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设计与评价.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358083 上传时间:2023-10-20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7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教学设计与评价.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校教学设计与评价.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校教学设计与评价.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校教学设计与评价.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校教学设计与评价.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校教学设计与评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教学设计与评价.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讲 高校教学设计与测评 一、教学的宏观与微观设计 二、教学成效的测量与评价,一、教学的宏观与微观设计(一)教学设计及其系统观(二)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的设计(三)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设计(四)教学媒体的设计,一、教学的宏观与微观设计=(一)教学设计及其系统观 1、教学设计及其类型:(1)教学设计:教学的系统规划及其教学方法的设计。(2)类型:宏观设计:a、制定教学计划;b、制定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c、编选教材;d、制定教学成效考核的办法。微观设计:a、确定教学目标;b、了解学生原有水平;c、制定教学程序计划;d、进行教学活动;e、确定教学成效考核的内容及方式;f、对教学成效作出确切的评价。,

2、一、教学的宏观与微观设计=2、教学设计的系统观:(1)、教学设计系统的基本原则 a、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是学习者,教学目标的设计既要考虑教学过程的要求,又要考虑学习者已有的准备状态,办求所设计的教学从最恰当、有利的位置起步。b、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介的选择与设计,既要针对不同学习类型和教学目的,又要考虑学习者不同的性格特点,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或教学媒体是教学成功的灵丹妙药。c、教学成效考评的设计,只能依据教学过程前后的变化以及对学生作业的科学测量,而决不能靠“猜测”和“估计”。d、如果教学效果不理想或出了问题,不能只从教与学两方面去寻找原因,更不能一味责怪学习者,还应该从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

3、和组成成分去说穿细究。,一、教学的宏观与微观设计=(2)系统观教学设计的特点:a、以系统论观点作为制定和主人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b、重视教学过程中所有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努力为教学过程中的课程决策和教学决策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c、努力使设计成为发现问题的解决问题的工具、指南,力求让使用者一目了然便于核查。d、重视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e、强调教学的出发点既要考虑教学任务,也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并分析现实的教学环境和条件。f、把教学任务作为具体的教学目标,这些目标由明确无误的、可操作的项目来表示。g、重视对教学效果作客观的科学测量,评定效果时不只看结果,更要参照教学过

4、程的初始状况等等。(3)系统观的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的比较,返回,一、教学的宏观与微观设计=(二)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的设计:1、教学目标的分类:(1)教学目标指学生学习的预期结果或者说是预期的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2)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具体的知识 知识 处理事物方式方法的知识 抽象的知识 领会:转化、解释、推断。认知领域目标分类 运用:分析:要素分析、关系分析、组织原理分析。综合:评价:,一、教学的宏观与微观设计=接受(注意):觉察、愿意接受、有控制注意。反应:默认的反应、愿意的反应、满意的反应。情感领域目标分类 价值评价:价值的接受、对某一价值的偏好、信奉。组织:价值的概念化、价值体系

5、的组织。性格化:泛化心向、性格化 反射动作:分节发射、节间反射、节上反射。基本(基础动作):位移动作、非位移动作、操作动作 知觉能力:动觉辨别、视觉辨别、听觉辨别、触觉辨别 动作技能领域 协调能力。目标分类 体能:耐力、力量、韧性、敏捷性。技巧动作:简单适应技能、复合适应技能、复杂适应技能 有意沟通:表情动作、解释动作。,一、教学的宏观与微观设计=(3)本书的教学目标分类:陈述性知识:符号、概念和命题 智育目标 认知策略:心智技能:自我意识的培养 德育目标 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人际关系的调适,一、教学的宏观与微观设计=2、教学目标的陈述:(1)行为目标:行为目标是用预期学生学习之后将产生的行为变

6、化来陈述的目标,也就是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来陈述的目标。(2)内部心理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3)表现性目标:3、教学任务的分析:确定学生的起点行为或倾向;分析使能目标及其类型;分析学习的支持性条件。,返 回,一、教学的宏观与微观设计=(三)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设计:1、教学模式的涵义与种类:(1)教学模式的涵义:指反映特定教学理论的、为保持教学的相对稳定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结构。(2)教学模式的结构:a、步骤安排:指对教学活动顺序和教学阶段的安排。b、师生交往系统:指教学活动中扮演的角色、所应遵循的规则 及其师生之间的相互关系。c、反馈方式:指教师如何看待学生,如何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反应。d、

7、支持系统:指为了使教学模式达到预期效果必须具备的一些特殊条件。(3)教学模式的种类:a、行为矫正模式。b、信息加工模式。c、个人发展模式。d、社会作用模式。,一、教学的宏观与微观设计=2、刺激控制教学模式:(1)理论基础刺激控制教学模式是建立在斯金纳等行为主义者强化理论的基础之上的。(2)基本结构 a、定义目标行为:b、主人初始行为:c、制定列联计划:d、实施列联计划:e、评价列联计划:,一、教学的宏观与微观设计=3、科学探究教学模式(1)理论基础:科学探究教学模式是以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论及其认知结构教学论为理论基础的。(2)基本结构:a、呈现问题情境。b、收集信息并进行实验。c、主动解释问

