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2秋市场管制与国家行为.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359876 上传时间:2023-10-20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2.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大2秋市场管制与国家行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北大2秋市场管制与国家行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北大2秋市场管制与国家行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北大2秋市场管制与国家行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北大2秋市场管制与国家行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大2秋市场管制与国家行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大2秋市场管制与国家行为.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4讲 市场管制与国家理论上讲小结市场管制:现象与由来管制与管制改革国家理论,桂悦同学来信,我个人认为,消费就是投资,二者没有区别。比如,仍用文中的例子,“今天晚上你多读几页书(不赶着享受睡觉),将来的收入会增加一小点,是投资。”在这里,投资的是我多读几页书的时间,消费的是享受睡觉的时间,而实际上,这两个时间是相等的。读书就不能睡觉,睡觉就不能读书。“你在后园用两个小时种菜(不看电影享受),是投资。”在这里,投资的是看电影享受的时间,同样的,这两个时间也相等。这样我们就看出来了,由于资源是稀缺的,我们用同一份资源做了一件事就不能再做另外一件事,如果我们选择做A而放弃B,那么我们的投资是做A而

2、付出的资源,消费是做B而需要付出的资源,而如果我们选择做B而放弃A,那么我们的投资是做B而付出的资源,消费是做A而需要付出的资源,很显然,A和B所用的资源其实是同一份资源。所以说,消费的同时就伴随着投资,二者同时产生,同时消灭。投资和消费其实是同份资源的不同使用选择。进一步分许:如果我的分析是对的,那么“消费=投资”。,曹丹妮同学来信,课上提到的天价“刀郎羊”现象让我想起了原先学习的交易范式买家之间竞争,出价高者得,卖家之间竞争,索价低者胜,价格最终由卖方之间和买方之间竞争的相对激烈程度决定。在这些交易中,买方对物品的价格有一个上限,即该物品给他带来的最大效用的估值。超过了该估值,买家就会退出

3、交易。但在上节课讲到的“刀郎羊”、古籍字画这些交易中,价格一直看涨,而且一只羊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绝对不可能达到1400万人民币。我觉得这里的原因主要是消费者的购买目的发生了改变,不再是为了自己享用,而是为了日后卖出获得更高价钱。这些物品成了消费者以钱生钱的中间过渡品,对它们的需求不是由实际效用决定,而是由对其未来价格的预期决定。于是在这种类似“正反馈”机制作用下价格一直上升,也就隐藏了危机,直到某天价格突然下跌。但对于这个价格为何会突然下跌我却不太清楚,由普遍看涨到突然下跌这个临界点是如何发生的?何时会发生?是什么力量改变了消费者对其未来价格的预期?历史上的经济危机很多由很小的偶发事件引起,它

4、们之间是否有共同点?,曹丹妮同学来信,另外,您在课上提高货币最初似蜜,同时价格鼓包的商品往往是供应有限制的非消费品,那么,货币的超发就不会反映到CPI上,超发的货币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而是进入金融领域,以钱生钱。由此来看,在实体经济比例逐步下降的今天,通膨指数还能否作为有效的货币政策的指标呢?,刘迪同学来信,在听了您的合约与违约一课后有些感想。记得小时候在家乡有很多交易是可以买家和卖家讨价还价的,但是后来这种现象越来越少见了。从某种角度上说,能否讨价还价其实也是合约中一个隐性条款的一部分,讨价还价的过程使得买家在争夺剩余方面有了机会。然而我发现在大学生活中,身边的同学很少讨价还价,而且随着网络和品

5、牌的普及使得卖家标牌定价越来越广泛,难道这不是有对买方剩余争夺的剥夺吗?这么看待讨价还价行为日渐“隐性”的现象呢?,郑绅同学来信,关于合约,我谈一点最近在求职过程中的观察和体会。从8月底开始各种网申到12月初收到几份offer,我的求职过程基本已进入尾声。伴随着收到offer的喜悦是各种签约的手续问题。根据我的经验,毕业生求职签约大致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企业与求职者之间只签offer而不签三方协议,同时求职者也不需要上交学校就业推荐表;另一种,企业与求职者之间既签offer,同时签署三方协议并上交就业推荐表。但在第二种情况下,如果是海归,则不需要三方协议和就业推荐表(因为海归根本不存在“三方”

