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铁的固态相变(二次结晶)-参考答案资料.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354635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2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铸铁的固态相变(二次结晶)-参考答案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铸铁的固态相变(二次结晶)-参考答案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铸铁的固态相变(二次结晶)-参考答案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铸铁的固态相变(二次结晶)-参考答案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铸铁的固态相变(二次结晶)-参考答案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铸铁的固态相变(二次结晶)-参考答案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铸铁的固态相变(二次结晶)-参考答案资料.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3铸铁的固态相变(二次结晶)一、奥氏体中碳的脱溶(图1-1)稳定系:析出gr(冷小);亚稳定系:析出FeC3(冷大)析出的二次高碳相,一般依附在一次高碳相上,不再重新形核。,二、铸铁的共析转变:稳定系:r+gr 亚稳定系:r+FeC3共生生长(图1-24):形貌:片层形核:以高碳相作为先共析相(领先相)长大:共生生长到底进行哪一种转变是由下面两个因素决定的:过冷度:化学成分如Si促进r分解,促进r+gr转变:过冷奥氏体的中温和低温转变:250-450 贝氏体转变.350-450 B上260-350 B下230以下 马氏体转变.也可得到室温奥氏体,三、三次渗碳体和gr的析出微量不影响组织往往

2、过冷至室温而呈过饱和状态,不析出。1-4 合金元素对铸铁结晶过程的影响一、促进铸铁的灰口或白口的凝固元素促进灰口凝固:由强到弱的顺序为:Si AL Ni Co Cu 促进白口凝固:由强到弱的顺序为:Te Sb V Cr Sn Mo Mn,1:对碳在铁中溶解度的影响:Si Ni Cu使溶解度降低,利于gr化Mn Co Cr V使溶解度升高不利于gr化2:对共晶温度范围的影响:Si Ni使共晶结晶温度范围增大Cr使共晶结晶温度范围缩小.结晶温度范围大,铸铁倾向于生成gr3:对临界过冷度的影响:TT是使铸铁进行灰口凝固所能达到的最大结晶过冷度Si Co Ni使T增大,促进gr化过程Cr Mo V使T

3、下降阻碍gr化过程4:合金元素的石墨化能力:P=PM-PS表示铁液按照渗碳体共晶和石墨共晶方式的凝固分配比,二、影响一次结晶过程中结晶相的形核过程和晶体生长方式1:对初生奥氏体结构的影响RE(Ce La)使r枝晶轴次增加细化2:对石墨共晶结构的影响:Cu:使共晶转变过冷度增加,生长速度降低,gr细化V Ti:非自发形核(碳氮化物)细化共晶团及grMg Ca Ce La:得球状gr、蠕虫状grPb Bi Sb Te:限制共晶团生长,恶化球状gr,使之长出枝晶,网状,或魏氏体形gr注意:微量元素在不同铸铁中的作用是不同的3:对渗碳体共晶结构的影响:Cr:(Fe,Cr)C+r(Cr,Fe)C+r9.

4、5%12%Cr 渗碳体基体,12%Cr奥氏体基体 V:(FeV)V+rVC+r10%V奥氏体基体,三、在奥氏体碳的脱溶过程中,影响二次高碳相形成Si Ni:(非碳化物形成元素)促进gr形成Cr Mo V:(碳化物形成元素)促进Cm形成Pb Bi Q gr以长条形状析出(二次魏氏体形石墨)四、在铸铁的共析转变过程中,影响r的稳定性:促进共晶白口凝固的元素,促进r按介稳定系进行促进共晶灰口凝固的元素,促进r按稳定系进行。Si P:促进共析gr化。Cr Ni Cu Mo使r稳定性提高,促进共析转变,但仅gr化,生成(P B M A)等基体Mn:仅对共析gr化,使r冷稳定生成P,M,r基体Sn:稳定P

