意象往往可以用数量的多少来统计,属于个体观念;而意境则是一个整体观念;意象可以直接从作品中获得,而意境则需要“悟”才能获得。,2023/10/19,18,意象、意境例子欣赏:,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

10、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做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只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慢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离别的声萧;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2023/10/19,19,诗画配乐意象意境鉴赏,天净沙.秋思 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全诗有几个意象?2、诗歌体现出什么意境?,2023/10/19,20,常见诗歌意象:,古诗中

11、的意象,一般有相对固定的寓意,如“梅”是“孤独”、“寂寞”、“孤芳自赏”、“高洁伟岸”的代名词;“蝉”是“惜时光”、“痛别离”、“苦远游”、“感身世”的同义语。常见有花草树木类、飞禽走兽类、风霜雨雪类、颜色器物类、其它类等五大类。,宁静旷远的意境,2023/10/19,21,2、象征与隐喻:,1)象征是指:A、普遍的象征:指那些象征意义在一个文化背景中已经确定,象征物与它的象征对象之间已经形成一种比较固定的关系,象征意义约定俗成。B、特定的象征:又称“个人象征”,指诗人为表达自己特定思想情感创造的独特的象征意象。2)隐喻是指:又称暗喻,从修辞特征上看,是隐去喻词(用系词代替或者无系 词),由本

12、体和喻体直接连接组成的比喻。它突破词句之间的习惯联系,把一些似乎毫无关联的事物直接联系到一起。,2023/10/19,22,象征意象例子欣赏:,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 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女郎,2023/10/19,23,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

13、这雨巷。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2023/10/19,24,诗歌的内形式作用:灵活运用语言,组合不同的语义,使诗情、诗意、诗味得以感性显现。借助语言,抒发诗人对自然、人生独特的体验。唤起读者相应的情感体验,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多种修辞方法完成不可言传或言不可尽的诗情、诗意的传达。,2023/10/19,25,三、诗语与诗味,诗味是如何形成的?在于诗语的特殊运作与建构。具体体现为它对于语言常规的偏离。诗歌语言通过对一般语言规则的有系统的偏

14、离,形成对日常语言习惯的有组织的“破坏”,从而造就出一种高度陌生化的语言,正是这种“人工化”的对日常语言的“扭曲”,同时也造就了诗的独特的韵味和“美感”。具体包括:一)语序的颠倒、语词的错位 二)语词的活用 三)语义的特殊组合 四)语言的佯谬,即乖谬悖理,不合常情,2023/10/19,26,一)语序的颠倒、语词的错位 语序的颠倒,即对常规句法规则的违背,其中包含了语词的位置的颠倒。例子1:杜甫的写景诗句,常把表示色彩的字放在开头,然后用一 个动词引入实物。“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放船“红取风霜实,青看雨露柯。”柜子“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陪郑广文“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秋兴

15、八首之八,2023/10/19,27,例子2: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轻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茆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试分析倒装的句子或语词,2023/10/19,28,二)语词的活用 语词活用指相对于一般语法规则而言对词性及其用法的违背。在现代诗里,词性的活用有助于更生动地传情达意,激发读者兴趣,也使诗语多一份张力和弹性。,2023/10/19,29,例子1: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肥,红,瘦如何活用的?,2023/10/19,30,例子2:台湾

16、诗人洛夫的诗歌,夏也荷过了,秋也蝉过了,今日适逢小雪 今日小雪 潮来潮去,左边的鞋印才下午,右边的鞋印已黄昏了 雨之外,2023/10/19,31,三)语义的特殊组合 特殊的语义有时甚至是非常规或不合逻辑的,其组合扩展和丰富了诗歌语篇中语义组合的模式,从而扩展和丰富了诗意化语言的表达方式。其中包含着作者十分抽象的观念、情感和思想,也往往能够给读者留下更大的联想空间。,2023/10/19,32,例子1:(美)卡明斯便条,1、我吃了你的冰箱里的梅子,它们也许是你留着早餐吃的。对不起,它们太可口了那么甜,又那么凉。2、我吃了 早餐吃的 你的 对不起 冰箱里 它们 的梅子 太可口了 它们 那么甜 也

