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预防体系”应知应会内容.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366493 上传时间:2023-10-2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重预防体系”应知应会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双重预防体系”应知应会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双重预防体系”应知应会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重预防体系”应知应会内容.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双重预防体系提问内容-应知应会内容1 .安全两个体系: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2.风险: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通性的组合。风险=可能性X严重性(R=L*S);R:危险性(也称风险度):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件后果的结合,R越大危险性越大;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5);S:事故后果严重性(1-5)。3、风险点: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风险点划分原则: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作业活动应覆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作业,重点考虑高风险

2、作业)4、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5、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性的过程。(辨识对象:潜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缺陷和管理缺陷危害因素)(辨识方法:设备设施采用安全检查表法(简称SCL);作业活动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简称JHA);复杂工艺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HAZOP)6、风险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风险评价方法:风险矩阵法(简称LS),R=LXS,7

3、、风险分级:通过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风险等级分5级:A、B、C、D、E(1、2、3、4、5)级,极其危险、高度危险、显著危险、轻度危险、稍有危险。管控级别分4级: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实施分级管控,详见附表。8、风险分级管控: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9、风险控制措施:企业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5类措施: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应急处置)10、可接受风险

4、:根据企业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企业降至可容许程度的风险。11、重大风险确定原则(依据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属于以下情况之一的,直接判定为重大风险定量判定R=LS通过计算R值判定的风险定性判定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发生过死亡、重伤、重大财产损失的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根据GB18218评估为重大危险源的储存场所;运行装置界区内涉及抢修作业等作业现场10人及以上的12、如何进行风险分级防控?本企业/本岗位有无重大风险,有什么防控措施?1 .事故隐患:企业违反安全生产、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

5、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成导致事故后果扩大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2 .隐患排查: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岗位员工以及其他相关人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企业管理制度,采取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对照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的有效落实情况,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的工作过程。隐患排查类型:日常隐患排查、综合性隐患排查、专业性隐患排查、专项或季节性隐患排查、专家诊断性检查和企业各级负责人履职检查等。隐患排查组织级别:企业应根据自身组织架构确定不同的排查组织级别和频次。排查组织级别一般包括公司级、部门级、车间级、班组级。隐患排查周期:综合、专业、专项、季节、日常等

6、隐患排查类型的周期。3 .隐患治理: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分级治理,主要包括岗位纠正、班组治理、车间治理、部门治理、公司治理等。4 .隐患信息:包括隐患名称、位置、状态描述、可能导致后果及其严重程度、治理目标、治理措施、职责划分、治理期限等信息的总称。5 .隐患分级(2级):一般隐患: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隐患: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无法立即整改排除,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隐患分类(2类):基础管理类隐患、生产现场类隐患。6 .如何进行隐患排查治理?事故隐患治理流

7、程包括:通报隐患信息、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实施隐患治理、治理情况反馈、验收等环节。7、依据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直接判定的重大隐患:以下情形为重大事故隐患:违反法律、法规有关规定,整改时间长或可能造成较严重危害的;涉及重大危险源的;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的场所,作业人员在10人以上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度较大,一定时间得不到整改的;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设区的市级以上负有安全监管职责部门认定的。9.本企业/本岗位有无重大隐患,有什么防控措施?10、本企业风险准则?(最少问安全管理人员)相关附件:1、安全风险等级判定准则(R值)及控制措施风险值风险等级管控级别风险色度华公司管控皴别应采取的行动/控制措施实施期限20-25A/1级极其危险(不可容许风险)重大风险红公司级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缥作业,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立刻15-16B/2皴高度危险较大风险横部门级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制程序,定期检查、测及评估立即或近期整改9-12C/3级显著危险一般风险黄班组级可考虑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加强培训及沟通2年内治理4-8D/4级轻度危险低风险蓝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但需定期检查有条件、有羟费时治理1-3E/5皴稍有危险无需采用控制措旅需保存记录2、风险矩阵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