8、题。d、分析探究模式与类型。4、课堂讲授教学模式(1)传统课堂讲演法:(2)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a、呈现先行组织者 b、呈现学习课题或学习材料。c、认知结构的加强。,返 回,一、教学的宏观与微观设计=(四)教学媒体的设计:1、教学媒体的涵义:教学媒体也简称媒体,指教学过程中用以运载信息传递经验的物质手段和工具,如课本、挂图、录音、录象带等。2、教学媒体具有两大特点:第一,教学媒体作为传递经验的物质手段,必须具有一定的物质形式。第二,教学媒体虽作为运载经验或信息的工具或信号,但教学媒体本身不是经验或信息本身。3、教学媒体的作用:教学媒体在教学系统中的作用在于它是作为传递对象的经验要互的变质变形的

9、工具,是使经验传递成为可能的工具。4、影响教学媒体选择的因素:(1)教学任务方面的因素,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2)学习者方面的因素。(3)教学管理方面的因素,如教学的地点和空间,是否分组或分组的大小,对学生的反应要求,获取和控制教学媒体资源的程度等。(4)技术方面的因素,如硬件的费用,软件开发费用,媒体维修的费用,教 辅人员的培训费用等。,返回,二、教学成效的测量与评价(一)教学测量与评价及其作用:(二)有效教学测验的基本要求:(三)教学测验的类型与应用:,二、教学成效的测量与评价=(一)教学测量与评价及其作用:1、教学测量与评价的涵义:(1)教学测量:a、教学测量的目的在于考核

10、教学成效,也就是考察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即学生内在的能力与品格等的形成状况。b、由于教学测量的对象是学生内在的能力与品格等的形成状况,要借助于一定的心理量表及其操作间接测量。c、教学成效是通过量化的学绩进行考察的。(2)教学评价:a、教学评价必须对学绩测验数据所表明的教学成效作出确切的诊断。b、教学评价必须对教学的成败原因进行分析,并对今后教学工作的改进方面作出明确的规定。(3)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关系:教学测量与评价两既有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二、教学成效的测量与评价=2、教学测量与评价的作用:(1)反馈调节功能。(2)激励动机功能。,返 回,二、教学成效的测量与评价=(二)有效教学测验的基本

11、要求:1、测验的效度:(1)效度的涵义:指的是测量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即它能够测出所要测量的心理上特质与行为特征的程度。(2)效度的类型:a、内容效度:要有一个定义完好的内容范围,即对测量目标应有一明确的界定。测题对所界定的内容范围应是代表性取样。b、构想效度:c、实证效度:,二、教学成效的测量与评价=2、测验的信度:(1)信度与信度系数:a、测验的信度又叫测验的可靠性,指的是测量的一致性程度。b、估计信度系数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再测法。(2)复本法。(3)分半法。(4)同质法。(2)信度的影响因素:a、测验内部因素:测验的长度、测验难度。b、施测对象因素:受测者动机和焦虑的变化

12、,也会给测验信度带来影响,这是最难控制的因素。c、施测过程因素:测验的环境条件如通风、室温、采光等条件会影响到测验的稳定性,室内燥热、考场周围嘈杂、座位拥挤、考试秩序混乱等都会导致测验信度下降。,二、教学成效的测量与评价=2、项目的难度与区分度(1)项目难度:a、是非题:P=1-R/N b、其他题:P=平均分/总分(2)项目区分度:试题对所要测量的心理特性的识别程度。,返 回,二、教学成效的测量与评价=(三)教学测验的类型与应用:1、教学测验的类型:(1)常模参照测验与标准参照测验a、常模参照测验。b、标准参照测验。(2)形成性测验与总结性测验a、准备性测验。b、形成性测验。c、总结性测验。(

13、3)标准化学绩测验与教师自编测验a、标准化学绩测验。b、教师自编测验。,二、教学成效的测量与评价=2、学绩测验的命题(1)试题的类型 a、自由应答型试题。b、固定应答型试题。(2)命题的一般原则:a、试题要符合测验的目的。b、试题内容的取样要有代表性。c、题目格式应多种多样。d、文句要简明扼要。e、答案应正确可靠。f、测题应彼此独立。(3)命题的准备和搜集:a、制订编题计划。b、进行命题准备和搜集。(4)命题难度梯级的建立,二、教学成效的测量与评价=3、测验的评分及结果分析(1)学绩测验的评分 a、评分标准要客观公正。b、评分标准要规定答案要点及可接受的变式。c、评分标准要依据题目的难易及要点的主次配给分数。d、评分时要注意分析评分和综合评分相结合。e、评分标准应注重内容,不宜注重形式。(2)测验结果的分析 a、对测验本身的分析。b、对教学活动的分析。,返回,谢谢,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