6、和学校就业推荐表)。课件,三方协议是两种方式不同的关键。签署三方协议有两种意义:其一是企业为雇员办理户口的前提,即拥有户口配额的企业必须与雇员签订三方协议后才能进行办理户后的手续;其二是加强约束,即即使没有户口指标,企业也可与雇员签订三方协议用以增加对双方的约束。因为在签订三方协议后任何一方毁约都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和不菲的金钱赔偿。根据我的亲身经验,即使企业与求职者之间只签offer,求职者也可以单方面提出请求签订三方协议来增强对企业方的约束,而绝大多数情况下,企业也会同意配合签订三方。因为企业既然已经发出offer,就表明认同你的价值,再签订三方既可表示诚意,又可同时增强对你的约束,对于企业来

7、说,何乐而不为呢?那么,为什么就是有些企业(不在少数)不主动要求签订三方协议,而只与求职者签订不具法律效益、没有违约惩罚措施的offer呢?我的解释是企业方是出于对风险和成本的考虑。企业并不愿意承担本方潜在违约所带来的法律责任、赔偿风险以及企业名誉损害风险;其次,增加签订三方的手续会改变企业人事办公流程,这对于体量小且多种人力资源业务外包的企业来说是不少的成本增加;再次,如同房屋降价业主要求退房一样。如果企业开始签订三方协议,先前进入公司的员工则会认为企业更加重视新入职的员工,或者公司政策有了变化(例如公司争取到了户口指标),造成公司内部员工之间关系的微妙变化,影响团队精神、劳动生产率甚至企业

8、文化。企业通过不签署三方协议降低风险和成本开支,求职者则通过签订多份offer来降低自身风险进行应对。多数求职者都会收到几份满意的offer,而为了避免企业违约,求职者通常会形成自己的“签约组合”:签订几份不需要三方的企业,同时与一个需要三方的企业签约。这样就通过“组合签约”降低风险,将选择权留在自己手里。可见,在求职过程中的合约签订现象中确实存在“缔约自由,履约强制”,甚至更全面的说法应该是“缔约自由,违约惩罚,履约强制”。企业与求职者在相互博弈中可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上讲小结,合约是在不确定性环境里降低交易费用的一项制度安排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合约本身也不完备悔约、违约是合约及其执

9、行中难以完全消除的伴生现象改善合约及其执行的经验合约过程和条款选择悔约宽恕违约赔偿防止系统性风险货币过量供应、资产价格暴涨是大规模违约行为的温床现代货币困境与国家责任健全决策心理,第14讲 市场管制与国家理论上讲小结市场管制:现象与由来管制与管制改革国家理论,8,政府管制市场:可观察的现象,9,美国的这一“21岁以下不可喝酒”的法律叫做“1984年全美国最小年龄喝酒法”(National Minimum Drinking Age Act of 1984)。在1984年前,各个州的年龄限制不一,该法律统一为21岁,所有的州以及首府华盛顿一刀切。该法律规定:不满21岁,不准在酒吧,饭店或商店买酒或

10、喝酒(buy or drink alcohol in a bar,restaurant or store)。后来,该法律作了一些补充修订。有些豁免的条款,比如宗教的原因、医疗的原因,允许使用酒类。至于在家里跟父母一起喝酒,各州规定不同。如加州规定,未成年孩子在家中饮酒之后导致交通事故,或父母允许孩子饮酒后驾驶,父母与孩子同罪,可能会判一年监禁并加一千美元的罚款。21岁的喝酒法规,家喻户晓,通常,大家都习惯成自然地遵守这一规定。有条新闻,报道一个年轻人到商店抢劫,收款员给了他钱。年轻人顺手拿了一瓶酒。收款员马上说,“你不满21岁,不可以拿酒。”年轻人争辩“我超过21岁了。”马上掏出驾照给收款员看

11、。看完驾照,收款员让他拿着酒走了。后面的故事,你应该猜到了:警察很快地将劫犯捉拿归案。,10,政府管制市场的由来,11,“管制资本主义”样本:美国,12,“管制资本主义”样本:美国,13,反思“垄断”,14,“垄断”的不同性质,15,从产权角度区分垄断,16,第14讲 市场管制上讲小结市场管制:现象与由来管制与管制改革国家理论,管制的意图与效果,“管制俘虏理论”,乔治.施蒂格勒(George Stigler,1971):管制经济学的中心任务是分析管制的收益者或受害者,政府管制采取什么形式,以及政府管制对资源分配的影响。通过大量实证研究,(从1962那篇关于电力管制的研究开始),他得出结论,受管