17、许是你 又那么凉。留着,2023/10/19,33,例子2:清明 杜 牧,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2023/10/19,34,例子3:现代诗中的非常规语义组合,1、“好的声望是永远找不开的钞票,坏的名声是永远挣不脱的枷锁。”(食指:命运)2、“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北岛:回答)3、“我们甜柔深谧的怀念啊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古井。”(舒婷:啊,母亲),2023/10/19,35,四)语言的佯谬。语言的佯谬,即乖谬悖理,不合常情。主要表现在语义组合或意

18、象的组合上。佯谬语言的营造,主要方法有:1、删略,保持物象的独立性、暗示性、感官性和空间玩味;切断文法,产生间隔和空白,“语不接而意接”,“蹊径绝而风云通”。2、嵌合,打破语言组合惯性,创造新词语,语义学称为“概念溶合”。3、倒装,打乱句子语法的原有秩序,倒置而成新组合。4、荒诞,它指的是那些和理性常态截然不同的表现,是一种变了形的心理真实。,2023/10/19,36,例子1:余光中戏李白,你曾是黄河之水天上来 只是你倾倒的小酒壶阴山动 黄河西来,大江东去龙门开 此外五千年都已沉寂而今反从你的句中来 有一条黄河,你已够热闹的了惊涛与豪笑 大江,就让给苏家那兄弟吧万里涛涛入海 天下二分那轰动匡

19、庐的大瀑布 都归了蜀人无中生有 你踞龙门不止不休 他领赤壁,2023/10/19,37,例子2:洛夫边界望乡,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乱如风中的散发,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一座远山迎面飞来,把我撞成了,严重的内伤。,2023/10/19,38,例子3:现代诗歌,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无题 把你的影子加点盐,腌起来,风干,老的时候,下酒。夏宇的诗歌甜蜜的复仇,2023/10/19,39,造成诗歌语言运用独有特征的原因:1、诗歌要求高度凝炼,因而必然会出现语言表达上的跳跃和省略。2、音韵和格律的要求而在句法上打破常规,出现语序的颠倒、语词的错位

20、等等。3、诗歌必须通过内形式的熔铸来传达诗情、诗意、诗味的需要。,2023/10/19,40,四、声音与意味,诗歌语言尤其注重通过语音组合来拟声状物,摹声传神,传达文本意味。即通过声音系列体现意义系列、意味系列。,2023/10/19,41,一)诗歌的语音组合要点,1、双声、叠韵或者二者兼备2、开口呼与闭口呼交错运用3、谐声、象声词的会声会形,2023/10/19,42,1、双声、叠韵或者二者兼备,1)双声一般指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如现代汉语中“珍珠”、“大地”。双声常常与叠韵连说。较早为双声叠韵下定义的是清代李汝珍(约1763约1828)。他在音鉴中说:“双声者,两字同归一母,叠韵者,两字同归

21、一韵也。2)叠韵是汉语音韵学中的一个术语。它是指两个韵腹和韵尾相同的字所组成的词。例如“荒唐”,“螳螂”,“徘徊”等就是叠韵的词。两个字的韵母相同,韵头不同也可以,如现代汉语中“光芒”。如萧萧 萋萋 薿薿 苒苒 翩翩 潸潸 戚戚等。,2023/10/19,43,例子1:“摹写声音至文”,1、韩愈的听颖师弹琴p60 2、李贺李凭箜篌引p63 3、白居易的琵琶行 三篇摹写声音至文各有所长,但李贺这首诗与白居易、韩愈的诗不同。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主要通过比喻、象声等手法,力图描绘出音乐的形象。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大珠小珠落玉盘”;“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喧啾百鸟群,

