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理论.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353263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理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理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理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理论.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金属压力加工,塑态成型,2023/10/19,3.1 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理论,2,概论,3.1 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理论;3.2 自由锻;3.3 模锻;3.4 板料冲压。,2023/10/19,3.1 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理论,3,金属压力加工概论,压力加工是使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永久变形)以获得所需形状、尺寸及机械性能的毛坯或零件的一种热加工工艺;包括锻造和冲压;只适合塑性好的金属材料如中、低碳钢;大多数有色金属及其合金。,2023/10/19,3.1 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理论,4,压力加工分类,锻压 锻造 模锻 自由锻 手工自由锻(打铁)机器自由锻(锤类、压力机)冲压挤压拉拔轧制

2、。,2023/10/19,3.1 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理论,5,金属在塑性变形中的特点,坯料体积不变,只是坯料形状和尺寸的重新分配的结果(变形工艺);与切削加工比较,压力加工的生产效率高,且能节约大量金属;机械性能高;由于坯料在固态下成形,受成形工具的限制,故产品的截面形状不能太复杂。,2023/10/19,3.1 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理论,6,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理论,弹性变形的本质(物理解释);外力应力原子离开平衡位置变形原子位能增加返回趋势外力消失变形消失弹性变形金属塑性变形的实质晶粒内部或晶粒之间产生的滑移及转动;由于晶体内部存在大量的缺陷,故实际变形的应力要比理论小得多,多为位错运动,即缺

3、陷的转移。,图3-1,图3-2,图3-3,图3-1,2023/10/19,3.1 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理论,7,塑性变形后金属的组织及性能,加工硬化 回复 再结晶 冷变形和热变形 纤维组织。,2023/10/19,3.1 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理论,8,金属的可锻性,金属的可锻性是指进行加工时的难易程度,(是衡量材料经受压力加工难易程度的工艺性能);与塑性及变形抗力有关(综合在一起来衡量)塑性高、变形抗力小,则可锻性好;反之,则差。,2023/10/19,3.1 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理论,9,影响金属可锻性的因素,金属的本质(物理特性)化学成分的影响组织结构的影响加工条件变形温度变形速度应力状态。,2

4、023/10/19,音乐欣赏,2023/10/19,3.1 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理论,11,晶粒内部的滑移,单晶体的塑性变形的过程未变形无外力、正常晶格弹性变形外力小于屈服极限,弹性变形弹塑性变形若外力继续增加,超过其屈服强度时,原子间距进一步增加,原子沿着一定的晶面产生相对滑移(该面称滑移面)塑性变形外力去除后,原子在新的平衡位置上稳定下来,即弹性变形恢复,但滑移变形保留下来,即塑性变形。,2023/10/19,3.1 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理论,12,多晶体的塑性变形 大多数金属都属于多晶体,其塑性变形是所有单晶粒变形的综合作用,即晶内滑移和晶间的转动;每个单晶粒内部的塑性变形仍主要是滑移;但在

5、多晶体变形中同时伴随有晶粒间的滑移和转动。,晶粒间的滑移,2023/10/19,3.1 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理论,13,金属的加工硬化,随着变化程度地增加,这种由于塑性变形在滑移面附近引起晶格的严重畸变,甚至产生碎晶而引起的强度和硬度的提高,塑性和韧性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加工硬化;多数冲压件要利用加工硬化提高零件的强度。,图3-4,5,2023/10/19,3.1 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理论,14,当温度适当提高时,由于原子动能的增加,原子扩散能力提高,使晶格畸变程度减轻,内应力明显减小。使加工硬化部分消除的现象。这一过程称回复,此温度称回复温度,即T回=()T熔 生产中对塑性变形后的工件进行低温退火

6、,就是利用回复的原理。如碳钢弹簧在冷卷后加热到250300,再缓慢冷却以消除力应力。,金属的回复,图3-5,2023/10/19,3.1 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理论,15,金属的再结晶,当温度升高到T再时,金属原子动能增加,原子扩散能力更高,能以某些碎晶或杂质为核心,重新生核和成长为新的晶粒,从而完全消除了加工硬化现象。该过程称为再结晶,此温度称为再结晶温度,即:T再=0.4 T熔 例如:钢的熔点t熔为1535,则t再=0.4(1535+273)K=723 K,即钢的再结晶温度t再=(723-273)=450。,图3-5,2023/10/19,3.1 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理论,16,冷变形和热变形,