12、制产业并不比无管制产业具有更高的效率(或索取较低的价格)。因为,政府管制是为满足产业对管制的需要而产生的,而管制部门最终会被产业“捕获”(capture)。“管制俘虏理论”:企业作为掌握信息优势的利益集团,对管制施加特殊的影响;政府管制者有各种利己动机;利益集团能捕获管制部门运用其权力为本集团的利益服务,以至于“管制”成为特定利益集团排除市场竞争压力的一种收益来源,Deregulation,Privatization,“再管制”(re-regulation),Deregulation是“去管制”吗?还是“放松管制”?或者是“管制改革”(regulatory reform)?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在

13、deregulation之后,常常发生re-regulation(“再管制”)。例如,1987年得里根总统使用了这个词为什么?老问题没有完全消失;又出现了新问题;但是,管制的重点、形式和范围,还是不断发生变化历史上美国民航管理局转为民航安全局当下中国“自发的校车”正面临立法或行政管制,第14讲 市场管制上讲小结市场管制:现象与由来管制与管制改革国家理论,23,亚当.斯密,“要使国家达到最高程度的富裕,除了和平、低税,以及可以忍受的司法管理以外,其他就没有什么是必不可少的了;其他一切都可以在事物的自然进程中产生。一切政府,如果它们妨碍事物的自然进程,强迫事物进入另一渠道,或者在具体的某一点上阻止

14、社会进步,那就都是不自然的,为了让它们自己生存下去,就只能使用压迫和暴政”。(斯密,1755,见哲学问题论文P322)因此,亚当.斯密常常被看做是“最小政府”主张的首创者;人们甚至把“守夜人的政府”(Lassalle),甚至“无政府,外加一个巡警”(Carlyle)之类的主张,当作是斯密关于国家(政府)学说的根本。,经济学与“国家”:斯密(1),斯密的上述思想,来自洛克与休谟的影响洛克(1632-1704),在政府论里驳斥了君权神授的主张,并论证统治者的权力应来自于被统治者的同意,建立国家的唯一目的,乃是为了保障社会的安全以及人民的自然权利。当政府的所作所为与这一目的相违背的时候,人民就有权利

15、采取行动甚至以暴力的方式将权力收回。洛克提出人所拥有的“自然权利”(natural rights)包括了生存的权利,享有自由的权利以及财产权。洛克还倡导了权力(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的分配,对后来的法国和美国政体产生影响。,亚当.斯密,经济学与“国家”:洛克,休谟(1711-1776),除了不可知论,休谟以阐释“自然权利”而著名。他认为对财富、享乐和权力的追求是人的本性,而无论何时何地,人性是一致的和不变的;历史的作用就在于发现有关人性的普遍原理,提供经验教训。在经济方面,他是18世纪货币数量论的代表;反对重商主义。他关于国际贸易的学说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有很大的影响。休谟一直表达他对于那些

16、企图改革社会而不顾既定传统的激进政策的不信任态度,他也劝告人们不需反抗他们的政府,除非在遇到极为恶劣的暴政时。他试图平衡自由与权威,而不认为需要牺牲其中之一。,经济学与“国家”:休谟,在国富论里,斯密相当详尽地论述君主(政府)的职责,其中包括:“第一职责,就是保护社会免于暴力,免于其他独立社会的侵略”(p689);接着,他用大量篇幅讨论军费对经济的影响;第二个职责,就是尽可能保护每一成员不受其他任何成员的侵害或压迫,或者说是建立一个严格的司法管理机构“(p708);第三个职责,是投资公共工程(包括铸币和邮政)、教育与健康,为此,他花费大量篇幅探讨公共收入的筹措、花费和政府失职。,亚当.斯密,经

17、济学与“国家”:斯密(2),反对重商主义;取消学徒法案;取消长子继承和限嗣继承;土地自由交易;国内自由贸易。取消地方关税;取消关税、退税、商业保护和特权贸易公司实现对外贸易自由;“在自由体制下,个人与公共利益是一致的”,防卫要比富裕重要:;通过法律制度强制执行合同;政府兴建旨在促进商业的公共工程时间固定的暂时垄断,包括版权和发明权防止“麻风病或其他任何恶性疾病”的传播;对土地、房屋和2吨以上船只的抵押贷款进行注册登记;对借款利率实行政府限制,克服投资者的“愚蠢行为”;如个人“置全社会的安全于危险之中”,其自然的自由可受到侵犯;制定关于公司结构的规定;,斯密是“自由放任主义者”吗?,密,斯密至少