22、忽见孤凤凰”等就是。李贺在诗中虽然也用了“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来描写李凭弹箜篌的音乐形象(这两句固然写得很妙),但李贺主要不是使用描写的手法去精雕细刻音乐的形象,而是着重写“感”,写音乐给人的感受,写音乐强烈的、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2023/10/19,44,例子2:声声慢又名胜胜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这首词改押入声韵,并屡用叠字和双声字,这就变舒缓为急

23、促,变哀惋为凄厉。,2023/10/19,45,2、开口呼与闭口呼交错运用,我们做一般的古诗分析,要能基本区分开口音与闭口音。所谓开口音,就是以、o为韵腹的音,所谓闭口音,就是以i、u、为韵腹的音,以e为韵腹的音介于两者中间。开口音的发音响亮,多用来表达开阔、明朗、有力的情绪,闭口音的发音低沉,多用来表达细腻、悠长、低沉的情绪。分析古诗的时候,可以注意一下诗中的开口音与闭口音的排列关系。,2023/10/19,46,例子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第一节五句,句句押韵,“号”、“

24、茅”、“郊”、“梢”、“坳”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脚传来阵阵风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起势迅猛。“风怒号”三字,音响宏大,读之如闻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面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诗人好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故意同他作对似的,怒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怎能不使诗人万分焦急?“,2023/10/19,47,例子2、陆游的诗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开,开,闭,开。,2023/10/19,48,例子3、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25、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首诗在28个字中,有15个字是以、o为韵腹的开口音,奠定了整首诗明朗的基调。其余13个字是闭口音。这些字呈相间排列,吟诵起来音韵起伏跌宕,显得十分张扬。,2023/10/19,49,3、谐声、象声词的会声会形,谐声,六书之一,即形声。意符(即形符)和声符并用的造字法。周礼地官保氏“五曰六书”郑玄 注引汉郑司农曰:“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2023/10/19,50,例子1谐声诗:,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杨柳枝 温庭筠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 刘禹锡 莲子心中苦,梨儿

26、腹内酸 纪晓岚,2023/10/19,51,二)诗歌的语言运用规律,1、巧用四声:指平、上、去、入四声。2、平仄押韵:对仗工整、音调和谐,使声音和谐优美,吟诵顺口悦耳,便于记忆流传。3、注重调质:抑扬顿挫、循环往复、一唱三叹。,2023/10/19,52,三)意味的形成,1、通过语音与语义的配合营构能够引发丰富联想、想象的意象,将读者引导到特定意境之中。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贾岛:题李凝幽居,2023/10/19,53,2、通过语音的重复往回造就循环往复缠绵不尽一唱三叹的韵味。A rose is a rose is a

27、rose is a rose捷尔特茹德斯坦因的一句诗:一朵玫瑰就像一朵玫瑰是一朵玫瑰一样,2023/10/19,54,配图配乐诗歌欣赏:长恨歌,2023/10/19,55,四、悖论与反讽,悖论与反讽都是西方古典修辞学中最古老的概念之一。经过19世纪上半叶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理论的改造,反讽从修辞学概念扩展为一种文学创作原则。进入20世纪之后,在英美新批评的诗歌语言研究中,悖论与反讽则被看作是诗歌语言最基本的特征,甚至被看成诗歌语言的本质属性。,2023/10/19,56,一)、关于悖论,从哲学的层面看,世界本就是矛盾的,可以说,矛盾既是宇宙存在的本源,也是它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因,对这一命题的思考无疑

28、为悖论被看作诗歌语言的本质属性提供了哲学依据。为了情感传达的需要,诗歌语言和科学语言背道而驰,通过肯定和承认矛盾的、彼此对立之物的共在,借助一种悖论性的表达,向真实的存在敞开大门。,2023/10/19,57,1、悖论的概念,指一种表面上自相矛盾的或荒谬的,但结果证明是有意义的陈述。具体说来,悖论指在逻辑上可以推导出互相矛盾之结论,但表面上又能自圆其说的命题或理论体系。,2023/10/19,58,2、悖论的特征,1、通过矛盾形成前后相似的冲突和对立,或呈现出相反的趋势;2、有意呈现的矛盾由于不解决造成延宕,从而形成奇特的意境。,2023/10/19,59,3、悖论何以成为一种诗的或文学的表现