7、冷变形再结晶温度以下的变形由于有加工硬化的存在,故冷变形可提高工件的强度和硬度,但冷变形不能太大,否则易开裂;由于没有氧化及温差小,故可获得较高的精度和表面质量;热变形再结晶温度以上的变形热变形能以较小的功达到较大的变形,故省力;无加工硬化存在;晶粒细化,故能获得较高机械性能的再结晶组织;应用广泛;常用于重要的零件。,2023/10/19,3.1 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理论,17,纤维组织,纤维组织热变形时,晶粒和晶界上的杂质都被压扁、且沿变形方向拉长,并被保留下来,这种性能各向异性的组织,称为纤维组织;当最大正应力与纤维方向重合,或最大切应力与纤维方向垂直时,受力状况最好,因此,在设计和制造零件

8、时,应使零件工作时的最大正应力与纤维方向重合,最大切应力与纤维方向垂直,并使纤维分布与零件的轮廓相符合而不被切断;纤维组织稳定性很高,不能用热处理和其它方法消除它,只有通过金属的塑性变形,方能改变其方向和形状。,图3-6,图3-7,2023/10/19,3.1 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理论,18,化学成分对可锻性影响,金属的化学成分不同,可锻性也不同一般纯金属的可锻性比合金好,而且合金元素的种类、含量越多,可锻性越差。,2023/10/19,3.1 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理论,19,成分相同而金属组织结构不同,则可锻性差别很大:纯金属及固溶体(如奥氏体)具有较好的可锻性,而化合物(如渗碳体)则可锻性很差

9、;金属在单相状态下的可锻性比多相状态时好;细晶组织可锻性较粗晶组织的可锻性好。,组织结构对可锻性影响,2023/10/19,3.1 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理论,20,变形温度对可锻性的影响,随着温度增加塑性增加而变形抗力下降可锻性越好;但加热温度过高(超过一定值后),晶粒急剧长大,而金属机械性能反而下隆,这种现象称“过热”;当加热温度进一步提高到接近熔点时,晶界开始被氧化,失去塑性,金属稍锻即裂,变成废料,这种现象称为“过烧”;加热温度过低塑性下降、变形抗力增加可锻性变差易开裂;故应在合适的锻造温度范围内锻造(8001200)。,2023/10/19,3.1 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理论,21,始锻温度

10、锻压时金属允许加热到的最高温度称为始锻温度(1200 左右);终锻温度锻压中,当温度逐渐降低到一定程度后,其可锻性变差,必须停止锻造,此时温度称为终锻温度(800 左右);虽然亚共析钢在此温度为二相区(F+A),但仍有较好的塑性;对过共析钢,则为了击碎渗碳体的网状组织(Fe3C),改善钢的性能,在此温度仍可锻击。,锻造温度范围,2023/10/19,3.1 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理论,22,变形速度对可锻性的影响,正作用(V变 WK);塑性变形能量 转变成热能 温度 变形抗力,塑性 可锻性;反作用(V变 WK);回复及再结晶来不及克服加工硬化现象 变形抗力,塑性 可锻性。,图3-9,2023/10

11、/19,3.1 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理论,23,应力状态对可锻性的影响,压应力数目越多(三个方向的压应力)塑性 可锻性;但同时变形抗力 可锻性;压应力数目越少(二个方向的压应力,一个方向的拉应力)塑性 可锻性;但同时变形抗力 可锻性;因此,对塑性好的材料,应利用拉应力使其变形抗力 以减小变形能量消耗省力拉拔;而对塑性差的金属,则应利用三向压应力 塑性 以免开裂 挤压。,图3-11,图3-10,2023/10/19,3.1 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理论,24,碳钢的锻造温度范围,2023/10/19,3.1 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理论,25,模 锻,2023/10/19,3.1 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理论,26,模锻件,2023/10/19,3.1 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理论,27,挤 压,2023/10/19,3.1 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理论,28,轧 制,2023/10/19,3.1 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理论,29,斜 轧,2023/10/19,3.1 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理论,30,模锻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