18、不是教条式的放任自由主义者“放任自由”(laisser-faire):M.Le Gendre 对路易十四财政大臣Colbert的回话;Argenson把它变成经济政策的一个原则;英文版的“放任自由”(J.Bentham,1793)“其基本规则是政府不应该做或尝试去做任何事情;在这些情形下,政府的座右铭或警句应该是保持沉默。”斯密更倾向于“自然自由”(natural freedom),也许正因为如此,“斯密的书看上去散发着一些互相矛盾的信息”(肯尼迪,p263)更根本地,斯密坚守的是苏格兰经验主义的传统,他的中心问题不是“政府应当做什么”,而是“政府实际上做了什么,效果如何?”民兵还是常备军?政

19、府提供公共工程和服务的效果分析,亚当.斯密,斯密传统的复杂性,斯密以后,斯密的“互相矛盾的信息”,一直困惑着后人德国历史学派(回到重商主义?)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国家与国家消亡理论阶级、阶级斗争与国家基于直接民主的无产阶级专政过渡:国家经由无产阶级专政走向消亡古典的自由主义凯恩斯学派“认为个人在其经济活动中拥有规范的“自然自由”是不对的。.从上层来讲,统治世界的方法不能保证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恰好一致;而从社会的下层来说,人们处理事情的方式也不能保证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实际上完全相同。.个人利益也不总是明智的;更常见的是,为了促进自身的目的而独立行动的个人过于马虎,或者过于软弱,连他们自身的目的都不

20、能实现。经验表明,当个人组成一个社会单位的时候,并不总是比他们单独行动时见识愚钝”。(J.M.Keynes,1952,p312),斯密传统的影响,诺思的理论,问题:在经济史上,某些国家建立并保护有效产权,从而获得长期经济增长;更多的国家则没有。为什么同样的国家租金最大化行为,产生了截然不同的结果?“国家的新古典理论”:国家统治者与选民(臣民)之间的一个合约统治者提供保护正义来交换税收和其他国家收益(权威、领导和要求服从)约束条件选民的退出成本(统治者与其他国家的竞争)选民罢免统治者、推举更好领导人的成本(与国内对手的竞争),“诺思悖论”,诺斯的经验研究,西方世界的兴起(1973)西班牙与意大利

21、 vs.低地国家(荷兰)与英国“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 Governing:Public Choice in 17th Century England”(North,D.C.and Weingast,1989)为什么17世纪的英国政府能作出保护产权的可信诺言?五个方面显著的制度变化1688光荣革命消除了国家权力权宜的潜在来源限制了国王的立法和司法权力限制了国王未经同意就改变规则的权力保证了议会对税收的主导权建立议会与国王之间的平衡,也限制了议会的权力实例:英王向大英银行借款,并遵约还款,国家与公司究竟有何不同?,怎样把握“国家”的特别性质?什么是“国家”(T

22、he State,The Country,or The Nation)?地域(territory,江山)人民(common people,苍生)典章制度(decrees and regulations,institution,社稷)国家与公司究竟有什么不同?组织复杂程度?规模不同?财富集中的水平?权威?,国家的特别性质,巴泽尔的国家理论,巴泽尔(Yoram Barzel)从1995年开始的探索A Theory of the State-Economic Rights,Legal Rights,and the Scope of the Stat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

23、ss,2002.背景华盛顿大学学派产权、合约与合约的执行国家在经济增长的作用理解、解释国家行为,巴泽尔的探索,几个基本概念,国家(The State)包括以下两部分:(1)一群个体,服从于一个使用暴力执行合约的单一的、终极的第三方(a single ultimate third party who uses violence for enforcement);(2)一个疆域,这是这些个体居住的地方,也是实施者权力所及的范围。权力(Power):强加成本的能力(the ability to impose costs)暴力(Violence):强加成本的非人格化手段(impersonal mean

24、s of imposing costs执行(Enforcement):促使顺从的可信威胁(the credible threat to induce compliance),巴泽尔的定义,经济权利(Economic Rights):个体直接消费某种资产服务的能力(the ability to enjoy the services of assets);法律权利(Legal Rights):资产的索取权,由国家以特定个体或机构的财产来加以界定的(the claims over assets delineated by the state as the property of particular

25、 individuals or institutions),几个基本概念(1),巴泽尔的定义(续),一种关于国家的猜想,起初,人们有经济权利。但是,经济权利之间发生竞争和冲突,出现各种状态(抢劫、攫取或交易);在经验上,彼此达成协议(agreement)的结果优于非协议的结局;人们如何达成协议、又如何执行协议?这有各种成本可能性;在经验上,subject to a single ultimate third party who uses violence for enforcement 的结局是最好的。“国家”是在人们行使经济权利的竞争中产生的;国家产生后的问题是,如何有效利用、并制约这“最后