29、方法?,1、诗的目的在于传达人类丰富复杂的情感体验。2、情感体验的复杂性使诗成为对不可表达的表达。例子:p65,2023/10/19,60,二)、关于反讽,反讽法,又称倒反法、反语,为说话或写作时一种带有讽刺意味的语气或写作技巧,单纯从字面上不能了解其真正要表达的事物,而事实上其原本的意义正好是字面上所能理解的意涵的相反,通常需要从上下文及语境来了解其用意。古典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19世纪成为一种文学创作原则,20世纪成为诗歌语言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2023/10/19,61,1、反讽的概念,反讽主要体现为表层语义与深层语义之间的矛盾。其显著的也是最重要的修辞特征,即所言非所指。瑞恰兹:反

30、讽来自于“对立物的均衡”,即通常互相冲突、互相排斥、互相抵消的方面,在诗中结合为一种平衡状态。布鲁克斯:反讽应该被称之为“语境对于一个陈述语的歪曲”。,2023/10/19,62,2、反讽的特征,1)、体现为表层语义与深层语义之间的矛盾。2)、最重要的修辞特征是所言非所指,含义明确的词语往往构成意义含混的整体,含义的正面表达却不可信。3)、相互冲突的对立物由于语境的作用在诗中获得均衡,但往往都会由于语境的作用而发生转义。,2023/10/19,63,例子1:徐宁忆扬州,萧娘脸下难胜泪,柳叶眉头易得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英)马伏尔:哀悼 p66,2023/10/19,64,例子2

31、: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史记屈贾列传载: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厘(刚举行过祭祀,接受神的福祐),坐宣室(未央宫前殿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在坐席上移膝靠近对方)。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转义例子:P69,2023/10/19,65,3、反讽的基本类型,1)、语义反讽,有明显的戏剧性效果。实现方式:一是矛盾话语,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二是言轻意重,或言重意轻;三是褒中含贬,或外抑内扬;四是化庄为谐,或寓谐于庄等。例子:傲慢与偏见的开篇语。,2023/10/19,66,例

32、子:杜甫自就赴奉先具咏怀五百句,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2023/10/19,67,2)、结构性或主题性反讽。主题意念反讽。在一首诗中相反相成地同时呈现二重意蕴,完成对现实的整体把握。这是诗歌主题复杂与深化的一种表现。例子p71:堂吉诃德的开篇,俄狄浦斯王的开篇箴言。,2023/10/19,68,例子:顾城孤线,鸟儿在疾风中 迅速转向 小孩去拣拾 一枚分币 葡萄藤因幻想 而延伸的触丝 海浪因退缩 而耸起的背脊,2023/10/19,69,三)悖论与反讽的区分,1、从语义表达上看,反讽与悖论是一致的

33、,都是由矛盾语义的结合构成的,它们都造就了诗歌语义的复杂性。2、悖论的语言特征:矛盾的意义同时出现在字面上;反讽则主要依赖语境的作用使语义发生改变。,2023/10/19,70,例子分析:,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杜甫:江亭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2023/10/19,71,五、隐喻与象征,一)隐喻二)象征三)隐喻与象征的联系与区别,2023/10/19,72,一)隐喻,从诗学角度看,比喻,无论是隐喻还是明喻,都是诗的也是文学的基本技法。20世纪以来,作为修辞学中的比喻之

34、一种的隐喻,日益受到诗人和评论家们的广泛重视。而且,现代诗人们也的确以他们的实践,将隐喻从传统的主要作为一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使隐喻超越修辞学意义上的比喻而具有更加令人着迷的魅力。,2023/10/19,73,1、隐喻概念,又称暗喻,从修辞特征上看,是隐去喻词(用系词代替或者无系词),由本体和喻体直接连接组成的比喻;从形式上来说,隐喻隐去喻词,由本体和喻体直接结合构成,使隐喻的重心由一般比喻强调本体、喻体之间的“比”转向了突出两者之间的“同”,由此也使这样一种结合涵蓄的意味更加丰富。亚理斯多德修辞学:诗与文之中,比喻之用大矣。“诗六义”:风、赋、比、兴、雅、颂,其中的“比”也即

