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人的抢救流程-心肺复苏应急预案.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362383 上传时间:2023-10-20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8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重病人的抢救流程-心肺复苏应急预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危重病人的抢救流程-心肺复苏应急预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危重病人的抢救流程-心肺复苏应急预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危重病人的抢救流程-心肺复苏应急预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危重病人的抢救流程-心肺复苏应急预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重病人的抢救流程-心肺复苏应急预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重病人的抢救流程-心肺复苏应急预案.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危重病人的抢救流程、心肺复苏应急预案,思考题,1、呼吸、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2、判断心肺复苏的有效指征有哪些?,概述:危重患者的定义:危重患者是指那些病情严重,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的患者。其特点:该类患者常患有多脏器功能不全,病情重且复杂多变,随时会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的、连续的病情观察和全面的监护与治疗。对危重患者的抢救是医疗、护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必须做好全面、充分的准备工作且需要常备不懈,一旦遇有急危重患者时,能全力以赴、及时进行抢救。,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1、建立责任明确的系统组织结构2、制定抢救方案3、做好核对工作4、及时、准确做好各项记录5、安排护士参加医生组织的查房、会诊、病例

2、讨论6、抢救室内抢救器械和药品管理7、抢救用物的日常维护,抢救设备管理 包括抢救室、抢救床、抢救车、急救器械的管理。,危重病人的抢救流程,危重患者就诊初步判断病情紧急呼救寻求协抢救者抢救室重症监护室初步抢救治疗止血、开通静脉通道、吸氧、心肺复苏、按病种进行常规抢救措施等向陪人交代病情及签危重通知书遵医嘱执行相关急救措施记录各种抢救项目清观察病情根据辅助检查结果进一步评估抢救成功督促家属结算费用转留观室或病房整理现场、消毒抢救器械、清点补齐急救药品备用。,2010心肺复苏2010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概述,心肺复苏:是对由于外伤、疾病、中毒、意外低温、淹溺

3、和电击等各种原因,导致呼吸、心跳停止,必须紧急采取重建和促进心脏、呼吸有效功能恢复的一系列措施。基础生命支持技术BLS:又称为现场急救,是心肺复苏中的初始急救技术,是指专业或非专业人员进行徒手抢救,分为判断技能和支持干预技术两个方面,在开始CPR的A、B、C三个步骤,即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前,BLS的判断阶段是极其关键的。,呼吸、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1、突然面色死灰、意识丧失2、大动脉搏动消失3、呼吸停止4、瞳孔散大5、皮肤苍白或发绀6、心尖搏动及心音消失7、伤口不出血其中仅凭意识丧失和大动脉搏动消失这两项即可做出心脏骤停的判断,并立即实施BLS技术。,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提高抢救成

4、功率的主要因素:1、将重点继续放在高质量的CPR上 2、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区别于大约100 次/分)3、胸骨下陷深度至少5 4、按压后保证胸骨完全回弹 5、胸外按压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 6、避免过度通气7、CPR中不再有“一听二看三感觉”。8、30次胸外按压后,单人抢救者开放被救者 的气道,并给予2次通气。,心肺复苏的意义,当人突然发生心跳、呼吸停止时,必须在4至8分钟内建立基础生命维持,保证人体重要脏器的基本血氧供应,直到建立高级生命维持或自身心跳、呼吸恢复为止,其具体操作即心肺复苏。心跳停止4分钟内施行有效心肺复苏:50%救活率;4-6分钟:有10%存活率;超过6分钟:4%存活率;

5、超过10分钟:几无存活可能。,概述,2010年1月31日2月6日国际复苏联合会(ILCOR)和美国心脏协会(AHA)共同在美国达拉斯洲际酒店举行的2010心肺复苏指南(CPR)暨心血管急救(ECC)国际科学共识推荐会既要。2010年10月18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公布最新心肺复苏(CPR)指南。此指南重新安排了CPR传统的三个步骤,从原来的A-B-C改为C-A-B。这一改变适用于成人,儿童和婴儿,但不包括新生儿。,原有步骤 修改后步骤,A.保持气道通畅。C.胸部挤压。B.人工呼吸。A 保持气道通畅。.C.胸部挤压。B.人工呼吸。,按压位置 左手的掌根部放在按压区,右手重叠在左手背上,两手手

6、指跷起(扣在一起)离开胸壁。双肩正对人胸骨上方,两肩、臂、肘垂直向下按压。平稳地、有规律地进行,垂直向下按压,每次抬起时,掌根不要离开胸壁,保持已选择好的按压位置不变。,以掌跟按压,两手手指跷起(扣在一起)离开胸壁,按压方法 按压时上半身前倾,腕、肘、肩关节伸直,以髋关节为轴,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体重和肩臂部肌肉的力量进行按压,与2005主要变化,1生存链:由2005年的四早生存链改为五个链环:1)早期识别与呼叫;2)早期CPR:强调胸外心脏按压,对未经培训的普通目击者,鼓励急救人员电话指导下仅做胸外按压的CPR;3)早期除颤:如有指征应快速除颤;4)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ACLS);(药