26、的、专门化的、唯一可以合法使用暴力的执行权力”。在法治下,经济权利转化为由国家界定、限制并保护的法律权利,在此框架下发展合约交易(contract exchange)和市场关系。,巴泽尔的国家理论,科斯到底怎样分析“政府”?,“几乎所有在经济系统中使用的资源数量都有限,因而都是稀缺的,人们的需求总是大于供给。土地、劳力。资金都是稀缺性资源,但其本身却并不要求政府管制,有些机制(价格机制)确实被用于在众多提出权利要求者的人中确定允许谁使用这稀缺资源。产权建立后,任何希望使用这一资源的人就必须向资源所有者付钱。这样,混乱就消失了,政府除了必须以法制来确定产权和调解争端外也得这样做。没有建立产权,“

27、那么将显然将发生很大的混乱,”“但将此归罪于私人企业和竞争制度却是错误的”。,科斯的阐述,但是,当一种活动涉及到损害很多人的情况下,“建立产权的主张减弱,制定通用规则的呼声变强”,因为”很难通过市场来达到满意的结果。即使通过法院来行使权利也不容易,市场会由于成本太高而无法运行。”“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强制推行特别管制(无论法规还是行政条例)会好一些。”这个“新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认为,资源配置应由市场力量决定而不是由政府决策决定。但是,“这种争论并不意味着资源的行政分配必然劣于价格战机制分配。市场运行并不是无本生意,如果市场运行成本大大超过行政机构的运行成本,我们可能会默认行政机构由于无知

28、、缺乏弹性以及迫于政治压力所产生的资源分配失误。”“联邦通讯委员会”(1959),科斯到底怎样分析“政府”?,科斯的阐述(续),市场里的政府,流行问题的含义反例产权界定与保护税收(补贴)和国债市场规则法定货币国家投资和管理的机构总受管制的自由企业与市场最新例证:全球“政府救市”从来没有哪一个真实的市场,是完全无政府的问题:合法强制力在自愿的产权交易中究竟发挥什么作用?具有什么样的实际地位?,“市场/政府”的两分框架?,国家与产权界定,出发点:稀缺与竞争无处不在产权作为最基本的竞争约束,“由社会强制执行的”(Alchian定义);“野生”与“家养”的区别如何最后裁定?为什么房产证非要由政府来颁发

29、?各位学位证和毕业证呢?大学(以及其他机构)为什么要到政府注册?公用资源的秩序?(以公共交通为例)初级转让权:自发集市真有“无政府的”市场交易?“强制力”隐藏在什么地方?“公平秤”与“市场管理方”的含义?争夺“买家剩余”的“合法空间”?,贯穿本课程的中心线索,国家与产权界定,出发点:稀缺与竞争无处不在产权作为最基本的竞争约束,“由社会强制执行的”(Alchian定义);“野生”与“家养”的区别如何最后裁定?为什么房产证非要由政府来颁发?各位学位证和毕业证呢?大学(以及其他机构)为什么要到政府注册?公用资源的秩序?(以公共交通为例)初级转让权:自发集市真有“无政府的”市场交易?“强制力”隐藏在什

30、么地方?“公平秤”与“市场管理方”的含义?什么是争夺“买家剩余”的“合法手段”?,贯穿本课程的中心线索,国家与(续(产权界定,商品品质考核市场里有很多合约选择利于降低品质考核成本,但它们都需要在一定的法律环境里才能执行;恶性商品品质事件(大头娃娃奶粉、三聚氰胺牛奶、毒酒)需要刑法和政府直接的行政干预;合约、履行与违约在维护合约履行的实践中,国家作为“唯一使用合法暴力的第三方”应运而生复杂的高端市场的参与方(美国国债与中国外汇)企业组织最早的股份公司来自国家特许公司法反垄断与其他针对大公司的管制货币制度从自发到现代“不可兑换货币”体系,贯穿本课程的中心线索(续),国家理论小结,“国家”之所以无处不在、挥之不去,是因为在最基本的产权制度安排中,“强制执行”就作为不可或缺的元素内生在那里了;在稀缺的世界里,约束从不或缺,制度性约束从不或缺,强制执行的元素也从不或缺。因此,国家也从不或缺;“国家”的基本经济问题是,如何有效制约这从不或缺的“最后的、专门化的、唯一可以合法使用暴力的执行权力”?民主与法治:关于国家的政治经济学,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