35、“以彼物比此物”的比喻。,2023/10/19,74,2、隐喻特点,1)喻词的隐去使隐喻的重心由一般比喻强调本体、喻体之间的“比”转向了突出两者之间的“同”。2)极大限度地突出本体与喻体之间在想象世界和情感世界的内在联系。3)本体和喻体之间存在“远距”或“异质”,形成“暴力连接”,往往将完全不在同一个经验领域中的对象强行组合在一起。4)喻体和谕旨或喻意之间相互交融,共同形成的隐喻意象具有多重意义。,2023/10/19,75,3、隐喻优点,隐喻的确是一种更具表现力的诗法。隐喻中喻体和喻旨之间的关系超出简单的类比和替代关系,形成相互融合,因而也使诗歌语言及意象组合更充满张力。隐喻性意象成为负载多

36、重意义复合体,大大扩展了诗的表意、表情空间。,2023/10/19,76,4、诗歌中隐喻与一般文体中隐喻,诗中的隐喻与作为一般修辞手段运用的隐喻有着明显的区别:作为一般修辞手段运用的隐喻,喻体往往是为了说明本体的某种性质而存在的,因而当我们获得本体性质的把握后,喻体亦可以不再关注;在诗中,构成隐喻的本体、喻体同时成为诗歌意象的组成部分,在两者的交叉、分离和叠印中共同完成诗意的传达。,2023/10/19,77,例子:(宋)张元雪,五丁仗剑决云霓,直取天河下帝畿。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P77例子:英国诗人艾略特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黄昏意象、黄猫意象,2023/10/19,78,二

37、)象征,进入20世纪,特别是象征主义诗歌流派兴起之后,象征作为一种诗歌表情形态也受到现代诗人的极大重视。在波德莱尔、马拉美、魏尔伦、艾略特等象征派大师们那里,象征成为以一种用有声有色的鲜明物象,来暗示微妙的心灵世界的诗学原则。象征意象是通过对象征物的直接描摹,形成独立自足的形象或形象体系,来意指被象征的对象(某种思想感情或抽象意义)。美国批评家韦勒克、沃伦谈到象征时指出:“这一术语较为确当的含义应该是,甲事物暗示了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也要求给以充分注意”。,2023/10/19,79,1、象征概念,从形态上看,象征很有些类似中国古代诗论中所说的“托物寄兴”、“依微拟义”,也就

38、是不直接摹写诗人自己心中体验到的某种情绪、情感,而是通过对于那些与诗人自我内心体验相应合的外物(或景物)的描摹,使客观物象成为一个传达内心情感体验的符号,形成一种托物言志。,2023/10/19,80,2、象征的类型,1)、普遍的象征:指那些象征意义在一个文化背景中已经确定,象征物与它的象征对象之间已经形成一种比较固定的关系,因而一般也不受上下文控制,即不会因为语境的作用而发生象征意义的改。2)、特定的象征:又称“个人象征”,指诗人为表达自己特定思想情感创造的独特的象征意象。这一类象征意象的象征意蕴往往具有一种不确定性,因此,需要借助诗人的经历、思想、乃至时代背景等更大的意义系统来加以解读。回

39、顾雨巷,2023/10/19,81,三)隐喻与象征的联系与区分,1、概念上的区分2、一般意义上的区分3、具体运作上的区分,2023/10/19,82,1、概念上的区分,所比的事物有相同之处,否则彼此无法合拢;它们又有不同之处,否则彼此无法分辨。(钱锺书:钱锺书集七缀集,三联书店,2001年出版,第50页)显拟二物,曰如曰似,则尚非等,有不尽取者在;苟无如、似等字,则若浑论以二物隐同,一边而可申至于他边矣。(钱锺书:管锥编第五册,中华书局,1979年出版,第133页),2023/10/19,83,2、一般意义上的区分,隐喻是独特的,唯一的;充满个人的智慧与技巧,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诗歌个性化的要求;