7、物、心电监护、电除颤)5)完整的心脏骤停后处理。,与2005主要变化,2几个数字的变化:1)胸外按压频率由2005年的100次/min改为“至少100次/min”2)按压深度由2005年的4-5cm改为“至少5cm”3)人工呼吸频率不变、按压与呼吸比不变4)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CPR,弱化人工呼吸的作 用,对普通目击者要求对ABC改变为“CAB”即胸外按压、气道 和呼吸5)除颤能量不变,但更强调CPR6)肾上腺素用法用量不变,不推荐对心脏停搏或无脉电活动(PEA)者常规使用阿托品7)维持自主循环恢复(ROSC)的血氧饱和度在94%-98%8)血糖超过10mmol/L即应控制,但强调

8、应避免低血糖9)强化按压的重要性,按压间断时间不超过5s,与2005主要变化,3整合修改了基本生命支持(BLS)和高级生命支持(ACLS)程序图2010年AHA(美国心脏学会)的CPR和ECC(心血管急救)指南最新发生变化是将成人和儿童患者(不包括新生儿)BLS中“ABC”(气道,呼吸,胸外按压)的步骤更改“CAB”(胸外按压,气道,呼吸)。其重要性是减少开始首次胸外按压的时间,这一步骤顺序变化需要所有人重新学习心肺复苏术。,指南推荐变化的理由如下:,、绝大多数心跳骤停发生在成人,据报告所有年龄心脏骤停者CPR存活率最高均属被目击的室颤(VF)或无脉搏性室性心动过速(VT)患者。这些患者CPR

9、早期最关键要素是胸外按压和电除颤。二、“A-B-C”程序中,胸部按压往往被延迟,因为目击者要开放气道,给予口对口呼吸或应用屏障器具或其他通气装备。将程序改为C-A-B,则胸部按压可迅速开始。三、开始先做胸部按压,可以保证有较多的患者接受CPR救治。即使救助者不愿意或不能够为患者提供通气,但至少可以完成胸部按压。四、施救者针对发生心脏骤停最可能的原因制定复苏救治程序是合乎情理的。,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1.发现病人倒地,确认现场是否存在危险因素,以免影响救治。2.判断病人意识,(注意做到轻拍重唤!)如无反应,立即呼救并拨打急救电话或请求他人拨打。3.立即将病人置于复苏体位(平卧位),触摸颈

10、动脉,未触及立即施行胸外心脏按压!4.按压30次后立即开放气道,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比例为2:30。单纯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每分钟频率至少为100次。有条件要及早实施体外除颤。,2010心肺复苏方法,2010心肺复苏方法,2010心肺复苏方法,一手的鱼际处紧贴在按压部位上,双手重叠握紧,双臂绷直,双肩在病人胸骨上方正中,垂直向下按压,按压力量应足以使胸骨下沉大于5厘米,压下后放松,但双手不要离开胸壁。反复操作,频率大于100次/分钟。,心肺复苏的有效性判断,1、能扪及大动脉搏动,血压维持在60mmHg以上;2、口唇、面色、甲床等颜色由发绀转为红润;3、室颤波由细小变为粗大,甚

11、至恢复窦性心律;4、瞳孔随之缩小,有时可有对光反应;5、呼吸逐渐恢复;6、昏迷变浅,出现反射或挣扎。,心肺复苏终止指标,病人已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确定病人已死亡。心肺复苏进行30分钟以上,检查病人仍无 反应、无呼吸、无脉搏、瞳孔无回缩。,心肺复苏流程,病人突然意识丧失迅速判断呼吸、心跳是否停止)紧急呼叫寻求协同抢救者或打120等置病人于抢救体位去枕仰卧于硬板床心脏按压频率100次/分、幅度5、据情电除颤)开放气道人工呼吸按压与通气比为30:2,持续进行5个循环,可暂停检查脉搏呼吸恢复情况,应控制暂停时间在5秒钟以内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用药)复苏成功或终止抢救。,心肺复苏流程图,发现病人意识丧失,紧急呼叫(寻求协同抢救者或打120),迅速判断(呼吸心跳),安置抢救体位(去枕仰卧硬板床),先心脏按压30次,人工呼吸,再开放气道,5个循环评估效果,建立静脉循环,复苏成功或终止抢救,本次课程结束,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