5、五:对共晶含碳量和共析含碳量的影响:左移,右移Si P影响大,可折算成碳当量。(自学),第二章 灰铸铁,2-1 灰铸铁的组织及力学性能特点一 牌号和力学性能特点。1 牌号:HT200,HT150,汉语拼音字头。2 力学性能特点:强度特性差:b k E缺口敏感性能低:应力集中早已存在,缺口作用系 数。=w(无)/w(有),铸铁 1,铸钢1.5。减震性好:片状gr的割裂,使Fe基体的连续性下降,波传动不好。耐磨性好:石墨脱落,作为润滑剂,剩余空间作为油槽。切屑性好:断屑性好。导热性好:gr导热好与铁比,大约为2到3倍。,二:金相组织特点:1 基体:P,F P+F(注中).2 石墨:片状,长度8级(

6、1-8)类型A-片状、B-蔷薇状(菊花)、C-块片状、D-晶间点状、E-晶间网状、F-星状。3 少量非金属夹杂物:五大元素之间形成.Fe FeS FeC.FeP FeC Fe.FeC.MnS,(FeMn)S.Fe-FeC.,三 石墨对力学性能的影响.1 缩减作用与缺口作用.Gr强度低,相当于 Fe的内部存在空洞,缺口,使 Fe的有效面积缩小.2 吸振作用与减摩作用.四 基体对力学性能的影响.F:b,HB.P:b,HB F+P: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基体力学性能发挥的越好,铸铁力学性能.注:所以说:铸铁的力学性能为:来源于基体,取决于石墨.,五 共晶团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细小-力学性能.(图2-2)原因

7、-晶界强化,杂质均匀.六 铸铁的强度,硬度与共晶度的关系:决定铸铁石墨和基体的主要因素.是铸铁的共晶度.(成分)及冷却速度(铸件厚度).对于一般中等壁厚铸件.b=1000 809Sc 单位Mpa HB=538 355Sc.,七:灰铸铁的质量指标 b HB:实际值,b HB:计算值.相对强度:RG=b/b.相对硬度:RH=HB/HB.质量指标:GZ=RG/RH 0.71.4 GZ高,质量好,生产技术水平高.八:提高灰铸铁质量指标的措施及途径.1 熔炼方面:炉温.静置,均匀.2 孕育处理:改善金相组织.提高性能-通过共晶团数增加实现.3 控制成分:降低S,P含量.减少碳化物,磷共晶.4 合成铸铁:

8、废钢增碳熔炼 使 S,性能.5 低合金化:加入合金元素.(含量低)提高力学性能.,2-2 影响灰铸铁铸态组织形成的基本因素.一 化学成分的影响:C、Si:促进gr化,易生成F.因 C:gr核心形成与长大容易.Si:C,S,E左移.Tc,Tc,Ts.即结晶温度范围扩大.易于gr化.Mn、S:阻碍 gr化.易生成 P(珠).S:结晶前沿形成低熔点偏析层.,使Fe、C结合力.Mn:提高Fe、C 结合力.使Tc.Ts结晶温度 范围缩小.P:影响不大 C左移Tc.从热力学和动力学上解释.一般:C:2.73.8%、Si:1.42.1%、CE:3.2-4.3%、Mn0.51.2%、S 0.12%、P 0.3

9、%,二 冷却速度的影响:1 铸件壁厚:当量厚度:换算厚度为R=V(总体积)/S(总表面积).(图 2-2)R,V冷,Ka=Wc(Wsi+lgR)R,使 gr粗化.易获得 F基体.2 浇注温度:T浇,铁液蓄热量,导致V冷.从而也使 gr粗化,易获得F基体.3 铸型材料.铸型导热性好.V冷.使 gr细化,易得P基体,甚至白口.例子:6110型发动机顶杆.靠近金属板处导热快,生成白口.上部与油砂接触,油砂导致热慢,生成灰口.这说明铸型材料不同.所得组织不同.,三 炉料遗传性的影响 石墨:在熔炼温度低时,回炉料中粗大片gr,不熔化,而遗留在铸件中.微量元素,气体,夹杂.如回炉料含有微量元素会遗传下来,气体,夹杂也同上,但熔炼时采取措施可消除掉。.,返回,返回,返回10,返回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