40、而象征是固定的,程式化的,可能会成为集体语言的共识。如花语的象征,2023/10/19,84,3、具体运作上的区分,从表达上看隐喻性意象与象征意象: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隐喻的本体、喻体都是具体的,它们结合在一起构成隐喻性意象的组成部分,是一种比喻性、交融性的关系;象征意象则是通过象征物的直接描摹,由象征物的描摹构成一个独立自足的形象或形象体系,借助这一独立自足的形象或形象体系,来意指被象征的对象(某种思想感情或抽象意义),是一种暗示性关系。,2023/10/19,85,例子:鉴赏两种意象,(汉)班婕妤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成合欢扇,团团如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

41、飚bio夺炎热。弃捐箧笥qi s中,恩情中道绝。(唐)朱庆余闺意或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2023/10/19,86,六、对称与对比,一)对称二)对比三)对称与对比的区别,2023/10/19,87,一)对称,由于汉语大体为单词单字单音的特点,汉语诗更便于对称的展开,因此通过对偶和对仗形成对称成为汉语诗的重要特色。对称可以表现在诗歌的声调、句式和词性诸方面,但诗的对称更多地表现在意义的排偶和声音的对仗上,它们能够给诗在大跨度时空中完成意象的并置、拼接和组合提供多种可能,使诗的表现空间得以大大拓展。,2023/10/19,88,1、语式对称

42、,句式或词性的对称,指向形式视觉美感。如各种绝句、律诗的流变形式。格式和句法的对称则源于诗需凝练的内在要求。(参考诗歌的外形式),2023/10/19,89,2、语音对称,声调对称,声音对仗,指向音韵和谐,节奏律动。语音的对称更多是为了满足人对和谐韵律节奏的需要。例子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2023/10/19,90,3、语义对称,词面意思排偶,画面意思对称,指向意境统一。工整的对称,在赋予诗一个整齐规矩的框架的同时,也给诗在大跨度时空中完成意象的并置、拼接和组合提供了可能

43、,使诗的表现空间得以大大拓展。例子:p80,断章;p82王湾次北固山下,2023/10/19,91,二)对比,对称手法对诗歌表现力的拓展往往也离不开对比的参与。如果说对称是力求通过句式的“同”以见出语言整齐之美,赋予诗歌以句式的整齐与和谐的话,对比则体现在意义方面凸现反差,从而也使诗在规整中构建某种程度的不平衡。一般来说,诗中的对比更多地体现在时空关系的处理或事物性质上的对比。,2023/10/19,92,1、时空关系对比,通过时间意象或空间意象的对比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例子1:p84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

44、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例子2:唐陈陶陇西行四首之一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2023/10/19,93,2、事物性质对比,通过不同事物不同性质,或者一事物不同性质内容的对比,造成意味深长的意义对比。例子:p84屠岸物理学,p85洛夫的剔牙,2023/10/19,94,三)对称与对比的区别,1、对称注重句式的“同”所带来的整齐和谐之美,对比侧重“异”凸显的反差意义;2、对称提供诗的框架,对比实现框架内诗意的传达的自由;3、对称是诗歌整齐和谐,对比实现和谐中的诗意的灵动飘逸之美。,2023/10/19,95,七、跳跃与省略,一)跳跃与省略的涵义与特

45、征二)诗歌中跳跃与省略存在的原因三)跳跃与省略的效果,2023/10/19,96,一)跳跃与省略的涵义与特征,1、涵义:跳跃与省略是指诗在诗句的组合中省略一些起交代作用的过渡性、转折性的陈述,省略掉意象关联词、转折语,而在结构和语言组合中留下大量“空缺”,形成一种“突兀”的语言组合。P86例子2、诗歌的跳跃与省略特征:主要体现在结构和语言组合上。如通过独特的时间、空间意象的转换或强烈对比,具有代表性的情感事件的突兀组合等。,2023/10/19,97,二)诗歌中跳跃与省略存在的原因,1、诗歌一般需要运用丰富大胆的想象和高度凝练的形式传达出跌宕起伏的情感。2、诗必须依据情感逻辑和想象的运动来组织

46、语言,即与情感传达方式密切相关。3、诗重在意绪或情感的呈现,情感聚焦点的呈示,以此有效第唤起读者相应的情感反应。,2023/10/19,98,三)跳跃与省略的效果,1、使诗歌凝练的同时,大大拓展了诗的表现空间,提供阅读的多种可能性。例子:P89卞之琳距离的组织2、使诗的表达含蓄隽永,因为突兀的语言组合往往造成对部分事实、关联的含而不露,引而不发,需要读者的联想与想象去加以补充。例子:P90雨别朦胧诗3、使诗获得鲜明的、非同一般的如画效果,将读者的注意力集中于诗的意象本身。例子:P90弧线,2023/10/19,99,八、可听的曲与可读的词,一)通俗歌曲的特征 二)通俗歌曲的类型,2023/10

47、/19,100,一)通俗歌曲的特征,1、从“听”觉上看,通俗歌曲的“言(歌词)”、“声(歌唱)”、“律(音乐)”总是三位一体地交融在一起。2、从流行歌词上看,更接近于口语,更多地来自民间口语,演唱也具有极强的吟咏的特征。3、从其表达上看,往往代表或体现出一代人的精神风貌。4、从其欣赏上看是个人性的,透过歌者的吟咏去发现特定文化境遇中的某种诉求、情绪和特殊体验。,2023/10/19,101,二)通俗歌曲的类型,1、现代表达:借用经典文本完成现代表达容易让我们将通俗歌词的阅读感受与经典文学文本的阅读经验相联通,通过巧妙地借用经典的文学题材,调动听者自觉唤起内在对文学意象的旧有体验及思考积淀,完成

48、情感的传达和体验的唤起。2、个人表达:通过对传统共享的价值标准的疏离而形成一种个人化的价值诉求,体现出一代人的精神面貌。,2023/10/19,102,三)通俗歌曲欣赏,1、陈升北京一夜2、凤凰传奇月亮之上 3、毛宁涛声依旧4、黄安新鸳鸯蝴蝶梦 5、朴树我去2000年6、黄舒骏恋爱症候群,2023/10/19,103,第三部分:散文鉴赏:理论与实践,一、概说二、散文的文体特征三、散文鉴赏理论要点四、散文鉴赏技法重点,2023/10/19,104,一、概说,1、散文概念:散文(prose;essay)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是最自由

49、的文体,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个或多个中心思想,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表达。形散而神不散,短小优美,生动有趣。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甲骨文。它包括政论、史论、传记、游记、书信、日记、奏疏、小品、表、序、等各体论说、杂文。,2023/10/19,105,2、散文分类:其一按内容分:散文主要分叙事性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议论性散文。其二按历史发展分:1)古代散文先秦历史散文、春秋说理散文、汉初政论散文、南宋笔记杂文、晚明小品散文、清初传奇性散文、新体散文。2)现代散文议论散文、记叙性散文、游记散文、小品散文、战斗性的杂文、抒情

50、散文、智性散文、大文化散文等。,2023/10/19,106,3、散文发展概况:1)、古代散文:我国古代,为区别于韵文、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一律称之为散文。如先秦散文、两汉散文、唐宋散文、明代散文、清代散文。2)、现代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文学样式。其特点是篇幅短小、形式自由、取材广泛、写法灵活、语言优美,能比较迅速地反映生活;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杂文、短评、小品、随笔、速写、特写、游记、通讯、书信、日记、回忆录等。,2023/10/19,107,二、散文的文体特征,1、“散”:散文的散“自由”2、“本色”:散文的“真”与“我”,2023/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